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519发布日期:2019-04-20 02:5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厨房电器中用于洗碗的清洗装置通常没有热风干燥功能,仅通过用热水洗涤过后的余温对餐具进行干燥,不仅效率低,且干燥不彻底,容易使洗涤后的餐具出现细菌滋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装置,旨在使得该清洗装置对第一槽体内餐具干燥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洗装置,包括:

柜体;

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嵌设于所述柜体,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以及

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包括主体部和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一端连通所述主体部,另一端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主体部设有风机和加热件,风机将空气抽入主体部内,经导流部由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风机与进风口之间;

所述导流部开设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于纵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槽体的最高液面。

可选地,所述导流部包括纵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下端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上端,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下端连通所述主体部;

所述第一溢流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延伸段。

可选地,所述导流部还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三延伸段,所述第三延伸段并列设置于第二延伸段远离第一延伸段的一侧,所述第三延伸段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上端,所述第三延伸段的上端连通所述主体部。

可选地,所述加热件于纵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溢流口于纵向上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底罩,所述底罩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底部,并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溢流口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底罩的侧壁开设有过水孔。

可选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溢流开关和警报器,所述溢流开关安装于所述底罩的底壁,液体流入所述容纳腔内触动溢流开关开启警报器。

可选地,所述溢流开关包括座体,该座体固定于所述底罩的底壁,所述座体形成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安装腔,所述座体的顶壁开设有过孔,所述溢流开关还包括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浮子,所述警报器安装于所述座体,并具有与所述过孔相对应的警报开关;所述浮子于液体作用下上浮以于过孔处触发所述警报开关。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开设有出风口,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具有连通所述出风口的第二风道。

可选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的侧壁开设有导流口,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出风口和导流口,所述第一槽体内的空气由出风口进入第二风道内,经出风组件冷却后由导流口且/或出风口流出。

可选地,所述出风组件还开设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二溢流口位于所述导流口的纵向位置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清洗装置包括进风组件,风机将空气抽入主体部内,并经导流部由进风口进入第一槽体内,该过程中空气经加热件的加热形成温度较高的热空气,该热空气能对第一槽体内的餐具进行烘干处理,使餐具的洁净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地,导流部开设有第一溢流口,该溢流口于纵向上的高度高于第一槽体的最高液面,正常情况下,第一槽体内的液体不会超过其最高液面,若意外情况下,第一槽体内的液体过多,并超过第一槽体的最高液面,则该部分液体会于导流部内经第一溢流口排出,而不会越过第一溢流口进入主体部内,对主体部内的加热件进行损坏,从而能够对加热件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洗装置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清洗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底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溢流开关和警报器的结构示意;

图5为图3中溢流开关和警报器的爆炸图;

图6为图5中溢流开关和警报器的爆炸图的另一视角;

图7为图2中出风组件的爆炸图;

图8为图1中进风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洗装置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清洗装置100包括:

柜体;

第一槽体10,第一槽体10嵌设于柜体,第一槽体10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111;以及

进风组件50,进风组件50包括主体部53和导流部51,所述导流部51 一端连通所述主体部53,另一端连通所述进风口111,所述主体部53设有风机532和加热件533,风机532将空气抽入主体部53内,经导流部51由进风口111进入所述第一槽体10内,所述加热件533位于所述风机532与进风口 111之间;

