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落式电动分落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9325发布日期:2019-07-31 20:1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落式电动分落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烹饪技术领域,尤其用于自动烹饪机构的分落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自动现煮食品机层出不穷,大量采用一次性塑料碗、涂蜡纸碗来盛放现煮高温食品。一次性塑料碗、涂蜡纸碗会在高温下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给人的健康造成伤害,且对环境危害较大,一次性塑料碗无法降解,将对地球造成白色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减少一次性塑料碗、涂蜡纸碗等软质碗的滥用,本实用新型针对自动现煮食品机的要求,提供一种电动分落刚性碗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落式电动分落碗装置,包括储碗主体和分碗组件,所述储碗主体为顶部封闭、底部通孔、侧面有竖向开槽的倒立圆桶状结构,储碗主体侧面的竖向开槽可让人工将碗叠放入储碗主体内,储碗主体内的碗可通过储碗主体底部通孔落入流水输送带或工位平台上,储碗主体侧面下部有可让限位片转入转出的水平开槽;所述分碗组件由三套按等边三角形布置的分碗小单元组合而成,分碗小单元包括转轴、上限位片、中限位片、下限位片、传动齿轮、以及用于安装分碗小单元的轴承支座组成,三套分碗小单元由安装在储碗主体顶部的同步齿轮达到同步工作,该同步齿轮通过步进电机的主动齿轮驱动。

上述分碗小单元通过轴承支座平行固定在所述藏碗主体上,分碗小单元的转轴上均有上限位片、中限位片、下限位片,与转轴刚性连接、同步转动。

上述分碗小单元转轴上的上限位片、中限位片、下限位片均为扇形,其厚度不大于两个碗叠起之间的间隙高度,所述下限位片刚性连接在转轴底部,其上表面紧贴所述储碗主体底部,所述中限位片的下表面与下限位片上表面间隔不少于一个碗的高度,所述上限位片的下表面与中限位片上表面间隔略大于碗边厚度,所述上限位片与下限位片在同一垂直线上,与中限位片错开一个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分落碗装置的储碗主体为倒立的圆桶状结构,与堆叠的圆形碗堆紧贴,不占用多余的空间,且具有环刚度,可保持储碗主体上下口径一致;通过储碗主体的约束避免叠放的碗堆倾覆,同时在分落碗过程中限制碗堆在重力作用下只能向下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分碗组件由三套按等边三角形设置的分碗小单元组成,通过同步齿轮达到同步转动限位片交互转入转出储碗主体内壁,来实现对储碗主体内碗的限位和放落,同时通过同步齿轮只需单个电机驱动,避免使用多个电机而产生的动作差导致碗倾斜掉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落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落碗装置储碗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落碗装置分碗组件的分碗小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碗主体,2.转轴,3.上限位片,4.中限位片,5.下限位片,6.轴承支座,7.传动齿轮,8.同步齿轮,9.电机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自落式电动分落碗装置,包括储碗主体(图2)和三个分碗小单元(图3)组成的分碗组件,所述储碗主体(1)侧面的竖向开槽可让人工将碗叠堆到所述储碗主体(1)内,所述储碗主体(1)内的碗可通过所述储碗主体(1)底部通孔、经分碗小单元(图2)上的限位片(3、4、5)交互转入转出,依次将碗分落入流水输送带或工位平台上;所述分碗组件由三套按等边三角形设置分碗小单元(图3)组合而成,所述分碗小单元(图3)通过轴承支座(6)平行固定在所述藏碗主体(1)上,所述分碗小单元(图3)上的限位片(3、4、5)转动由电机主动齿轮(9)经同步齿轮(8)、传动齿轮(7)和转轴(2)控制。

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流程分初始阶段和工作阶段,由于分碗组件的三个分碗小单元(图3)动作同步且动作方式一致,以下仅以一个分碗小单元来描述具体实施流程。

初始阶段:开机前,分碗小单元(图3)的上限位片(3)和下限位片(5)处在储碗主体(1)内位置→人工将碗叠堆到所述储碗主体(1)内→电机主动齿轮(9)经同步齿轮(8)、传动齿轮(7)、转轴(2)控制上限位片(3)和下限位片(5)转出、中限位片(4)转入储碗主体(1)内→储碗主体(1)内碗堆在重力作用下自落至中限位片(4)上→电机主动齿轮(9)反转经同步齿轮(8)、传动齿轮(7)、转轴(2)控制上限位片(3)和下限位片(5)转入、中限位片(4)转出,回到原始位置,此时上限位片(3)嵌入碗堆最下面两个碗的翻边间隙内,托住上部碗堆,同时碗堆最下面一个碗自落至下限位片(5)上→准备阶段结束进入待令状态。

工作阶段:待令状态→外部指令→电机主动齿轮(9)经同步齿轮(8)、传动齿轮(7)、转轴(2)控制上限位片(3)和下限位片(5)转出、中限位片(4)转入储碗主体(1)→储碗主体(1)内上部碗堆在重力作用下自落入中限位片(4)上、同时下限位片(5)上的一个碗自落至流水输送带或工位平台上→电机主动齿轮(9)反转经同步齿轮(8)、传动齿轮(7)、转轴(2)控制上限位片(3)和下限位片(5)转入、中限位片(4)转出,此时上限位片(3)嵌入碗堆最下面两个碗的翻边间隙内,托住上部碗堆,同时碗堆最下面一个碗自落至下限位片(5)上,回到待令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