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220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饮用水供给装置,具体涉及饮用水供给装置,该饮用水供给装置采用了如机械排出杆那样能够借助推力和拉力中的一个来进行动作的电子排出杆。



背景技术:

通常,饮用水供给装置是指向用户供给用户能够饮用的饮用水的装置。所述饮用水供给装置可以形成为独立的装置,或者可以构成如冰箱的家电产品的一部分。

所述饮用水供给装置不仅可以供给常温的饮用水,还可以提供对在饮用水供给装置内部流动的饮用水进行冷却或加热,来根据需要向用户供给冷水或温水。

所述饮用水可以是从地下水或者水栓(供水源)供给的原水,也可以是通过如过滤器的过滤机构对原水进行过滤后的净水。

所述饮用水供给装置可包括:储水式饮用水供给装置,将原水或者净水储存在储水槽之后,根据用户的排出指令使储存在所述储水槽内的饮用水排出;直立式饮用水供给装置,其不设置储水槽,根据用户的排出指令来直接供给饮用水。

例如,在直立式饮用水供给装置的情况下,可利用来自供水源的水的压力或者经过减压阀减压的水的压力,来排出饮用水。

为了排出饮用水,用户可以操作设置于饮用水供给装置的排出杆。这时,所述排出杆可包括机械排出杆和电子排出杆。

机械排出杆可形成为:利用设置于排出杆和龙头之间的弹簧的力来开闭饮用水排出口。此外,电子排出杆可通过传感器的动作来使设置于饮用水排出管或者饮用水供给管的阀进行开闭。

另外,在机械排出杆的情况下,设置于排出杆和龙头之间的弹簧的恢复力有限,因此,存在难以适用于水压相对较强的直立式饮用水供给装置的问题。

图1是示出现有机械式龙头及排出杆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1,现有的储水式饮用水供给装置包括:龙头100,其供饮用水排出;排出杆200,通过用户的操作使饮用水经由所述龙头100排出。

这时,所述龙头100通过弹簧300来支撑所述排出杆200的一侧。此外,所述龙头100内设置有开闭杆120,根据所述排出杆200的操作,所述开闭杆120开闭龙头100下侧的排出孔110。

因此,当用户推或拉所述排出杆200时,所述开闭杆120可以开放所述排出孔110。并且,所述弹簧300对所述开闭杆120和所述排出杆200施加恢复力。

另外,当恢复力相对较弱的弹簧300设置在排出杆200和龙头100之间时,虽然用户对排出杆200的操作变得容易,但是可能发生漏水的问题。

相反,当恢复力相对较强的弹簧300设置在排出杆200和龙头100之间时,虽然能够防止一定程度的漏水的问题,但是用户对排出杆200的操作变难或者不能够实现。

因此,直立式饮用水供给装置一般采用电子排出杆。与此不同地,当采用电子排出杆时,通常利用用户的推力(即,按压的力)的作用来排出饮用水。

另外,在设置于上述的直立式饮用水供给装置的电子排出杆的情况下,存在难以提供通过施加拉力来排出饮用水的机械排出杆的操作感觉的问题。

此外,在电子排出杆的情况下,存在为了使饮用水持续排出而需要持续推排出杆的问题。

此外,存在以下问题:电子排出杆的情况下,为了利用拉力排出饮用水,需要设置多个传感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用水供给装置,由此,在直立式饮用水供给装置中电子排出杆可以提供机械排出杆的操作方式或操作感觉。

此外,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用水供给装置,由此,即使在利用电子排出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排出杆拉已设定角度并固定,来持续排出饮用水。

此外,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用水供给装置,由此,能够使用一个传感器来借助对电子排出杆的拉力排出饮用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饮用水供给装置,作为利用来自供水源的水的水压来排出饮用水的直立式饮用水供给装置,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排出流路,其供来自供水源的饮用水流动;排出阀,其设置于各排出流路;一个以上的龙头,其设置于所述排出流路的端部,并且具有传感器,该传感器生成用于选择性地开放所述排出阀的排出信号;排出杆,其与所述龙头结合,受到推力和拉力而进行动作;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排出阀和所述传感器,当所述传感器的开关被所述排出杆的一部分按压时,所述传感器生成排出信号。