导流部51开设有第一溢流口56,第一溢流口56于纵向上的高度高于第一槽体10的最高液面。

具体地,进风组件50内形成有连通主体部53和导流部51的第一风道,风机532和加热件533均为第一风道内,第一风道的一端于主体部53连通至外界,另一端连通至进风口11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清洗装置100包括进风组件50,风机532将空气抽入主体部53内,并经导流部51由进风口111进入第一槽体10内,该过程中空气经加热件533的加热形成高温的热空气,该热空气能对第一槽体10 内的餐具进行烘干处理,使餐具的洁净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地,导流部51开设有第一溢流口56,该第一溢流口56于纵向上的高度高于第一槽体10的最高液面,正常情况下,第一槽体10内的液体不会超过其最高液面,若意外情况下,第一槽体10内的液体过多,并超过第一槽体10的最高液面,则该部分液体会于导流部51内经第一溢流口56排出,而不会越过第一溢流口56进入主体部53内,对主体部53内的加热件533进行损坏,从而能够对加热件533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件533为即热式加热件533,使得由风机532驱动进入第一风道内的空气经过加热件533的加热温度能够迅速上升到指定温度,以对第一槽体10内的餐具达到良好的杀菌消毒以及干燥的效果。优选地,该加热件533为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加热效率高、升温效果好。可以理解地,该加热件533还可以为其他即热式加热件533,例如发热丝等。

进一步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流部51包括纵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第一延伸段511和第二延伸段512,第一延伸段511的下端连通进风口111,第一延伸段511的上端连通第二延伸段512的上端,第二延伸段512 的下端连通主体部53;

所述第一溢流口56开设于第一延伸段511。

该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段511和第二延伸段512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弯折管段,若第一槽体10内的液体经进风口111进入导流部51,则该部分液体首先进入第一延伸段511,该第一延伸段511沿纵向延伸,当液体逐渐增多时,在第一延伸段511的导向下达到第一溢流口56处,并经第一溢流口56排出,使得液体不会越过第一溢流口56而直接进入第二延伸段512,更不会经过第二延伸段512进入主体部53内,从而进一步对主体部53内的加热件533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流部51还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三延伸段513,第三延伸段513并列设置于第二延伸段512远离第一延伸段511的一侧,第三延伸段513的下端连通第二延伸段512的上端,第三延伸段513的上端连通主体部53。

在第一延伸段511和第二延伸段512的基础上该导流部51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管段,该更多的管段可以依次连接于第二延伸段512远离第一延伸段511 的一侧,从而能延长第一溢流口56至主体部53的距离,更进一步地保护加热件533不受溢出液体的影响。

优选地,第一延伸段511和第二延伸段512的于纵向上的延伸长度一致,第三延伸段513于纵向上的延伸长度较第一延伸段511和第二延伸段512短,使得第二延伸段512与第三延伸段513于纵向上高度差所形成的空间能用于容纳主体部53,使得该进风组件50安装于第一槽体10位置居中,整体结构更加整齐。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三延伸段513的下端连接于第二延伸段512的下端,第三延伸段513的上端连接于主体部53。该第三延伸段513 的长度较第二延伸段512的长度短,使得主体部53能够在纵向上的高度低于第一溢流口56或与第一溢流口56所在高度一致。从而能够充分利用第一槽体10侧壁的安装空间,尽可能的将第一溢流口56设置的较高,而主体部53 则无需高于第一溢流口56,也能保证经进风口111进入导流段的液体不会流入主体部53内,不会对主体部53内的加热件533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第一溢流口56可以直接连通至下水道,将第一槽体10溢流出的液体直接通过第一溢流口56排放至下水道中,也可以将第一溢流口56连通至其他容器或其他容置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热件533于纵向上的高度高于第一溢流口56 于纵向上的高度。该结构下即使第一溢流口56发生堵塞,由进风口111进入导流部51的液体也不会立即进入主体部53,从而更进一步地对加热件533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为了预防液体越过第一溢流口56而进入主体部 53,可以于第二延伸段512或第三延伸段513内增设警报装置,一旦有液体流入第二延伸段512或第三延伸段513能够触发警报装置产生警报信号,以通知使用者,使用者能够根据判断做出相应的应急操作。

当第一溢流口56直接连通至下水道,如若下水道发生堵塞使得经第一溢流口56的溢流水无法排出,则该部分溢流水可能经导流部51流通至主体部 53。

为避免上述情况出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改进后的方案为:清洗装置 100还包括底罩40,底罩40连接于第一槽体10的底部,并形成有容纳腔41,第一溢流口56连通容纳腔41,底罩40的侧壁开设有过水孔411。

