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2064发布日期:2018-08-28 22:33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圆形压力锅,由于结构的轴对称性,压力锅的提手位置无论分布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实现良好的操作,整体搭配上也很协调。然而,对于非圆形压力锅,尤其对于椭圆形压力锅,椭圆的长轴和短轴使得结构的轴对称性消失,提手的布置位置及方式发生改变。另外,用户通过提手转移锅体时,容易接触到冷凝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所述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的结构简单,且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该锅体的顶部具有一外壳罩,所述外壳罩的外周面向外延伸形成提手,提手上表面以及外壳罩与提手对应部分的上表面共同下凹形成一接水槽,提手的外侧设置有由上至下延伸的导流槽,该导流槽位于提手宽度方向的边缘,且提手上还设置有连通导流槽顶端和接水槽的排水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冷凝水可以经由提手上的接水槽,流经排水口再进一步由导流槽导出,由此,可以避免提手处冷凝水聚积,且可实现用户的手与冷凝水的分离,方便用户操作,有利于保持整机的美观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手外侧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导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上表面的外边沿具有提手挡筋,所述提手挡筋的两端均形成有所述排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手外侧凸出所述外壳罩的外周面并设有两端均与所述外壳罩相连的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向上凸出所述外壳罩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提手挡筋的高度H1在0.5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的高度K在1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水口的宽度不小于10毫米。

可选地,所述提手的内侧设有挡水筋条,所述挡水筋条高于所述接水槽的底面。

可选地,所述外壳罩呈椭圆形,所述提手包括两个,且两个所述提手分别设在所述外壳罩的长轴的两端并关于所述外壳罩的短轴对称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上盖组件;锅体,所述上盖组件盖设在所述锅体上,且所述锅体为上述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中外壳罩的一个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中外壳罩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中外壳罩的再一个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圈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圈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示意图。

附图标记:锅体100,提手1,接水槽11,排水口12,导流槽13,提手挡筋14,固定块15,导向斜面151,挡水筋条16,外壳2,外壳罩3,烹饪器具200,上盖组件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宽度”、“高度”、“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100。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100,该锅体100的顶部具有一外壳罩3,外壳罩3的外周面向外延伸形成提手1,提手1上表面以及外壳罩3与提手1对应部分的上表面共同下凹形成一接水槽11。也就是说,在锅体100的顶部设置有外壳罩3,外壳罩3的外周面可以向外延伸形成提手1,锅体100具有接水槽11,接水槽11可以由外壳罩3与提手1对应部分的上表面、以及提手1的上表面共同下凹形成。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可以暂时地容纳在接水槽11内。

提手1的外侧设置有由上至下延伸的导流槽13,该导流槽13位于提手1宽度方向的边缘,且提手1上还设置有连通导流槽13顶端和接水槽11的排水口12。换言之,提手1的外侧设置有导流槽13,导流槽13可以由上至下延伸(例如导流槽13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等),该导流槽13可以位于提手1宽度方向(这里提手1的宽度方向指的提手1环绕锅体100的中心线的方向)的边缘,并且提手1上还设置有排水口12,排水口12可以连通导流槽13顶端和接水槽11。由此,使得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先流经接水槽11,经由排水口12再进一步由导流槽13导出,这样可以避免提手1处冷凝水聚积,且可实现用户的手与冷凝水的分离,方便用户操作,有利于保持整机的美观性。

例如,参照图2,锅体100的外周面上设有提手1,提手1的上表面上设有接水槽11,接水槽11可以用于盛放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并且提手1上形成有排水口12,提手1上还形成有导流槽13,排水口12与接水槽11连通,而且排水口12与导流槽13连通,且排水口12构造成适于将接水槽11内的水经由导流槽13导出。由此,使得烹饪器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先流至接水槽11内存储,流经排水口12,再进一步由导流槽13排出,使得当用户触碰到提手1时,用户的手不易直接与冷凝水接触,便于用户操作,还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例如,参照图2和图3,排水口12形成于提手1的上表面上,排水口12设置于提手1上远离锅体外周面的一端。这样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提手1处冷凝水的聚积,便于通过提手1将锅体100进行转移,还能避免烫伤用户,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100,冷凝水可以经由提手1上的接水槽11,流经排水口12再进一步由导流槽13导出,由此,可以避免提手1处冷凝水聚积,且可实现用户的手与冷凝水的分离,方便用户操作,有利于保持整机的美观性。

结合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手1外侧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导流槽13。也就是说,提手1外侧沿环绕锅体100的中心线的方向的两端均可以设有导流槽13。由此,使得接水槽11内的冷凝水可以经由提手1外侧沿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导流槽13分别导出,这样有利于加快冷凝水排出的速度,从而能够更好地使用户的手与冷凝水分离,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对导流槽13的布置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中,还可以在导流槽13的底部设置有接水盒,这样有利于防止冷凝水直接流至锅体外部或桌面上,能够保持环境卫生,提高用户满意度。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提手1上表面的外边沿具有提手挡筋14,提手挡筋14的两端均形成有排水口12。通过在提手1的上表面的外边沿设置提手挡筋14,可以防止冷凝水直接排至锅体100外部,造成环境污染;另外,通过在提手挡筋14的两端均形成有排水口12,有利于加快冷凝水的排出速度,更好地将冷凝水排出。

