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直接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9009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水直接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
现有的汽—水直接热交换器,如喷射式、喷管式等热交换器,其换热方式都是将蒸汽往水中喷射(参阅《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建工出版社1987.12出版)。由于水的密度大,因此采用这种工作方式的情况下,对蒸汽压力的要求十分严格。首先要求蒸汽工作压力必须高于水循环的压力,否则水要倒流入蒸汽管道内,这样会造成水击而产生噪声,并且要求蒸汽的工作压力相当稳定,不然蒸汽压力的波动会引起换热工况的不稳定。这样需要随时调整,调整不当也会产生水击。这些要求使蒸汽的热能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改变传统换热方式,采用水向蒸汽中喷射的汽—水直接交换器,实现无噪音,在余热利用上开拓一种新途径(蒸汽压力在0.03MPa即能正常换热)。
本实用新型是在本人的实用新型(专利号为ZL90208932.3)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由原来的中心喷射改为侧喷射,喷射距离加长,改善雾化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由外壳构成的密封腔内,一侧装有带小孔的喷水槽。将待加热的水通过微孔喷射到腔里的蒸汽中,喷出来的水处于细水柱及半雾状态。这样水和蒸汽充分接触,蒸汽凝结放热,体积缩小,并借助水泵抽力在交换器内形成一个微负压汽—水交换空间。交换后的热水由交换器底部引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1、由于蒸汽压力在0.03MPa即能正常换热,同时蒸汽压力不稳定能自动平衡,因此拓宽了应用,能充分利用余热。
2、由于水往蒸汽中喷射,因此没噪音,也不结垢,降低对水质的要求。
3、工况稳定,操作简便。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汽—水直接换热器的结构图其中外壳1、喷水槽2、蒸汽进口3、进水口4、出水口5、除污口6、阻气管7
以下结合附图将最佳实施例描述如下热交换器的外壳1由钢板焊接而成,在外壳1构成的密封腔内的一侧安装一块不锈钢钻有小孔的喷水槽2、小孔的布置上密下疏交错排列。孔径为φ1~3m/m。进水压力在0.1~0.4MPa之间,通过小孔喷向负压腔内。喷出来的水突然减压达到半雾化状态,与由蒸汽进口3进来的蒸汽混合交换成热水,由热交换器下部出水口5排出。阻气管7的一端向下弯曲开口位于水位下方,其另一端为出水口5,出水口5的法兰焊接在阻气管7上,阻气管7焊接在外壳1上。
权利要求1.一种汽—水直接热交换器,包括外壳,进水口、出水口和蒸汽进口,其特征在于由外壳(1)构成的密封腔内的一侧安装带有许多小孔的喷水槽(2);在外壳(1)的下部焊接一阻气管(7),阻气管(7)的一端为出水口(5),另一端在密封腔内向下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直接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喷水槽(2)上的小孔的孔径为φ1~3mm,孔的布置上密下疏,交错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直接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喷水槽(2)在外壳(1)构成的密封腔内是垂直安装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汽-水交换方式,设计了一种将水往蒸汽中喷射的新颖的交换器。在交换器内的一侧安装带小孔的喷水槽,让喷出来的水在负压腔内呈半雾化状态,使水和蒸汽充分接触。提高换热效率。由此对蒸汽的工况要求简化,在0.03MPa的蒸汽即能正常换热。蒸气压力不稳也能正常换热,所以拓宽应用范围,也可充分利用余热来供热。
文档编号F28B3/04GK2288405SQ9622267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5日
发明者王钊 申请人:王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