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4628发布日期:2019-11-15 21:23阅读:1178来源:国知局
饮水机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涉及一种饮水机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饮水机是一种提供直饮水给用户的设备,目前的饮水机普遍可以给用户提供开水、温开水和冷水的功能,若用户需要饮用热水,饮水机通过加热装置将水源进行加热产生热水供用户饮用,若用户需要饮用温水或冷水,饮水机将热水流入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形成温水或冷水供用户饮用,原理简单。

但是,由于每次饮用温水或冷却,需要启动冷却装置进行冷却,耗费电源,而且加热装置将常温水源加热至沸腾,加热时间较长,耗能较多,导致饮水机的能耗大,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少热量散失、节能环保且加热时间短的饮水机的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饮水机的热交换器,包括盒体和换热管路,所述盒体内置有至少一组换热管路,换热管路与盒体内腔的间隙形成用于填充保温材料的保温层,所述换热管路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置于外管内腔,内管一端穿过外管内腔并伸出盒体外形成内管进水口,内管另一端穿过外管内腔并伸出盒体外形成第一换热出口,所述外管靠近内管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换热出口,外管靠近第一换热出口的位置设置有外管进水口,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换热区域,所述外管两端分别伸出盒体内腔外形成换热区域的出水口。通过设置有换热管路,纯净水经外管进水口进入换热区域内,热水经内管进水口进入内管,由于内管置于外管内腔,且纯净水与热水相向流动,热水和纯净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热水沿内管流动温度逐渐降低,当热水流动至第一换热出口时形成温度较低的温水供用户饮用,所述纯净水沿外管的换热区域流动温度逐渐升高,当纯净水流动至第二换热出口时形成温度较高的温水,温水进入饮水机的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将温水加热成热水,大大缩短加热时间,降低加热能耗,饮水机的节能环保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外管和内管均为采用食品级sus304不锈钢的波纹管。通过采用食品级sus304不锈钢,提高饮用水安全,而且外管和内管均为波纹管,降低纯净水与热水之间的流动速度,提高纯净水与热水之间的热交换效果,大大提高饮水机的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换热管路还包括左接头、右接头、左三通管、右三通管、第一平垫圈、第二平垫圈、第一斜垫圈和第二斜垫圈,所述左三通管的左流道连接左接头,第一斜垫圈密封左流道和左接头的安装间隙,所述左三通管的右流道连接外管,第一平垫圈密封右流道和外管的安装间隙,所述左三通管的上流道形成所述第二换热出口,所述右三通管的右流道连接右接头,第二斜垫圈密封右流道和右接头的安装间隙,所述右三通管的左流道连接外管,第二平垫圈密封右三通管和外管的安装间隙,所述右三通管的上流道形成所述外管进水口,所述内管一端依次穿过左三通管和左接头内腔外形成所述内管进水口,内管另一端依次穿过右三通管和右接头内腔形成所述第二换热出口。所述第一斜垫圈过盈配合密封左流道和左接头的安装间隙,第二斜垫圈过盈配合密封右流道和右接头的安装间隙,避免左三通管与左接头、右三通管与右接头出现渗漏,所述第一平垫圈密封右流道和外管的安装间隙,第二平垫圈密封右三通管和外管的安装间隙,避免左三通管、外管和右三通管之间出现渗漏,提高热交换器的安全性,而且换热管路采用外管、内管、左三通管和右三通管,组装简单,方便清理。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内管进水口为100℃的热水入口,所述外管进水口为常温水进水口,所述第一换热出口为35℃的温水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出口为85℃的热水出口。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盒体两侧开有便于换热管路穿过的通道。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保温层为填充了保温材料的保温材料层。保温层通过填充有保温材料,避免热量散失,提高饮水机的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换热管路,纯净水经外管进水口进入换热区域内,热水经内管进水口进入内管,由于内管置于外管内腔,且纯净水与热水相向流动,热水和纯净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热水沿内管流动温度逐渐降低,当热水流动至第一换热出口时形成温度较低的温水供用户饮用,所述纯净水沿外管的换热区域流动温度逐渐升高,当纯净水流动至第二换热出口时形成温度较高的温水,温水进入饮水机的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将温水加热成热水,大大缩短加热时间,降低加热能耗,饮水机的节能环保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食品级sus304不锈钢,提高饮用水安全,而且外管和内管均为波纹管,降低纯净水与热水之间的流动速度,提高纯净水与热水之间的热交换效果,大大提高饮水机的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斜垫圈过盈配合密封左流道和左接头的安装间隙,第二斜垫圈过盈配合密封右流道和右接头的安装间隙,避免左三通管与左接头、右三通管与右接头出现渗漏,所述第一平垫圈密封右流道和外管的安装间隙,第二平垫圈密封右三通管和外管的安装间隙,避免左三通管、外管和右三通管之间出现渗漏,提高热交换器的安全性,而且换热管路采用外管、内管、左三通管和右三通管,组装简单,方便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饮水机的热交换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饮水机的热交换器的换热管路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饮水机的热交换器的换热管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3所示,一种饮水机的热交换器,包括盒体1和换热管路2。所述盒体1为方形盒体,盒体1两侧开有多组便于换热管路2穿过的通道11,所述盒体1内置有多组换热管路2,换热管路2与盒体1内腔的间隙形成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为用于填充保温材料的保温材料层。

