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崩岸整治的单管及多孔梅花型充沙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378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崩岸整治的单管及多孔梅花型充沙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崩岸整治的单管及多孔梅花型充沙管,属水利工程的护岸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中,崩岸整治措施一般以设计枯水位为界分为护坡和固脚两个方面。即设计枯水位以上实施水上护坡工程,设计枯水位以下实施水下护脚工程。对崩岸的整治一般是以水下护脚为主,水上护坡为辅。常见的水下护脚方案有丁坝或矶头护脚、抛石(枕)、石笼护脚、各种类型的沉排护脚、长充沙管袋护脚等。这些施工方案分别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1、丁坝或矶头护脚改变了近岸水流结构及流态,于对岸堤防和既有航道不利,违背了河道整治中左右岸兼顾的原则和协调处理好防洪、排涝、航运、灌溉、供水、发电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的要求;2、水下抛石(枕)、石笼并不能改变其地质条件,由于 河床基底的易冲性,只是增加了一层会不断下沉和流失变薄的缓冲层,不适用于冲刷剧烈的河段;3、各种类型的沉排护脚只适应水下坡度缓于I : 2. O及河床变形不大的河段,而不适应复杂地形和已有块石抛护段;4、长充沙管袋护脚是由复合土工布缝制成袋充沙后,筑沙袋坝并顺坡面向上升,然后向崩窝内吹填泥沙至淤满,适用于窝崩,不适用于条形崩岸。筑沙袋坝的实质是以沙还坡、矶头护脚,改变了近岸水流结构及流态,缩窄了航道。在已有块石抛护段,充沙管袋易损毁破漏,沙袋坝会塌陷,崩岸将再次发生。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水下护脚工程中,抛石(枕)、石笼刚度有余而柔度不足,沉排是以面护底,难以适应复杂地形和已有块石抛护段,复合土工布充沙管袋柔度足够,刚性却欠缺等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利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单管及多孔梅花管质轻、强度高、刚性好、韧性足、抗压抗冲击强等特性,在长6 8m,直径O. 15 O. 6m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单管和多孔梅花型管内充沙后抛投于崩岸段,达到保护崩岸段岸脚稳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崩岸整治的单管及多孔梅花型充沙管,包括由单管3和加筋带2组成多孔梅花型充沙管1,单管3和多孔梅花型充沙管I两端有防渗膜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水下地形起伏较大时,通过充沙单管的韧性,调节充沙单管与河床的接触面,当崩岸段为已有块石抛护段时,通过多孔梅花型充沙管结构形态和强度高、刚性好、韧性足、抗压抗冲击强的特性,达到保护崩岸段岸脚稳定的目的。

图I多孔梅花型管平面示意图图2两端未封闭的多孔梅花型管三维图图3带端口封闭防渗膜的单管平面示意图图4多孔管可选用截面示意图图I、图2和图3中I-多孔梅花管,2-加筋带,3-单管,4-防渗膜具体实施方式
[0011]多孔梅花型充沙管包括单管3和由单管3组成多孔梅花管1,再用加筋带2加固,充沙后用防渗膜4封闭端口并用加筋带2扎紧。施工步骤如下(I)采沙船采沙后运至施工现场;(2)将多孔梅花管用加筋带2加固,分别对单管3和多孔梅花管I充沙;(3)用防渗膜4封闭单管3和多孔梅花管I端口,再用加筋带2扎紧;(4)测流速和水深;(5)抛投船GPS定位; (6)抛投;(7)移位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崩岸整治的单管及多孔梅花型充沙管,其特征是由单管(3)和加筋带(2)组成多孔梅花型充沙管(1),单管(3)和多孔梅花型充沙管(I)两端有防渗膜(4)。
专利摘要该实用新型涉及单管及多孔梅花型充沙管,属水利工程的护岸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利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单管及多孔梅花管质轻、强度高、韧性好等特性,在单管及多孔梅花型管内充沙后抛投于崩岸段,通过充沙单管的韧性和多孔梅花型充沙管的结构形态及刚性好、韧性足、抗压、抗冲击强的特性,达到保护崩岸段岸脚稳定的目的。
文档编号E02B3/04GK202644473SQ20112054045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杨梦云 申请人:杨梦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