这时,当对所述排出杆施加所述推力和所述拉力中的一个时,所述传感器的开关被所述排出杆的一部分按压。

此外,所述排出杆形成为:当所述推力和所述拉力中的一个施加于所述排出杆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时,所述排出杆的另一端部按压所述传感器的开关。

具体而言,所述排出杆包括由用户操作的操作部以及与所述传感器选择性地接触的接触部,所述龙头具有龙头罩以及设置于所述龙头罩内的弹簧设置部,在所述接触部的一侧与所述弹簧设置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此外,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排出杆的一端部,所述接触部设置在所述排出杆的另一端部,所述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其中,当对所述操作部施加推力时,所述第一接触部按压设置于所述传感器的开关,当对所述操作部施加拉力时,所述第二接触部按压设置于所述传感器的开关。

此外,所述排出杆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从所述操作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延伸的一对支撑梁,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设置在一对所述支撑梁之间。

此外,所述第一接触部在一对所述支撑梁之间向后方凸出,所述第二接触部向前方凸出。

此外,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宽度比一对所述支撑梁之间的宽度小,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宽度比一对所述支撑梁之间的宽度大或相同。

此外,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从所述操作部倾斜已设定角度,所述接触部和所述操作部形成为一体。

此外,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上部面与所述支撑梁的上部面形成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上部面从所述支撑梁的上部面倾斜已设定角度。

此外,所述龙头还包括用于设置所述传感器的传感器设置部。

这时,所述传感器设置部和所述接触部在所述龙头罩的上侧相向,所述传感器设置部以已设定角度从所述龙头罩的上部面向上侧延伸。

此外,所述传感器以其前端部比后端部高的方式倾斜地设置于所述传感器设置部。

此外,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罩;开关,其从所述传感器罩凸出,用于输入信号;板簧构件,其覆盖所述开关的自由端部,当所述接触部按压所述板簧构件时,所述开关被所述板簧构件按压。

此外,所述开关从所述传感器罩的下部面凸出,所述板簧构件延伸至所述传感器罩的前端部的前方,并且相对于所述传感器罩的下部面以已设定角度延伸。

此外,所述第一接触部配置于在所述龙头的高度方向上与所述传感器重叠的区域,所述第二接触部配置于在所述龙头的高度方向上避免与所述传感器重叠的区域。

此外,当推力或者拉力作用于所述操作部时,所述第一接触部或者所述第二接触部向所述开关推所述板簧构件,以使所述板簧构件按压所述开关。

此外,当所述操作部从初始位置被拉已设定角度以上时,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后端部与所述龙头罩的上部面接触,由此将所述操作部固定为被拉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饮用水供给装置,由此,在直立式饮用水供给装置中电子排出杆能够提供机械排出杆的操作方式或操作感觉。

此外,能够提供一种饮用水供给装置,由此,即使在使用电子排出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排出杆拉已设定角度并固定来持续排出饮用水。

此外,能够提供一种饮用水供给装置,由此,能够使用一个传感器来借助电子排出杆的拉力排出饮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的机械式龙头及杆的结构的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外形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结构及配管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设置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龙头及杆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杆的图。

图6是示出图4所示的龙头的图。

图7是示出推力作用于图4所示的杆上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拉力作用于图4所示的杆上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设置于饮用水供给装置的主要结构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供水源 20 减压阀 30 过滤器

40 供给阀 50 供给流路 60 温水箱

70 冷水箱 422 第一接触部 423 第二接触部

710 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

与附图标记无关,只要相同或者相对应的构成要件,则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对重复的说明进行省略。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图示的各结构构件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放大或缩小。

以下,对用语进行定义:将经过过滤部之前的水称为原水,将经过过滤器后净化的原水称为净水,将在冷水箱冷却的水称为冷水,将在温水箱加热的水称为温水。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所述原水、所述净水、所述冷水以及所述温水都可以称为饮用水或者水。

并且,以流体的顺流方向为基准,前端和后端可以是指上游侧和下游侧。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外形立体图。

