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壶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189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壶体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壶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双层的壶体结构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电热水壶、豆浆机等液体加热器上使用广泛。以电热水壶为例,单层电热水壶的壶身温度较高,用户很容易接触壳体而被烫伤,且保温及加热效率都不高;双层电热水壶包括内胆和外壳,外壳侧边设有开口,其装配方式为拉开外壳开口,然后将外壳直接套设在内胆外,再用手柄覆盖开口且夹紧外壳与内胆连接,但是在安装手柄之前,外壳由于自身的张力而无法处于合拢状态,造成手柄的装配不方便,影响电热水壶的生产效率。另外,双层电热水壶还存在外壳强度不够易变形的问题,影响电热水壶壶身的美观性,当外壳与内胆都不是等截面结构时,外壳与内胆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外壳强度不够更加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成本、装配方便的壶体结构,使用更为方便安全。

一种壶体结构,所述壶体包括内胆、外壳、手柄,所述外壳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胆外,所述壶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之间的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外壳,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沿所述内胆外壁轴向设置,所述手柄覆盖所述开口。

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为与所述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侧边连接且沿所述内胆外壁周向延伸的延伸支架。

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为环绕所述内胆而成的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侧边连接。

所述支架还包括与第三支架连接且沿所述内胆外壁轴向设置的加强筋。

所述内胆外设有壶嘴,所述外壳上设有安装所述壶嘴的安装缺口,所述第三支架在所述壶嘴处沿所述安装缺口形成壶嘴加强件。

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正对所述外壳开口处的位置。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一体成型。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支架均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底端或顶端,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支架形成封闭的环形圈。

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内胆上。

所述外壳与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外壳侧面开口,外壳在开口处的具有张力,外壳无法保持其原有的造型,因此所述外壳与内胆之间增设了用于支撑外壳的支架,且外壳安装在支架上,随支架而变化。所述支架可以简单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将外壳开口两侧分别安装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加强了外壳在开口处的强度,使其外壳造型稳定,不易变形;且当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安装在内胆上时,外壳随之固定且在开口处不会处于变形张开状态,便于手柄的安装,其装配过程稳定且方便;同时,上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手柄处起到了隔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亦可根据下述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壶体结构的实施一例示意图。

图2为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壶体结构的实施例四示意图。

图7为壶体结构的实施例五示意图。

图8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外壳、支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二壶体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0为外壳、支架开口处安装前示意图。

图21为外壳、支架开口处安装后示意图。

图22为电热水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2-支架;3-内胆;4-壶盖;5-手柄;6-底座;7-蒸汽帽;8-蒸汽管;11-插片;12-安装孔;13-上边沿;14-下边沿;15-壶嘴套;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延伸支架;24-环形支架;25-加强筋;26-壶嘴加强件;27-连接件;31-第一翻边;32-第一折边;33-壶嘴;34-第二翻边;35-第二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轴向”、“周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热水壶可以包括壶体结构、壶盖4、底座6等。壶盖4可通过转轴与手柄5连接或者直接扣装在壶体结构的顶部,底座6安装在壶体结构的底部,底座6与壶体结构之间可设置加热管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温控器、电源开关等,用户通过按压电源开关,使得电热水壶接通电源,从而控制加热装置工作,温控器用于当水沸腾时来跳断电源。蒸汽管8设置在手柄5内胆3之间且用于使内胆3内的蒸汽通到温控器处。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壶体结构。需要说明一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壶体结构可作为但不限于电热水壶的壶体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壶体结构,所述壶体包括内胆3、外壳1、手柄5,所述外壳1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外壳1套设在所述内胆3外,所述壶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1与所述内胆3之间的支架2,所述支架2用于支撑所述外壳1,所述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沿所述内胆3外壁轴向设置,所述手柄5覆盖所述开口。需要说明一点,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沿所述内胆3外壁轴向设置(以内胆3高度方向为轴向示意说明)应当作广义理解,例如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平行于轴向方向,同时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大体上还是沿着轴向设置的,即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与轴向呈较小的角度的情况。