参见图3,第一溢流口56可通过管道连接至底罩40的容纳腔41,若第一槽体10内液体过多而超过最高液面的限制时,液体经进风口111流入第一延伸段511,并进一步经第一溢流口56导入至底罩40中,底罩40的侧壁开设有过水孔411,当该溢流水过多时,底罩40内的水位接近过水孔411,并能由过水孔411流出至厨房内部。从而能防止下水道堵塞而造成第一溢流口 56中的水流无法排出的情况发生。

可以理解的该底罩40还可以设置于清洗装置100的其他位置,或者直接将第一溢流口56的流出端暴露于厨房内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底罩40 设置于第一槽体10的底壁,该底罩40还可以用于容纳清洗装置100的其他零部件,使得该清洗装置100内的零部件安装、排布更加整洁,便于维修处理。

结合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0还包括位于容纳腔41内的溢流开关43和警报器45,溢流开关43安装于底罩40的底壁,液体流入容纳腔41内触动溢流开关43开启警报器45。

该清洗装置100正常工作过程中,第一槽体10内的液体不会超过最高水位的限制,若发生意外情况使得第一槽体10内的液体超过该最高水位限制时,液体通过第一溢流口56流入容纳腔41内,容纳腔41内的液体逐渐上升至至少部分淹没溢流开关43,溢流开关43触动警报器45发生警报信号,以提示用户意外情况发生,用户采用进行处理措施。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清洗装置100为水槽式洗碗机,第一槽体10为洗碗机的洗碗槽,第二槽体30为普通的水槽,优选地,第一槽体 10和第二槽体30于柜体的上部并排设置,且柜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槽口(未图示)和第二槽口(未图示),第一槽体10和第二槽体30的开口分别与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相对应。第一槽体10上还设有盖板组件(未图示),盖板组件能活动开启或封堵第一槽体10的开口,以防止洗碗机工作过程中水流溅出;或者盖板组件连接于柜体,并活动开启或封堵第一槽口,该结构能达到与上述近似的使用效果。

当洗碗机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槽体10内的液体经进风口111和第一溢流口56流入底罩40的容纳腔41内,该溢流水淹没警报开关451触发警报器 45进行警报提示。当洗碗机未处于工作状态时,该第一槽体10内的液体经进风口111和第一溢流口56流入底罩40的容纳腔41内,则溢流水能直接通过底罩40侧壁的过水孔411排出至厨房内部,警报器45可以不进行警报。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溢流开关43包括座体431,该座体431固定于底罩40的底壁,座体431形成有连通容纳腔41的安装腔(未标示),所述座体431的顶壁开设有过孔4313,溢流开关43还包括位于安装腔内的浮子433,警报器45安装于座体431,并具有与过孔4313相对应的警报开关451;浮子 433于液体作用下上浮以于过孔4313处触发所述警报开关451。

溢流水经第一溢流口56流入底罩40的容纳腔41内,该溢流水进一步进入连通容纳腔41的安装腔,座体431内的浮子433在水流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于过孔4313处触发警报器45的警报开关451,以产生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可以为警示音或警示灯光,也可以为警示音结合灯光闪烁,以提示使用者第一槽体10有水流溢出。

进一步地,座体431开设有进水口4311,该进水口4311用于连通安装腔和容纳腔41,该进水口4311设置于座体431与底罩40的底壁相连接处,使得溢流水进入容纳腔41内后既能由该进水口4311进入安装腔内,以作用于抬升浮子433,触发警报器45报警。

更进一步地,底罩40的底壁呈倾斜设置,具体为由边缘至座体431方向高度逐渐降低,该结构能更进一步将流进容纳腔41内的溢流水导流至座体431 的安装腔内,使得溢流开关43能敏捷地对溢流水做出警报。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槽体10的侧壁开设有出风口131,所述清洗装置100还包括出风组件70,出风组件70具连通出风口 131的第二风道。

