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2927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与流程

通过参考而引入

本申请主张2014年8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168616号的优先权,通过参考其内容,引入到本申请中。

本公开涉及车辆用座椅,例如,能够应用于配备有斜躺机构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配备有斜躺机构的车辆用座椅,构成座椅靠背的靠背框架可自由倾斜运动地与构成坐垫的坐垫框架连接。并且,锁定装置被连接于坐垫框架与靠背框架之间,能够限制座椅靠背的转动,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能够任意地调整、设定。锁定装置具有对锁定进行解除操作的杆,借助卷绕安装到该杆的基端部上的复位弹簧,赋予要使锁定装置变成锁定状态的加载力(例如,日本特开2012-126244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2624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复位弹簧的安装简单的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及用于该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

其它课题及新的特征由本公开的描述及附图而变得清楚。

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本发明中,若简单地说明代表性的概要,则如下面所述。

即,一种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利用配备有卡紧夹具的加力装置安装复位弹簧。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可以简单地进行复位弹簧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6是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用的流程图。

图7a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工具的立体图。

图7b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工具的俯视图。

图7c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工具的正视图。

图7d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工具的侧视图。

图8a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夹具的立体图。

图8b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夹具的俯视图。

图8c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夹具的正视图。

图8d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夹具的侧视图。

图9是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复位弹簧的安装方法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对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同一结构部件赋予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为了使说明更加明了,在有的情况下,与实际的方式相比,附图中各个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是示意性的表示的,始终是一个例子,并不对本发明的解释进行限定。

<结构>

首先,利用图1至图5对于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配备有坐垫20和座椅靠背30。坐垫20在两旁配备有侧支架50。座椅靠背30在上部配备有头枕40。车辆用座椅10配备有后面描述的斜躺装置60,座椅靠背30相对于坐垫20可自由倾斜运动地连接,能够限制座椅靠背30的转动,座椅靠背30的倾斜角度能够任意地调整、设定。另外,车辆用座椅10安装于车辆的室内,使+y方向成为车辆的前方。

如从图2至图4所示,构成车辆用座椅10的座椅框架11配备有构成坐垫20的坐垫框架21和构成座椅靠背30的座椅靠背框架31。座椅靠背框架31配备有侧框架12a,坐垫框架21配备有侧框架12b。侧框架12b配备有钩片22、轴23、杆24和止动件25、26。钩片22比轴23向侧框架12b的近前侧延伸。换句话说,钩片22的从侧框架12b起在x方向上的长度比轴23的从侧框架12b起在x方向上的长度长。侧框架12a配备有钩片32。杆24是对包含在斜躺装置60中的锁定装置61的锁定进行解除操作的杆,杆24的基端部被固定于轴23上。轴23是斜躺装置60的转动中心。

如图5所示,杆24的基端部,由螺旋弹簧构成的复位弹簧27卷绕安装于其中央,复位弹簧27的径向方向内端27a作为可动端卡定于轴23的槽23a中。进而,虽然在图5中看不到,但是,复位弹簧27的外端27b例如作为固定端卡定于固定在坐垫框架21上的钩片22的凹部22a。利用复位弹簧27,赋予为了使锁定装置61变成锁定状态的加载力。即,为如下结构:杆24的操作部24a本来成为图中所示的向上方向(+z方向)而被复位弹簧27加载,当将操作部24a向下方(-z方向)操作时,锁定装置61的锁定状态解除。另外,在锁定装置61的锁定状态,槽23a的长度方向相对于+z方向右倾斜。从而,垂直于槽23a的长度方向的e-e线相对于+y方向倾斜。

另外,如图5所示,在坐垫框架21上,由螺旋弹簧构成的复位弹簧28设置在转动中心周围(复位弹簧27的外侧周围),复位弹簧28的径向方向内端28a作为固定端卡定于坐垫框架21的钩片22的凹部22b。另外,复位弹簧28是比复位弹簧27粗的螺旋弹簧。进而,复位弹簧28的外端28b例如作为可动端卡定于固定在座椅靠背框架31上的钩片32的凹部32a。钩片32位于钩片22的上部,钩片32的基端部32b被固定到座椅靠背框架31。因此,在锁定装置61的锁定被解除的解锁状态,由于向前倾方向的加载力从复位弹簧28经由钩片32被赋予座椅靠背框架31,所以,伴随着斜躺装置60的限制解除,座椅靠背30以复位弹簧28的加载力为基础,能够向前倾方向转动。

并且,如图5所示,坐垫框架21沿着复位弹簧28的外周在复位弹簧28的径向方向的前后配备有止动片25、26。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可以将座椅靠背框架31向前倾斜直到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31上的钩片32与前面的止动片25接触为止,另外,可以将座椅靠背框架31向后倾斜直到钩片32与后面的止动片26接触为止。

