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3960发布日期:2019-02-10 23:0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烹饪锅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锅具。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汤锅吃火锅时,往往是同时在汤锅内放入火锅调料和各种火锅食材。

为了适用不同的火锅材料,方便用户捞取食材,目前市场上的火锅锅具通常在锅具中部配置了料筒,把锅具分割成内、外筒两个部分,分别放置不同的食材。此类锅具虽然可以放置两种不同的食材,但相对于火锅烹饪时食材多样的特性,锅具的两个区域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授权公告号为CN20621379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烹饪锅具,其汤锅体内设有料筒,料筒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料板,隔料板与料筒一体成型,通过隔料板将料筒的外壁与汤锅体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分隔为多个食物放置区,从而使消费者可放置多种食材,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但是,现有技术的烹饪锅具中,隔料板是一体成型在料筒上的,一体成型的料筒和隔料板的整体尺寸较大,不方便用户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锅具,不仅能够放置多种食材,而且方便收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锅具,包括汤锅体和位于所述汤锅体内的料筒,所述料筒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隔料板,所述隔料板的靠近所述料筒的一侧具有转轴,所述隔料板可绕所述转轴转动,以使所述隔料板收拢在所述料筒的外壁上或者将所述料筒的外壁与所述汤锅体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

本实用新型的烹饪锅具,通过在隔料板的靠近料筒的一侧设置转轴,隔料板可绕转轴转动,当不需要隔料板时,使隔料板绕转轴转动至料筒的外壁上,从而将隔料板收拢在料筒的外壁上,大大节省了收纳空间;当使用隔料板时,使隔料板绕转轴转动至打开状态,从而将料筒的外壁和汤锅体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而且在使用隔料板时,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隔料板的具体打开数量,使用非常方便且灵活。

可选的,所述隔料板为与所述料筒的外壁形状匹配的弧形板。

当隔料板收拢在料筒的外壁上时,由于隔料板为与料筒的外壁形状匹配的弧形板,此时隔料板能够紧密地贴合在料筒的外壁上,进一步节省了收纳空间。

可选的,所述料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轴套,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轴套中。通过转轴与轴套的相互配合,使得转轴能够顺畅的转动,从而更加方便地实现了隔料板的收拢和打开,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可选的,所述轴套的一侧连接在所述料筒的外壁上,所述轴套的另一侧悬空,以与所述料筒的外壁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尺寸小于所述转轴的外径。

通过将轴套的一侧悬空设置,使得轴套的该侧与料筒的外壁之间形成开口,当需要清洗锅具或者需要收纳时,可从该开口将转轴从轴套中取出,使隔料板与料筒脱离,对隔料板和料筒进行分开清洗,这样更容易清洗干净,清洗完后可以将多个隔料板叠放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收纳的方便性,节省了收纳空间;需要安装隔料板时,使转轴从开口进入至轴套中即可,而且,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的数量进行隔料板的安装;另外,由于开口尺寸小于转轴的外径,因此当隔料板安装在料筒上时,转轴不会从开口轻易脱出。

可选的,所述轴套包括:设置在所述料筒外壁顶部的上轴套和设置在所述料筒外壁底部的下轴套,所述转轴的顶部穿设在所述上轴套中,所述转轴的底部穿设在所述下轴套中。

通过将轴套设置为上轴套和下轴套,使转轴的顶部穿设在上轴套中,使转轴的底部穿设在下轴套中,安装方便且可靠。

可选的,所述轴套位于所述料筒的外壁底部,所述料筒的顶部具有向外翻折的翻边,所述翻边上开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的顶部穿设在所述转轴孔中,所述转轴的底部穿设在所述轴套中。

通过将轴套设置在料筒的外壁底部,同时在料筒顶部的翻边上开设转轴孔,从而通过轴套对转轴的底部进行固定,通过转轴孔对转轴的顶部进行固定,使转轴能够可靠、顺畅的转动,从而很方便地实现隔料板的收拢和打开,制作方便。

可选的,所述轴套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隔料板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这样当隔料板转动至某一预定位置时,通过定位部对隔料板进行定位,可防止隔料板继续转动而偏离预定位置。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卡槽和位于所述第一卡槽一侧的第二卡槽;

