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靠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167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靠背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靠背椅。
现有市售一款折叠靠背椅,包括连体的座垫面料和支架,支架分成四个立面,前、左、右立面由两根相互交叉的斜杆组成,而后立面有两根上端部铰接有靠枕横杆的立杆,各立面与相邻立面的斜杆及立杆之间通过上、下脚盘铰接在一起,其中两立杆分别穿过上脚盘后铰接在下脚盘上,而前立面的两根斜杆分别与上脚盘铰接后朝上延伸且端部外展成扶手;座垫面料分别固定在靠枕横杆及前立面的两上脚盘上,在扶手与立杆间设有扶手垫。该产品具有折叠方便,收折起体积小,便于携带的特点,但由于支架后两立杆在撑开后,处于平行状态,且间距较小,人体后靠时略有偏移,重心极易超出两立杆的平衡支撑,产生连人带椅翻倒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支架后立面支撑范围较大,而稳定的折叠式靠背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于支架后立面的两根立杆之间设有两相交叉的后斜杆,交叉点处于后斜杆中心偏上方,并由铆钉铰接,两后斜杆上端分别与上脚盘铰接,下端经与之铰接的活动套分别定位在立杆上。后立面的两后斜杆随着支架的展开,其绕着铰接点打开,由于铰接点处于后斜杆中心点的上方,其下方撑开立杆的间距大于上方,两立杆成八字形展开,形成较大的支撑角,使整个支架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后立面支撑范围大,支架更为稳固,收折同样方便,而座靠更安全。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折叠椅示意图参照
图1,支架分成四个立面,前、左、右立面均由两根相互交叉的斜杆1组成,而后立面含有两根上端部铰接有靠枕横杆21的立杆2,各立面与相邻立面的斜杆1及立杆2之间通过上、下脚盘3、4铰接在一起,其中两立杆2分别穿过上脚盘3后铰接在下脚盘4上,而前立面的两根斜杆1分别与上脚盘3铰接后朝上延伸且端部外展成扶手11,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即是在后立面的两根立杆2之间增设有两相交叉的后斜杆5,交叉点处于后斜杆5中心偏上方,并由铆钉51铰接,两后斜杆5上端分别与上脚盘3铰接,下端经与之铰接的活动套52分别定位在立杆2上,这样在展开时后斜杆5借用活动套52顶在下脚盘4上,起撑开两立杆2的作用,而在收折时又可沿着立杆2上移。以上各铰接点均为动铰接。
参照图2,这是一完整的折叠椅示意图,连体的座垫面料6分别固定在靠枕横杆21及前立面的两上脚盘3上,前立面的两斜杆扶手11也穿过座垫面料6,使定位更为稳固;两扶手11与立杆2间设有扶手垫7。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靠背椅,包括连体的座垫面料和支架,支架分成四个立面,前、左、右立面由两根相互交叉的斜杆组成,而后立面含有两根上端部铰接有靠枕横杆的立杆,各立面与相邻立面的斜杆及立杆之间通过上、下脚盘铰接在一起,其中两立杆分别穿过上脚盘后铰接在下脚盘上,而前立面的两根斜杆分别与上脚盘铰接后朝上延伸且端部外展成扶手,其特征是后立面的两根立杆之间设有两相交叉的后斜杆,交叉点处于后斜杆中心偏上方,并由铆钉铰接,两后斜杆上端分别与上脚盘铰接,下端经与之铰接的活动套分别定位在立杆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靠背椅,包括连体的座垫面料和支架,支架分成四个立面,前、左、右立面由两根相互交叉的斜杆组成,而后立面含有两根上端部铰接有靠枕横杆的立杆,各立面间经上、下脚盘连结成一体,本创作之特征是在两根立杆之间增设有两相交叉的后斜杆,交叉点处于后斜杆中心偏上方,并由铆钉铰接,借用后斜杆撑开两立杆的下脚,使其成八字形结构,扩大支撑角,使支架更稳定,座靠更安全。
文档编号A47C4/00GK2346305SQ9824266
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2日
发明者郑世平 申请人:郑世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