例如,在环绕锅体中心线的方向上,提手1的两侧均设有排水口12。这样可以加快冷凝水由接水槽11流至排水口12,再经由导流槽13导出的速度,从而能够更好地避免提手1处冷凝水的聚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结合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手1外侧凸出外壳罩3的外周面并设有两端均与外壳罩3相连的固定块15,且固定块15向上凸出外壳罩3的上表面。具体地,提手1外侧(例如提手1远离锅体100的中心线的一侧)凸出外壳罩3的外周面,并且提手1外侧设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的两端均与外壳罩3相连,并且固定块15可以向上凸出外壳罩3的上表面。由此,通过固定块15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限位作用,还有利于将冷凝水导流至接水槽11内。

例如,提手1上远离锅体外周面的一端凸出外壳罩3的外周沿,在环绕锅体中心线的方向上锅体的两侧具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与外壳罩3相连,且固定块15与提手1凸出外壳罩3外周沿的部分相连,固定块15向上凸出外壳罩3的上表面。可选地,固定块15的上表面向下倾斜延伸至外壳罩3的上表面。

这里,固定块15的上表面可以向内向下倾斜(例如,在由远离锅体中心线的一侧向邻近的锅体中心线的一侧向下倾斜)延伸至外壳罩3的上表面。例如,在图5和图6的示例中,固定块15的上表面可以形成有导向斜面151,使得冷凝水可经由导向斜面151流至提手1上的接水槽11内。

可选地,参照图5并结合图4,提手挡筋14向上凸出提手1的内底面,并且提手挡筋14沿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1(参照图5中的距离H1)可以在0.5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由此,通过设置提手挡筋14,可以防止冷凝水通过提手1直接排到锅体100的外部,从而有利于有效地将接水槽11内的冷凝水经由排水口12,再进一步由导流槽13导出。

其中,提手挡筋14沿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1可以为0.5毫米、1毫米、1.5毫米、2毫米、4毫米、5毫米、6毫米、7毫米、9毫米或10毫米等。提手挡筋14沿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

参照图6并结合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槽13的高度K在1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例如,导流槽13沿上下方向上的高度K(参照图6中的距离K)可以在1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由此,便于通过导流槽13将冷凝水进一步导出。

其中,导流槽13沿上下方向上的高度K可以为1毫米、3毫米、5毫米、6毫米、8毫米或10毫米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排水口12的宽度不小于10毫米。例如,参照图3,固定块15与提手挡筋14之间的间距(参照图3中的距离D)不小于10毫米。固定块15与提手挡筋14之间的间距也就是排水口12的宽度,排水口12的宽度可以大于或等于10毫米,这样便于将接水槽11内的冷凝水及时地通过排水口12再经由导流槽13导出,从而有利于避免冷凝水在提手1处的聚积。固定块15与提手挡筋14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需要适应性设置。

可选地,参照图2,提手1的内侧设有挡水筋条16,该挡水筋条16可以高于接水槽11的底面。通过挡水筋条16可以对冷凝水进行一定的阻挡,便于将冷凝水暂时存储在接水槽11再进一步导出。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锅体100包括:外壳2和外壳罩3,外壳2的上端敞开,便于将锅体100的外锅、内锅等放入外壳2内。外壳罩3呈环形(例如圆环形、四边形环形、椭圆形环形等),且外壳罩3设在外壳2的上端,并且外壳罩3与外壳2的上周沿相连,其中,提手1设在外壳罩3上。这样有利于通过提手1更加平稳地转移锅体100。

提手1也可以设置在外壳罩3的短轴的两端,并且两个提手1可以关于外壳罩3的长轴对称布置。提手1也可以设置在外壳罩3的其他位置。

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3,外壳罩3可以呈椭圆形,提手1包括两个,并且两个提手1分别设在外壳罩3的长轴的两端并关于外壳罩3的短轴对称布置。也就是说,两个提手1可以分别设在外壳罩3的长轴的两端,并且两个提手1可以关于外壳罩3的短轴对称布置。由此,有利于提高锅体100的平稳性,易于锅体100的转移,有助于提高锅体100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体100,提手1设置在外壳罩3边缘且位于烹饪器具例如椭圆形压力锅总体布局长轴方向两端;在提手1边缘设置有提手挡筋14,提手挡筋14的高度H1在0.5毫米至10毫米之间,提手挡筋14与固定块15配合形成排水口12,排水口12的宽度D大于10毫米,排水口12位于提手1的两侧,排水口12的边沿设有导流槽13,导流槽13的高度K可以在1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体100,将提手1设置在外壳罩3边缘且位于烹饪器具例如椭圆形压力锅总体布局长轴方向两端;在提手1边缘设置有提手挡筋14,提手挡筋14与固定块15形成排水口12,且排水口12位于提手1的两侧,冷凝水从提手1两侧的排水口12排出,排水口12下面设有导流槽13,使用户在与提手1接触位置的时候避免弄湿双手,且可以避免冷凝水进入锅身表面,影响整机的美观性。

参照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包括:上盖组件210和锅体,上盖组件210盖设在锅体上,且锅体为上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100。由此,通过在烹饪器具200上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100,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200的使用性能,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的工作过程。

具体而言,烹饪器具200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先流至接水槽11内暂时存储,再经由提手1两侧的排水口12流经导流槽13导出。由此,有利于减少提手1处冷凝水的聚集,使得当用户触碰到提手1时,用户的手不易直接与冷凝水接触,便于用户操作,还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至此完成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的工作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