所述隔料板收拢在所述料筒的外壁上时,所述隔料板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隔料板打开至预设位置时,所述隔料板卡设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通过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当隔料板收拢在料筒的外壁上时,隔料板正好卡设在第一卡槽中,使隔料板能够稳定地贴在料筒的外壁上,不会松动;当需要打开隔料板时,提起隔料板,使隔料板与第一卡槽脱离卡合,以使隔料板能够绕转轴转动而打开,当隔料板打开至预设位置时,比如隔料板的远离转轴的一侧正好与汤锅体的内壁贴合,此时,隔料板正好卡设在第二卡槽中,对料筒外部的区域进行有效分隔,且在烹煮过程中,隔料板不会跑位,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包括位于所述轴套上的挡位,所述隔料板打开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挡位抵接在所述隔料板的外侧,以阻止所述隔料板继续转动。

这样比如当隔料板打开至最大状态时,挡位正好挡设在隔料板的外侧,使隔料板不能继续打开,对隔料板进行了有效定位。

可选的,所述转轴和所述隔料板为冲压或焊接而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通过将转轴和隔料板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不仅方便安装,还提高了转轴和隔料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锅具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锅具中当隔料板收拢在料筒外壁上时的侧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锅具的料筒的侧视结构图;

图4为图3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锅具当隔料板收拢在料筒外壁上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锅具当隔料板未完全打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锅具在隔料板完全打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烹饪锅具的料筒和隔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汤锅体;

11—手柄;

2—料筒;

2b—一侧;

2a—另一侧;

20—轴套;

21—上轴套;

22—下轴套;

23—翻边;

231—转轴孔;

24—定位部;

241—第一卡槽;

242—第二卡槽;

243—挡位;

25—通孔;

3—隔料板;

31—转轴;

4—磁性体;

5—包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锅具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锅具中当隔料板收拢在料筒外壁上时的侧视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锅具的料筒的侧视结构图。图4为图3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锅具当隔料板收拢在料筒外壁上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锅具当隔料板未完全打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锅具在隔料板完全打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锅具,该烹饪锅具包括:汤锅体1和料筒2。其中,料筒2位于汤锅体1内,料筒2的顶部具有开口。一般地,料筒2可放置在汤锅体1的中心。本实施例中的料筒2为顶部开口的圆柱状筒,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料筒2也可以为方柱形等,汤锅体1的截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方形等,本实施例对料筒2和汤锅体1的具体形状并不以此为限,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定。汤锅体1的两侧还可设置手柄11,通过手柄11可方便地将烹饪锅具端起或放下。

在本实施例中,料筒2可拆卸地放置在汤锅体1内,比如,料筒2通过磁性体4吸附在汤锅体1内。参照图1和图5所示,磁性体4设置在料筒2的内底面,示例性,磁性体4焊接在料筒2的内底面上。为了使磁性体4不与料筒2内的食材接触,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还可以在磁性体4的外表面设置包磁片5,可以理解的是,包磁片5由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材质制成。包磁片5罩设在磁性体4上,包磁片5的边缘具体可焊接在料筒2的内底面。或者,在料筒2的外底面设置上凹的凹槽,将磁性体4放置在该凹槽内。或者,将磁性体4设置在汤锅体1的底面上。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料筒2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汤锅体1内,或者,料筒2也可以与汤锅体1一体成型。示例性的,磁性体4具体可以是磁铁。

由于人们在吃火锅时,所选择的食材越来越多,料筒2和汤锅体1所形成的两个区域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使该烹饪锅具能够放置多种不同的食材,使消费者在吃火锅时能够方便捞取想吃的某种食材,在本实施例中,料筒2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隔料板3,隔料板3将料筒2的外壁与汤锅体1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比如,将菌菇类食材放置在其中一个食物放置区内,将蔬菜放置在另一个食物放置区,将肥牛等肉类放置在料筒2内。此外,为了使料筒2内的食材能够快速沸腾,还可以在料筒2的底壁上开设通孔25,即出气孔。通孔25具体为多个,多个通孔25间隔排布在料筒2的底壁上,从而使料筒2内的食材能够被快速加热。

为了方便对锅具进行收纳,其中,隔料板3的靠近料筒2的一侧具有转轴31,隔料板3可绕转轴31转动,以使隔料板3收拢在料筒2的外壁上或者将料筒2的外壁与汤锅体1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