第一槽体10内的空气由出风口131进入第二风道内,经出风组件70冷却后流出,从而能使第一槽体10内的空气得到流通,保证进风组件50能持续不断的向第一槽体10通入洁净的热空气,并将置换出的空气由出风组件70 排出,从而保证干燥过程中第一槽体10内的空气始终为洁净的热空气。

进一步地,一优选实施例中,出风口131于纵向上的高度高于进风口111 于纵向上的高度,由于热空气具有向上流动的特性,由进风口111进入清洗槽内的热空气,能够充分置换出清洗槽内原有的空气,再经出风口131排出,从而对清洗槽内的餐具充分接触,达到对餐具充分烘干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槽体30,第二槽体30 的侧壁开设有导流口331,第二风道连通出风口131和导流口331,第一槽体 10内的空气由出风口131进入第二风道内,经出风组件70冷却后由导流口 331且/或出风口131流出。

由进风组件50通入第一槽体10内的热空气随气流的运动,由出风口131 进入第二风道内,并在第二风道内进行冷却形成冷凝水,冷凝水由导流口331 导出至第二槽体30,或回流至第一槽体10中,从而能利用第二槽体30或第一槽体10本身的排水系统排出至下水道中,充分利用第一槽体10和第二槽体30本身的结构,无需设置其他排水结构。进一步地,当冷凝水由导流口331 导出至第二槽体30中时,用户能将选择性的将第二槽体30中的排水结构进行封堵,以将该冷凝水存储进行回收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槽体10和第二槽体30均为方形槽,第一槽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3,进风口111开设于该第一侧壁11,出风口131开设于该第二侧壁13,优选的该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3分别为第一槽体10的前侧壁和侧壁,即,该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3 均为非邻接第二槽体30的侧壁。第二槽体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31和第四侧壁33,导流口331开设于第四侧壁33,优选地,该第三侧壁31和第四侧壁33分别为第二槽体30的前侧壁和侧壁,该第四侧壁33与第一槽体10 的第二侧壁13的朝向一致。以上结构不仅能便于进风组件50和出风组件70 的安装,且能充分利用安装空间,使得清洗装置100结构紧凑。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槽体10和第二槽体30的形状也可根据其他需要设计为弧形或多边形等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流口331于纵向上的高度高于出风口131于纵向上的高度。

由于热空气的特性会沿纵向上较低位置向较高位置运动,因此会于第二风道内由出风口131朝向导流口331方向运动,热空气能够充分与第二风道的内侧壁接触,并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能量的散失和热交换的作用形成冷凝水,而冷凝水的特性会沿纵向上高低位置向较低位置运动,因此,冷凝水会由位置较低的出风口131流出。该结构使得热空气能够于第二风道内有效的进行冷凝,且冷凝水能回流至第一槽体10中,直接利用第一槽体10中的排水系统排出,无需增设其他的排水结构。

进一步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风组件70还开设有第二溢流口77,述第二溢流口77位于导流口331的纵向位置的下方。

由于该清洗装置100中的第二槽体30为普通的水槽结构,而常用的水槽结构,其侧壁通常会设置溢流口,以防止水槽内液体过多的情况下会由水槽的开口处溢出,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本方案中的导流口 331即为水槽的溢流口,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水槽的溢流口连通出风组件70,以使冷凝水可由该导流口331排出至第二槽体30,充分利用了普通水槽本身的结构,简化了清洗装置100的生产和安装,节省成本。

当第二槽体30中液体较多时,液体能由导流口331进入出气组件中,并能沿第二溢流口77排出至下水道中。由于第二溢流口77位于导流口331的纵向位置的下方,由导流口331进入的液体不会沿着第二风道的导向运动,而是直接由第二溢流口77排出,因此不会对第一槽体10的工作造成影响。