由于所述外壳1侧面开口,外壳1在开口处的具有张力,外壳1无法保持其原有的造型,因此所述外壳1与内胆3之间增设了用于支撑外壳1的支架2,且外壳1安装在支架2上,随支架2而变化。所述支架2可以简单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通过将外壳1开口两侧分别安装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加强了外壳1在开口处的强度,保持外壳1开口处的造型稳定,不易变形;当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安装在内胆3上时,外壳1随之固定且在开口处不会处于张开状态,便于手柄5的安装,其装配过程稳定且方便;同时,上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在手柄5处起到了隔热的效果。

其中,为了更加方便的装配,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分别固定在所述内胆3上,其固定结构可以是通过在内胆3上安装马仔,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通过螺钉或卡扣等方式固定在马仔上。当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分别固定在所述内胆3上时,所述外壳1开口两侧即随着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固定,此时,所述手柄5可很方便地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或者内胆3上。

上述壶体结构的装配方法可分为两种:第一种,先将外壳1定位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再将外壳1与支架2作为一个整体组件装配到内胆3上;第二种,先将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固定到内胆3上,再将外壳1定位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最后,所述手柄5覆盖所述开口,且手柄5可与内胆3固定连接,也可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固定连接。如图14、20所示,根据上述结构,外壳1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连接关系包括:所述外壳1开口两侧分别设有插片11,所述外壳1的两侧通过弯折所述插片11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连接;或者,所述外壳1开口两侧分别设有插孔,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外壳1的两侧通过所述插孔套设在固定柱上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连接;或者,所述外壳1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卡扣,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对应卡扣的位置设有卡槽,外壳1通过卡扣结构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连接。除此之外,所述外壳1可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一起固定到内胆3上。

由于上述支架2结构稳定,外壳1安装在支架2上,支架2在外壳1开口处起到了吃撑的作用,使得外壳1在开口处的强度增大,从而加强整个壶体的强度,且便于手柄5的安装,其装配过程稳定且方便,同时上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在手柄5处起到了隔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2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为与所述第一支架21或第二支架22侧边连接且沿所述内胆3外壁周向延伸的延伸支架23。需要说明一点,“所述第三支架为与所述第一支架21或第二支架22侧边连接且沿所述内胆3外壁周向延伸的延伸支架23”中的“周向”(以绕内胆3轴线方向为周向示意说明)应当作广义理解,例如包括延伸支架23的横截面平行于内胆3的横截面,同时也可以包括延伸支架23的横截面与内胆3的横截面呈较小的角度的情况。

延伸支架23的结构形式可包括如下几种:延伸支架23的一端与第一支架21的侧边连接,另一端悬空;延伸支架23的一端也可以与第二支架22的侧边连接,另一端悬空;显而易见地,延伸支架23的条数可为一条或多条,也可以同时包括上述两种不同的延伸支架23。增加上述延伸支架23,一方面,通过上述延伸支架23包裹夹紧所述内胆3外壁,使得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更加贴合内胆3外壁;另一方面,延伸支架23的长度可自由限定,当长度较短时,可节省材料降成本;当长度较长时,可增加延伸支架23包裹内胆3的强度,同时加强外壳1在延伸支架23处的强度。

进一步地,为防止延伸支架23发生形变,当延伸支架23为两个及以上时,两个延伸支架23之间可设置加强筋25,所述加强筋25沿所述内胆3外壁轴向设置(即沿所述内胆3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25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存在高度差),用于支撑延伸支架23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外的区域,增加强度。例如,两延伸支架23的一端均与第一支架21的侧边连接,两悬空端之间通过加强筋25连接。或者,一延伸支架23与第一支架21的侧边连接,一延伸支架23与第二支架22的侧边连接,两延伸支架23不处于同一平面。两延伸支架23之间通过加强筋25连接。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加强筋25的条数可为1条或多条,设置位置也可不同,优选为对称设计,更加牢固可靠。

进一步地,上述延伸支架23沿所述内胆3外壁设置且紧贴所述内胆3外壁,使得延伸支架23的内表面与内胆3外壁抵顶,当外壳1套设在支架2外时,内胆3与外壳1之间的间隙可由支架2填充,增加外壳1强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无需固定到内胆3上,减少了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在内胆3上的装配过程,加快了装配效率,同时也无需在内胆3上设置其他结构,例如马仔等破坏内胆3完整性,减少上述结构也可以降低成本。

