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扫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4803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智能扫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扫地机。



背景技术:

环境卫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伴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应地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现代人们的工作压力与日剧增,急需从繁重的清洁工作中解放出来,于是出现了许多清洁地面的设备来改善环境卫生,常用的有吸尘器、自动拖布机、扫地机以及洗地机。

目前,智能扫地机器人在扫地机市场上的占有率越来越高,用户从最初级的扫地机器人的认识到高品质的智能扫地机器人的认知度更是突飞猛进,尤其是带有抹地功能的智能扫地机器人更是提出了不少要求。现有智能扫地机的保险杠只在前后活动方向装有触发电控开关,只检查前后活动,当保险杠碰到前方障碍时,保险杠会向后活动并触发电控开关以提示前方有障碍。但此类智能扫地机运动至家具底下被卡住时,扫地机自己是检查不到的,扫地机会被卡住而无法继续运动至其他位置进行清洁作业,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扫地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扫地机运动至家具底下被卡住而无法运动至其他位置继续清洁作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扫地机,包括主机体,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内的主控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底部的驱动轮组件,所述智能扫地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外周并可上下移动的保险杠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体顶部内并与所述主控部电性连接的电控开关组件,所述电控开关组件与所述保险杠组件抵接,且所述保险杠组件可受压下移并触发所述电控开关组件发送电信号至所述主控部控制所述驱动轮组件反转实现整机后退。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开关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内并与所述主控部电性连接的电控开关,且所述电控开关与所述保险杠组件抵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开关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内的转轴推杆,套设于所述转轴推杆上并用于使其复位的复位弹簧,以及与所述主控部电性连接的电控开关,所述转轴推杆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电控开关和所述保险杠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推杆包括与所述主机体可转动连接的本体,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两端且均朝所述本体上侧伸出的主动端和被动端,所述主动端和所述被动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电控开关和所述保险杠组件,且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本体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保险杠组件包括可上下移动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外周的保险杠,所述保险杠顶部凸出于所述主机体顶部,且所述被动端抵接于所述保险杠顶端的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保险杠的外周轮廓线呈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为扭簧。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智能扫地机,通过在主机体顶部内设置与主控部电性连接的电控开关组件,并将该电控开关组件与设置在主机体外周且可上下移动的保险杠组件抵接,这样,当智能扫地机运动至家具底下被卡住时,保险杠组件受压下移而触发电控开关组件,电控开关组件被触发后,发送电信号至主控部,主控部接收到电信号后控制驱动轮组件反转,整机即可后退脱离家具而可继续运动并进行清洁作业,如此,避免了智能扫地机因运动至家具底下被卡住而无法运动至其他位置继续清洁作业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智能扫地机的立体剖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智能扫地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轴推杆与复位弹簧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扫地机,该智能扫地机可包括主机体1、主控部2、驱动轮组件3、保险杠组件4以及电控开关组件5,其中,主控部2和电控开关组件5均设置在该主机体1内,驱动轮组件3设置在主机体1的底部,保险杠组件4设置在主机体1外周并可上下移动,电控开关组件5具体位于主机体1顶部内并与主控部2电性连接,且该电控开关组件5与保险杠组件4抵接,这样,当整机运动至家具底下被卡住时,保险杠组件4受到家居向下的压力而向下移动,继而触发与其抵接的电控开关组件5,电控开关组件5被触发而发送电信号至与其电性连接的主控部2,主控部2接收到该电信号后控制驱动轮组件3反转,如此,整机实现后退而脱离家居底下。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智能扫地机,通过在其主机体1顶部内设置与主控部2电性连接的电控开关组件5,并将电控开关组件5与设置在主机体1外周且可上下移动的保险杠组件4抵接,这样,当该智能扫地机运动至家具底下被卡住时,保险杠组件4受压下移而触发电控开关组件5,电控开关组件5被触发后,发送电信号至主控部2,主控部2接收到电信号后控制驱动轮组件3反转,这样,整机即可后退脱离家具而可继续运动并进行清洁作业,如此,避免了智能扫地机因运动至家具底下被卡住而无法运动至其他位置继续清洁作业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电控开关组件5可包括转轴推杆51、复位弹簧52和电控开关53,其中,转轴推杆51可转动设置在上述主机体1内,复位弹簧52套设于该转轴推杆51上并用于使其复位,电控开关53设置在转轴推杆51左端上侧,且该电控开关53与上述主控部2电性连接,这里,转轴推杆51的两端分别抵接电控开关53和上述保险杠组件4。当该智能扫地机运动至家具底下被卡住时,保险杠组件4受压下移,其将转轴推杆51右端下压,由于转轴推杆51可转动设置在主机体1内,这样使得转轴推杆51顺时针转动,使得转轴推杆51左端上移并触发电控开关53;反之,当该智能扫地机从家具底下退出后,在复位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转轴推杆51复位,即转轴推杆51右端上移至原位,同时,转轴推杆51左端下移至原位,这样,转轴推杆51左端结束对电控开关53的触发。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电控开关组件5还可为其他构成,比如,该电控开关组件5仅包括设置在主机体1内并与主控部2电性连接的电控开关,且该电控开关直接与保险杠组件抵接配合,当保险杠组件受压下移时,直接触发电控开关,反之,当整机脱困后,保险杠组件上移至初始位置,电控开关触发解除。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转轴推杆51可包括本体511、主动端512和被动端513,其中,本体511与上述主机体1可转动连接,主动端512和被动端513分别连接在该本体511的左右两端,且主动端512和被动端513均朝本体511上侧伸出,主动端512和被动端513分别抵接于上述电控开关53和上述保险杠组件4,且上述复位弹簧52套设在本体511的一侧。当智能扫地机运动至家具底下被卡住时,保险杠组件4受压下移并将被动端513下压,由于本体511可转动设置在主机体1内,这样,本体511顺时针转动,主动端512上移并触发电控开关53;反之,当该智能扫地机从家具底下退出后,在复位弹簧52弹力作用下,整个转轴推杆51复位,即被动端513上移至原位,同时,主动端512下移至原位,这样,主动端512结束对电控开关53的触发。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转轴推杆51还可为其他形式构造,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保险杠组件4可包括保险杠41,该保险杠41设置在上述主机体1的外周,且该保险杠41可在主机体1的外周上下移动,此处,该保险杠41的顶部凸出于主机体顶部,且上述转轴推杆51的被动端513抵接于保险杠41顶端的内表面。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保险杠组件4还可包括其他构件,此处不作详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智能扫地机的外周轮廓呈圆形,对应地,上述保险杠41的外周轮廓线优选呈圆弧形。这里,上述复位弹簧52优选为扭簧。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保险杠41还可为其他形状,复位弹簧52还可为其他类型弹簧,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替换和改进等等,这些修改、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