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扇及金属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590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门扇及金属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门,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门扇及金属门。



背景技术:

在日常家居装修中,门由门框和门扇两部分组成,而门的购买一般需要等厨卫墙砖贴好后,再通过测量门洞尺寸,由厂家根据门洞尺寸定制生产发货,其技术工序复杂且耗时,十分麻烦,且门的购买和生产周期较长,定制的门结构也往往难以改变,只可应用于指定门洞。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调节其高度及/或宽度尺寸的门扇及金属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扇与金属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的尺寸难以改变的问题。

一种门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一第一型材基板与一第二型材基板,所述第一型材基板及第二型材基板连接处设有至少一对调节部,所述第一与第二型材基板之间通过所述调节部连接并通过所述调节部调节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板体高度及/或宽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调节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与第二型材基板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调节部包括第一调节部及第二调节部,其中第一调节部为双层中空板结构,其具有一开口;第二调节部通过所述开口收容于所述第一调节部内,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调节部收容于所述第一调节部的长度来改变所述第一与第二型材基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从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内侧向所述开口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多个凹槽,通过调节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配合位置关系来改变所述第一与第二型材基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调节部之间采用搭接结构连接,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部之间搭接的距离来调节所述第一与第二型材基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或第二型材基板上设有插销、铆钉及/或螺栓,所述插销、铆钉及/或螺栓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型材基板之间的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门扇,所述门扇包括板体,其中,所述板体包括至少一块型材基板及至少一个拼接部,所述型材基板及拼接部连接处设有至少一对调节部,所述拼接部与所述型材基板之间通过所述一对调节部连接并通过所述一对调节部调节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板体高度及/或宽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调节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型材基板以及拼接部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调节部包括第一调节部及第二调节部,其中第一调节部为双层中空板结构,其具有一开口;第二调节部通过所述开口收容于所述第一调节部内,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调节部收容于所述第一调节部的长度来改变所述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从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内侧向所述开口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多个凹槽,通过调节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配合位置关系来改变所述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调节部之间采用搭接结构连接,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部之间搭接的距离来调节所述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拼接部或所述型材基板上设有插销、铆钉及/或螺栓,所述插销、铆钉及/或螺栓用于所述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的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属门,所述金属门包括门框以及上述门扇,通过调节门扇型材基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门扇高度及/或宽度的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属门,所述金属门包括门框以及上述门扇,通过调节门扇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门扇高度及/或宽度的调节。

本发明的门扇及金属门,通过对门扇的结构进行设计,利用型材基板之间及/或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的接合面接合尺寸的调节,实现对门扇高度及/或宽度的调节,且有利于门扇和金属门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商家只需根据购买者提供的大致尺寸即可发货,缩短了门扇和金属门的购买周期和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六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七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八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九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门扇的沿X-X方向的截面图。

图11为图10所示门扇的局部截面图。

图12为图9所示门扇的结构拆解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十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门扇的结构拆解图。

图15为图13所示门扇的沿XV-XV方向的截面图。

图16为本发明第十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门扇的结构拆解图。

图18为本发明第十二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6所示门扇的结构拆解图。

图20为本发明第十三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所示门扇的结构拆解图。

图22为本发明第十四种实施方式中的金属门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所示门扇的结构拆解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金属门门扇所采用的第一种搭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金属门门扇所采用的第二种搭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金属门门扇所采用的第三种搭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金属门门扇所采用的嵌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金属门门扇所采用的齿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底部进行设计,实现门扇高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金属门包括门扇11及与其配套的门框(图未示),所述门扇11为一板体,所述板体由一块或多块型材基板111组成,本实施方式中,门扇11还包括一拼接部112,所述拼接部112设于型材基板111下方,型材基板111与拼接部112连接处设有一对调节部,其中,第一调节部设于型材基板111底部,第二调节部设于拼接部112靠近型材基板111底部的一侧,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之间通过搭接、嵌套或齿啮等方式连接,通过调节拼接部112相对于型材基板111的位置,实现门扇11的高度调节。