如图3-图4所示,一种壶体结构,所述壶体包括内胆3、外壳1、手柄5,所述外壳1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外壳1套设在所述内胆3外,所述壶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1与所述内胆3之间的支架2,所述支架2用于支撑所述外壳1,所述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沿所述内胆3外壁轴向设置,所述手柄5覆盖所述开口。这里需要说明一点,轴向设置的理解同实施例1所述。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2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为环绕所述内胆3而成的环形支架24,所述环形支架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侧边连接。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环形支架24的条数可为一条或多条。

优选地,环形支架24包括两个,分别位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上部和下部,具体结构举例如下:

所述第三支架为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部的上环形支架24,所述上环形支架24的外表面紧贴所述外壳1内表面,所述内胆3顶部开口设有第一翻边31和第一折边32,所述第一折边32和第一翻边31与所述内胆3的外侧面形成第一凹槽,所述上环形支架24和外壳1的上边沿13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固定。所述上环形支架24加强了外壳1上部的强度。

或者,所述第三支架为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下部的下环形支架24,所述下环形支架24的外表面紧贴所述外壳1内表面,所述壶体还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下环形支架24和外壳1的下边沿14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固定。所述下环形支架24加强了外壳1下部的强度。特别指出,当外壳1的高度大于内胆3的高度且相差较大,或者底座6的高度较小而无法完全支撑外壳1底部的强度时,所述下环形支架24更加具有有益效果,此时下环形支架24具有撑圆所述外壳1底部形状的作用,保证外壳1的形状。当外壳1的高度大于内胆3的高度且相差较大,所述下环形支架24不用紧贴内胆3外壁,仅是环绕内胆3设置(或者可以理解为是环绕外壳1内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包括位于外壳1外的第一边,位于外壳1内的第二边,所述第二边的高度大于第一边的高度。所述第二边用于抵持下环形支架24的内壁,第一边和第二边夹紧所述外壳1和下环形支架24的下边沿14,加强外壳1底部的强度,稳固外壳1造型。

这里需特别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所述支架2可以同时包括上环形支架24和下环形支架24,分别支撑外壳1的上下部分,从而达到对整个外壳1的强度维护。

或者环形支架24为一个,位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中部。

上述第三支架的作用在于:1.加强外壳1周向的强度,使之不易变形,即维持外壳1造型;2. 将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连接在一起,加强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稳定性,即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不固定在内胆3上时,也可以保证稳定性。

外壳1、支架2与内胆3之间的装配方法与实施例1所述类似。第一种,先将外壳1定位到上述支架2上,只需将外壳1与支架2作为一个整体组件的开口拉大,然后套设到内胆3外;第二种,先将上述支架2套设在内胆3外,即拉开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位置为正对外壳1开口的位置,以下论述同此)的距离,然后拉开外壳1开口套设在支架2外且将外壳1定位支架2上。最后,所述手柄5覆盖所述开口且与内胆3固定连接。

上述外壳1与支架2的定位结构,除了包括所述外壳1开口两侧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还可包括所述外壳1上边缘或者下边缘定位在环形支架24上。

进一步地,为防止环形支架24发生形变,当环形支架24为两个及以上时,两个环形支架24之间可设置加强筋25,所述加强筋25沿所述内胆3外壁轴向设置(即沿所述内胆3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25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存在高度差),用于支撑环形支架24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外的区域,增加强度。优选的位置可为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位置相对的另一侧,且只需设置一条,结构简单。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加强筋25的条数可为多条,设置位置也可不同,优选为对称设计,更加牢固可靠。

这里需特别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如图5所示,所述支架2可以同时包括延伸支架23和环形支架24,例如延伸支架23设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上部用于支撑外壳1上部,环形支架24设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下部用于支撑外壳1下部。

上述支架2通过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第三支架和加强筋25组成一简易条框型支架2,即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稳定外壳1在开口处的造型,进一步地,第三支架和加强筋25分别加强了壶体周向和轴向的强度,从而加强了壶体整体的强度。结构简单且结构牢靠,既能够用来固定外壳1,又可以加强外壳1的强度,使之不易变形。

实施例3:

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架2结构,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正对所述外壳1开口处的位置)无连接关系,当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不固定在内胆3上,且外壳1在开口处的张力较大时,开口也会被拉得张开角度较大且易变形,对手柄5安装会提升安装难度。

