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遮光结构的可翻转式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5283发布日期:2020-07-24 15:5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遮光结构的可翻转式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窗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置遮光结构的可翻转式窗。



背景技术:

随着房价的上涨及大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很多房屋面积相对较小,但现有窗户的结构对高层小面积房屋的适用性均较低,内开窗开关时占用室内空间较大,而设置于高层住宅的外开窗和推拉窗的外侧由于距离地面的高度较高,清洁困难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此外,日常生活中,窗帘作为窗户上的一种饰品,给人们遮挡太阳以及为室内调整光线的亮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生活用品,但与此同时,窗帘的安装、拆卸和清洗也很困难,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应狭小空间,便于清洁,实现微通风的内置遮光结构的可翻转式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遮光结构的可翻转式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中心位置有可翻转玻璃窗,该窗框与可翻转玻璃窗为转动连接,所述窗框上位于可翻转玻璃窗两侧的位置设置有对称的通风结构,

所述通风结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带座轴承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带轴承的支架连接固定,所述带座轴承固定于窗框侧边缘中心位置,所述支架与可翻转玻璃窗相邻,所述转轴上靠近带座轴承一侧固定有圆柱齿轮,所述窗框与可翻转玻璃窗之间设置有条状导轨凹槽,所述导轨凹槽位于圆柱齿轮下方,该导轨凹槽内设置有与圆柱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位于圆柱齿轮和齿条啮合的位置为镂空设置,所述齿条上靠近支架一侧固定有若干挡板,所述挡板下方的窗框上设置有通风口,

所述可翻转玻璃窗通过转动轴与窗框相连,该可翻转玻璃窗包括边框和边框内部的双层玻璃结构,所述双层玻璃结构中间设置有空腔,该双层玻璃结构底部设置有介质容纳腔,所述介质容纳腔上端设置有导流孔,该介质容纳腔内盛放有遮光介质,所述导流孔与空腔相连通,所述顶部边框固定有把手。

所述支架顶部设置有插销孔,插销穿过插销孔与圆柱齿轮相卡合,用于固定圆柱齿轮的转动。

所述盖板靠近带座轴承一侧固定于窗框上。

所述盖板为钣金折弯盖板。

所述遮光介质为细沙。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正常使用时,光线从可翻转玻璃窗的双层玻璃结构进入室内,当需要遮挡室外光线时可通过上端的把手将可翻转玻璃窗翻转180度,此时,介质容纳腔内的细沙会通过导流孔流至双层玻璃之间的空腔内,然后充满空腔而遮挡光线,如需重新采光,只要将可翻转玻璃窗再翻转180度,细沙流回至介质容纳腔即可。

当需要微通风时,可通过转动圆柱齿轮使齿条上下运动,进而使齿条上固定的挡板上下运动而露出通风口,并可通过插销固定齿轮的转动。

上述设计免去了安装、拆卸和清洗窗帘的麻烦,可翻转玻璃窗的可转动性使对窗体的清洁更加便捷安全,同时可满足采光,遮光和通风需求,通风结构的设计使整个窗体在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达到微通风的效果。

可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易清洁玻璃外部且面积较小的房间,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适应狭小空间,便于清洁,实现微通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介质容纳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窗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齿条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a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b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c

图中:

1、转轴2、圆柱齿轮3、窗框

4、可翻转玻璃窗5、介质容纳腔6、双层玻璃结构

7、齿条8、盖板9、插销

10、转动轴11、挡板12、带座轴承

13、把手14、支架15、导轨凹槽

16、通风口17、边框18、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遮光结构的可翻转式窗,包括窗框3,所述窗框3中心位置有可翻转玻璃窗4,该窗框3与可翻转玻璃窗4为转动连接,所述窗框3上位于可翻转玻璃窗4两侧的位置设置有对称的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包括转轴1,所述转轴1一端与带座轴承12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带轴承的支架14连接固定,所述带座轴承12固定于窗框3侧边缘中心位置,所述支架14与可翻转玻璃窗4相邻,所述转轴1上靠近带座轴承12一侧固定有圆柱齿轮2,所述窗框3与可翻转玻璃窗4之间设置有条状导轨凹槽15,所述导轨凹槽15位于圆柱齿轮2下方,该导轨凹槽15内设置有与圆柱齿轮2相啮合的齿条7,所述齿条7上方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上位于圆柱齿轮2和齿条7啮合的位置为镂空设置,所述齿条7上靠近支架14一侧固定有两个挡板11,所述挡板11下方的窗框3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16,所述可翻转玻璃窗4通过转动轴10与窗框3相连,该可翻转玻璃窗4包括边框17和边框17内部的双层玻璃结构6,所述双层玻璃结构6中间设置有空腔,该双层玻璃结构6底部设置有介质容纳腔5,所述介质容纳腔5上端设置有导流孔18,该介质容纳腔5内盛放有遮光介质,所述导流孔18与空腔相连通,所述顶部边框17固定有把手13;所述支架14顶部设置有插销孔,插销9穿过插销孔与圆柱齿轮2相卡合,用于固定圆柱齿轮2的转动;所述盖板8靠近带座轴承12一侧固定于窗框3上;所述盖板8为钣金折弯盖板;所述遮光介质为细沙。

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正常使用时,光线从可翻转玻璃窗4的双层玻璃结构6进入室内,当需要遮挡室外光线时可通过上端的把手将可翻转玻璃窗4翻转180度,此时,介质容纳腔5内的细沙会通过导流孔18流至双层玻璃之间的空腔内(沙漏原理),然后充满空腔而遮挡光线,如需重新采光,只要将可翻转玻璃窗4再翻转180度,细沙流回至介质容纳腔5即可。

当需要微通风时,可通过转动圆柱齿轮2使齿条7上下运动,进而使齿条7上固定的挡板11上下运动而露出通风口16,并可通过插销9固定齿轮的转动。

上述设计免去了安装、拆卸和清洗窗帘的麻烦,可翻转玻璃窗4的可转动性使对窗体的清洁更加便捷安全,同时可满足采光,遮光和通风需求,通风结构的设计使整个窗体在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达到微通风的效果。

可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易清洁玻璃外部且面积较小的房间,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