请参阅图2,图2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上端进行设计,实现门扇高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金属门包括门扇12及与其配套的门框(图未示),所述门扇12为一板体,所述板体由一块或多块型材基板121组成,本实施方式中,门扇12还包括一拼接部122,所述拼接部122设于型材基板121上方,型材基板111与拼接部122连接处设有一对调节部,其中,第一调节部设于型材基板121上端,第二调节部设于拼接部122靠近型材基板121上端的一侧,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之间通过搭接、嵌套或齿啮等方式连接,通过调节拼接部122相对于型材基板121的位置,实现门扇12的高度调节。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门扇12包括两个拼接部122分设于型材基板121的上下两端。

请参阅图3,图3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中部进行设计,实现门扇高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金属门包括门扇13及与其配套的门框(图未示),所述门扇13为一板体,所述板体由至少两块型材基板131组成,所述两型材基板131沿门扇13高度方向排列,两型材基板131连接处设有一对调节部132,两调节部132之间通过搭接、嵌套或齿啮等方式连接,通过调节两型材基板131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门扇13的高度调节。

请参阅图4,图4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中部进行设计,实现门扇高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金属门包括门扇14及与其配套的门框(图未示),所述门扇14为一板体,所述板体由至少两块型材基板141组成,所述两型材基板141沿门扇14高度方向排列,本实施方式中,门扇14还包括一拼接部142,所述拼接部142设置于两块型材基板141之间,每一型材基板141与拼接部142连接处各设有一对调节部1421。其中,两对调节部1421的第一调节部设于两型材基板141朝向彼此一侧端部,第二调节部设于拼接部142端部,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之间通过搭接、嵌套或齿啮等方式连接,通过调节两型材基板141与拼接部142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门扇14的高度调节。

请参阅图5,图5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右侧进行设计,实现门扇宽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金属门包括门扇21及与其配套的门框(图未示),所述门扇21为一板体,所述板体由一块或多块型材基板211组成,本实施方式中,门扇21还包括一拼接部212,所述拼接部212设于型材基板211右侧,型材基板211与拼接部212连接处设有一对调节部。其中,第一调节部设于型材基板211右侧,第二调节部设于拼接部212靠近型材基板211一侧,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之间通过搭接、嵌套或齿啮等方式连接,通过调节拼接部212相对于型材基板211的位置,实现门扇21的宽度调节。

请参阅图6,图6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左侧进行设计,实现门扇宽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金属门包括门扇22及与其配套的门框(图未示),所述门扇22为一板体,所述板体由一块或多块型材基板221组成,本实施方式中,门扇22还包括一拼接部222,所述拼接部222设于型材基板221左侧,型材基板221与拼接部222连接处设有一对调节部。其中,第一调节部设于型材基板221左侧,第二调节部设于拼接部222靠近型材基板221一侧,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之间通过搭接、嵌套或齿啮等方式连接,通过调节拼接部222相对于型材基板221的位置,实现门扇22的宽度调节。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门扇22包括两个拼接部222分设于型材基板221左右两侧。

请参阅图7,图7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中部进行设计,实现门扇宽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金属门包括门扇23及与其配套的门框(图未示),所述门扇23为一板体,所述板体由至少两块型材基板231组成,所述两型材基板231沿门扇23宽度方向排列,两型材基板231连接处设有一对调节部232,所述调节部232分设于两型材基板231朝向彼此一侧端部,所述调节部232之间通过搭接、嵌套或齿啮等方式连接,通过调节两型材基板231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门扇23的宽度调节。

请参阅图8,图8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中部进行设计,实现门扇宽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金属门包括门扇24及与其配套的门框(图未示),所述门扇24为一板体,所述板体由至少两块型材基板241组成,所述两型材基板241沿门扇24宽度方向排列,本实施方式中,门扇24还包括一拼接部242,型材基板241与拼接部242连接处设有一对调节部2421。其中,两对调节部2421的第一调节部设于两型材基板241朝向彼此一侧端部,第二调节部设于拼接部242端部,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之间通过搭接、嵌套或齿啮等方式连接,通过调节两型材基板241与拼接部242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门扇24的宽度调节。