如图1、图3-图5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所述支架2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连接件27,所述连接件27设于正对所述外壳1开口处的位置。上述连接件27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连接关系可为一体成型或可拆连接。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连接件27的个数可为1个或多个,更加牢固可靠。

例如,当所述连接件27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一体成型时,所述连接件27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底端或顶端,使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一端连接,保证了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连接距离。进一步地,上述连接件27与所述第三支架均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底端或顶端,所述连接件27与所述第三支架形成封闭的环形圈,加强了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在开口处的稳定性。外壳1、支架2与内胆3之间的装配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例如,当所述连接件27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为可拆连接时,所述连接件27用于拉紧外壳1开口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分别设有卡钩,所述连接件27两端设有卡槽,所述卡钩与卡槽配合连接。外壳1、支架2与内胆3之间的装配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在安装手柄5之前,所述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先通过上述可拆连接件27连接固定。上述可拆连接件27可固定于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的中部,也可并排固定多个。

优选的,连接件27还可同时包括上述一体成型的连接件27和可拆的连接件27。 例如,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底端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件27,所述可拆的连接件27可用于连接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顶端。

上述一体的连接件27的设置,使得开口的一端闭合,保证了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连接距离,便于可拆连接件27的安装,使得开口不会处于两端完全张开的状态,便于手柄5的安装,装配过程稳定,提升装配效率。举例说明如下:

如图20-22所示,述支架2外,所述外壳1开口两侧边分别与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连接时,所以外壳1开口两侧随着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所以外壳1开口两侧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变小;反之,所以外壳1开口两侧之间的变化也可带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变化;同时,外壳1可通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来加强开口两侧处的强度,使外壳1开口两侧保持其造型,不易变形,从而加强外壳1整体的强度。

进一步地,通过上述连接件27使得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安装之前的敞开距离为A,另一端安装之后的敞开距离为B,且B< A;所述手柄5覆盖所述开口,使开口不外露,提升壶体美观性。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安装之前的敞开距离为A。即,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一端连接,用于稳定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距离;另一端敞开是为了能够将支架2在此处拉开,便于将外壳1和支架2安装在内胆3外;敞开距离为A一方面有由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自身在此端产生的张力而拉开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有外壳1固定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后在此端产生的张力而拉开的距离;为了使得外壳1安装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后在开口处不会处于张开状态,另一端安装之后的敞开距离为B,即拉紧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间距,使得B<A,更加便于手柄5的安装,装配过程稳定,提升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另一端仍然敞开,甚至外壳1和支架2的张力过大,使得开口尺寸过大,既不便于手柄5安装,也影响壶体的美观性,所以需要再设连接件27,用于在所述外壳1和支架2安装到位后拉紧所述开口两侧,即拉紧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间距,使得B<A,更加便于手柄5的安装,装配过程稳定,提升装配效率。

所述连接件27可为一个单独的元件,所述连接件27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设有卡钩,所述卡钩卡入所述卡槽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

进一步地,内胆3上正对开口处设有蒸汽孔,以及与所述蒸汽孔连接的蒸汽管8,所述蒸汽孔与蒸汽管8之间通过转向蒸汽帽7连接,所述卡槽设于所述蒸汽帽7的两侧,所述卡钩卡入所述卡槽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述蒸汽帽7既可以作为蒸汽孔与蒸汽管8的转向件,又可以作为连接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另一端的连接件,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基于上述的结构,所述连接件27还可以用于连接外壳1用,包括设于所述外壳1开口一侧的紧固孔,和设于所述外壳1另一侧的紧固片,所述紧固片穿过紧固孔并与紧固孔固定。通过外壳1开口两侧拉紧实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

基于上述的结构,所述连接件27包括设于所述内胆3上的马仔,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通过螺钉固定到马仔上;或者,所述连接件27包括设于所述内胆3上的固定柱,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通过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固定孔固定。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手柄5包括用于握手的把手和位于把手内侧的手柄座,所述手柄座覆盖所述开口且与内胆3固定;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手柄座内侧设有卡扣,所述卡扣扣入所述安装孔12用于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或者,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分别设有径向卡筋件,所述手柄座上设有径向卡合件,所述卡筋件与卡合件交错抵持用于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述手柄座具有上述连接件27的作用,即用于外壳1与支架2安装到位之后紧固开口两侧。

