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可旋转手柄的杆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6910发布日期:2019-06-11 23:1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可旋转手柄的杆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杆式吸尘器手柄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可旋转手柄的杆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杆式吸尘器是一种除尘工具,近几年来使用逐渐增多,杆式吸尘器多为充电式结构,以其体型小巧、使用方便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了使用方便,杆式吸尘器的推杆与前端的地刷为转动设置,方便用户任意角度的摆动清洁,但在清洁家具或设备底部时,需要尽量的放低推杆以保证清洁到更深位置处,放低推杆需要用户尽量的重心下移,操作不便,用户体验差。而且,推杆整体较长,占用空间较大。为了实现整机收纳时的紧凑性,减小体积,现阶段通常选择将推杆分为手柄与大身两部分,手柄可转动至大身后方以收纳。但由于大身的结构限制,手柄转动到一定角度后即无法再继续转动,手柄与大身间无法靠紧,收纳后整机体积较大,仍然无法满足现阶段对吸尘器小型化的要求。而且,传统方式中手柄仅在直立状态下锁止固定,其他倾斜角度处为活动状态,使用时存在晃动,可靠性差。

此外,现阶段吸尘器的旋转手柄,控制旋转的结构在握手位置,大多是通过一连杆控制手柄旋转,存在不可靠性,并且大身为了容纳旋转结构的零件,使得大身在与手柄配合处外形较大,美观性差。而且该类吸尘器仅能实现在直立时的限位,手柄前倾角度不可控制,稳定性差。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可旋转手柄结构,简化旋转处的结构,方便旋转控制,实现手柄转动后与大身的贴紧,减小整机体积,同时实现手柄在多个不同角度处的限位,有效清理不同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可旋转手柄的杆式吸尘器,通过将手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实现手柄转动后与大身的贴紧,减小整机体积,同时实现手柄在多个不同角度处的限位,有效清理不同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带有可旋转手柄的杆式吸尘器,包括大身与手柄,所述手柄相对大身转动设置,所述手柄的转动中心靠向手柄折叠一侧,呈偏心设置,收纳时,所述手柄以转动中心转动折叠向大身一侧靠近。

优选的,所述手柄与大身连接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大身上的固定件与设置于手柄上的转动件;转动件相对固定件运转到设定角度时锁止于固定件上限位,手柄位置固定。

优选的,所述转动件或固定件通过一弹性件沿旋转轴向支撑固定;手柄转动时,弹性件受压收缩,转动件与固定件脱开限位,手柄转动到设定角度后,所述弹性件复位,转动件与固定件连接限位。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槽与卡键,所述卡槽与卡键分别沿固定件与转动件的周向分布,手柄固定时,卡槽与卡键啮合,手柄转动时,卡槽与卡键脱开。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转动件为同轴套接配合,所述固定件或转动件沿轴向滑动实现卡槽与卡键的啮合或脱开。

优选的,所述卡槽为一组或多组,每组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

优选的,所述卡槽为两组,相邻两组卡槽间夹角为45°,分别实现手柄前倾45°固定、手柄直立固定。

优选的,所述大身与手柄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驱动转动件与固定件脱开限位的操控按钮,所述操控按钮弹性支撑于大身或手柄上,所述操控按钮的前端伸出有一驱动推杆,所述驱动推杆与所述固定件或转动件一端接触,按压操控按钮驱动转动件与固定件脱开。

优选的,所述操控按钮位于大身与手柄连接端的中心位置处,所述驱动推杆偏离操控按钮中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转动件外侧的外套,所述外套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外侧的大身外罩,所述大身外罩与所述外套连接且能够相对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带有可旋转手柄的杆式吸尘器的优点是:

通过将手柄转动中心偏离连接处中心设置,可实现手柄转动后尽可能的与大身贴紧,实现吸尘器收纳后的紧凑性,减小整机体积。

通过转动件与固定件在不同位置处的配合限位,实现手柄在多个不同角度处的固定,有效清理不同位置。

此外,通过将操控按钮设置在手柄与大身的连接处,通过操控按钮驱动转动件与固定件脱开或限位,操作方便,稳定性好,简化旋转处的结构,方便旋转控制,使整机外形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手柄三种位置状态结构图。

图2为杆式吸尘器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转动组件爆炸图。

图5为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大身 2、手柄 3、转动组件

31、内套 32、内芯 33、外套 34、内芯弹簧 35、操控按钮 36、大身外罩 351、驱动推杆 352、按钮弹簧

311、连接端 312、固定端 313、卡槽 321、轴端 322、卡键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传统杆式吸尘器由于大身的结构限制,手柄转动到一定角度后即无法再继续转动,手柄与大身间无法靠紧,收纳后整机体积较大,且手柄旋转结构复杂,手柄前倾角度不可控制,稳定性差。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有可旋转手柄的杆式吸尘器,通过将手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实现手柄转动后与大身的贴紧,减小整机体积,同时实现手柄在多个不同角度处的限位,有效清理不同位置。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6,如图所示,一种带有可旋转手柄的杆式吸尘器,包括大身1与手柄2,手柄2相对大身1转动设置,手柄2的转动中心靠向手柄2 折叠一侧,偏离大身与手柄2连接处的中心设置。通常情况下,手柄2向后转动,折叠于大身后方,因此在具体设计时将手柄2的转动中心相对靠后设置,这样的结构相对于将转动中心设置在连接处的中心位置可减少大身部分对手柄2的干涉限制,手柄2可尽可能的向大身一侧靠近,减小大身1与手柄2间的夹角,使得整机收纳时更加紧凑,整体体积小,外形纤细美观。