也就是说,在不使用隔料板3时,使隔料板3绕转轴31转动至料筒2的外壁上,以使隔料板3收拢在料筒2的外壁上,节省了收纳空间。当使用隔料板3时,使隔料板3绕转轴31转动至打开状态,即,使隔料板3将料筒2的外壁和汤锅体1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在使用时,用户可根据食材的种类多少以及自身需求选择打开的隔料板3的数量,比如,将所有的隔料板3打开,或者,仅打开部分隔料板3,使用非常灵活。

示例性,本实施例中的隔料板3为三个,三个隔料板3沿料筒2的外壁周向间隔排布,具体使用时,可选择将三个隔料板3全部打开,此时三个隔料板3将料筒2的外壁与汤锅体1的内壁之间围成的区域分隔成三个食物放置区,或者,仅打开其中两个隔料板3,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将隔料板3设置为三个,仅是为了示例性说明,隔料板3也可以设置为两个或三个以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通过在隔料板3的靠近料筒2的一侧设置转轴31,隔料板3可绕转轴31转动,当不需要隔料板3时,使隔料板3绕转轴31转动至料筒2的外壁上,从而将隔料板3收拢在料筒2的外壁上,大大节省了收纳空间;当使用隔料板3时,使隔料板3绕转轴31转动至打开状态,从而将料筒2的外壁和汤锅体1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而且在使用隔料板3时,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隔料板3的具体打开数量,使用非常方便且灵活。

具体实现时,转轴31和隔料板3为冲压或焊接而形成的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在隔料板3上冲压成型转轴31,或者,转轴3焊接在隔料板3的一侧。通过将转轴31和隔料板3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不仅方便安装,还提高了转轴31和隔料板3的整体结构强度。当然,转轴31也可以通过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在隔料板3上,只要保证隔料板3能够绕转轴31转动而收拢或打开即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较为优选的,隔料板3为与料筒2的外壁形状匹配的弧形板。也就是说,料筒2为圆筒形,隔料板3为与圆筒形料筒的外壁形状匹配的弧形板。当不需要隔料板3时,可将隔料板3直接收拢在料筒2的外壁上,由于隔料板3的形状与料筒2的外壁形状匹配,因此,当隔料板3收拢在料筒2外壁上时,隔料板3与料筒2外壁能够很好的贴合,从而进一步节省了收纳空间,而且这样设置可提高烹饪锅具的外观美感。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是,料筒2为方筒形,隔料板3的形状与方形料筒的外壁形状匹配。

具体实现时,料筒2的外壁上设置有轴套20,转轴31穿设在轴套20中。可以理解的是,一个隔料板3对应一个轴套20,转轴31能够在轴套20中转动。通过转轴31与轴套20的相互配合,使得转轴31能够顺畅的转动,从而更加方便地实现了隔料板3的收拢和打开。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在料筒2的外壁上设置支架,在支架上开设轴孔,以使转轴31穿设在轴孔中,并能够在轴孔内转动。

其中,轴套20具体可焊接在料筒2的外壁上,也可以铆接在料筒2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轴套20具体包括:设置在料筒2外壁顶部的上轴套21和设置在料筒2外壁底部的下轴套22。转轴31的顶部穿设在上轴套21中,转轴的底部穿设在下轴套22中。即,一个隔料板3对应一个上轴套21和一个下轴套22。这样使得隔料板3的安装更加方便且可靠。其中,料筒2的外壁顶部可以理解为料筒2的外壁的上部分区域,料筒2的外壁底部可以理解为料筒2的外壁的下部分区域。其中,上轴套21和下轴套22的具体位置可根据转轴31的具体长度进行调整。

为了进一步提高收纳的方便性,使隔料板3可从料筒2上拆卸下来,具体地,轴套31的一侧2b连接在料筒2的外壁上,轴套31的另一侧2a悬空,以与料筒2的外壁之间形成开口,开口尺寸小于转轴31的外径。通过将轴套20的另一侧2a悬空设置,使得轴套20的该侧与料筒2的外壁之间形成开口,当需要清洗锅具或者需要收纳时,可从该开口将转轴31从轴套20中取出,使隔料板3与料筒2脱离,对隔料板3和料筒2进行分开清洗,这样更容易清洗干净,清洗完后可以将多个隔料板3叠放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收纳的方便性,节省了收纳空间;需要安装隔料板3时,使转轴31从开口进入至轴套20中即可,而且,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的数量进行隔料板3的安装,另外,由于开口尺寸小于转轴31的外径,因此当隔料板3安装在料筒2上时,转轴31不会从该开口轻易脱出。