这里需特别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上述手柄座与支架2的配合结构可与上述连接件27一起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敞开的第一安装口,所述外壳1底部设有敞开的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另一端安装之前,所述第二安装口的内径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安装口的内径尺寸;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另一端安装之后,所述第二安装口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一安装口的内径尺寸。当所述外壳1的造型为上小下大的时候,由于外壳1在开口的张力使得外壳1造型改变,此时,所述需要将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另一端拉紧,保持外壳1的造型。

上述连接件27既可以通过拉紧外壳1来拉紧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也可以通过拉紧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来拉紧外壳1。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设于壶体顶部的壶盖4和设于壶体底部的底座6,所述底座6支撑所述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内胆3、外壳1、手柄5,所述内胆3外设有壶嘴33,所述壶嘴3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内胆3上,也可以与内胆3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外壳1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外壳1套设在所述内胆3外,所述外壳1上设有安装所述壶嘴33的安装缺口,所述壶嘴33伸出所述安装缺口,所述手柄5覆盖所述开口。

如图8-14所示,所述壶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1与所述内胆3之间的支架2,所述支架2用于支撑所述外壳1, 所述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沿所述内胆3外壁轴向设置;所述支架2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为与所述第一支架21或第二支架22侧边连接且沿所述内胆3外壁周向延伸的延伸支架23,或者,所述第三支架为环绕所述内胆3而成的环形支架24,所述环形支架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侧边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第三支架的条数可为一条或多条。此外,当所述第三支架为两个及以上,所述两个第三支架之间设有加强筋25,用于加强强度。所述支架2还包括设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连接件27,所述连接件27的实施方式参考实施例3所述。 所以,支架2可以为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与第三支架、连接件27、加强筋25的组合结构,具体组合方式可参考上述实施例1-3所述。

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还包括所述壶嘴33处沿所述安装缺口形成壶嘴加强件26,壶嘴33与外壳1夹紧壶嘴加强件26并使加壶嘴加强件26紧贴安装缺口,加强了外壳1在安装缺口处的强度。其中,所述壶嘴加强件26定位于外壳1,是指外壳1对壶嘴加强件26进行支撑,在壶嘴33的压力作用下能够使壶嘴加强件26固定好,如果失去壶嘴33的压力作用,壶嘴加强件26可能会从外壳1上掉落,也可能不会从外壳1上掉落,另外,壶嘴加强件26与壶嘴33之间仅仅是相互接触关系,如果失去外壳1的支撑后,壶嘴加强件26无法保持与壶嘴33的接触关系,即会受重力而与壶嘴33分离并掉落。所述壶嘴加强件26包括面对所述壶嘴33外侧壁的第一面、面对内胆3外侧壁的第二面、面对安装缺口内侧端面的第三面,所述第二面位于第三面的背面,所述壶嘴33的外侧壁压在第一面上,所述外壳1安装缺口内侧壁压在第三面上。所述壶嘴加强件26通过与所述第三支架连定位在安装缺口处,此处壶嘴加强件26与所述第三支架的连接关系包括壶嘴加强件26与第三支架一体成型,还包括壶嘴加强件26通过加强筋25与第三支架连接,加强筋25设于所述壶嘴加强件26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壶嘴加强件26。

或者,所述壶嘴加强件26还包括面对安装缺口外侧端面的第四面,所述第一面、第三面与第四面形成开口朝向安装缺口的嵌槽,安装缺口插入嵌槽中将壶嘴加强件26定位。此时,壶嘴加强件26可以用外壳1实现定位。上述壶嘴加强件26不仅加强了外壳1在安装缺口处的强度,同时在安装缺口处形成一圈沿壶嘴33设置的装饰圈,更加美观。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当所述壶嘴加强件26与安装缺口的卡接配合足够牢固时,所述壶嘴加强件26可单独设置,无需与第三支架连接。

需特别指出,上述壶嘴加强件26的第一面还可以全部覆盖壶嘴33外侧面,即第一面沿壶嘴33外侧面延伸且包裹所述壶嘴33,上述结构不仅提升了在壶嘴33处的美观性,壶嘴加强件26的色彩可区别于外壳1设置,又起到了隔热的作用,防止用户在壶嘴33处烫伤。为了更加美观,壶嘴33的出水边设有第二翻边34,所述第二翻边34盖住所述壶嘴加强件26延伸至壶嘴33出水处的边沿。