请参阅图9-12,图9-12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中部进行设计,实现门扇高度及/或宽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金属门包括门扇300及与其配套的门框(图未示),所述门扇300为一板体,所述板体包括四个第一型材基板31和两个第二型材基板32,所述两个第二型材基板32沿门扇300高度方向排列,每一第二型材基板32沿门扇300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一型材基板31。每一第一型材基板31与相邻的第二型材基板32的连接处设有一对调节部,其中,第一调节部311设于第一型材基板31朝向相邻第二型材基板32的端部,第二调节部321设于相邻第二型材基板32朝向所述第一型材基板31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部311与第二调节部321之间采用齿啮结构配合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型材基板31与第二型材基板32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对门扇300宽度的调节。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部311与第二调节部321之间采用搭接结构配合连接或者采用嵌套结构配合连接。

为限制调节后的第一型材基板31与第二型材基板32相互间沿门扇300高度方向的相对位移,所述门扇300上还设有定位部3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35包括位于第一型材基板31相邻第二型材基板32的端部的插销凹槽351,以及位于第二型材基板32相邻第一型材基板31的端部的插销开口352,所述插销开口352、插销凹槽351与一插销相配合限制第一型材基板31与第二型材基板32相互间沿门扇300高度方向的相对位移,在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好门扇300的宽度后,所述插销开口352与插销凹槽351对齐,将插销一端通过插销开口352插入插销凹槽351内,从而固定第一型材基板31与第二型材基板32沿门扇300高度方向的位移。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插销凹槽351与插销开口352的位置也可以互调,即插销凹槽351设置于第二型材基板32上,插销开口352设置于第一型材基板31上。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门扇300还包括三个拼接部33,每一拼接部33与两个第一型材基板31或两个第二型材基板32沿门扇300高度方向排列,且位于两个第一型材基板31或两个第二型材基板32之间。所述拼接部33与第一型材基板31或第二型材基板32之间通过嵌套方式连接,将所述拼接部33两端部分别收容于两第一型材基板31或两第二型材基板32端部,通过调节所述拼接部33收容于第一型材基板31或第二型材基板32端部的长度来改变所述第一型材基板31或第二型材基板32与拼接部33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门扇300的高度调节。所述门扇300还包括多个固定部34,所述固定部34用于在拼接部33与第一型材基板31或第二型材基板32之间的位置调节到位后,固定拼接部33与第一型材基板31或第二型材基板32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固定部34包括位于拼接部33一端沿门扇300高度方向排列的多个螺栓连接孔341、位于第一型材基板31或第二型材基板32一端沿门扇300高度方向排列的多个螺栓连接孔342以及相配套的一或多个螺栓。具体的,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好门扇300的高度后,用螺栓将拼接部33与第一型材基板31/第二型材基板32上对应的两螺栓连接孔341、342固定,从而固定拼接部33与第一型材基板31/第二型材基板32的相对位置。螺栓连接孔341、342的数量越多,两相邻螺栓连接孔的间距可以越短,门扇300高度调节的调节尺寸可以越精细。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型材基板31及/或所述第二型材32端部置于所述拼接部33端部内。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拼接部33与第一型材基板31、第二型材基板32沿门扇300的宽度方向排列,从而实现门扇300的宽度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节好第一型材基板31、第二型材基板32之间的距离以及拼接部与第一型材基板31、第二型材基板32之间的距离后,第一型材基板31、第二型材基板32之间以及拼接部与第一型材基板31、第二型材基板32之间可采用螺栓连接、插销、过盈配合等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且本实施例中第一型材基板31、第二型材基板32之间以及拼接部与第一型材基板31、第二型材基板32之间的连接可选用搭接、嵌套或齿啮等方式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

请参阅图13-15,图13-15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的端部进行设计,实现门扇高度及宽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门包括门扇400及与其配套的门框(图未示),所述门扇400为一板体,所述板体包括至少一型材基板42,所述门扇400还包括两个拼接部41,所述两拼接部41分设于型材基板42上方及右侧,型材基板42与两拼接部41连接处各设有一对调节部,其中,第二调节部411设于所述拼接部41朝向型材基板42端部,第二调节部411为双层中空板结构,具有一开口4111,第二调节部411内壁上还设有多个凸起4112,所述多个凸起4112从第二调节部421的内侧向开口4111方向延伸。第一调节部421设于所述型材基板42上方及右侧端部,第一调节部421外侧壁上形成有多个与凸起4112相配合的凹槽4211,根据金属门扇需要的尺寸,调节凸起4112与凹槽4211的配合数量,改变型材基板42与拼接部41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门扇400宽度的调节。

