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6149发布日期:2019-05-22 02:3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的食品加工机,例如豆浆机,为了实现多种食物的加工,例如微压制作豆浆、真空制作果蔬汁等等,需要一个产品同时具备真空和非真空两种状态,而市场上多数食品加工机都不具备真空功能,从而导致果蔬汁的制作效果不佳,比如特别容易氧化。有一部分机型具有真空制作的功能,但是需要更换粉碎杯体或者粉碎杯盖进行抽真空,而两个粉碎杯体或粉碎杯盖必然会导致生产成本高,导致产品价格高昂,市场竞争力下降,而且用户在真空与非真空状态之间切换使用时,需要更换使用不同的粉碎杯体或粉碎杯盖,操作起来也不方便,也会造成用户清洗上很大的麻烦,还会占用更多的收纳空间,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使用同一个杯盖即可完成两种功能模式的操作运行,方便用户操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用于食品处理的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密封盖合杯体形成杯体空腔,所述食品加工还设有抽真空组件,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真空泵,其中,所述杯盖上设有转换通道,所述转换通道包括相互可切换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杯体空腔通过所述转换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杯体空腔与外部大气通过所述转换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通道包括可选通道和共用通道,所述共用通道与所述杯体空腔连通,所述可选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真空泵常态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外部大气常态连通,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共用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共用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杯盖上设有手柄,所述可选通道设置于所述手柄内,所述共用通道设置在杯盖上,所述手柄设有转轴,所述手柄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杯盖,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杯盖可转动,所述转换通道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设有转轴,手柄通过转轴相对所述杯盖进行转动,所述转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转轴内。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包括基体和盖体,基体与所述杯盖连接,基体设有第一围边、第二围边、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第一密封垫盖住第一围边形成第一通道的一部分,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第一围边的范围内,第二密封垫盖住第二围边形成第二通道的一部分,第二通道的第二端位于第二围边的范围内,盖体盖在基体上将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压紧,第二密封垫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作为第二通道的第一端与外部大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泵设置于所述杯体外,所述杯体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一接头,第一接头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真空泵连通,杯盖设有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接头,第二接头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一通道的第一端保持连通,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在所述杯盖合盖后连通,第一连接管、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二连接管依次连通形成连接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活动连接于杯体外侧壁,所述杯体外侧壁设有使第一接头抵紧第二接头提高密封性的第一弹性件,和/或,所述第二接头活动连接于杯盖,杯盖设有使第二接头抵紧第一接头提高密封性的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设有检测所述转换通道处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杯体的感应开关和设于所述杯盖的触发件,触发件具有靠近所述感应开关使感应开关动作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感应开关使感应开关复位的第二位置,所述转换通道处于第一状态时使触发件保持于第一位置,所述转换通道处于第一状态时使触发件保持于第二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杯盖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杯盖可转动,使所述转换通道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手柄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触发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杯盖,所述触发件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所述手柄带动所述连杆使触发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件设有连接头,连接头的端部设有径向凸起,连杆的第一端设有与连接头配合的装配孔和避让径向凸起的避让槽,径向凸起穿过避让槽,连杆的第二端与手柄转动连接使避让槽与径向凸起相互错开,径向凸起将连杆的第一端限位在连接头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手柄的位置,即可在一个杯盖上实现真空与非真空状态之间的自由切换,不需要更换杯体或杯盖,非常方便,整个产品只需要一个杯体和一个杯盖,不会增加过多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用户清洗和收纳都和普通机型一样方便。

通过设置转换通道和共用通道,使得在实际过程中以及产品设计中,采用了复用的概念,尤其是共用通道的设置,给外观带来较好的改善,在杯盖上不会出现过多的孔,同时也方便了用户的清洗,避免由于过多的孔导致藏渣等。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集成在手柄上,相互隔离,互不影响,确保两个状态切换的可靠性,同时手柄的体积较小,一部分空间被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占用,导致手柄的重量变小,可以让用户操作更省力、更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真空与非真空状态切换方便的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食品加工机中粉碎杯盖的示意图(一);

图3为图1所示食品加工机中粉碎杯盖的剖视图(一);

图4为图1所示食品加工机中手柄的爆炸图;

图5为图1所示食品加工机中粉碎杯盖的示意图(二);

图6为图1所示食品加工机中粉碎杯盖的剖视图(二);

图7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5中ii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机体与粉碎杯盖的内部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机体与粉碎杯盖的内部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粉碎杯盖内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用于食品处理的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密封盖合杯体形成杯体空腔,所述食品加工还设有抽真空组件,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真空泵,其中,所述杯盖上设有转换通道,所述转换通道包括相互可切换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杯体空腔通过所述转换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杯体空腔与外部大气通过所述转换通道连通。

