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机构及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0307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连杆机构及梯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梯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杆机构及梯子。



背景技术:

梯子多用于日常生活及各种工程用登高工具,由两根长粗杆子做梯框,中间横穿适合攀爬的踏棍,用于爬高;单个梯框的梯子性能是否稳固需要通过梯框、踏棍以及梯框与踏棍间的连接结构来体现;当梯子存在主梯框和副梯框时,需要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一般情况下,使用者均采用拉带软连接方式进行限制主梯框和副梯框之间张开的距离,简称限张;此时连接结构对梯子的稳固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梯子并不能确保梯子的主梯框和副梯框间的稳固性能,拉带软连接方式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或者梯子受力过大时,拉带容易断裂,导致主梯框和副梯框的连接不稳固,极易产生安全问题,涉及生命安全;此种现象亟待解决,主梯框和副梯框之间的连接结构连接不稳固,导致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杆机构及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限张效果差,稳固性能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连杆机构,包括:驱动杆、连接杆和梯框连杆;

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梯子和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梯框连杆,所述梯框连杆包括主梯框连杆和副梯框连杆,所述主梯框连杆和所述副梯框连杆与连接件铰接形成第一铰接点;

所述连接件内部设置有凹陷部,使所述主梯框连杆和所述副梯框连杆连接时形成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平台连杆和挂钩连杆;

所述平台连杆、所述挂钩连杆和所述驱动杆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所述挂钩连杆上远离所述第二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锁紧机构水平移动的导向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和拉钩,所述复位弹簧与梯子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主梯框连杆和所述副梯框连杆连接时形成夹角的范围在170°~180°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与所述第一连杆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挂钩连杆和所述驱动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杆安装到梯子上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便于手握施力的手握部,所述手握部顶部还设置有施力面。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多根加强肋,且所述驱动杆的杆体内部也设置有加强肋。

本发明提供的梯子,包括:梯子主体和所述连杆机构;

所述梯子主体包括主梯框、副梯框和支撑平台,所述连杆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梯框和所述副梯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的连接体;

所述副梯框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机构配合使用的固定杆,所述第一平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通道配合使用的导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在300mm~500mm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连杆机构通过驱动杆、连接杆和梯框连杆的设置,在使用梯子的时候,将梯框连杆的端点分别与梯子的梯框铰接,使梯子的限张效果更佳;同时即使使用者踩踏梯子的平台时给梯子施加较大的力,该力也会传递到驱动杆并给驱动杆施加向下的力,使连杆机构稳固性能更佳,具有安全性能好的优点。

另外,连杆机构通过锁紧机构的设置,以及平台连杆、挂钩连杆和驱动杆之间相互铰接;在使用梯子的时候,需将连杆机构卡接在梯子上,使用者通过踩踏梯子的平台会给驱动杆向下的力,使连杆机构稳定性能更佳;在闭合梯子的时候,只需要提升驱动杆,给驱动杆一个向上的力,使锁紧机构在导向通道的作用下水平移动,离开梯子的固定杆,同时驱动杆上部顶到梯子的平台,给平台和梯框连杆连接点一个向上的力,梯框连杆脱离主梯框连杆和副梯框连杆的转动死点,使梯子闭合,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梯子通过连杆机构的设置,所以其具有上述连杆机构的所有优点,因此在使用过程,能够使梯子的限张效果更佳、稳固性能更佳,具有安全性能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基于图1所述的连杆机构的主视图;

图3基于图1所述的连杆机构的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基于图1所述的连杆机构的梯框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基于图1所述的连杆机构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基于图6所述的梯子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平台连杆; 2-驱动杆; 3-连接杆;

4-梯框连杆; 5-挂钩连杆; 6-锁紧机构;

7-第二铰接点; 8-主梯框; 9-副梯框;

10-第一平台; 11-连接体; 12-第二平台;

101-第一连杆; 102-第二连杆; 201-手握部;

202-加强肋; 203-施力面; 401-主梯框连杆;

402-连接件; 403-副梯框连杆; 404-第一铰接点;

405-凹陷部; 601-导向通道; 602-复位弹簧;

603-拉钩; 901-固定杆; 10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杆机构,包括:驱动杆2、连接杆3和梯框连杆4;驱动杆2的两端分别与梯子和连接杆3连接,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梯框连杆4,梯框连杆4包括主梯框连杆401和副梯框连杆403,主梯框连杆401和副梯框连杆403与连接件402铰接形成第一铰接点404;连接件402内部设置有凹陷部405,凹陷部405的凹陷方向朝向主梯框连杆401和副梯框连杆403的圆心,使主梯框连杆401和副梯框连杆403连接时形成夹角。