在具体设计时,还可在大身后方成型容纳手柄2的凹槽,手柄2转动折叠后可完全收纳于大身内,吸尘器整体性好。

为了实现手柄2与大身1的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手柄2与大身连接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转动组件3,转动组件3包括设置于大身1上的固定件与设置于手柄2上的转动件,其中固定件为内套31,转动件为内芯32,内芯32 相对内套31运转到设定角度时锁止于内套31上限位,手柄2位置固定。

内套31固定设置在大身1上,内芯32通过一内芯弹簧34沿旋转轴向支撑固定于手柄2上;手柄2转动时,内芯弹簧34受压收缩,转动件与固定件脱开限位,手柄2转动到设定角度后,内芯弹簧34复位,转动件与固定件连接限位。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内套通过弹性件支撑固定,内芯固定设置,从而实现连接与脱开限位的目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内套31与内芯32采用卡接方式配合限位。具体的,内套31与内芯3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槽313与卡键322,手柄2固定时,卡槽313与卡键322啮合,手柄2转动时,卡槽313与卡键322脱开。其他实施例中卡槽313与卡键322的位置可互换,具体不做限制。

其中,内套31相对内芯32一侧伸出有一连接端311,连接端311呈一套筒结构,内套另一侧成型有固定端312,内套31通过固定端312固定连接于大身1内部,卡槽313成型于连接端内圈上。内芯32相对内套31一侧伸出有轴端321,卡键322成型于轴端321的外周上,连接端311与轴端321为轴孔配合的形式,内套31与内芯32为同轴套接配合,通过压缩内芯弹簧34使得内芯32沿轴向滑动实现卡槽313与卡键322的啮合或脱开。

卡槽313与卡键322分别沿内套与内芯的周向分布。其中,卡槽313为一组或多组,每组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优选卡槽313为两组,每组包括180°对称分布的2个,卡键322为2个,通过两个卡键322同时与卡槽 313配合,实现连接限位的稳定性。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一个卡键与卡槽配合限位,具体方式不做限制。优选对称设置的相邻两组卡槽313间夹角为45 °,分别实现手柄前倾45°固定、手柄2直立固定。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增加设置其他角度位置的卡槽,以实现手柄在多个不同位置处的固定。

大身1与手柄2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驱动内芯32与内套31脱开限位的操控按钮35,本实施例中在大身1与手柄2的连接端处,手柄2位于大身1的内侧,因此优选将操控按钮35设置于大身上,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手柄与大身固定位置不同,也可选择将操控按钮设置在手柄上。

操控按钮35通过一按钮弹簧352支撑固定,操控按钮35的前端伸出有一驱动推杆351,驱动推杆351与内芯32一端接触,按压操控按钮35驱动内芯32轴向移动与内套31脱开。其他实施例中内套31为弹性支撑设置时,操控按钮可设置在手柄上,通过按压操控按钮驱动内套轴向移动与内芯脱开,实现解锁的目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优选的,操控按钮35位于大身1与手柄2连接端的中心位置处,以保证整机结构美观,但由于手柄2的转动中心偏离大身1与手柄2连接端的中心,因此需将驱动推杆351偏离操控按钮35中心设置,保证驱动推杆351与内芯 32一端对齐,实现驱动操作。

此外,转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内芯32外侧的外套33,外套33与手柄2 固定连接;转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内套31外侧的大身外罩36,大身外罩36 与外套33连接且能够相对转动。具体地,外套外部成型有凹槽(未示出),大身外罩36边缘转动卡接于该凹槽内。在该转动组件中,内芯起到转轴的作用,外套与大身外罩的配合进一步限定转动位置,保证整机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状态下,手柄2折叠收纳于大身1后方,使用时,手动向上抬起手柄1,手柄1转动,内芯32相对内套31转动,内芯弹簧34为压缩状态,手柄转动至设定位置处(如直立状态),内芯弹簧34伸长复位,内芯32相对内套31轴向移动(正向),卡键322卡入卡槽313内,手柄2位置固定。需要调节手柄2位置时,按下操控按钮35,按钮弹簧352被压缩,驱动推杆351 前移与内芯32接触,驱动内芯32沿反向移动,卡键322与当前卡槽313脱开,手柄可转动,此时内芯弹簧34被压缩,松开操控按钮35,按钮弹簧352 带动操控按钮35复位。手柄向前或向后转动至下一设定位置处(如前倾45 °状态),内芯弹簧34伸长复位,内芯32相对内套31轴向移动(正向),卡键322卡入卡槽313内,手柄位置固定。如此反复操作,实现手柄的位置调整及收纳。

其中,转动组件可设置于大身一侧或两侧对称设置,具体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可旋转手柄的杆式吸尘器,通过将手柄转动中心偏离连接处中心设置,可实现手柄转动后尽可能的与大身贴紧,实现吸尘器收纳后的紧凑性,减小整机体积。

通过转动件与固定件在不同位置处的配合限位,实现手柄在多个不同角度处的固定,有效清理不同位置。

此外,通过将操控按钮设置在手柄与大身的连接处,通过操控按钮驱动转动件与固定件脱开或限位,操作方便,稳定性好,简化旋转处的结构,方便旋转控制,使整机外形简洁美观。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