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在锅体内的蒸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7204发布日期:2019-06-29 01:0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在锅体内的蒸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在锅体内的蒸锅装置。



背景技术:

设置在锅体内的蒸锅是一种可设置在锅体内部用于蒸食物、蒸沸汤或粥、收集精华汤液以及煮饭是萃取米汤的炊具。例如,申请号为201620486223.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设置在锅体内的一体折叠把手蒸锅,但是该一体折叠把手蒸锅由于采用一体式折叠把手,使用时折叠把手容易产生烫伤及翻出,因此存在使用体验不好、安全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置在锅体内的蒸锅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沸腾口上侧设置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连接筋连接的提手,能够有效克服一体折叠把手蒸锅由于采用一体式折叠把手容易产生烫伤及翻出所存在使用体验不好、安全性差的缺点,具有使用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性高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设置在锅体内的蒸锅装置,包括底部中央带有立柱式空心筒体的蒸锅本体,所述立柱式空心筒体的顶部开口形成沸腾口,所述立柱式空心筒体的上侧设有提手,且所述提手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连接筋与立柱式空心筒体相连。

所述蒸锅本体由圆柱状的蒸锅体及其底部的蒸锅底面组成,所述蒸锅体的开口端设有横线伸出布置的放置台边,所述立柱式空心筒体设于蒸锅底面的中央。

所述蒸锅底面的中部设有内凹的喇叭形开口,所述立柱式空心筒体设于蒸锅底面的中央且与喇叭形开口的端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部中央带有立柱式空心筒体的蒸锅本体,所述立柱式空心筒体的顶部开口形成沸腾口,所述立柱式空心筒体的上侧设有提手,且所述提手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连接筋与立柱式空心筒体相连,通过沸腾口上侧设置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连接筋连接的提手,能够有效克服一体折叠把手蒸锅由于采用一体式折叠把手容易产生烫伤及翻出所存在使用体验不好、安全性差的缺点,具有使用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开口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底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立柱式空心筒体;11、沸腾口;2、蒸锅本体;21、蒸锅体;22、蒸锅底面;221、喇叭形开口;23、放置台边;3、提手;31、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设置在锅体内的蒸锅装置包括底部中央带有立柱式空心筒体1的蒸锅本体2,立柱式空心筒体1的顶部开口形成沸腾口11,立柱式空心筒体1的上侧设有提手3,且提手3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连接筋31与立柱式空心筒体1相连。通过沸腾口11上侧设置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连接筋连接的提手3,能够有效克服一体折叠把手蒸锅由于采用一体式折叠把手容易产生烫伤及翻出所存在使用体验不好、安全性差的缺点,具有使用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性高的优点。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蒸锅本体2由圆柱状的蒸锅体21及其底部的蒸锅底面22组成,蒸锅体21的开口端设有横线伸出布置的放置台边23,立柱式空心筒体1设于蒸锅底面22的中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蒸锅底面22的中部设有内凹的喇叭形开口221,立柱式空心筒体1设于蒸锅底面22的中央且与喇叭形开口221的端部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