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百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7743发布日期:2018-06-08 21:15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防水百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百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百叶结构大都是平面或斜面的结构,此类百叶结构可做成空调百叶等百叶窗,用于实现挡光通风的作用。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百叶结构,包括斜板101、分别固设于斜板101两端的第一连接板102和第二连接板103,和固设于斜板101内表面且分别靠近第一连接板102和第二连接板103的螺丝孔104。但是,对于现有的百叶结构,由于没有防水结构设计,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雨水很有可能随风沿百叶片面进入室内,从而给人们不舒适感。因此,市场上需要能够实现防雨水的新的百叶片结构,做成防水的百叶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百叶结构存在没有防水结构设计,在有风有雨的情况下,雨水易随着风进入室内等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防止雨水进入室内,且加工方便的防水百叶结构。

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百叶结构,所述防水百叶结构包括一结构主体和分别固设于所述结构主体两端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若干沿着斜向方向依次平行交错设置的斜板;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斜板之间固设一半圆单元;

所述半圆单元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斜板沿着斜向方向的末端和另一所述斜板的沿着斜向方向的始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与若干所述斜板中的最外侧的所述斜板远离所述半圆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防水百叶结构还包括一防水单元和一拐角单元;

所述防水单元包括一垂直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外侧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半圆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板,和一垂直固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所述结构主体一端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平行设置的第四连接板;

所述拐角单元包括一垂直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内侧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半圆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五连接板。

可选地,每个所述半圆单元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斜板之间形成一第一防水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和靠近的所述斜板之间形成一第二防水腔。

可选地,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所述斜板内侧均固设有一螺丝孔。

可选地,所述结构主体与所述防水单元、所述拐角单元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结构主体为铝合金材料、隔热铝型材、木型材和/或PVC型材制成的结构主体。

可选地,所述防水单元和所述拐角单元均为铝合金材料、隔热铝型材、木型材和/或PVC型材制成的防水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百叶结构不同于现有的防水百叶结构,将现有的百叶结构的结构主体的斜板设计成斜向平行且交错设置的多个斜板,每两个斜板之间设有半圆单元,从而形成一个个第一防水腔,同时,结构主体两端分别固设有防水单元和拐角单元,防水单元有第二防水腔通过第一防水腔和第二防水腔相结合,实现雨水不会随风吹到室内侧,而是随着第一防水腔和第二防水腔的流水方向而流到室外侧,有效的解决了百叶窗防水问题,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室内的目的,增强了现有的百叶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防水百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防水百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防水百叶结构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2和图3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防水百叶结构。

本实施例的防水百叶结构,防水百叶结构包括结构主体1和分别固设于结构主体1两端的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

结构主体1包括若干沿着斜向方向依次平行交错设置的斜板11;

每两个相邻的斜板11之间固设半圆单元12;

半圆单元12的两端分别与一斜板11沿着斜向方向的末端和另一斜板11的沿着斜向方向的始端固定连接;每个半圆单元12与每两个相邻的斜板11之间形成第一防水腔13。

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分别与若干斜板11中的最外侧的斜板11远离半圆单元12的一端固定连接。

防水百叶结构还包括防水单元4和拐角单元5。

防水单元4包括垂直固设于第一连接板2外侧且与第一连接板2远离半圆单元12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板41,和垂直固设于第三连接板41远离结构主体1一端且与第一连接板2平行设置的第四连接板42。

第一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41、第四连接板42和靠近的斜板11之间形成第二防水腔43。

拐角单元5包括垂直固设于第二连接板3内侧且与第二连接板3远离半圆单元12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五连接板51。

其中,靠近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的斜板11内侧均固设有一螺丝孔6.经由螺丝孔6与其他部分进行固定连接。

结构主体1与第一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41、防水单元4、拐角单元5一体成型设置。

其中,结构主体1为铝合金材料、隔热铝型材、木型材和/或PVC型材制成的结构主体1,对应的结构尺寸可随实际需要的不同要求而变化。

防水单元4和拐角单元5均为铝合金材料、隔热铝型材、木型材和/或PVC型材制成的防水单元,对应的结构尺寸可随实际需要的不同要求而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百叶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百叶结构将现有的百叶结构的结构主体1的斜板设计成斜向平行且交错设置的多个斜板11,每两个斜板11之间设有半圆单元12,从而形成一个个第一防水腔13,同时,同时,结构主体两端分别固设有防水单元4和拐角单元5,防水单元4有第二防水腔43,通过第一防水腔13、第二防水腔43相结合,实现雨水不会随风吹到室内侧,而是随着第一防水腔13、第二防水腔43的流水方向而流到室外侧,有效的解决了百叶窗防水问题,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室内的目的。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