参照图2,饮用水供给装置1包括提取部3以及形成外观的机壳2,所述提取部3可以是指用户提取饮用水的空间。因此,一般情况下,所述提取部3可设置在机壳2的前方。

在所述提取部3可设置有供饮用水排出的龙头7。此外,在所述提取部3可设置有用于操作饮用水排出的实时控制输入部4以及安全按钮部5。

所述实时控制输入部4可形成为通过用户推或拉来操作的杆的形状。因此,所述实时控制输入部4可表示为排出杆。

此外,安全按钮部5可形成为:当排出温水时被用户按压。即,当排出温水时,如果操作所述实时控制输入部4之后按压所述安全按钮部5,则温水经由龙头7排出。这是为了防止用户被温水烫伤。

为了排出饮用水,用户可以推或拉相当于所述实时控制输入部4的排出杆。例如,用户可以在杯子C放置于所述龙头7下部的状态下推或拉所述杆,从而将从所述龙头7排出的饮用水装入所述杯子C内。

即,所述饮用水供给装置1可以以如下方式控制,即,用户基于推或拉所述杆的时间来使饮用水经由所述龙头7排出。

此外,所述饮用水供给装置1还可以包括显示部6。所述显示部6可以显示包括冷水温度和温水温度的饮用水的信息。

所述显示部6形成为可以触摸识别。因此,用户可通过触摸所述显示部6来选择净水、温水及冷水中的至少一种饮用水。

此外,虽然图1示出了包括用于排出冷水和净水的一个龙头以及用于排出温水的另一个龙头这两个龙头7,但是也可以设置用于分别排出净水、温水及冷水的三个龙头。与此不同地,也可以设置用于排出冷水、净水及温水的1个龙头。

以下,参照其他附图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结构以及配管。

图3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结构以及配管的示意图。

参照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1可利用来自供水源10的水的水压来排出饮用水的直立式饮用水供给装置。

这时,来自所述供水源10的水的水压可以是从所述供水源10流出的水的水压本身或者来自所述供水源10并经过减压阀20而被减压的水的水压。

本发明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1可包括:温水箱60,其具有对来自供水源10的水加热的加热部(未图示);冷水箱70,其对来自供水源10的水冷却的冷却部(未图示)。

来自所述供水源10的水经由供给流路50流向所述温水箱60以及所述冷水箱70。

在所述供给流路50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过滤器30,因此,来自所述供水源10的水经过所述过滤器30的过程中被净化。

此外,在所述供给流路50上,供给阀40设置在所述过滤器30的下游侧(即,后端)。所述供给阀40可基于用户的饮用水排出信号而选择性地开放。

所述供给流路50可以在所述供给阀40的后端分支为第一流路51和第二流路52。所述第一流路51与所述温水箱60连接,所述第二流路52与所述冷水箱70连接。

沿从所述供给流路50分支的第一流路51流动的饮用水流入所述温水箱60内。

此外,所述第二流路52可以分支为与冷水箱70连接的第三流路53以及与上述的龙头7连接的第四流路54。因此,沿从所述第二流路52分支的第三流路53流动的饮用水流入所述冷水箱70内。

此外,沿从所述第二流路52分支的第四流路54流动的饮用水可根据用户的净水排出信号来以常温的净水状态经由龙头7排出。

与此不同地,当用户输入冷水排出信号时,来自供水源10的水依次经由供给流路50、第二流路52以及第三流路53后流入冷水箱70内。这时,冷水箱70内的水(即,冷水)经由与所述冷水箱70连接的第五流路55后经由龙头7排出。

此外,当用户输入温水排出信号时,来自供水源10的水依次经由供给流路50以及第一流路51后流入温水箱60内。这时,温水箱70内的水(即,温水)经由与所述温水箱70连接的第六流路56后经由龙头7排出。

上述的第四流路54、第五流路55及第六流路56可表示为排出流路。即,本发明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1可包括以供来自供水源的饮用水流动的方式形成的一个以上的排出流路54、55、56。

这时,各排出流路54、55、56可设置有排出阀91、92、93。即,在所述第四流路54、所述第五流路55及所述第六流路56上可以一一对应地设置有排出阀91、92、93。

基于用户的饮用水排出信号,可通过后述的控制部C使所述排出阀91、92、93选择性地开闭。所述排出阀91、92、93可以由电磁阀形成。

此外,图1示出的龙头7构成为:三个龙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流路54、所述第五流路55及所述第六流路56的排出端部。与此不同地,也可以将所述第四流路54、所述第五流路55及所述第六流路56的排出端部合并成一个龙头。此外,也可以设置为:在用于排出冷水和净水的第四流路54和第五流路55的排出端部设置有一个龙头,在用于排出温水的排出端部设置另一个龙头。

