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密封过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850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窗密封过渡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建筑门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窗密封过渡件。



背景技术:

门窗设计可以有效进行室内外的保温、隔热,其在每一个建筑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一般门窗的门扇型材的顶部和底部与门框之间的密封都通过毛条来实现,长期使用之后毛条中的缝隙增大并且毛条变形,门扇的顶部及底部与门框之间会留有较大的空隙,室内外空气通过该空隙进行交换,热量和灰尘随着空气进入室内,降低门窗的密封性能。

因此,为了提高推拉门窗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窗密封过渡件,通过在该密封过渡件上安装密封件的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换的门窗密封过渡件。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门窗密封过渡件,该门窗上设有门扇型材,所述门扇型材与设有密封件的密封过渡件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过渡件上设有垂直相连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上设有与其垂直的凹形立筋。本实用新型密封过渡件上既可以安装门扇顶部密封件,也可以安装门扇底部密封件,安装方便,便于拆换,其次,密封过渡件还可以作为安装内外扇第一密封毛条的基础件,完善内扇型材和外扇型材之间的密封,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门窗密封过渡件,实现门扇型材与门框之间的密封,同时完善内扇型材和外扇型材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凹形立筋,所述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的连接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密封件相卡接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抵接部上设有螺钉安装孔。所述螺钉安装孔内的螺钉攻入门扇型材内,使得密封过渡件与门扇型材之间处于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形立筋包括第一立筋、第二立筋,所述第一立筋和第二立筋通过过渡部连接为一体,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连接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密封件相卡接的第二定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筋上设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及与所述密封件相卡接的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互垂直且通过顶面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限位筋垂直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并与顶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筋上设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前端面以及后端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前端面以及后端面通过顶面与底面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顶面上设有与后端面相连通的端堵槽,所述后端面与第二侧面的连接位置处设有与底面相连通的第一毛条槽,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密封件相卡接的第二限位筋。所述端堵槽内卡接有竖直边端堵,所述第一毛条槽内卡接有第一密封毛条。将密封过渡件作为内扇型材与外扇型材之间的密封基础件,安装竖直边端堵及第一密封毛条,实现推拉门窗关闭时内扇型材与外扇型材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抵接部、第一立筋以及第二立筋的后端面分别与门扇型材相抵接,所述第二端面与门扇型材的左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抵接部、第一立筋以及第二立筋的后端面与门扇型材相抵接,实现密封过渡件的安装定位,所述第二端面与门扇型材的左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使得连接部位整洁、大方。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过渡件上还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底面和第二抵接部的前端面相抵接。所述限位凸起的前端面抵接有勾边型材,所述勾边型材连接在密封过渡件的底面,对密封过渡件的安装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强度,同时,所述勾边型材的前端面与第一抵接部的前端面平齐,使得连接处美观、大方。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门窗密封过渡件,安装门扇顶部密封件和底部密封件,安装方便,便于拆换,其次,密封过渡件还可以作为安装内外扇第一密封毛条的基础件,完善内扇型材和外扇型材之间的密封,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门窗密封过渡件,实现门扇型材与门框之间的密封,同时完善内扇型材和外扇型材之间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过渡件结构第一角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封过渡件结构第二角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扇型材与外扇型材密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密封件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勾边型材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门窗密封过渡件,该门窗上设有门扇型材2,所述门扇型材2与设有密封件6的密封过渡件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过渡件1上设有垂直相连的第一抵接部11和第二抵接部12,所述第一抵接部11上设有与其垂直的凹形立筋13。本实用新型密封过渡件1上既可以安装门扇顶部密封件,也可以安装门扇底部密封件,安装方便,便于拆换,其次,密封过渡件1还可以作为安装内外扇第一密封毛条51的基础件,完善内扇型材和外扇型材之间的密封,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门窗密封过渡件,实现门扇型材2与门框之间的密封,同时完善内扇型材和外扇型材之间的密封。

所述第一抵接部11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抵接部12,所述第一抵接部11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凹形立筋13,所述第一抵接部11与第二抵接部12的连接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密封件6相卡接的第一定位部111,所述第二抵接部12上设有螺钉安装孔121。所螺钉安装孔121内的螺钉攻入门扇型材2的槽口内,使得密封过渡件1与门扇型材2之间处于固定连接,当密封过渡件1上安装密封件6时,第一定位部111实现密封件6的定位。

所述凹形立筋13包括第一立筋14、第二立筋15,所述第一立筋14和第二立筋15通过过渡部16连接为一体,所述过渡部16与所述第一抵接部11的连接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密封件6相卡接的第二定位部161。

所述第一立筋14上设有第一端面141、第二端面142及与所述密封件6相卡接的第一限位筋143,所述第一端面141和第二端面142相互垂直且通过顶面144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限位筋143垂直于第一端面141和第二端面142,并与顶面144平行。

