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膜流过式扁平微型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3791发布日期:2020-05-22 21:02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膜流过式扁平微型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膜流过式扁平微型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饮水机大部分体积较大,内部结构复杂,所以现有的饮水机一般都是安装在某一位置固定使用。因目前的饮水机不便于携带的特点,所以目前的饮水机不适合放在车上或户外等经常需要移动的场所使用,另外当人们到户外活动或出差时,也不方便携带目前的大型饮水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饮水机携带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纳米膜流过式扁平微型加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纳米膜流过式扁平微型加热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有pcb线路板、纳米膜液体加热器、水泵、流量计,所述pcb线路板连接有电源线、控制面板,所述纳米膜液体加热器、水泵、流量计均与pcb线路板电连接,所述机壳为扁平状,所述机壳上部开设有嵌设槽,位于所述嵌设槽位置设有与之匹配的长条形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底端与机壳一侧边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水管道顶端设有出水部,所述嵌设槽中部设有水源接口,所述水源接口通过流量计与所述水泵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出水口与纳米膜液体加热器进水口连通,所述纳米膜液体加热器出水口通过硅胶管与出水部连通,所述硅胶管置于出水管道内部。

优选的,所述机壳为扁平状的六面体壳体,所述嵌设槽设置在机壳中间,所述控制面板、pcb线路板、流量计设置在嵌设槽一侧,所述纳米膜液体加热器、水泵设置在嵌设槽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机壳上表面,且所述控制面板为触摸面板,也可根据具体需求选用机械旋钮式或者机械旋钮式与电子式结合的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道为伸缩式管道,所述出水管道包括底部旋转段,所述底部旋转段底端与机壳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底部旋转段上端固接有中间连接段,所述中间连接段上端套设有可滑动的上部伸缩段,所述出水部设置在上部伸缩段顶端。

优选的,所述出水部与出水管道顶端滑动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出水部与出水管道顶端向杯子方向折弯90度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道使用时与机壳之间的角度为90-150度。

优选的,所述出水部与出水管道顶端转动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嵌设槽远离出水管道转轴的一端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机壳内靠近出水管道转轴的一侧设有电源线放置腔,所述电源线放置腔开口端通过可拆卸的电源线储存腔室盖封堵。

优选的,所述水源接口为矿泉水水瓶接口。

优选的,所述水源接口通过吸管连接桶装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纳米膜流过式扁平微型加热器,有益效果在于:使用的时候,将水源连接与水源接口连通,然后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纳米膜液体加热器、水泵,通过水泵将水送入纳米膜液体加热器,然后液体经过纳米膜液体加热器加热后从出水部流出,由于本装置为扁平状,使用的时候平放,使用起来十分稳定,不会翻倒,由于本装置体积较小,十分便携,结构设计合理,通用性很强,满足广大群众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未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出水部出水口滑动伸出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出水部出水口旋转伸出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部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壳1、水源接口2、中间连接段3、上部伸缩段4、出水部5、底部旋转段6、控制面板7、凹槽8、出水管道9、嵌设槽10、电源线储存腔室盖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纳米膜流过式扁平微型加热器,包括机壳1,机壳1内部设有pcb线路板、纳米膜液体加热器、水泵、流量计,pcb线路板连接有电源线、控制面板7,为了提高加热效率,纳米膜液体加热器为采用s形导热管作为导热元件,在导热管外表喷涂纳米电热膜,纳米电热膜通过银电极及导线与pcb线路板电连接,控制面板7设置在机壳1上表面,且控制面板7为触摸面板,也可根据具体需求选用机械旋钮式或者机械旋钮式与电子式结合的控制面板,纳米膜液体加热器、水泵、流量计均与pcb线路板电连接,机壳1为扁平状,优选机壳1为扁平状的六面体壳体,嵌设槽10设置在机壳1中间,控制面板7、pcb线路板、流量计设置在嵌设槽10一侧,纳米膜液体加热器、水泵设置在嵌设槽10另一侧,由于纳米膜液体加热器加热时周边温度较高,电子元器件设置在远离加热器的一侧,延长装置使用寿命,机壳1上部开设有嵌设槽10,位于嵌设槽10位置设有与之匹配的长条形出水管道9,出水管道9底端与机壳1一侧边转动连接在一起,不使用的时候,本装置为六面体状,体积很小,使用很方便,出水管道9与机壳1转动连接的时候采用紧配合,方便出水管道9竖立起来,出水管道9顶端设有出水部5,嵌设槽10中部设有水源接口2,水源接口2通过流量计与水泵进水口连通,水泵出水口与纳米膜液体加热器进水口连通,纳米膜液体加热器出水口通过硅胶管与出水部5连通,硅胶管置于出水管道9内部。

参考图4,水源接口2为矿泉水水瓶接口,使用的时候直接将矿泉水瓶连接在水源接口2上,通用性很强,人们可以通过购买矿泉水来进行加热,出差或者履行时不需要携带水,减轻包袱的重量,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参考图5,水源接口2通过吸管连接桶装水,通过吸管直接插入到桶装水内部,方便家居使用,可以随时用、随时收起来。

使用的时候,旋转出水管道9,将出水管道9从机壳1内部旋转出来,根据不同高度的接水杯,出水管道与机壳1的角度可以调节,在抬起后,可以是90度至150度,同时防止水溅射到外部,以及避免液体顺着出水管道9滑落的不良体验,将水源连接与水源接口2连通,然后通过控制面板7启动纳米膜液体加热器、水泵,通过水泵将水送入纳米膜液体加热器,然后液体经过纳米膜液体加热器加热后从出水部5流出,由于本装置为扁平状,使用的时候平放,使用起来十分稳定,不会翻倒,由于本装置体积较小,十分便携。

接水的杯子高矮不同,为了适应高矮不同的接水杯,出水管道9为伸缩式管道,出水管道9包括底部旋转段6,底部旋转段6底端与机壳1转动连接在一起,底部旋转段6上端固接有中间连接段3,中间连接段3上端套设有可滑动的上部伸缩段4,出水部5设置在上部伸缩段4顶端,出水部5与出水管道9顶端滑动连接在一起或者转动连接在一起,参考图2-3,将出水部5向外滑出2.5厘米左右、或者采用旋转的方式,或者采用出水部与出水管道顶端向接水杯子方向折弯90度连接在一起,使出水部5的出水口漏出来,然后进行接水,通过该种结构的设计,进一步降低装置空间占用率,当接水杯子较高的时候,将上部伸缩段4向上拉出即可,通用性较强。

为了方便将出水管道9旋转伸出,嵌设槽10远离出水管道9转轴的一端设有凹槽8,方便手指扣在出水管道9底部将其抬起来。

机壳1内靠近出水管道9转轴的一侧设有电源线放置腔,电源线放置腔开口端通过可拆卸的电源线储存腔室盖11封堵,方便电源线的收回,不使用的时候,将电源线放入腔室内,使机壳1外观更加美观。

参考图6,也可将出水部5与出水管道9设置成l形,通过旋转的方式将出水部5的出水口旋转出来,采用该种结构使出水口伸出出水管道9的距离增大,适应大直径的杯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得到的技术方案、构思、设计,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