该连杆机构通过驱动杆2、连接杆3和梯框连杆4的设置,在使用梯子的时候,将梯框连杆4的端点分别与梯子的梯框铰接,使梯子的限张效果更佳;同时即使使用者踩踏梯子的平台时给梯子施加较大的力,该力也会传递到驱动杆2并给驱动杆2施加向下的力,使连杆机构稳固性能更佳,具有安全性能好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杆2可直接与梯子铰接,也可以间接与梯子铰接,当驱动杆2与梯子间接连接时,驱动杆2通过与平台连杆1和挂钩连杆5铰接,然后平台连杆1和挂钩连杆5与梯子连接。

当驱动杆2与梯子直接连接时,驱动杆2与梯子铰接,当使用者踩踏梯子的平台时给梯子施加较大的力,该力也会直接传递到驱动杆2并给驱动杆2施加向下的力,使连杆机构稳固性能更佳,具有安全性能好的优点。

当驱动杆2与梯子间接连接时,如图2所示,连杆机构还包括平台连杆1和挂钩连杆5;平台连杆1、挂钩连杆5和驱动杆2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7,挂钩连杆5上远离第二铰接点7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机构6,锁紧机构6上设置有控制锁紧机构6水平移动的导向通道601;其中,连杆机构通过锁紧机构6的设置,以及平台连杆1、挂钩连杆5和驱动杆2之间相互铰接;在使用梯子的时候,需将连杆机构卡接在梯子上,使用者通过踩踏梯子的平台会通过平台连杆1和挂钩连杆5给驱动杆2向下的力,使连杆机构稳定性能更佳;在闭合梯子的时候,只需要提升驱动杆2,给驱动杆2一个向上的力,使锁紧机构6在导向通道601的作用下水平移动,离开梯子的固定杆901,同时驱动杆2上部顶到梯子的平台,给平台和梯框连杆4连接点一个向上的力,梯框连杆4脱离主梯框连杆401和副梯框连杆403的转动死点,使梯子闭合,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此连接方式为本实施例的最佳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凹陷部405的设置,使主梯框连杆401和副梯框连杆403连接时形成小于10度的夹角,还可使主梯框连杆401和副梯框连杆403之间形成死点,避免梯子在使用过程出现突然闭合的问题。

具体的,主梯框连杆401和副梯框连杆403连接时形成夹角的范围在170°~180°之间,在梯子完全打开时,能够限制主梯框连杆401与副梯框连杆403的角度,起到限张作用的同时还能保证梯子的打开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夹角设置为175°为最佳角度。

具体的,锁紧机构6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602和拉钩603,复位弹簧602与梯子相接触,当锁紧机构6水平移动时,只需挤压复位弹簧602即可使锁紧机构6脱离固定杆901,最终使梯子闭合。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拉钩603的设置,在梯子闭合时也可以不对驱动杆2施加向上的力,也可以拉动挂钩,使锁紧机构6脱离固定杆901,最终使梯子闭合。

本实施例中,平台连杆1包括第一连杆101和与第一连杆101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杆102,第一连杆101与第二连杆102垂直设置,第一连杆101与挂钩连杆5和驱动杆2铰接,第二连杆102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将第二连杆102安装到梯子上的安装孔1011。

本实施例中,驱动杆2上设置有便于手握施力的手握部201,手握部201顶部还设置有施力面203,施力面203的大小符合人握拳时候的尺寸,方便施力。

具体的,驱动杆2与连接杆3的连接处设置有多根加强肋202,且驱动杆2的杆体内部也设置有加强肋202,能够提高驱动杆2的受力程度。

实施例二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梯子,包括:梯子主体和连杆机构;

梯子主体包括主梯框8、副梯框9和支撑平台,主梯框8和副梯框9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

该梯子通过连杆机构的设置,所以其具有上述连杆机构的所有优点,因此在使用过程,能够使梯子的限张效果更佳、稳固性能更佳,具有安全性能好的优点。

具体的,支撑平台包括第一平台10和第二平台1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平台10和第二平台12的连接体11;副梯框上设置有与锁紧机构6配合使用的固定杆901,第一平台10上设置有与导向通道601配合使用的导向结构,使锁紧机构6水平移动脱离固定杆901,使梯子闭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锁紧机构6沿着导向通道601水平移动至脱离副梯框上的固定杆901,驱动杆2上部顶到梯子的第一平台10,给第一平台10和梯框连杆4连接点一个向上的力,梯框连杆4脱离主梯框连杆401和副梯框连杆403的转动死点,使梯子闭合,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还需要说明的是,锁紧机构6通过导向通道601与导向结构配合而与第一平台10相连接,当锁紧机构6脱离固定杆901后仍与第一平台10连接,并随着第一平台10向上转动;当锁紧机构6与固定杆901锁紧后,第一平台10也固定在主梯框和副梯框之间,使梯子处于张开的状态,方便使用。

本实施例中,固定杆901的长度在300mm~500mm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杆901设置为400mm为最佳值。

本实施例中,主梯框8与地面形成的角度为65°~70°,副梯框9与地面形成的角度为70°~75°。

需要说明的是,主梯框8与地面形成的角度为69°时为最佳角度,副梯框9与地面形成的角度为74°时为最佳角度,能够便于梯子的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