所述每组换热管路2包括外管4和内管5,所述外管4和内管5均为采用食品级sus304不锈钢的波纹管,所述内管5置于外管4内腔,内管5一端穿过外管4并伸出盒体1的通道11外形成内管进水口51,所述内管5另一端穿过外管4并伸出盒体1的通道11外形成第一换热出口52,所述外管4靠近内管进水口5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换热出口41,外管4靠近第一换热出口52位置设置有外管进水口42,所述外管4与内管5之间的间隙形成换热区域43,所述外管4两端分别穿过盒体1的通道形成换热区域43的出水口431。

所述每组换热管路2还包括左接头6、右接头7、左三通管8、右三通管9、第一平垫圈12、第二平垫圈13、第一斜垫圈14和第二斜垫圈15。所述左三通管8的左流道连接左接头6,第一斜垫圈14密封左三通管8的左流道和左接头6的安装间隙,所述左三通管8的右流道连接外管4,第一平垫圈12密封左三通管8的右流道和外管4的安装间隙,所述左三通管8的上流道形成所述第二换热出口41。所述右三通管9的右流道连接右接头7,第二斜垫圈15密封右三通管9右流道和右接头7的安装间隙,所述右三通管9的左流道连接外管4,第二平垫圈13密封右三通管9和外管4的安装间隙,所述右三通管9的上流道形成所述外管进水口42。所述内管5一端依次穿过左三通管8和左接头6内腔外形成所述内管进水口51,内管5另一端依次穿过右三通管9和右接头7内腔形成所述第二换热出口41。

所述内管进水口51为100℃的热水入口,所述外管进水口42为常温水进水口,所述第一换热出口52为35℃的温水出口,第一换热出口52为饮水机的出水口,方便用户直接饮用温开水,所述第二换热出口41为85℃的热水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出口41连通加热装置,85℃的水进入加热装置内加热,有效缩短加热时间,节能效果更佳,所述保温层3填充了保温发泡材料。

工作原理:

所述纯净水进入饮水机内,饮水机将纯净水加热形成100℃的热水,一部分供用户饮用,另一部分100℃的热水经内管进水口51进入内管5内,纯净水经外管进水口42进入外管4内腔的换热区域43内。

由于热水与纯净水相向流动,热水与纯净水进行换热,导致流入内管5的热水温度逐渐降低,当热水流动至第一换热出口52时,热水的温度下降至35℃,形成35℃温水供用户饮用,同时流入换热区域43的纯净水温度逐渐升高,当纯净水流动至第一换热出口52时,纯净水的温度上升85℃,形成85℃的水并进入加热装置内加热,加热装置将85℃的水加热至100℃,大大缩短加热时间和能耗,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