用于将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通气流路81、82一一对应地与所述温水箱60和所述冷水箱70连接。另外,所述通气流路81、82可包括与所述温水箱60连接的第一通气流路81和与冷水箱70连接的第二通气流路82。

这时,所述第一通气流路81设置有第一通气阀83,所述第二通气流路82设置有第二通气阀84。当水填满于所述温水箱60内以及所述冷水箱70内时,所述第一通气阀83和所述第二通气阀84分别可以开放。

即,在饮用水供给装置1初始设置时,可通过通气流路81、82将所述温水箱60内的空气以及所述冷水箱70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同时向所述温水箱60内及所述冷水箱70内供给水。

以下,参照其他附图说明设置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龙头及杆的结构。

图4是示出设置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龙头及杆的结构的图,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杆的图,图6是示出图4所示的龙头的图。具体而言,图4A是示出龙头和杆的立体图,图4B是龙头和杆的剖视图。

参照图3至6,上述的龙头7可具有传感器710,该传感器710生成用于选择性地开放排出阀91、92、93的排出信号。

所述排出杆4受到推力和所述拉力而进行动作。即,所述排出杆4受到将所述排出杆4向饮用水供给装置1的后方推的推力以及将所述排出杆4向与所述推力相反的方向的饮用水供给装置1的前方拉的拉力而进行动作。

这时,当所述推力及所述拉力中的一个施加于所述排出杆4时,所述排出杆4的一部分按压所述传感器710的开关712,从而由所述传感器710生成排出信号。

即,用户为了排出饮用水,可以将用于使传感器710生成排出信号的电子排出杆4向推的方向和拉的方向中的某一方向调节。

并且,随着所述排出杆4的动作,所述排出杆4的一部分按压设置于所述传感器710的开关712。

具体而言,所述排出杆4可形成为:当所述推力和所述拉力中的一个施加于所述排出杆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410时,所述排出杆4的另一端部按压所述传感器710的开关712。

因此,仅利用一个传感器710,就能够利用所述排出杆4的推力和拉力来排出饮用水。

更加具体而言,所述排出杆4可包括:操作部411,其供用户操作;接触部422、423,其与所述传感器710选择性地接触。

此外,在所述龙头7可设置有龙头罩701以及设置在所述龙头罩701内的弹簧设置部730。这时,在所述接触部422、423的一侧与所述弹簧设置部730之间设置有弹簧740。

所述弹簧设置部730可包括:杆732,其通过所述排出杆4的动作来向上下方向运动;支撑部731,其支撑所述杆732。此外,所述杆732的周围可设置有所述弹簧740。

所述弹簧740可配置在设置于所述杆732的弹簧支撑部732'与所述龙头罩701的上部面701'之间。此外,所述龙头罩701的下部面可形成有用于使饮用水向外部排出的排出孔702。

因此,所述弹簧740可以向所述排出杆4提供恢复力。即,所述弹簧740可以向所述排出杆4施加力,该力是当操作所述排出杆4时,使所述排出杆4返回到初始状态的力。

另外,所述操作部411可设置于所述排出杆4的一端部410,所述接触部422、423可设置于所述排出杆4的另一端部420。例如,所述排出杆4可形成为字状,所述操作部411的长度比所述接触部422、423的长度长。

此外,所述接触部422、423可包括:第一接触部422,当推力施加于所述操作部411时,按压设置于所述传感器710的开关;第二接触部423,当拉力施加于所述操作部411时,按压设置于所述传感器的开关712。

因此,用户对所述操作部411施加推力时,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部422使所述传感器710生成排出信号,用户对所述操作部411施加拉力时,通过所述第二接触部423使所述传感器710生成排出信号。

另外,参照图5,在所述排出杆4的另一端部420设置有从所述操作部411的宽度方向两个端部延伸的一对支撑梁421。并且,一对所述支撑梁421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

这时,所述第一接触部422和所述第二接触部423可设置在一对所述支撑梁421之间。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接触部422在一对所述支撑梁421之间向后方凸出,所述第二接触部423向前方凸出。

