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43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警示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匙插入后能发出信号的警示锁。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各种防盗报警的锁具已逐渐被公众采用,中国专利也公开了一些防盗报警锁具,如85204394公开了一种可兼作门铃用的报警、示位弹子门锁,它对弹子门锁的锁芯、锁芯套、弹子的材料和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其具有报警、示位的功能,但这种锁结构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警示锁,它能提醒开锁后忘记把钥匙拔出的人拔出钥匙,从而避免了钥匙被居心不良者拔去后发生失窃事故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警示门锁,包括锁体、锁芯、锁匙、活动弹子锁定机构和警示器,活动弹子的一端设有顶柱,顶柱外设有弹簧,顶柱可在设于弹子孔内的金属固定圈内运动;在弹子孔的上底面设有可与顶柱动接触的金属触头,该触头与弹子孔之间由绝缘固定圈隔离;警示器的两端分别与金属触头和锁芯电联接。在弹子门锁锁上时,顶柱和金属触头断开,警示器不工作;当锁匙插入锁芯后,锁匙齿花压迫活动弹子的顶柱,使其与金属触头接触,警示电路导通,从而发出警示信号;锁匙拔出后,信号消失,锁恢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各种不同用途的锁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顶柱和金属触头呈断开状态。
图2表示了本实用新型锁匙插入后的状态,此时警示电路导通,警示器工作。
图中1.锁芯 2.绝缘固定圈 3.弹簧 4.弹簧座 5.警示信号器 6.触头 7.金属固定圈 8.弹簧 9.弹子 10.顶柱 11.锁匙。
由附图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是把一组活动弹子中的一粒弹子的结构作改进(但不影响原弹子的作用),即在该弹子的一端设一顶柱10,顶柱外设有弹簧8,顶柱可在设于弹子孔内的金属固定圈7内上下运动,在弹子孔的上底面设有可与顶柱动接触的金属触头6,该触头与弹子孔之间由绝缘固定圈2隔离,警示器的两端分别与金属触头6和锁芯1电联接。为保证警示器工作更为可靠,在金属触头6与弹子孔上底面之间设一弹簧3,弹簧座4与锁芯1绝缘,警示器的一端通过弹簧座4与金属触头6电联接。警示锁的其它几组弹子结构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弹子锁相同,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警示信号器采用发光二极管。
权利要求1.一种警示门锁,包括锁体、锁芯、锁匙、活动弹子锁定机构和警示器,其特征是活动弹子(9)的一端设有顶柱(10),顶柱(10)外设有弹簧(8),顶柱(10)可在设于弹子孔内的金属固定圈(7)内运动;在弹子孔的上底面设有可与顶柱(10)动接触的金属触头(6),该触头与弹子孔之间由绝缘固定圈(2)隔离;警示器的两端分别与金属触头(6)和锁芯(1)电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门锁,其特征是金属触头(6)与弹子孔上底面之间设有弹簧(3)和与锁芯(1)绝缘的弹簧座(4),警示器的一端通过弹簧座(4)与金属触头(6)电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匙插入后能发出信号的警示锁。它包括锁体、锁芯、锁匙、活动弹子锁定机构和警示器,活动弹子的一端设有顶柱,顶柱外设有弹簧,在弹子孔的上底面设有可与顶柱动接触的金属触头,警示器的两端分别与金属触头和锁芯电联接。当锁匙插入锁芯后,锁匙齿花压迫活动弹子的顶柱,使其与金属触头接触,从而发出警示信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各种不同用途的锁具。
文档编号E05B45/00GK2294319SQ9621090
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7日
发明者叶永福 申请人:苏州市第二中学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