在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座椅框架11、13),钩片22、杆24、止动件25、26和钩片32配备在车辆用座椅的右侧(+x方向侧),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配置在车辆用座椅的左侧(-x方向侧)。

<制造方法>

其次,利用图6对于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6是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用的流程图。

首先,对于准备从图2至图4所示的座椅框架11的工序(步骤s11)进行说明。(a)组装由管材构成的坐垫框架和由管材构成的座椅靠背框架。(b)将头枕导向件(头枕保持器)及金属丝、托架焊接安装到座椅靠背框架的图中未示出的上管上。(c)将侧塔架(侧框架)12a焊接安装到上管的右侧(+x方向侧)。另外,侧框架12a是与安装在坐垫框架侧的侧框架12b一体型的,将侧框架12b焊接安装到坐垫框架侧。将钩挂复位弹簧27的内端27a用的钩片22、钩挂复位弹簧27的外端27b用的轴23和杆24安装到侧框架12b上。另外,将钩挂复位弹簧28的外端28b用的钩片32安装到侧框架12a上。(d)另外,将侧框架焊接安装到上管的左侧(-x方向侧)。该侧框架是与安装到坐垫框架左侧的侧框架一体型的,将侧框架通过焊接安装到坐垫框架左侧。钩挂复位弹簧27的内端27a用的钩片22、钩挂复位弹簧27的外端27b用的轴23和杆24不被安装到坐垫框架左侧的侧框架上。另外,钩挂复位弹簧28的外端28b用的钩片32不被安装到座椅靠背左侧的侧框架上。(e)进而,通过焊接将图中未示出的滑动导轨、缓冲板安装到坐垫框架上,安装s弹簧。

其次,将锁定装置61的杆24用的复位弹簧27安装到座椅框架11(坐垫框架21)上(步骤s12)。

其次,将斜躺用的复位弹簧28安装到座椅框架11(坐垫框架21)上(步骤s13)。

通过以上步骤,完成图5所示的座椅框架13。

其次,利用图7a至图9对于步骤s12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7a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工具的立体图。图7b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工具的俯视图。图7c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工具的正视图。图7d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工具的侧视图。图8a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夹具的立体图。图8b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夹具的俯视图。图8c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夹具的正视图。图8d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卡紧夹具的侧视图。图9是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复位弹簧的安装方法用的流程图。

首先,对于作为根据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的卡紧工具100进行说明。通过利用紧固部件121a、122b将卡紧夹具110安装到气动夹钳(加力装置)120上,构成卡紧工具100。对于气动夹钳120采用市售的产品。卡紧夹具110和制造的车辆用座椅一起制造,但是,优选在不同的车辆用座椅中共用。另外,在图7a至图7d中,表示出了将复位弹簧27卡紧的状态。

卡紧夹具110配备有保持复位弹簧27的保持部111、112和进行保持部111、112的开闭的操作部113、114。操作部113和操作部114被连接部115连接起来。操作部113配备有与保持部111连接的部位113a和被气动夹钳120加力的部位113b。操作部114配备有与保持部112连接的部位114a和被气动夹钳120加力的部位114b。操作部113和操作部114被连接部115结合起来,保持部111、112以连接部115为支点且以操作部113的部位113b及操作部114的部位114b为作用点进行开闭。在保持部111、112的外侧配备有限制保持部111、112的可动范围的限制部116。在连接部115的中央开设有孔115a,在将卡紧夹具110固定到气动夹钳120上时,使用孔115a。限制部116由以下所述的部件构成:当保持部111、112打开时进行接触的部件(圆筒状的间隔件)116c、116d、将部件116c、116d连接起来的部件116a、116b、将部件116a、116c、116b固定的紧固用具(螺栓116e、螺母116f)、将部件116a、116d、116b固定的紧固用具(螺栓116g、螺母116h)。由于部件116a、116b所具有的孔构成为使得螺栓116e、116g能够在x方向上移动,所以,可以改变保持部111、112的可动范围。

优选地,保持部111、112的材质采用机械制造用的碳钢s45c。s45c的成分例如为,c:0.42~0.48%,si:0.15~0.35%,mn:0.60~0.90%,p:0.030%以下,s:0.035%以下。当对于保持部111、112使用生铁时,每10次左右的作业就会发生变形,这时就要进行工具的修理,但是,当使用机械结构用的碳钢材料时,就不会这样。保持部111、112通过焊接(welding)被固定到操作部113a、114a。保持部111、112具有与复位弹簧27的螺旋的外周接触的部分111a、112a和与复位弹簧27的螺旋面接触的部分111b、112b。另外,在保持复位弹簧27的状态下,在保持部111与保持部112之间存在圆柱状的空间117,空间117为轴23能够插入的大小。从而,可以沿着轴23将卡紧工具100(卡紧夹具110)推入。另外,被配置在使得复位弹簧27的外端27b被卡定于钩片22的凹部22a,复位弹簧27的内端27a被卡定于轴23的凹部23a的位置上。由于复位弹簧27的外端27b位于保持部111、112的外侧,所以,在将复位弹簧27安装到座椅框架11上的作业中,可以进行用肉眼进行观察。