壶嘴33会对壶嘴加强件26产生向下的压力,因此壶嘴33与外壳1会夹紧壶嘴加强件26,使壶嘴加强件26紧贴安装缺口,因此强度较弱的安装缺口就可以通过壶嘴加强件26来利用壶嘴33的刚性进行支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外壳1在安装缺口的位置发生碰撞,通过壶嘴加强件26将碰撞的冲击力传递给壶嘴33,使得壶嘴加强件26和外壳1在安装缺口的位置不会向内侧形变,确保外壳1在安装缺口的位置不易开裂,从而提高外壳1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设置了加强件后,可以避免外壳1与壶嘴33之间相互摩擦导致壶嘴33划伤,从而确保产品长期使用的美观性。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设于壶体顶部的壶盖4和设于壶体底部的底座6,所述底座6支撑所述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内胆3、外壳1、手柄5,所述内胆3外设有壶嘴33,所述壶嘴3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内胆3上,也可以与内胆3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外壳1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外壳1套设在所述内胆3外,所述手柄5覆盖所述开口。

如图18-21所示,所述外壳1上设有安装缺口,所述外壳1在安装缺口处还设有包裹在壶嘴33外侧的壶嘴33套,所述壶嘴33的出水边设有第二翻边34,所述壶嘴33套的上边沿13抵顶所述第二翻边34。进一步地,所述壶嘴33的出水边还设有第二折边35,所述壶嘴33外侧面与第二翻边34和第二折边35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包裹所述壶嘴33上边沿13。显而易见的,所述壶嘴33套与外壳1一体成型。

如图8-10、12-14所示,所述壶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1与所述内胆3之间的支架2,所述支架2用于支撑所述外壳1, 所述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沿所述内胆3外壁轴向设置;所述支架2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为与所述第一支架21或第二支架22侧边连接且沿所述内胆3外壁周向延伸的延伸支架23,或者,所述第三支架为环绕所述内胆3而成的环形支架24,所述环形支架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侧边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第三支架的条数可为一条或多条。此外,当所述第三支架为两个及以上,所述两个第三支架之间设有加强筋25,用于加强强度。所述支架2还包括设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连接件27,所述连接件27的实施方式参考实施例3所述。 所以,支架2可以为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与第三支架、连接件27、加强筋25的组合结构,具体组合方式可参考上述实施例1-3所述。

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还包括所述壶嘴33处沿所述安装缺口形成壶嘴加强件26,壶嘴33与外壳1夹紧壶嘴加强件26并使加壶嘴加强件26紧贴安装缺口,加强了外壳1在安装缺口处的强度。所述壶嘴加强件26包括面对所述壶嘴33外侧壁的第一面、面对内胆3外侧壁的第二面、面对安装缺口内侧端面的第三面,所述第二面位于第三面的背面,所述壶嘴33的外侧壁压在第一面上,所述外壳1安装缺口内侧壁压在第三面上。所述壶嘴加强件26通过与所述第三支架连定位在安装缺口处,此处壶嘴加强件26与所述第三支架的连接关系包括壶嘴加强件26与第三支架一体成型,还包括壶嘴加强件26通过加强筋25与第三支架连接,加强筋25设于所述壶嘴加强件26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壶嘴加强件26。

进一步地,当所述壶嘴33套无法与壶嘴33紧密贴合时,第一面可沿壶嘴33外侧面延伸甚至全部包裹所述壶嘴33外侧面。此时,所述壶嘴加强件26可单独设置,无需与第三支架连接,壶嘴加强件26只需搭持在安装缺口处,然后通过外壳1与壶嘴33即可夹紧所述壶嘴加强件26。

实施例6:

根据上述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进一步地,所述支架2内表面设有凸筋,所述凸筋从支架2内侧壁向内胆3外壁延伸。所述凸筋抵顶所述内胆3外壁,结构简单,无需将整个支架2紧贴内胆3外壁,即可实现加强外壳1强度的目的,节省材料,成本低。

实施例7:

如图20-21所示,根据上述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或6,当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没有固定在所述内胆3上时,所述内胆3上设有螺钉孔,所述手柄座上设有螺钉柱,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螺钉柱穿过所述安装孔12,所述壶体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螺钉孔与螺钉柱连接。通过手柄座与内胆3的连接过程中,螺钉柱穿过安装孔12,实现手柄座对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固定,且通过所述手柄座与内胆3固定夹紧开口的两侧部分。

或者,所述内胆3上设有螺钉孔,所述手柄座上设有螺钉柱,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手柄座内侧设有卡扣,所述卡扣扣入所述安装孔12用于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壶体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螺钉孔与螺钉柱连接。上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通过手柄座的卡扣与安装孔12的配合实现紧固结构,同时还可加固手柄座的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使开口不外露影响壶体美观,所述手柄5包括把手和位于把手内侧的手柄座,所述手柄座覆盖所述开口。

根据上述结构,内胆3上正对开口处设有蒸汽孔,以及与所述蒸汽孔连接的蒸汽管8,所述蒸汽管8用于将内胆3中水沸腾产生的蒸汽输送到内胆3底部。所述手柄座覆盖所述开口,所述手柄座中部设有容纳所述蒸汽管8通过的凹槽。

实施例8:

根据上述实施例3或4或5或6或7,所述电热水壶还包括伸出壶体外的电源开关,所述手柄5上设有用于电源开关通过的第一缺口,所述电源开关依次穿过开口和第一缺口伸出壶体外;或者,所述底座6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电源开关依次穿过第二缺口和开口伸出壶体外。

实施例9:

根据上述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支架2还包括与第三支架连接且沿所述内胆3外壁轴向设置的加强筋25。除上述两个第三支架之间设置加强筋25之外,还应包括加强筋25的一端与第三支架连接,加强筋25的另一端和外壳1一起与底座6连接;或者加强筋25的一端与第三支架连接,加强筋25的另一端和外壳1一起插入第一凹槽固定;或者第三支架设于加强筋25中部,加强筋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6、第一凹槽固定,此时,所述底座6和第一凹槽起到了夹紧支撑所述外壳1与加强筋25的作用。

综上所述所有实施例的支架2有益效果:

由于外壳1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破坏了外壳1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得外壳1在开口处具有了张力,这种张力使得开口改变原有的大小,且开口的设置方向也进行了改变,不便于手柄5的安装。所以,所述外壳1与所述内胆3之间的设有支架2,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支架2的强度来支撑外壳1的强度。首先,所述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沿所述内胆3外壁轴向设置,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与开口的设置方向相同,刚好可以用来固定外壳开口两侧的边缘,即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为外壳1开口的固定带来了便利性,此时外壳1开口两侧的内表面则紧贴着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外表面,当手柄覆盖在开口上,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外壳1开口两侧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外壳1开口两侧的形状不会因为手柄5安装之后带来的挤压力而造成变形。当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固定在内胆3上且外壳1的开口两侧固定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时,外壳1开口的位置已经被确定,开口大小也被确定了,此时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为手柄5的安装提供了便捷之处,易于手柄5覆盖开口,同时也手柄5的安装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此外,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拉开开口将外壳1套设在内胆3外壳,对开口具有拉力,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加强外壳1在开口处轴向的强度,防止了外壳1开口两侧因为拉扯而变形,从而加强了外壳1整体的强度。若为了增加外壳1的强度而加厚厚度,这样电热水壶的成本升高,而且电热水壶的会变得较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支架2的可性高且价格便宜,支架2可便于成型各种凸筋,用于与内胆3、外壳1、手柄5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2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21和/或第二支架22侧边连接且环绕所述内胆外壁设置,即第三支架可为延伸支架23或环形支架24,简单来说所述第三支架用于加强外壳1周侧的强度。特别是外壳1与内胆3之间存在较大间隙时,用户使用过程中或运输过程中,若没有支撑件支撑壶身,外壳1易收到外力撞击而造成内凹,影响壶体的美观性,此时第三支架就起到了支撑外壳1周侧的强度,所述第三支架填充了外壳1与内胆3之间的间隙。另外,第三支架还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连接且环绕内胆设置,第三支架和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组成了一个简易的框架,使得上述框架结构可以较为稳定地放置,即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无需固定在内胆3上或借助其他外力即可实现伫立,此时可以省略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装配过程;而且,即使第三支架为封闭的环形支架24,也可以通过拉开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距离,将支架套设在内胆外。由于第三支架对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拉力较小,所以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拉开距离较小,当外壳1开口两侧与第一支架21和第二之间22连接或外壳1与第三支架连接时,外壳1在开口处张开程度也会变小,便于手柄5将开口覆盖。