请参阅图4、图5所示,所述第二立筋15上设有第一侧面151、第二侧面152、前端面153以及后端面154,所述第一侧面151、第二侧面152、前端面153以及后端面154通过顶面与底面连接为一体。

所述顶面上设有与后端面154相连通的端堵槽155,所述后端面154与第二侧面152的连接位置处设有与底面相连通的第一毛条槽156,所述第一侧面151上设有与所述密封件6相卡接的第二限位筋157。第二立筋15内卡接有竖直边端堵3,竖直边端堵3上设有配合柱31、第二毛条槽32及塑材延长筋33,配合柱31与端堵槽155相卡接,第一毛条槽156和第二毛条槽32内卡接有第一密封毛条51,后端面154与竖直边端堵3相抵接,第二侧面152与竖直边端堵3的外侧面平齐,竖直边端堵3的安装定位完成之后,通过螺钉实现其与门扇型材2的固定连接;其次,竖直边端堵3的底面连接有勾边塑材7,以勾边塑材7作为竖直边端堵3安装的支撑,提高强度,勾边塑材7的端部设有卡勾,卡勾的上表面与塑材延长筋33的底面相抵接,在内扇型材21和外扇型材22上分别形成内扇侧卡勾和外扇侧卡勾,安装完成之后,内扇型材21和外扇型材22上的内扇侧卡勾和外扇侧卡勾相互卡接,实现门窗的位置固定,内扇型材21上的第一密封毛条51抵接在外扇型材22上,外扇型材22上第一密封毛条51抵接在内扇型材21上,从而实现了内扇型材21和外扇型材22之间的密封,有效提高推拉门窗的密封性能。

请参阅图6所示,密封过渡件1与密封件6相抵接,密封件6上设有限位板61,限位板61的底面与密封件6的底面形成第三定位部611,密封件6的顶部设有第三毛条槽62及毛条卡接筋63,密封件6的两侧面均设有防脱凸起64。第三定位部611与第二定位部161均成阶梯状设置,两者相互卡接,防脱凸起64卡接在门扇型材2的槽口内,密封件6的底面与第一抵接部11的上表面相抵接,第二密封毛条52卡接在第三毛条槽62内,并通过毛条卡接筋63予以固定,防止滑落。在密封过渡件1上安装密封件6时,通过第三定位部611与第二定位部161实现密封件6的横向固定,防脱凸起64与门扇型材2的槽口相卡接,有效防止安装后的密封件6退出密封过渡件1,第二密封毛条52与门窗边框抵接,实现门窗密封。

密封件6包括底部密封件和顶部密封件,当密封过渡件1上连接底部密封件时,底部密封件上还设有限位槽,第一限位筋143和第二限位筋157收入限位槽中,底部密封件的前端面与第二定位部161卡接,限制了该底部密封件在各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底部密封件在密封过渡件1上的固定安装。

密封过渡件1上连接顶部密封件时,顶部密封件的后端面与前端面分别和第一定位部111以及第二定位部161相卡接,从而实现顶部密封件的安装。当推拉门窗需开启时,门扇型材2将向上提升一定高度,并带领密封过渡件1和顶部密封件一起向上运动,顶部密封件在上升过程中,由于第二密封毛条52受到门窗顶边框向下的作用力,顶部密封件的顶部将以底部为支撑小幅度向下运动,当推拉门窗需锁闭时,门扇型材2向下运动,顶部密封件的顶部将以底部为支撑小幅度向上运动,返回顶部密封件未受作用力的状态,由此保证了推拉门窗高度发生调整时的密封连续性。

所述第二抵接部12、第一立筋14以及第二立筋15的后端面分别与门扇型材2相抵接,所述第二端面142与门扇型材2的左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抵接部、第一立筋14以及第二立筋15的后端面与门扇型材2相抵接,实现密封过渡件1安装的定位,第二端面142与门扇型材2的左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以使得连接部位整洁、大方。

所述密封过渡件1上还设有限位凸起112,所述限位凸起112与所述第一抵接部11的底面和第二抵接部12的前端面相抵接。限位凸起112的前端面抵接有勾边型材4,勾边型材4的上表面与第一抵接部11的底面相抵接,勾边型材4的前端面与第一抵接部11的前端面平齐。通过勾边型材4与限位凸起112及第一抵接部11的抵接关系,对勾边型材4实现定位,如图7所示,勾边型材4上设有卡接部41,门扇型材2上设有型材胶条槽211,通过卡接部41与型材胶条槽211相卡接,实现勾边型材4的安装固定,勾边型材4连接在密封过渡件1的底面,对密封过渡件1的安装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强度,同时,勾边型材4的前端面与第一抵接部11的前端面平齐,使得连接处美观、大方。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门窗密封过渡件与门扇型材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由密封过渡件的后端面与门扇型材相抵接实现定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次,该密封过渡件上能安装顶部密封件又能安装底部密封件,便于拆换,同时,还能完善内扇型材与外扇型材之间的密封。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此,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信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