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多功能课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6422发布日期:2019-05-07 20:4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学用多功能课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辅助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教学用多功能课桌。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手段也不断发展进步。学生每天在教室里上课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老师在讲台上以口述的方式进行宣讲,但是口述的方式难以达到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不能将老师理解的知识快捷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学生难以理解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并且课堂氛围及其枯燥,因而这种教学方式导致老师和学生的疲劳度很大,并且教学效率低下,得不偿失。

有部分学校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改善这一模式的诟病。通过在教室里面安装教学电脑和投影仪,将部分教学内容以PPT、音频、视频等文件展示给学生,增加了教学的内容的丰富程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师和学生的疲劳程度,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是这种方式只是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专业知识仍然通过老师口述来达到,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因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而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中接触最多的无非是自己的课桌,目前采用的课桌均为传统的带抽屉课桌。传统课桌为全平面式的结构,仅仅提供给学生放置书包、课本的功能,部分学生面对课桌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反而躲在课桌后玩耍甚至睡觉;此外,趴在现在的课桌平面上睡觉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容易导致身体发育异常。因此,如何利用课桌提高学生的学习性质,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教学用多功能课桌,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减少老师和学生的疲劳程度,提高课堂的效率;在课堂外,该课桌还能够为学生休息提供辅助性帮助,避免学生以不正确的姿势长期趴在课桌上休息,导致身体发育异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教学用多功能课桌,包括课桌本体,设于课桌本体上的多媒体设备、设于课桌本体上的头枕。本课桌集成了多媒体设备便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使用,具有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本课桌还集成了头枕,在需要休息时设置好头枕可方便使用,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

具体地说,所述的课桌本体包括桌腿、抽屉、桌面板,所述的桌面板包括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

第一板块固定与抽屉上方,第一板块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盖板;开口连通抽屉,所述的多媒体设备包括设于抽屉内的计算机和显示屏,显示屏下部与计算机铰接且显示屏上部通过连杆机构与盖板连接。

进一步的,盖板与第一板块铰接,盖板可上下翻转,盖板在翻转的过程中通过连杆机构带动显示屏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第一铰接杆与盖板铰接且第二铰接杆与显示屏铰接,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相互铰接。再进一步,为了便于盖板上下翻转,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提手。

再进一步,为了保护显示屏,避免盖板与显示屏发生碰撞摩擦,所述的盖板朝向显示屏的一面上设置有柔性垫。柔性垫一般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第二板块与抽屉活动连接,第二板块上设有头枕。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板块位于远离抽屉开口的一端,第二板块位于接近抽屉开口的一端;第一板块与第二板块拼合后覆盖整个抽屉的上方。

第二板块的一面设置有头枕,另一面为平整面,在利用课桌进行学习时,平正面朝上,需要休息时,只需要将第二板块翻转,使头枕朝上即可。第二板块直接卡接在抽屉上,可直接取下,因此翻转极为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桌腿包括上段和下段,上段与抽屉连接,且上段与下段滑动连接,上段与下段均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定位螺栓。按照这种结构,桌腿为升降式桌腿,可实现高低调整,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学生。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段与抽屉连接处设有固定筋板。

固定筋板可采用三角形板,其一边与抽屉固定,另一边与上段固定,达到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段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这样设计是为了保证课桌的稳定性,避免课桌倾倒,以保证计算机和显示屏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的抽屉上设置有散热窗口,散热窗口的开口朝向下方。散热窗口作为计算机散热用,使计算机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头枕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贴合人体的体形,当人往前倾倒趴下时,能够保持略往前倾的角度,这样的姿态可避免脊柱发育异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课桌集成了计算机和显示屏,在使用时可打开,不使用时收入桌面以下,十分方便,且通过计算机和显示屏展示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和参与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课桌集成了第二板块,第二板块上设置有贴合人体的头枕,在需要休息时只需要翻转第二板块即可使用,便于学生以正确的姿势休息,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开盖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翻转第二板块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为:1-抽屉,101-散热窗口,2-桌面板, 201-第一板块,202-盖板,203-显示屏,204-提手,205-连杆机构,206-计算机,207-柔性垫,208-第二板块,3-桌腿,301-上段,302-下段,4-固定筋板, 5-头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应当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教学用多功能课桌,包括课桌本体,设于课桌本体上的多媒体设备、设于课桌本体上的头枕5。

课桌本体包括桌腿3、抽屉1、桌面板2,所述的桌面板2包括第一板块201 和第二板块208;

优选地,桌腿3和抽屉1由金属材料制成,桌面板为木板。

如图2所示,第一板块201固定与抽屉1上方,第一板块201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盖板202;开口连通抽屉1,所述的多媒体设备包括设于抽屉1 内的计算机206和显示屏203,显示屏203下部与计算机206铰接且显示屏203 上部通过连杆机构205与盖板202连接。

优选地,第一板块201通过螺栓与抽屉1固定。

优选地,开口为长方形,盖板202可卡嵌进入开口内,使桌面板2保持平整。

优选地,显示屏203为电阻式触控屏,显示屏203与计算机206连接,并连接到网络。

第二板块208与抽屉1活动连接,第二板块208上设有头枕5。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板块201位于远离抽屉1开口的一端,第二板块208 位于接近抽屉1开口的一端;第一板块201与第二板块208拼合后覆盖整个抽屉1的上方。

连杆机构205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第一铰接杆与盖板202铰接且第二铰接杆与显示屏203铰接,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相互铰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设置两套连杆机构205,分别连接到显示屏203的两个侧面。

桌腿3包括上段301和下段302,上段301与抽屉1连接,且上段301与下段302滑动连接,上段301与下段302均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定位螺栓。

优选地,下段302为空心结构,上段301插入下段302内。上段301与下段302均设置圆形连接孔。

上段301与抽屉1连接处设有固定筋板4。

优选地,固定筋板4为三角形,通过螺栓分别与抽屉1和上段301连接。

下段302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盖板202上设置有提手204。

优选地,提手204为弧形的扣板。

盖板202朝向显示屏203的一面上设置有柔性垫207。

优选地,柔性垫207为球形橡胶块。

抽屉1上设置有散热窗口101,散热窗口101的开口朝向下方。

优选地,散热窗口101由多条散热缝隙组成。

头枕5为弧形结构。

优选地,头枕5上设有棉料包裹层。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实质仍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