进一步地,由上述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和第三支架组成的支架2在开口处存在张力过大时,开口也会被拉得张开角度较大且易变形,所以,所述连接件27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一体成型,使得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一端连接,使得外壳1安装到外壳2之后,保证了开口一端闭合,外壳1在开口处的张力的得到有效控制,更加便于可拆连接件27的安装以及手柄的安装,同时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另一端可用于拉开开口,不影响支架2的安装。特别是,当所述连接件27与所述第三支架均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底端或顶端,所述连接件27与所述第三支架形成封闭的环形圈时,所述环形圈使得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2还包括与第三支架连接且沿所述内胆3外壁轴向设置的加强筋25。所述加强筋25用于支撑第三支架轴向的变形力,使第三支架很好地在内胆3外设置。

进一步地,壶嘴加强件26定位于外壳1是指外壳1对壶嘴加强件26进行支撑,在壶嘴33的压力作用下能够使壶嘴加强件26固定好,如果失去壶嘴33的压力作用,壶嘴加强件26可能会从外壳1上掉落,也可能不会从外壳1上掉落,另外,壶嘴加强件26与壶嘴33之间仅仅是相互接触关系,如果失去外壳1的支撑后,壶嘴加强件26无法保持与壶嘴33的接触关系,即会受重力而与壶嘴33分离并掉落。所述内胆3外设有壶嘴33,所述外壳1上设有安装所述壶嘴33的安装缺口,所述第三支架在所述壶嘴33处沿所述安装缺口形成壶嘴加强件26。壶嘴33会对壶嘴加强件26产生向下的压力,因此壶嘴33与外壳1会夹紧壶嘴加强件26,使壶嘴加强件26紧贴安装缺口,因此强度较弱的安装缺口就可以通过壶嘴加强件26来利用壶嘴33的刚性进行支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外壳1在安装缺口的位置发生碰撞,通过壶嘴加强件26将碰撞的冲击力传递给壶嘴33,使得壶嘴加强件26和外壳1在安装缺口的位置不会向内侧形变,确保外壳1在安装缺口的位置不易开裂,从而提高外壳1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设置了壶嘴加强件26后,可以避免外壳1与壶嘴33之间相互摩擦导致壶嘴33划伤,从而确保产品长期使用的美观性。

综上所述,本使用新型的支架2结构采用了极其简单的框架结构,即便最复杂的实施方式也使得整体框架大面积的镂空,仍旧保持对外壳1较好的支撑强度。本发明的支架2抓住支撑的关键点设置,实现对外壳1的支撑。最简单的框架结构为通过设置条状的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实现对外壳1开口处的强度,从而实现外壳1整体的强度;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环抱内胆3的第三支架来支撑外壳1周侧的强度,以及加强筋25来支撑第三支架另一侧的强度,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与第三支架、加强筋25可形成简单的框架结构,即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和加强筋25用于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第三支架用于横向上的支撑。上述框架结构存在大面积的镂空,镂空面积可达75%以上,无需网状式和栅格式的镂空即可实现对外壳1的支撑强度,节省材料,降成本。

上述支架2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便捷;而且,支架2可以根据不同的壶体形状,组合选择合适的结构形状,应用性广泛。所述支架还具有隔热和保温的作用。上述全部实施例中,外壳1的材料可为金属件或塑胶件,支架2的材料可选择塑胶件或可塑性较强的塑料件,例如PP、PC、PVC等。所述支架2采用塑料件,由于塑料件的可塑性较好,易注塑成各种形状的结构,另外塑料件相对于其他的材料成本更低,而且满足基本的强度要求。外壳1采用金属件,例如不锈钢,使得壶体外观更加美观,不锈钢外壳内设塑料支架,塑料支架还具有隔热作用,防止用户烫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此外,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