在另一种应用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节部411设于型材基板42端部,所述第一调节部421设于拼接部41端部,通过调节凸起与凹槽的配合数量,从而实现对门扇400宽度的调节。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拼接部41以及相应的调节部411设于型材基板42下方与左方两侧端部,或者同时设于型材基板42的上下左右端部,实现对门扇高度及宽度的调节

请参阅图16-17,图16-17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的中部及端部进行设计,实现门扇高度及宽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金属门包括门扇500及与其配套的门框(图未示),所述门扇500为一板体,所述板体包括至少两个型材基板51,所述两型材基板51沿门扇500高度方向排列,两型材基板51连接处设有一对调节部52,所述一对调节部52分设于两型材基板51朝向彼此一端,记为第一调节部521和第二调节部522,第一调节部521和第二调节部522之间通过齿啮方式连接,通过调节两型材基板51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门扇500的高度调节。此外,门扇500右侧还设有两个拼接部53,两拼接部53分别与两型材基板51通过嵌套的方式连接,通过调节拼接部53与型材基板51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门扇500的宽度调节。两型材基板51之间或拼接部53与型材基板51之间可通过搭接、嵌套或齿啮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连接。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拼接部53也可设于门扇500左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型材基板51沿门扇500宽度方向排列,调节部52设于两型材基板51朝向彼此一端,用于调节门扇500的宽度。拼接部53设于两型材基板51上端或下端,用于调节门扇500的高度。

请参阅图18-19,图18-19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的中部及端部进行设计,实现门扇高度及宽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所述门扇600为一板体,所述板体包括至少两个型材基板61,所述两型材基板61沿门扇600高度方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两型材基板61间还设有一拼接部62,两型材基板61端部与调节部62端部通过嵌套方式连接,通过调节型材基板61与拼接部6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门扇600的高度调节。此外,门扇600右侧还设有两个拼接部63,两拼接部63分别与两型材基板61通过嵌套的方式连接,通过调节拼接部63与型材基板61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门扇600的宽度调节。在其他的应用方式中,所述嵌套方式也可替换成搭接或齿啮的方式。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拼接部63也可设于门扇600左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型材基板61沿门扇600宽度方向排列,拼接部62设于两型材基板61之间,用于调节门扇600的宽度。拼接部63设于两型材基板61上端或下端,用于调节门扇600的高度。

请参阅图20-21,图20-21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的中部进行设计,实现门扇高度及宽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所述门扇700为一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两个第一型材基板71和两个第二型材基板72,两第一型材基板71及两第二型材基板72分别沿门扇700高度方向排列,每一第一型材基板71与相邻第二型材基板72沿门扇700宽度方向排列,两第一型材基板71相对的端部及两第二型材基板72相对的端部各设有用于调节门扇700高度的一对调节部73,每对调节部73之间通过嵌套方式连接,通过调节两第一型材基板71之间及两第二型材基板7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门扇700的高度调节。除此之外,每一第一型材基板71与相邻的第二型材基板72相对的端部还设有用于调节门扇700宽度的一对调节部74,每对调节部74之间通过齿啮方式连接,通过调节第一型材基板71与第二型材基板7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门扇700的宽度调节。每对调节部73之间或每对调节部74之间可采用搭接、嵌套或齿啮中的任意一种方式。

请参阅图22-23,图22-23所示为通过对金属门的门扇的中部进行设计,实现门扇高度及宽度调节的实施例示意图。所述门扇800为一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两个第一型材基板81和两个第二型材基板82,两第一型材基板81及两第二型材基板82分别沿门扇800高度方向排列,每一第一型材基板81与相邻第二型材基板82沿门扇800宽度方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两第一型材基板81之间及两第二型材基板82之间各设有一拼接部83,所述拼接部83端部与第一型材基板81或第二型材基板82的端部连接处各设有一对调节部,每对调节部之间通过嵌套方式连接,通过调节拼接部83与第一型材基板81或第二型材基板8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门扇800的高度调节。除此之外,每一第一型材基板81与相邻第二型材基板82之间还设有拼接部84,拼接部84端部与第一型材基板81及第二型材基板82的端部连接处各设有另一对调节部,所述另一对调节部之间通过嵌套方式连接,通过调节拼接部84与第一型材基板81及第二型材基板8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门扇800的宽度调节。在其他应用方式中,嵌套方式也可替换成搭接或齿啮结构。

