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面清洁设备,尤其是一种拖地机。
背景技术:
:
地面清洁主要有干扫和湿拖两种方式。干扫设备只能清除地面上的灰尘颗粒物,而对地面上遗留的污渍无法清除,处理污渍只能用湿拖的方式。而湿拖时无论是人工方式还是采用设备,拖地布在清理有限的地面后就很脏了,需要对拖地布及时清洗干净,拖地布清洗后还需要挤去大部分水分使其处于半干状态,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拖地机,解决湿式拖地的过程中需要清洗拖地物品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缺陷,拖地物品自动清洗、挤水,机械化连续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有一个机架,在机架下端左右两侧和机架上部左右两侧共设置四个托辊,至少其中一个托辊与旋转动力连接;在机架中部设置一个可调节的压紧辊,四个托辊和压紧辊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且沿长度方向的中心在同一平面上使它们前后位置对应;有一个环形的拖地带,拖地带挂结在四个托辊上并通过压紧辊张紧,即压紧辊的外周下面压在拖地带的上面上;在机架上处于压紧辊下方设置有水箱;在机架上处于其中一个上部托辊与压紧辊之间的拖地带处设置对夹住拖地带前后面的由支撑辊与挤水辊组成的挤水装置。
有一个长方形摆架,摆架上端两侧与机架铰接,压紧辊设置在摆架下端,摆架下部两侧分别铰接调整杆,调整杆上部设置有若干调整通孔,调整杆通过其中一个调整通孔用螺栓与机架上部的横梁连接,通过以上结构可以调整压紧辊对拖地带的张紧力度,实现压紧辊的可调节功能。通过移动调整杆可以带动摆架摆动,从而带动压紧辊摆动,当压紧辊压在拖地带的压力合适后,用螺栓将调整杆上对应的调整通孔与横梁上的连接孔固定便可。
在机架上固定托辊驱动电机,上部的一个托辊的支撑轴上一端固定有联动轮而另一端固定带轮,托辊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轮上与托辊的支撑轴上的带轮之间挂结传动带,这样可以实现托辊与旋转动力的连接。为了传动更可靠,避免拖地带相对托辊打滑,可以将另一个托辊也变为主动辊,具体做法可以是:上部的另一个托辊的支撑轴上也固定有联动轮,两个联动轮之间挂结有联动带,通过联动轮和联动带的作用,将动力传递给另一个托辊,上部的两个托辊共同驱动拖地带。
挤水装置的支撑辊固定在机架上处于拖地带后部位置,挤水装置的挤水辊对应支撑辊处于拖地带前部,挤水辊的支撑轴端部处于两侧支撑板的滑槽中,支撑板上设置作用于支撑轴上的弹簧。拖地带在压紧辊作用下浸在水箱里的水里清洗,清洗后拖地带上吸收了过多的水分,不便于直接清洁地面,当拖地带运行到挤水辊处时,通过支撑辊和挤水辊的挤压作用,拖地带上多余的水分被挤出流入到水箱中,拖地带成为适合拖地的半干状态。通过调整弹簧的压缩度可以调整弹簧对挤水辊的压力,以调整拖地带的含水量多少。
在机架上设置若干压在机架下端两个托辊之间拖地带上面的浮动压辊,浮动压辊压在拖地带上可以使拖地带与地面更好地接触,浮动压辊间隔布置2~3个比较适宜,机架宽度增加时,浮动压辊的数量相应适当增加。浮动压辊的压力可以是来自于自身的重力,也可以是另外施加的弹簧力,具体结构可以是浮动压辊两端的辊轴插入在导向板的滑槽中,浮动压辊沿滑槽可以自由上下移动,浮动压辊依靠自身重力压在拖地带上,或者在浮动压辊的辊轴上施加弹簧力;也可以通过与机架铰接的支撑架支撑浮动压辊,依靠重力或者在支撑架与机架之间设置扭簧辅助压紧。
拖地带是在基带的表面密布固定纤维绳头构成,基带是传递动力的主体,也是作为纤维绳头的依附主体。
本实用新型可以装置在动力车上成为专用的驾驶式拖地机;或者机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机架的后面上部设置有手推用把手,成为推动式拖地机。
作为推动式拖地机时,行走轮可以由在机架后部两侧的两个万向轮和机架前部中间位置的定向轮组成,成为三轮式结构;或者前后各两轮成为四轮式结构。可以通过人力推动行走,也可以加装行走驱动动力装置成为自驱动式行走结构。
作为三轮式结构时,定向轮可以为带轮毂电机的行走驱动轮,通过定向轮驱动行走。
使用时,开启托辊驱动电机,托辊驱动电机带动托辊旋转,托辊带动拖地带运行,机架下端两个托辊之间拖地带与地面接触进行拖地作业,拖地作业后的拖地带循环到水箱里清洗后,通过挤水装置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再转入拖地环节,周而复始进行作业,同时机架向前移动对新的区域进行清洁作业,机架的移动可以通过如前所述的驾驶式或手推式实现。
本实用新型能对拖地工作实现机械化连续作业,工作过程中拖地带自动清洗、挤水,作业快,效率高,劳动强度小,对地面清洁效果好,适合室内外场地使用,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机架 2-水箱 3-托辊 4-支撑辊 5-挤水辊 6-托辊驱动电机 7-传动带 8-带轮 9-联动带 10-联动轮 11-拖地带 12-摆架 13-调整杆 14-压紧辊 15-浮动压辊 16-行走轮 1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有一个机架1,在机架1下端左右两侧和机架1上部左右两侧设置四个托辊3;在机架1上固定托辊驱动电机6,上部的一个托辊3的支撑轴上一端固定有联动轮10而另一端固定带轮8,托辊驱动电机6输出轴的轮上与托辊3的支撑轴上的带轮8之间挂结传动带7;上部的另一个托辊3的支撑轴上也固定有联动轮10,两个联动轮10之间挂结有联动带9;有一个长方形摆架12,摆架12上端两侧与机架1铰接,有压紧辊14设置在摆架12下端,摆架12下部两侧分别铰接调整杆13,调整杆13上部设置有若干调整通孔,调整杆13通过其中一个调整通孔用螺栓与机架1上部的横梁连接;四个托辊3和压紧辊14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且沿长度方向的中心在同一平面上;有一个环形的拖地带11,拖地带11是在基带的表面密布固定纤维绳头构成,拖地带11挂结在四个托辊3上并通过压紧辊14张紧,在机架1上设置若干压在机架1下端两个托辊3之间拖地带11上面的浮动压辊15;在机架上处于压紧辊14下方设置有水箱2;在机架1上处于其中一个上部托辊3与压紧辊14之间的拖地带11处设置对夹住拖地带11前后面的由支撑辊4与挤水辊5组成的挤水装置,支撑辊4固定在机架1上处于拖地带11后部位置,挤水辊5对应支撑辊4处于拖地带11前部,挤水辊5的支撑轴端部处于两侧支撑板的滑槽中,支撑板上设置作用于支撑轴上的弹簧;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16,行走轮16由在机架1后部两侧的两个万向轮和机架1前部中间位置的定向轮组成,定向轮为带有轮毂电机的行走驱动轮,机架1的后面上部设置有手推用把手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