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本发明属于E06B3/70:门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平移大门应用的底梁一般采用钢板经冷弯成型材,型材内部空间供滑轮自如滑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钢结构梁在接受阳光辐射时,由于热胀冷缩原理,底梁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导致大跨度门体无法正常启闭,整体的底梁结构,热变形后故障率高,而且难以维护。另外,悬臂平移大门目前一般采用齿轮齿条进行传动,齿条通常采用分段形式,依靠螺栓直接与门体进行连接,齿条的固定螺栓是不可调整的,平移门底梁内部空间存在滑轮装置产生干涉的问题,带来安装困难,甚至导致无法采用齿条传动方式的缺陷,如果采用齿条焊接固定则难以保证精度,后续维护也比较困难,因此其结构需要进行改良。
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告号为CN104033062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平移门的导轨结构,它包括支承组件,以及顶部为圆弧面的导轨,支承组件由托台和底座上下组合而成,其整体纵截面为梯形,托台的顶部,设有沿其伸展方向延伸的插槽,导轨对应置入插槽中;底座的中间,设有沿其伸展方向延伸的凸台,凸台的顶部设有插条,托台的顶部下方,设有沿托台伸展方向延伸的A凹槽,插条与A凹槽对应插接;凸台的两侧,均依次设有沿底座伸展方向延伸的钉槽和B凹槽,托台的两条斜边下端,均设有垂直的插脚,两条插脚分别与两条B凹槽对应插接。
但是上述方案中,平移门的两个支脚与梯形导轨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导轨和平移门支脚极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平移门,以解决现有平移门的导轨和支脚极易损坏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平移门,包括门体和底座,所述门体两侧底部设有支承脚,所述底座为梯形,所述底座上部开有空腔,所述门体中部下方设有与空腔滑动连接的凸块,所述凸块将空腔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还包括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空腔通过第一气管连接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空腔通过第二气管连接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喷气道,所述喷气道连接有连通第一空腔的第三气管,所述第三气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喷气道还连接有连通第二空腔的第四气管,所述第四气管上设有第四阀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打开第一气泵和第一阀门,向第一气管内通入气体,气体通过第一气管进入第一空腔内,第一空腔内的压强增大,推动凸块带动门体向第二空腔的方向移动,然后打开第四阀门,凸块向第二空腔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推动第二空腔内的气体通过第四气管进入第二喷气道内,然后从第二喷气道的出气口喷出至支承脚与底座接触的一面,气体喷出过程中,对支承脚有垂直支承脚表面斜向上的力,使支承脚与底座之间产生一定间隙,极大减小支脚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门体与底座的使用寿命。
同理,当打开第二气泵和第二阀门时,能够使门体向第一空腔的方向移动,最终使气体从第一喷气道喷出,同样使靠近第一空腔方向的底座侧面与支承脚之间产生间隙,减小底座侧面与支承脚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在气体喷出的瞬间,底座有向第二空腔方向的后坐力,门体向第一空腔的方向移动,底座靠近第一空腔的部分承受的门体重力大于底座靠近第二空腔的部分承受的门体的重力,底座的后坐力与门体移动的方向相反,能够平衡底座两端承受的重力。采用此方案,能够极大减小支脚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门体与底座的使用寿命,尤其在风比较大的地区,能够极大增大底座的稳定性。
优化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门体与底座之间采用动密封连接。门体与底座之间采用动密封连接,能够保证底座的密封性能。
优化方案二,作为对优化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滑轨,所述门体的两侧设有密闭板,所述密闭板滑动连接滑轨。平移门一般用于企业或工厂场地,密闭板能够提高企业与工厂场地的保密性。
优化方案三,作为对优化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密闭板下端设有滚轮。密闭板下端设有滚轮,滑动滚轮从而实现密闭板的移动,防止密闭板与滑轨之间产生摩擦,提高密闭板的使用寿命。
优化方案四,作为对优化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空腔的两侧壁上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能够防止凸块快速移动时撞击到底座的侧壁上,提高平移门的安全性。
优化方案五,作为对优化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缓冲装置为气囊。气囊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装置的缓冲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平移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平移门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门体1、底座2、凸块3、第一空腔4、第二空腔5、第一气管6、第二气管7、第一气泵8、第二气泵9、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喷气道12、气囊13、第三气管14、第四气管15、第三阀门16、第四阀门17、支承脚18、密闭板19、滚轮2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平移门,包括门体1和梯形的底座2,门体1与底座2之间采用动密封连接,如图2所示,门体1的两侧设有密闭板19,密闭板19通过滚轮20滑动连接在滑轨上,门体1两侧底部设有支承脚18,底座2上部开有空腔,门体1中部下方设有与空腔滑动连接的凸块3,凸块3将空腔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第一空腔4的左侧内壁上设有气囊13,第二空腔5的右侧内壁上也设有气囊13,第一空腔4通过第一气管6连接有第一气泵8,第一气管6上设有第一阀门10,第二空腔5通过第二气管7连接有第二气泵9,第二气管7上设有第二阀门11,底座2上还设有喷气道12,喷气道12连接有连通第一空腔4的第三气管14,第三气管14上设有第三阀门16,喷气道12还连接有连通第二空腔5的第四气管15,第四气管15上设有第四阀门17。
使用时,打开第一气泵8和第一阀门10,向第一气管6内通入气体,气体通过第一气管6进入第一空腔4内,第一空腔4内的压强增大,推动凸块3带动门体1向右移动,空腔的两侧壁上设有气囊13,气囊13能够防止凸块3快速移动时撞击到底座2的侧壁上,然后打开第四阀门17,凸块3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推动第二空腔5内的气体通过第四气管15进入喷气道12内,然后从喷气道12的出气口喷出至支承脚18与底座2接触的一面,气体喷出过程中,气体对支承脚18有垂直支承脚18表面斜向上的力,使支承脚18与底座2之间产生一定间隙,极大减小支脚与底座2之间的摩擦力。
同理,当打开第二气泵9和第二阀门11时,能够使门体1向左移动,最终使气体从喷气道12喷出,同样使底座2左侧面与支承脚18之间产生间隙,减小底座2侧面与支承脚18之间的摩擦力,同时移门一般用于企业或工厂场地,密闭板19能够提高企业与工厂场地的保密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