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车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2873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车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烤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车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烤炉车体包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预装式,即出厂时已安装好,优点是无须客户安装,节省客户时间,缺点是包装尺寸较大,包装、运输成本高;另一种是拆分式,即把车体拆分成若干部份,优点是包装尺寸小,包装、运输成本低,缺点是客户安装比较麻烦,需要两人或两人以上安装且时间长,降低了产品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折叠车体装置,包装运输成本低、客户安装方便快捷。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车体装置,包括前框组件、后框组件、左侧梁组件和右侧梁组件,
[0005]所述前框组件包括前板、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和气瓶座固定件,其中:所述前板垂直设置,且所述前板的左、右侧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相连;所述左前立柱的后表面上设置第一上侧梁固定件和第一下侧梁固定件,所述右前立柱的后表面上设置第二上侧梁固定件和第二下侧梁固定件,所述第一上侧梁固定件的后表面和第二上侧梁固定件的后表面均开设有垂直设置的条形滑道;所述气瓶座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前板的后表面的下部,所述气瓶座固定件的中部设置一凸台,所述气瓶座固定件的左、右侧的顶端均设置一凹槽;
[0006]所述后框组件包括左后立柱、右后立柱、后横梁和气瓶座,其中:所述左后立柱的下端和右后立柱的下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后横梁的左、右端;所述左后立柱的前表面上设置第三上侧梁固定件和第三下侧梁固定件,所述右后立柱的前表面上设置第四上侧梁固定件和第四下侧梁固定件,所述第三上侧梁固定件的前表面和第四上侧梁固定件的前表面均开设有垂直设置的条形滑道;所述气瓶座水平设置,所述气瓶座的后端铰接在所述后横梁的前表面的中部,所述气瓶座的前端设置一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卡接在所述气瓶座固定件的凸台上;所述气瓶座的左、右侧面上均设置一气瓶座螺丝,所述气瓶座的左、右侧面上的气瓶座螺丝一一对应地卡接在所述气瓶座固定件的左、右侧的顶端的凹槽上;
[0007]所述左侧梁组件和右侧梁组件均包括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所述第一侧梁的中部和第二侧梁的中部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侧梁的中部和第二侧梁的中部通过侧梁螺丝固定,所述第一侧梁的上端和第二侧梁的上端均设置有滑动螺丝;
[0008]所述左侧梁组件的第一侧梁的滑动螺丝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左前立柱的第一上侧梁固定件的条形滑道内,所述左侧梁组件的第一侧梁的下端与所述左后立柱的第三下侧梁固定件相连;所述左侧梁组件的第二侧梁的滑动螺丝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左后立柱的第三上侧梁固定件的条形滑道内,所述左侧梁组件的第二侧梁的下端与所述左前立柱的第一下侧梁固定件相连;
[0009]所述右侧梁组件的第一侧梁的滑动螺丝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右前立柱的第二上侧梁固定件的条形滑道内,所述右侧梁组件的第一侧梁的下端与所述右后立柱的第四下侧梁固定件相连;所述右侧梁组件的第二侧梁的滑动螺丝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右后立柱的第四上侧梁固定件的条形滑道内,所述右侧梁组件的第二侧梁的下端与所述右前立柱的第二下侧梁固定件相连;
[0010]所述右前立柱的下端设置一前轮,所述左前立柱的下端可拆卸地设置一前脚套;
[0011]所述右后立柱的下端设置一后轮,所述左后立柱的下端可拆卸地设置一后脚套。
[0012]上述的一种折叠车体装置,其中,所述气瓶座的中部设置一气瓶安装孔,所述气瓶座的后端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后横梁的前表面的中部。
[0013]上述的一种折叠车体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卡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气瓶座的前端。
[0014]上述的一种折叠车体装置,其中,所述前轮通过轮轴插销与所述右前立柱的下端相连;所述后轮通过轮轴插销与所述右后立柱的下端相连。
[0015]上述的一种折叠车体装置,其中,所述左前立柱的下端开设一卡接口,所述前脚套卡接在所述左前立柱的下端的卡接口内;
[0016]所述左后立柱的下端开设一卡接口,所述后脚套卡接在所述左后立柱的下端的卡接口内。
[0017]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体装置,包装运输成本低、客户安装方便快捷,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后视图(去除前、后脚套和前、后轮);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体装置的折叠状态图(去除前、后脚套和前、后轮);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体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后视效果);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体装置的前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体装置的左、右侧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体装置的后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体装置的后框组件的折叠状态图;
[0026]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体装置的气瓶座固定件与气瓶座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8]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折叠车体装置,包括前框组件1、后框组件2、左侧梁组件3和右侧梁组件4。
[0029]请参阅图5,前框组件I包括前板13、左前立柱11、右前立柱12和气瓶座固定件14,其中:前板13垂直设置,且前板13的左、右侧--对应地与左前立柱11和右前立柱12相连;左前立柱11的后表面上设置第一上侧梁固定件111和第一下侧梁固定件112,右前立柱12的后表面上设置第二上侧梁固定件121和第二下侧梁固定件122,第一上侧梁固定件111的后表面和第二上侧梁固定件121的后表面均开设有垂直设置的条形滑道;气瓶座固定件14安装在前板13的后表面的下部,气瓶座固定件14的中部设置一凸台141,气瓶座固定件14的左、右侧的顶端均设置一凹槽142。
[0030]请参阅图7、图8和图9,后框组件2包括左后立柱21、右后立柱22、后横梁23和气瓶座24,其中:左后立柱21的下端和右后立柱22的下端--对应地固定在后横梁23的左、右端;左后立柱21的前表面上设置第三上侧梁固定件211和第三下侧梁固定件212,右后立柱22的前表面上设置第四上侧梁固定件221和第四下侧梁固定件222,第三上侧梁固定件211的前表面和第四上侧梁固定件221的前表面均开设有垂直设置的条形滑道;气瓶座24水平设置,气瓶座24的中部设置一气瓶安装孔244,气瓶座24的后端通过铰链243铰接在后横梁23的前表面的中部,气瓶座24的前端设置一弹性卡件241,弹性卡件241可拆卸地设置在气瓶座24的前端,弹性卡件241卡接在气瓶座固定件14的凸台141上;气瓶座24的左、右侧面上均设置一气瓶座螺丝242,气瓶座24的左、右侧面上的气瓶座螺丝242一一对应地卡接在气瓶座固定件14的左、右侧的顶端的凹槽142上。请参阅图8,气瓶座24在折叠状态时,围绕铰链243向上转动呈垂直状态。
[0031]再请参阅图6,左侧梁组件3和右侧梁组件4均包括第一侧梁51和第二侧梁52,第一侧梁51的中部和第二侧梁52的中部交叉设置,且第一侧梁51的中部和第二侧梁52的中部通过侧梁螺丝53固定,第一侧梁51的上端和第二侧梁52的上端均设置有滑动螺丝,滑动螺丝通过螺母54固定相应的侧梁的上端。
[0032]再请参阅图4,左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