请参考图24-27。

图24所示为门扇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采用搭接结构的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搭接结构包括两个型材基板912和一拼接部91,所述拼接部91大致呈矩形结构,拼接部91的端部设有第二调节部911,型材基板912的一端部设有与第二调节部911配合搭接的第一调节部9121,,所述型材基板912大致呈L型结构。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节第二调节部911与第一调节部9121之间的搭接距离来调节拼接部91与型材基板912之间的相对位置,再通过铆钉、插销、螺栓或过盈配合的方式将两调节部固定。在一种应用方式中,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拼接部91端部分别与沿门扇高度方向排列的两型材基板搭接并固定。在第二种应用方式中,如图8所示实施例中,拼接部91端部分别与沿门扇宽度方向排列的两型材基板端部搭接并固定。在第三种应用方式中,如图9-12所示实施例中,拼接部91端部分别与第一型材基板及/或第二型材基板端部搭接并固定。在第四种应用方式中,如图18-19所示实施例中,拼接部91端部分别与沿门扇高度或宽度方向排列的两型材基板的端部搭接并固定。在第五种应用方式中,如图22-23所示实施例中,拼接部91端部分别与第一型材基板及/或第二型材基板端部搭接并固定。

图25所示为门扇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采用搭接结构的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拼接部92大致呈倒Z型结构,其两端部分别设有一第二调节部921,通过两端的第二调节部921分别搭接至两块型材基板922上。每一型材基板922均大致呈L型结构,其一端部设有第一调节部9221,所述第一调节部9221用于与第二调节部921配合搭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节第一与第二调节部之间的搭接距离来调节拼接部92与型材基板922之间的相对位置并固定,从而达到调节目的。在一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时,拼接部92端部分别与沿门扇高度方向排列的两型材基板端部搭接并固定。在第二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8所示实施例中,拼接部92端部分别与沿门扇宽度方向排列的两型材基板端部搭接并固定。在第三种应用方式中,如图应用于9-12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时,拼接部92端部分别与第一型材基板及/或第二型材基板端部搭接并固定。在第四种应用方式中,如图应用于18-19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时,拼接部92端部分别与沿门扇高度或宽度方向排列的两型材基板的端部搭接并固定。在第五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22-23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时,拼接部92端部分别与第一型材基板及/或第二型材基板端部搭接并固定。

图26所示为门扇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采用搭接结构的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搭接结构由两块型材基板组成,其中一所述型材基板931大致呈矩形或L型结构,其一端部设有第一调节部9311,另一所述型材基板932的一端部设有与第一调节部9311配合搭接的第二调节部9321,所述型材基板932大致呈L型结构。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节第一与第二调节部之间的搭接距离来调节型材基板931与型材基板932之间的相对位置并固定,从而达到调节目的。在一种应用方式,如应用于图1、2、3、4、13-15或18-19所示的任一实施例中的门扇时,型材基板931为拼接部,第一调节部9311与第二调节部9321分别设于所述拼接部与型材基板端部,通过搭接方式连接并固定。在第二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3或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门扇时,第一调节部9311与第二调节部9321分别设于沿门扇高度或宽度方向排列的两型材基板端部并通过搭接方式连接固定。在第三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9-1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门扇时,第一调节部9311与第二调节部9321分别设于第一型材基板及/或第二型材基板端部,通过搭接方式连接并固定。在第四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16-1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门扇时,两型材基板之间可通过搭接方式连接,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也可通过搭接方式连接。在第五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20-2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门扇时,第一型材基板与第二型材基板之间、两第一型材基板之间及/或两第二型材基板之间通过端部搭接。

