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353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堵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和气体的输送、存储设施,特别是一种防盗堵头,适于各种液体和气体集输站的存储容器、管网和油田采油现场的采油树、油气输送管线等设施上使用。
目前,现有各种液体和气体的输送管线、存储容器、油田采油现场的采油树等设施上的放空出口,多采用闸门或丝堵来控制,仅起到密封作用。对于地处野外,安全保障设施不够,环境差无人值守的地方,就完全失去了控制。成为盗取管内之物,如原油、天然气、化工原料等的便捷之处。为了防盗只有将丝堵焊死。若需要采取放空、洗井等工艺措施时,再用气焊割开,防了盗也为正常工作增加了困难,同时造成劳务、材料、设备的浪费。
为了在不良的生产环境下,保证输送、存储气、液体的安全和生产工艺的正常进行,设计一种既防盗又能方便生产的防盗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放空出口处用锁来防盗,将锁装于壳体内,壳体套在管线丝堵或闸门之上,固定于管线上。
使用本实用新型后,情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丝堵或闸门被锁封闭在壳体内,需要时打开即可满足正常的工艺需求。起到了安全、防盗、方便的作用。既防止了管、罐内的气、液体被盗,方便了生产,又节省了人、财、物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由锁4和壳体1组成,锁4装于壳体1内,壳体1套在管线丝堵或闸门之上,固定于管线上。锁4由锁身3和锁芯5等组成,锁身3的下部设有嵌入槽。锁芯5下端与拨片6连接,拨片6连接连杆销7,拨片6和连杆销7均安装于锁身3的下中部。壳体1上部内径有凹面,底部内径上对应锁身3下部的嵌入槽和连杆销的伸出方向,设有定位销2和锁销槽8。壳体盖9装于壳体1的顶端,与壳体1的接触面上有凹面。现场安装时,将壳体1焊接或用其它不易被盗、撬的方法固定在采油树、输送管线或存储容器的出口管线的外径上,将原管线上的丝堵或闸门封闭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内,将锁4与锁芯5下端的拨片6和连杆销7装配好,装入壳体1内,使锁身3下部的嵌入槽嵌入壳体1底部内径的定位销2内,转动钥匙10,锁芯5带动拨片6并连带连杆销7伸出,插入锁销槽8,拔出钥匙,即锁死。反之,插入钥匙转动,使连杆销7退出锁销槽8,即可将锁4取出,使用下方管线上的丝堵或闸门进行正常的施工工艺。施工结束,上好丝堵或闸门,再将锁4装好锁上,盖上壳体盖9即可。安装本实用新型后,解决了从放空出口盗取管内气、液体物资的问题,安全有效,简单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气、液体输送管线、存储容器上的防盗堵头,包括锁(4),其特征在于锁(4)装于壳体(1)内,壳体(1)套在管线丝堵或闸门之上,固定于管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堵头,其特征在于锁(4)由锁身(3)和锁芯(5)等组成,锁身(3)下部设有嵌入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堵头,其特征在于锁芯(5)下端的拨片(6)连接连杆销(7),拨片(6)和连杆销(7)均安装于锁身(3)的下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堵头,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部内径有凹面,底部内径设计有定位销(2)和锁销槽(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堵头,其特征在于壳体盖(9)装于壳体(1)的顶端,与壳体(1)的接触面上有凹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和气体输送管线或存储容器上使用的防盗堵头,由壳体和锁组成,将锁装于壳体内,壳体套在管线的丝堵或闸门之上,固定于管线上。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方便可靠,解决了输送、存储油、气、水等管线、储运容器、采油树等设施上放空出口处的防盗问题。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E05B65/00GK2376520SQ9922028
公开日2000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26日
发明者吴云铎, 刘金, 柴福亮, 张同哲 申请人: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采油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