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光结构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7079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光结构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设计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遮光结构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背光模组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其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的视觉效果。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液晶显示朝着无边框的方向发展,相应地,遮光胶带所造成的可视区边界效果成为阻碍液晶显示无边框的因素。目前主流的背光源由LED背光源以及TTF背光源。背光源与LCD —般是通过黑白遮光胶粘在一起,黑白遮光胶在此的作用一个是粘贴LED与背光源,另外一个是遮光,而黑白遮光胶容易沾上尘埃,黑白遮光胶沾上尘埃之后,对LED的显示效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遮光结构及背光模组,实现了显示无边框及为贴膜遮光胶带部位的防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遮光结构及背光模组,一种遮光结构,包括遮光胶带1、上PET膜2、下PET膜3,其中上PET膜2设于遮光胶带I上方,下PET膜3设于遮光胶带I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I设于PET膜的一端并贴附于光源的上方、上PET膜2的下方及下PET膜3的上方,所述上PET膜及下PET膜分别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上PET膜延伸部21及下PET膜延伸部,所述上PET膜延伸部21及下PET膜延伸部可相互粘贴。
[0005]优选的,所述遮光胶带I为长方形。
[0006]优选的,所述上PET膜2与下PET膜3形状相同。
[0007]本实用新型通过仅在背光模组光源端上方及上PET膜与下PET膜的同一端设置遮光胶,消除了其它可视区域遮光胶的贴附而形成的视觉边框,实现无边框化,同时通过上PET膜的延伸部与下PET的延伸部的相互粘贴,有效的防止尘埃进入遮光胶带及背光模组,提升光学品质。
[0008]【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结构的俯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结构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由图2可知,一种遮光结构及背光模组,主要是由遮光胶带1、上PET膜2及下PET膜3组成,其中遮光胶带I设计成长方形并设于背光模组光源端的上方,同时设于上PET膜2下方与下PET膜上方的一端,通过仅在光源端设置遮光胶带,从而消除其它可视区内遮光胶的视觉边框效果,从而实现无边框化。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结构的俯视图,由图1可知,所述上PET膜2及下PET膜3外形相同,分别向外延伸有上PET膜延伸部21及下PET膜延伸部,其中上PET膜延伸部21与下PET膜延伸部可相互粘贴,从而在组成背光模组后,有效的防止尘埃粘附遮光胶并进入背光模组结构,降低光学品质。
[0013]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及结构,但本专利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遮光结构,包括遮光胶带(1)、上PET膜(2 )、下PET膜(3 ),其中上PET膜(2 )贝占附于遮光胶带(1)的上方,下PET膜(3)位于遮光胶带(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1)贴附于光源(4)的上方,所述上PET膜(2)与下PET膜(3)分别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上PET膜延伸部(21)与下PET膜延伸部,所述上PET膜延伸部(21)与下PET膜延伸部可相互粘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贴附于上PET膜(2)与下PET膜(3)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I)为长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PET膜(2)与所述下PET膜(3)形状一致。5.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遮光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PET膜(3)贴附与背光模组的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遮光结构及背光模组,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其中遮光结构由遮光胶带、上PET膜与下PET膜组成;所述遮光胶带为长方形结构,设于上PET膜及下PET膜的同一侧并贴附于光源的上方,所述上PET膜设于遮光胶带的上方,所述下PET膜设于遮光胶带的下方,所述上PET膜及下PET膜分别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上PET膜延伸部及下PET膜延伸部,所述上PET膜延伸部及下PET膜延伸部可相互粘贴。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背光模组的无边框化,同时有效的解决未贴附遮光胶带位置的防尘问题。
【IPC分类】F21V1/14, F21S8/00
【公开号】CN204879943
【申请号】CN201520405626
【发明人】李海泉, 姜家胜
【申请人】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