例如,所述第一接触部422配置在一对所述支撑梁421之间,所述第二接触部423在一对所述支撑梁的前方端部向前方延伸。

此外,所述第一接触部422的宽度比一对所述支撑梁421之间的宽度小,所述第二接触部423的宽度可以比一对所述支撑梁之间的宽度大或相同。

上述的接触部422、423可以从所述操作部411以已设定的角度倾斜。此外,所述接触部422、423可以与所述操作部411形成为一体。即,所述接触部422、423、一对所述支撑梁421及所述操作部411可形成为一体。

另外,参照图6,龙头7可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传感器710的传感器设置部720。上述的传感器710可以牢固地固定于所述传感器设置部720。

在此,所述传感器设置部720和所述接触部422、423在所述龙头罩701的上侧相向。

此外,传感器设置部720可以以已设定的角度从所述龙头罩701的上部面701'向上侧延伸。即,所述传感器设置部720可以从所述龙头罩701的上部面701'向上侧倾斜地凸出。

因此,所述传感器710可以倾斜地设置于所述传感器设置部720,其中,所述传感器710的前端部比后端部高。即,当所述传感器710设置于所述传感器设置部720时,所述传感器710可以倾斜固定于所述传感器设置部720,其中,所述所述传感器710的前端部位于比后端部高的位置。

如上所述,这是为了通过排出杆4的前后方向的操作,使第一接触部422和第二接触部423中的一个接触部与所述传感器710的开关712接触。

具体而言,参照图4,所述传感器710可包括:传感器罩711;开关712,为了输入信号而从所述传感器罩711凸出;板簧构件713,其覆盖所述开关712的自由端部。

所述传感器罩711形成所述传感器710的外观,并且形成为长方体。

所述开关712可从所述传感器罩711的下部面凸出。即,所述开关712可以从所述传感器罩711向所述传感器罩711的下侧凸出。

此外,所述板簧构件713可以延伸至所述传感器罩711的前端部的前方延伸。并且,所述板簧构件713可以相对于所述传感器罩711的下部面以已设定的角度延伸。

因此,所述开关712可位于所述传感器罩711的下部面与所述板簧构件713之间。此外,所述第一接触部422和所述第二接触部423可通过所述板簧构件713来按压所述开关712。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接触部422可以配置于在所述龙头7的高度方向上与所述传感器710重叠的区域。此外,所述第二接触部423可以配置于在所述龙头7的高度方向上避免与所述传感器710重叠的区域。

即,在操作所述排出杆4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接触部422和所述传感器710可配置于在所述龙头7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隔开而且重叠的区域。此外,所述第二接触部423和所述传感器710在所述龙头7的高度方向上彼此不重叠。

通过如上所述的配置,当推力或者拉力作用于所述排出杆4的操作部411时,所述第一接触部422或者所述第二接触部423向所述开关712按压所述板簧构件713,以使所述板簧构件713按压所述开关712。

即,当用户对所述排出杆4的操作部411施加推力时,所述第一接触部422通过所述板簧构件713按压所述传感器710的开关712。

此外,当用户对所述排出杆4的操作部411施加拉力时,所述第二接触部422通过所述板簧构件713按压所述传感器710的开关712。

另外,当所述操作部411从初始位置被拉到已设定角度以上时,所述第二接触部423的后端部423'与所述龙头罩701的上部面701'接触,并且所述操作部411被固定成被拉的状态。

这时,所述第二接触部423保持对所述传感器710的开关712按压的按压状态,饮用水持续排出直到用户将所述操作部411返回至初始状态为止。

以下,参照其他附图具体说明当推力或者拉力施加于排出杆4时,所述第一接触部422或者所述第二接触部423按压所述开关712的动作。

图7是示出推力作用于图4所示的杆上的状态的图,图8是示出拉力作用于图4所示的杆上的状态的图。

首先,参照图7,为了饮用水的排出,用户可以对排出杆4施加推力。即,为了饮用水的排出,用户可以对排出杆4的操作部411施加向图7所示的箭头方向的推力。

这时,以第二接触部423的下部面由龙头罩701的上部面701'支撑的状态,第一接触部422向上侧移动。

并且,向上侧移动的所述第一接触部422借助设置于传感器710的板簧构件713来按压开关712。当所述开关712被按压时,排出信号从传感器710传递到后述的控制部C,控制部C开放多个排出阀91、92、93中的某一个阀。

