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陶炉茶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36624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体的,所述壶承3的托盘301上端中部设有第三凸沿3011,所述第三凸沿3011围绕形成第二卡槽3012 ;所述香器4设有上端开口的香料容纳腔403,所述香器4的下端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3012相配合的第二卡爪402,所述第二卡爪402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二卡槽3012内。所述花器5设有上端开口的插花腔502,所述花器5的下端中部设有与所述香料容纳腔上端401相配合的第三卡爪501,所述第三卡爪501可拆卸地插入所述香料容纳腔上端401处。通过上述装配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陶炉1、干泡盘2、壶承3、香器4和花器5从下至上依次可拆卸地装配。
[0034]所述承物槽202底侧设置成向中部凹的弧面。一般情况,干泡盘2用于放置水壶,所以,因意外落到承物槽202后的液体可自然地汇流到中部暂时储存。
[003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爪203、第二卡爪402和第三卡爪501的外侧均设有便于插入的锥度。
[003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爪203、第二卡爪402和第三卡爪501设置为环形或柱形凸起;而所述第一凸沿101、第二凸沿201和第三凸沿3011为环形凸起,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各组件的配合更稳定。
[0037]参见图1,所述干泡盘2、壶承3、香器4和花器5的外形依次减小,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整个电陶炉茶具的结构更稳定,外形更协调和美观。
[0038]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39]参见图1至图14,(在各组件装配状态)使用时的操作步骤如下:
[0040]a.将花器5、香器4、壶承3和干泡盘2依次取下;
[0041]b.将壶承3倒过来使正面朝上,各组件摆放好后可进行使用(见图14)。
[0042]收纳时的操作步骤如下:
[0043]A.将干泡盘2的第一卡爪203插入第一卡槽102内;
[0044]B.将壶承3倒置,并将其托盘301的下端3015插入承物槽202内。为了防止托板302掉落,还可以在壶承3正放状态下,先将干泡盘2套至壶承3上,然后将两者倒置再将干泡盘2装配到电陶炉I上;
[0045]C.将香器4的第二卡爪402插入第二卡槽3012内;
[0046]D.将花器5的第三卡爪501插入香料容纳腔上端401处。
[0047]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各组件可以相互组件安装后再与其它的组件装配,如将花器5、香器4、壶承3和干泡盘2装配后再整体装配到电陶炉I上(见图2)。
[0048]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仅限于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干泡盘2、壶承3、香器4和花器5中的一个或多个与电陶炉组合,或者增加其它组件与电陶炉组合,均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方案。
[0049]本实用新型采用依次层叠并可拆卸的方式,将电陶炉I和干泡盘2、壶承3、香器4和花器5的巧妙结合,方便茶具的收纳和使用,满足了人们对“干泡法”茶具的使用要求;由于电陶炉和茶具结合后整体外形协调美观,在不使用时,还可以作为工艺品摆饰。
[0050]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主权项】
1.电陶炉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陶炉和干泡盘; 所述电陶炉的上端周沿设有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围绕形成第一卡槽; 所述干泡盘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陶炉茶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壶承,所述干泡盘上端设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围绕形成承物槽,所述壶承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承物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陶炉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壶承包括托盘和托板,所述托盘设有一端开口的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开口端设有托板台阶,所述托板安装在所述托板台阶上,所述托板上设有排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陶炉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壶承倒置安装在所述干泡盘的上侧,所述壶承的下端插入所述承物槽内;所述壶承上端设有第三凸沿,所述第三凸沿围绕形成第二卡槽; 还包括装配在所述壶承上侧的香器,所述香器设有上端开口的香料容纳腔,所述香器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卡爪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二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陶炉茶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装配在香器上侧的花器,所述花器设有上端开口的插花腔,所述花器的下端设有与所述香料容纳腔上端相配合的第三卡爪,所述第三卡爪可拆卸地插入所述香料容纳腔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陶炉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物槽底侧设置成向中部凹的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陶炉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爪、第二卡爪和第三卡爪的外侧均设有便于插入的锥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陶炉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泡盘、壶承、香器和花器的外形依次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陶炉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沿、第二凸沿和第三凸沿为环形凸起,所述第一卡爪、第二卡爪和第三卡爪为环形或柱形凸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陶炉茶具,在现有的电陶炉上增加干泡盘和壶承,所述电陶炉的上端设有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围绕形成第一卡槽;所述干泡盘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爪,所述干泡盘上端设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的围绕形成承物槽;所述第一卡爪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壶承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承物槽上。本实用新型将电陶炉、干泡盘和壶承三者通过可拆卸结构依次层叠装配,方便茶具的收纳和使用,满足了人们对“干泡法”茶具的使用要求,而且由于电陶炉和茶具结合后整体外形协调美观,在不使用时,还可以作为工艺品摆饰。
【IPC分类】A47J31-44
【公开号】CN204445428
【申请号】CN201520025250
【发明人】彭镜溪
【申请人】中山市东凤镇铭发电器厂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