具体地,参照图3和图4所示,上轴套21的一侧(图中的右侧)和下轴套22的一侧(图中的右侧)连接在料筒2的外壁上,上轴套21的另一侧(图中的左侧)和下轴套22的另一侧(图中的左侧)均具有开口,用户可将转轴31从该开口装入至轴套中或者从轴套中取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轴套20上还设有用于对隔料板3进行定位的定位部24。当隔料板3转动至某一预定位置时,通过定位部24对隔料板3进行定位,可防止隔料板3继续转动而偏移预定位置,使隔料板3能够稳定地处在某个位置。

具体地,定位部24包括:第一卡槽241和位于第一卡槽241一侧的第二卡槽242。隔料板3收拢在料筒2的外壁上时,隔料板3卡设在第一卡槽241中;隔料板3打开至预设位置时,隔料板3卡设在第二卡槽242内。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第一卡槽241和第二卡槽242,当隔料板3收拢在料筒2的外壁上时,隔料板3正好卡设在第一卡槽241中,使隔料板3能够稳定地贴在料筒2的外壁上,不会松动。当需要打开隔料板3时,提起隔料板3,使隔料板3与第一卡槽241脱离卡合,以使隔料板3能够绕转轴31转动而打开,当隔料板3打开至预设位置时,比如隔料板3的远离转轴31的一侧正好与汤锅体1的内壁贴合,此时,隔料板3正好卡设在第二卡槽242中,对料筒2外部的区域进行有效分隔,且在烹煮过程中,隔料板3不会跑位,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另外,定位部24还包括:位于轴套20上的挡位243,隔料板3打开至预设位置时,挡位243抵接在隔料板3的外侧,以阻止隔料板3继续转动。比如当隔料板3打开至最大状态时,挡位243正好挡设在隔料板3的外侧,使隔料板3不能继续打开,对隔料板3进行了有效定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241、第二卡槽242和挡位243同时设置,以对隔料板3进行更加有效的定位。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仅设置第一卡槽241和第二卡槽242,或者仅设置挡位24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241和第二卡槽242具体设置在下轴套22上,第一卡槽241位于第二卡槽242的左侧。挡位243具体设置在上轴套21上。当隔料板3完全打开时,隔料板3卡设在第二卡槽242内,此时,挡位243挡设在隔料板3的外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隔料板3的稳定性,保证隔料板3在烹煮过程中不会跑位。当隔料板3收拢在料筒2的外壁上时,隔料板3卡设在第一卡槽241内,从而使隔料板3不会轻易张开,进一步提高了收纳的方便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一卡槽241和第二卡槽242也可以设置在上轴套21上,挡位243可以设置在下轴套22上。

实施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烹饪锅具的料筒和隔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结构的烹饪锅具。实施例一中的轴套具体包括上轴套21和下轴套22,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轴套20位于料筒2的外壁底部,同时,料筒2的顶部具有向外翻折的翻边23,翻边23上开设有转轴孔231,转轴31的顶部穿设在转轴孔231中,转轴31的底部穿设在轴套20中。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隔料板3对应一个轴套20和一个转轴孔231。通过轴套20和转轴孔231对隔料板3进行固定,使隔料板3的转轴31可在轴套20和转轴孔231中转动,从而将隔料板3收拢在料筒2的外壁上或者将料筒2的外壁与汤锅体1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而且这样制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具体地,当转轴31穿设转轴孔231中时,转轴31的顶部凸出至转轴孔231的顶面外,这样使得转轴31的顶部不会轻易从转轴孔231中脱出,当然,转轴31的顶部也可以与转轴孔231的顶面平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转轴31的转动即可。

进一步地,轴套20上还设置有用于对隔料板3进行定位的定位部24,定位部24可包括第一卡槽241和第二卡槽242。隔料板3收拢在料筒2的外壁上时,隔料板3卡设在第一卡槽241内;隔料板3打开至预设位置时,隔料板3卡设在第二卡槽242内。

本实施例的定位部24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当定位部24设置在下轴套22上时的具体结构相同,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