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出风组件7071包括内壳713和外壳 711,内壳713可拆卸地连接外壳711以形成第二风道,内壳713开设有第一通孔717和第二通孔718,第一通孔717连通出风口131,第二通孔718连通导流口331,内壳713于第一通孔717的边缘处抵接于第一槽体10的外侧壁,并于第二通孔718的边缘处抵接于第二槽体30的外侧壁;

第一连接件73部分经出风口131连接内壳713;第二连接件75部分经导流口331连接内壳713。

该外壳711和内壳713可以为卡扣连接,或者进一步由螺钉进行锁紧,使用者能方便的拆装内壳713和外壳711,以便对出风组件70进行清理,保证出风组件70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第一连接件73和第二连接件75分别利用出风口131和导流口331连接内壳713,无需在第一槽体10和第二槽体30上开设额外的连接孔,节省了加工步骤,且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该出风组件70的第二风道内还可以设置风机532,该风机532 能将清洗槽内的空气抽出至第二风道,从而加速清洗槽内空气的流动速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优选为出风组件70的第二风道内不设置风机532,使得热空气能在清洗槽内充分与餐具相接触,起到充分烘干、杀菌和消毒的作用。

结合图8,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进风组件50还包括防回流件534,防回流件534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并沿加热件533至进风口111方向单向导通。

进风组件50进风过程中,气流由加热件533至进风口111方向流动,在防回流件534的导向下,外界常温空气能经加热件533的加热并由进风口111 导通至第一槽体10内部,对第一槽体10内的餐具进行干燥处理。而第一风道内的气流在防回流件534的导向下不能反向流动,从而防止热空气回流至加热件533,对加热件533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进风组件50内的第一风道部分形成于导流部51,部分形成于主体部53,且相互连通,防回流件534转动连接于主体部53的内壁,并在重力作用下封堵第一风道,或在气流的作用下沿加热件533至进风口111方向单向导通第一风道。

该防回流件534通过与主体部5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能有效利用气流的驱动力开启第一风道,并靠自身的重力封堵第一风道,结构简单,防回流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主体部53于第一风道内形成有止挡框531,止挡框531沿周向密封于主体部53,并形成有过气口5311,防回流件534转动连接于止挡框531背离加热件533的一侧,并在重力作用下封堵过气口5311,或在气流作用下朝向背离加热件533的方向转动以开启该过气口5311。

该止挡框531限制了第一风道内的气流仅能由该止挡框531围合形成的过气口5311中通过,而防回流件534能对应开启或封堵该过气口5311,使得防回流件534能更好的防止第一风道内的空气回流至加热件533。

参见图8,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回流件53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壁和连接于两侧壁之间的挡板,挡板围合两侧壁形成容气槽,挡板或两侧壁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止挡框531,挡板和两侧壁于边缘处活动抵接止挡框531。

该挡板和两侧壁围合形成容气槽,当空气由加热件533至进风口111方向流动时,空气能聚集与容气槽内,使得气流作用于该防回流件534的力量更加集中,易于沿加热件533至进风口111方向开启该防回流件534。

进一步地,该容气槽由转动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方向容积逐渐增大,容气槽容积越大的地方聚集的气流越多,气流作用于容气槽内壁的作用力越大,根据杠杆原理,空气气流作用于该防回流件534远离转动连接的端部的作用力大,更加易于将防回流件534沿远离加热件533方向转动,以开启过气口 5311,从而便于进气组件将热空气导入第一槽体10内。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进风组件50还包括除菌件535,除菌件535位于第一风道内,风机532驱动外界空气进入第一风道内,依次经加热件533、防回流件534和除菌件535由进风口111进入所述第一槽体10内。

由进风组件50导入的空气,经加热件533加热形成温度较高的热空气后,进一步经过除菌件535的除菌,该除菌件535能够杀死空气中的细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使得通入第一槽体10内的热空气更加洁净,对第一槽体10 内的餐具清洁更加彻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