具体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和设于机体1的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用于进行食品处理,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杯体2和杯盖3,所述杯盖3密封盖合所述杯体2形成杯体空腔200,机体1设有抽真空的真空泵4。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的属于杯体组件和机体组成的方式,而真空泵设置于杯体外,也就是设置于机体内了。当然,也存在其他的方式,比如杯体为多层杯体,而真空泵处于杯体的夹层中等等,具体实现与本实施例一致,不在一一赘述。以下实施例仅以此形式进行阐述。当然真空泵也可以设置在杯盖中。

结合图2、图3看,杯盖3上设有手柄31,手柄31设有第一通道311和第二通道312,第一通道311的第一端3111与真空泵保持连通,第二通道312的第一端3121与外部大气连通,手柄31具有两个状态,手柄31处于第一状态的位置使第一通道311的第二端3112与通道30连通、第二通道312的第二端3122与通道30断开,手柄31处于第二状态位置使第一通道311的第二端3112与通道30断开、第二通道312的第二端3122与通道30连通,而通道30为共用的通道与杯体空腔200连通。

也就是说,第一通道311与第二通道312形成了转换通道,两个通道可以通过手柄位置的变化进行状态的切换,如果杯体空腔与真空泵连通,也就与外部大气切断连通,此时启动真空泵就可以使得杯体空腔形成相对真空的环境进行相应的食品加工;另外当改变手柄位置时,也就是说将外部大气与杯体空腔进行连通,此时首先相当于对真空泄压,而在食品加工前就设置在该位置,就相当于在非真空状态下进行工作,两者进行复用了通道,首先可以更好的进行清洗,同时也避免了进行误操作,也简化了结构,只能择一进行使用,更加的安全智能。

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手柄31的位置,即可在一个杯盖3上实现真空与非真空两个状态之间的自由切换,不需要更换杯体2或杯盖3,非常方便,整个产品只需要一个杯体2和一个杯盖3,不会增加过多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用户清洗和收纳都和普通机型一样方便。将第一通道311和第二通道312集成在手柄31上,相互隔离,互不影响,确保两个状态切换的可靠性,同时手柄31的体积较小,一部分空间被第一通道311和第二通道312占用,导致手柄31的重量变小,可以让用户操作更省力、更快捷。

再结合图3和图4看,手柄31包括基体301和盖体302,基体301与杯盖3连接,基体301设有第一围边3011、第二围边3012、第一密封垫303和第二密封垫304,第一密封垫303盖住第一围边3011形成第一通道311的一部分,第一通道311的第一端3111和第二端位于第一围边3011的范围内,第二密封垫304盖住第二围边3012形成第二通道312的一部分,第二通道312的第二端3122位于第二围边3012的范围内,盖体302盖在基体301上将第一密封垫303和第二密封垫304压紧,第二密封垫304设有通气孔3041,通气孔3041作为第二通道312的第一端3121与外部大气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围边3011位于第二围边3012的范围内,使整体结构更紧凑。第二密封垫304设有向上凸起的环部3042,通气孔3041贯穿设于环部3042,盖体302设有与环部配合的配合孔3021,盖体302压紧第二密封垫304使环部3042与配合孔3021更加紧密配合,可以提高第二密封垫304的定位可靠性及密封性。

手柄31的操作方式可以是滑动,也可以是转动,还可以是升降等等,本实施例以转动操作为例来说明。

手柄31设有转轴313,手柄31通过转轴313连接于粉碎杯盖3,考虑到手柄31转动不能影响第一通道311与真空泵保持连通的可靠性,因此设计转轴313为空心轴,第一通道311的第一端3111位于转轴313内,这样手柄31转动,第一通道311的第一端3111的位置并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与真空泵可以一直保持良好的连通密封性。

由于手柄31在真空状态位置和非真空状态位置之间切换时,需要旋转一定角度,为了让用户能够判断是否切换到位,可以在杯盖3上设有使手柄31保持于真空状态位置或非真空状态位置的定位槽33,杯盖3上设有使手柄31紧贴定位槽的第三弹性件32。第三弹性件32可以采用弹簧、弹垫等等,第三弹性件32的弹力也可以在手柄31即将转动到位时将手柄31拉到定位槽33内,并相应产生“啪嗒”的响声,用户能够清楚了解到手柄31已经切换到位。而手柄31被拉紧定位在定位槽33内,也不容易意外转动,避免真空状态失效。

图2和图3中手柄31处于非真空位置,此时第一通道311的第二端3112与通道30断开、第二通道312的第二端3122与通道30连通,也就是说杯体空腔200通过通道30以及第二通道312与外部大气连通。图5和图6中手柄31处于真空位置,此时第一通道311的第二端3112与通道30连通、第二通道312的第二端3122与通道30断开,真空泵4工作后即可杯体空腔内的空气抽出。