图27所示为门扇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采用嵌套结构的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嵌套结构包括两型材基板942和一拼接部94,其中,拼接部94大致呈矩形结构,拼接部94的一端部设有第二调节部941,所述型材基板942的一端部设有与第二调节部941配合嵌套的第一调节部9421,所述第一调节部9421包括一开口9422,第二调节部941通过开口9422收容于第一调节部9421内。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节第二调节部941收容于第一调节部9421的长度来调节拼接部94与型材基板942之间的相对位置并固定,从而达到调节目的。在一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上时,所述型材基板942为沿门扇高度排列的两型材基板。在第二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上时,所述型材基板942为沿门扇宽度排列的两型材基板。在第二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9-12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上时,所述型材基板942包括第一型材基板和第二型材基板。在第四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18-19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上时,所述型材基板942为沿门扇高度或宽度排列的两型材基板。在第五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22-23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时,所述型材基板942包括两第一型材基板及两第二型材基板。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调节部941设于型材基板942的一端部,第一调节部9421设于拼接部94的一端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嵌套结构可仅由一个型材基板942和一个拼接部94构成。在一种应用方式,如应用于图1、2、3、4、13-15或18-19所示的任一实施例中的门扇时,第一调节部9421与第二调节部941分别设于所述拼接部与型材基板端部并通过嵌套方式连接。在第二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3或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门扇时,第一调节部9421与第二调节部941分别设于沿门扇高度或宽度方向排列的两型材基板端部并通过嵌套方式连接固定。在第三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9-1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门扇时,第一调节部9421与第二调节部941分别设于第一型材基板及/或第二型材基板端部并通过嵌套方式连接。在第四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16-1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门扇时,两型材基板之间可通过搭接方式连接,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也可通过嵌套方式连接。在第五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20-2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门扇时,第一型材基板与第二型材基板之间、两第一型材基板之间及/或两第二型材基板之间通过端部嵌套连接。

图28所示为门扇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采用齿啮结构的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齿啮结构包括两型材基板,其中一所述型材基板95大致呈矩形结构,其一端部设有第二调节部951,另一所述型材基板952的一端部设有与第二调节部951配合连接的第一调节部9521,所述第一调节部9521包括一开口9522,所述开口9522内侧壁设有多个沿开口9522方向排列的凸起9523,第二调节部951外侧壁设有多个与凸起9523配合连接的凹槽9511,两型材基板通过两调节部连接,并通过调节凸起9523与凹槽9511的配合数量,从而达到调节目的。在一种应用方式,如应用于图1、2、3、4、13-15或18-19所示的任一实施例中的门扇时,两型材基板中有一个为拼接部,第一调节部9521与第二调节部951分别设于所述拼接部与另一型材基板端部。在第二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3或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门扇时,第一调节部9521与第二调节部951分别设于沿门扇高度或宽度方向排列的两型材基板端部。在第三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9-1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门扇时,第一调节部9521与第二调节部951分别设于第一型材基板及/或第二型材基板端部。在第四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16-1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门扇时,两型材基板端部之间可通过齿啮方式连接,型材基板与拼接部端部之间也可通过齿啮方式连接。在第五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20-2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门扇时,第一型材基板与第二型材基板之间、两第一型材基板之间及/或两第二型材基板之间通过端部齿啮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齿啮结构包括两型材基板和一拼接部,所述拼接部通过齿啮方式与两型材基板连接。在一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上时,所述型材基板为沿门扇高度排列的两型材基板。在第二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上时,所述型材基板为沿门扇宽度排列的两型材基板。在第二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9-12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上时,所述型材基板包括第一型材基板和第二型材基板。在第四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18-19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上时,所述型材基板为沿门扇高度或宽度排列的两型材基板。在第五种应用方式中,如应用于图22-23所示实施例中的门扇时,所述型材基板包括两第一型材基板及两第二型材基板。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部”并非特指门扇的中心位置,而是指门扇两个沿高度或宽度排列的型材基板之间,两个型材基板的高度或宽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的门扇及金属门,通过对门扇的结构进行设计,利用型材基板之间及/或型材基板与拼接部之间的接合面接合尺寸的调节,实现对门扇高度及/或宽度的调节,且拼接部可以设置在门扇任意位置,实现了结构设计的灵活性,同时消除了购买门扇时的定尺测量环节,生产厂家按购买者提供的大致尺寸就可以直接发货,而购买者也无需等待就可拿货,且本发明的门扇及金属门可适应各种不同功能不同设计风格的门对型材结构的特殊要求,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性。此外,还可以实现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从而缩短门扇及金属门的购买和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型材基板与拼接部可以采用铝型材。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