操作部113b、114b能够利用气动夹钳120加力。另外,加力装置并不局限于气动夹钳,例如,也可以使用弓形夹钳等台虎钳。

其次,对于使用卡紧工具100的复位弹簧的安装方法(根据实施方式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a)准备如图2至图4所示的座椅框架11。(b)准备如图7a所示的将卡紧夹具110安装到气动夹钳120上的卡紧工具100。(c)将复位弹簧27以规定的方向设置到卡紧夹具110上(步骤s121)。这里,使复位弹簧27的取向相对于卡紧夹具110位于规定的范围内,以便复位弹簧27的外端27b及内端27a分别与钩片22的凹部22a及轴23的槽23a的位置吻合。但是,为了制造图5所示的座椅框架12,有必要将图7a至图7d所示的复位弹簧27倒装放置。(d)将复位弹簧27夹持固定到卡紧夹具110上(步骤s122)。利用气动夹钳120对操作部113b、114b加力,用保持部111、112夹持复位弹簧27。由于利用气动夹钳加力,所以不需要操作者的力,作业性良好。(e)将被卡紧夹具夹持的复位弹簧27插入到钩片22的凹部22a及轴23的槽23a中(步骤s123)。这里,将卡紧工具100(卡紧夹具110)配置成使得图5所示的y方向与图7a至图7d所示的x方向大致平行。(e1)首先,将卡紧工具100向-x方向推压,以便将复位弹簧27的外端27b钩挂到钩片22的近前侧的凹部22b中。(e2)其次,将卡紧工具100稍稍向左旋转,将复位弹簧27的内端27a压入轴23的槽23a。(e3)最后,将卡紧工具100稍稍向右旋转,并进行推压以便将复位弹簧27的外端27b钩挂到钩片22的里侧的凹部22a中。在上述(c)中,由于使复位弹簧27的取向合适,在上述(d)中将复位弹簧27固定,所以,当复位弹簧27的内端27a来到收容到轴23的槽部23a的位置时,可以将卡紧工具100(卡紧夹具110)沿着轴23压入。由于只要将卡紧工具100(卡紧夹具110)压入到复位弹簧27的插入位置就可以,所以,作业性良好。(f)将复位弹簧27从卡紧夹具110上卸下(步骤s124)。停止利用气动夹钳120向操作部113b、114b的加力,从保持部111、112上卸下复位弹簧27。由于利用气动夹钳卸力,所以,不需要操作者的力,作业性良好。

其次,对于不使用卡紧工具100的复位弹簧的安装方法(根据比较例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e1’)首先,用手指将复位弹簧27的外端27b钩挂到钩片22的近前侧的凹部22b中。(e2’)其次,在利用手指保持着外端27b的状态下,利用第一专用工具将复位弹簧27的内端27a压入轴23的槽23a中。(e3’)最后,利用第二专用工具将复位弹簧27的外端27b从钩片22的近前侧的凹部22b钩挂到里侧的凹部22a中。

在根据比较例的安装方法中,由于不使用卡紧工具100,所以,没有相当于根据实施方式的安装方法的从(b)到(d)以及(f)的工序,但是利用从(e1’)到(e3’)的工序进行相当于从(e1)到(e3)的工序。

另一方面,在根据实施方式的安装方法中,由于通过使用夹紧工具100可以并行地进行复位弹簧的保持和移动,所以,只需稍稍地移动卡紧工具100就可以进行从(e1)到(e3)的工序。

从而,与根据比较例的安装方法相比,根据实施方式的安装方法的作业性良好。

上面基于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了由本发明人完成的发明,但是,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被上述实施方式所限定,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用座椅

11…座椅框架

12a…侧框架

12b…侧框架

13…座椅框架

20…坐垫

21…坐垫框架

22…钩片

22a…凹部

22b…凹部

23…轴

23a…槽部

24…杆

24a…操作部

25…止动片

26…止动片

27…复位弹簧

27a…内端

27b…外端

28…复位弹簧

28a…内端

28b…外端

30…座椅靠背

31…座椅靠背框架

32…钩片

32a…凹部

32b…基端部

40…头枕

50…侧支架

60…斜躺装置

61…锁定装置

100…卡紧工具

110…卡紧夹具

111…保持部

112…保持部

113…操作部

114…操作部

115…连接部

116…限制部

117…空间

120…气动夹钳(加力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