为了避免用户切换状态时用力过猛导致手柄31转动超过准确的真空位置或非真空位置,可以在杯盖3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341和第二限位台阶342,手柄31上设有第三限位台阶314和第四限位台阶315,再结合图7和图8看,手柄31处于真空位置使第三限位台阶314受第一限位台阶341限位,手柄31处于非真空位置使第四限位台阶315受第二限位台阶342限位。

本实施例中,杯盖3上设有凸筋34,凸筋34的两侧与杯盖3的外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限位台阶341和第二限位台阶342,而手柄31的外壁设有凸台316,凸台316的侧壁可以与手柄31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三限位台阶314和第四限位台阶315。

由于杯盖3的空间有限,所以抽真空组件设于机体1,由于杯盖3具有开、合两种状态,而杯盖3与机体1的连接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铰接不可分离,另一种是旋扣可分离,本实施例中采用旋扣可分离的方式,因此为了杯盖3每次与机体1连接好之后,真空泵与第一通道都能保持连通无泄漏,见图9,可以在机体1设有第一连接管12和第一接头13,第一接头13通过第一连接管12与真空泵4连通,杯盖3设有第二连接管37和第二接头38,第二接头38通过第二连接管37与第一通道311的第一端3111保持连通,第一接头13与第二接头38在杯盖3合盖后连通,第一连接管12、第一接头13、第二接头38和第二连接管37依次连通形成连接通道。可以在第一连接管12与真空泵4之间设置单向阀41,防止真空泵4停止工作后粉碎腔内进气。

为了提高长期使用后第一接头13与第二接头38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连接密封性,可以将第一接头13活动连接于机体1,机体1设有使第一接头13抵紧第二接头38提高密封性的第一弹性件131。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将第二接头38活动连接于杯盖3,杯盖3设有使第二接头38抵紧第一接头13提高密封性的第二弹性件。这两个结构可以择一实施,也可以同时实施。由于机体1空间相对较大,本实施例仅设计了第一弹性件131,第二接头38则是固定于杯盖3。第一弹性件131、第二弹性件可以采用弹簧、弹垫等等。

如果杯盖3与机体1采用铰接方式连接,一般在机体1设置铰接座,杯盖与铰接座插接,可以将第一通道311的第一端3111设在铰接座的侧面并且与铰接座的转动中心重叠,确保铰接座旋转不会让第一通道311的第一端3111位置发生变化,然后可以与真空泵一直保持连通,杯盖打开或合上都不会影响。

实施例二:

为了让食品加工机可以自主判断手柄31当前处于什么位置,为此可以在机体1设有检测手柄31处于真空位置与非真空位置的检测组件,结合图9和图10看,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机体1的感应开关11和设于杯盖3的触发件35,触发件35具有靠近感应开关11使感应开关11动作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感应开关11使感应开关11复位的第二位置,手柄31处于真空位置使触发件35保持于第一位置,手柄31处于非真空位置使触发件35保持于第二位置。例如图9中触发件35就处于第二位置,此时触发件35到感应开关11的距离为d1,图10中触发件35就处于第一位置,此时触发件35到感应开关11的距离为d2,d1明显大于d2。感应开关11可以采用磁感应开关,例如干簧管、霍尔元件等等,触发件35相应选择磁铁,另外感应开关11也可以采用微动开关,触发件35相应采用顶杆之类的零件。

为了让手柄31能够带动触发件35,触发件35与手柄31之间通过连杆36连接,触发件35滑动连接于杯盖3,触发件35与连杆36的第一端转动连接,连杆36的第二端与手柄31转动连接,手柄31带动连杆36使触发件3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为了方便触发件35与连杆36装拆而采用了无螺钉无卡扣的连接方式,具体如图11所示,在触发件35设有连接头351,连接头351的端部设有径向凸起352,连杆36的第一端设有与连接头351配合的装配孔361和避让径向凸起352的避让槽362,径向凸起352穿过避让槽362,连杆36的第二端与手柄31转动连接使避让槽362与径向凸起352相互错开,径向凸起352将连杆36的第一端限位在连接头351上。无论手柄31处于什么位置,触发件35的滑动方向与连杆36的长度方向一直存在夹角,径向凸起352无法回到避让槽362的位置,因此连杆36与连接头351可以保持转动连接而不会脱离。可以理解的,触发件35与连杆36也可以采用常见的活动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当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手柄的动作都是通过用户手动进行操作,当然,也可以是食品加工机通过相应的步进电机进行驱动,当然相应的需要在杯盖与杯体之间设置相应的电器连接等,或者在杯盖中设置相应的手柄驱动装置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如此也并未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