即,控制部C基于用户输入的排出信号是净水、冷水或者温水的排出信号与否,来开放多个所述排出阀91、92、93中的一个阀。

此外,参照图8,为了饮用水的排出,用户可以对排出杆4施加拉力。即,为了饮用水的排出,用户可以对排出杆4的操作部411施加向图8所示的箭头方向的拉力。

这时,第一接触部422向垂直下方旋转,并且第二接触部423向上侧移动。

并且,向上侧移动的所述第二接触部423借助设置于传感器710的板簧构件713来按压开关712。当所述开关712被按压时,排出信号从传感器710传递到后述的控制部C,控制部C开放多个排出阀91、92、93中的一个阀。

即,控制部C基于用户输入的排出信号是净水、冷水或者温水的排出信号与否,来开放多个所述排出阀91、92、93中的一个阀。

另外,如图8所示,当所述操作部411被拉到已设定角度以上时,所述第二接触部423的后表面与龙头罩701的上部面701'面接触。因此,当用户放开操作部411的状态下,即便上述的弹簧740的恢复力施加于排出杆4,排出杆4也不会恢复到初始状态。

即,当所述操作部411从初始位置被拉到已设定角度(例如,90度至110度)时,即便用户放开操作部411,操作部411也不会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饮用水可以持续排出。

在这里,所述操作部411的初始位置可以表示为:用户没有推或拉所述操作部411并且饮用水没有排出状态的操作部411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为了使饮用水的排出停止,需要用户通过推所述操作部411以返回到初始位置。

如上所述,用户如操作现有的机械排出杆的方式来向前后方向操作电子排出杆4,以使饮用水从饮用水供给装置排出。

图9是示出设置于饮用水供给装置的主要结构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参照图9,本发明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1可包括电源供给部P和控制部C。

所述电源供给部P可以向所述饮用水供给装置1供给电源。此外,所述电源供给部P与所述控制部C电连接。

所述控制部C可以从上述的显示部6和传感器710接收信号。即,所述控制部C可以与所述显示部6以及所述传感器710电连接。

此外,所述控制部C可以与所述供给阀40以及排出阀91、92、93电连接,以控制上述的供给阀40以及排出阀91、92、93。

例如,用户可通过形成为触摸面板形态的所述显示部6来选择净水、温水或者冷水。即,用户通过所述显示部6选择净水、温水及冷水中的一个之后,操作上述的排出杆4以排出所选择的饮用水。

这时,可基于用户的饮用水排出信号来选择性地开放所述供给阀40。例如,所述控制部C可根据包括净水、冷水及温水的饮用水的排出信号来使供给阀40开放,根据所述供给阀40的开放,饮用水经由包括上述的第四流路54、第五流路55及第六流路56的排出流路排出(参照图3)。

此外,当用户操作排出杆4时,所述排出杆4按压设置于传感器710的开关712。即,通过排出杆4的操作,使得传感器710生成饮用水排出信号。

并且,控制部C可基于从传感器710接收的饮用水排出信号来使多个排出阀91、92、93中的一个阀开放。

例如,当用户通过显示部6选择净水时,所述控制部C基于从传感器710接收的饮用水排出信号来使多个排出阀91、92、93中的用于排出净水的排出阀91开放。

此外,当用户通过显示部6选择冷水时,所述控制部C基于从传感器710接收的饮用水排出信号来使多个排出阀91、92、93中的用于排出冷水的排出阀92开放。

此外,当用户通过显示部6选择温水时,所述控制部C基于从传感器710接收的饮用水排出信号来使多个排出阀91、92、93中的用于排出温水的排出阀93开放。

另外,在想要排出所述净水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以不向显示部6输入任何指令的状态下,仅通过操作用于排出净水的排出杆4来排出净水。

即,与所述说明不同地,在用户想要排出净水的情况下,以不向显示部6输入任何控制指令的状态下,可以仅操作用于排出净水的排出杆4。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即便使用电子排出杆4,也能够适用现有的机械式排出杆的操作感觉。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提供饮用水供给装置1,通过仅使用一个传感器710,来生成电子排出杆4的推的方向以及拉的方向动作的排出信号。

虽然详细说明了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变形后实施。因此,此后的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变更都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