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门防冰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3457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闸门防冰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闸门防冰装置,用于对闸门进行加热除冰,其中,包括:安装在闸门顶部对闸门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水中的闸门上安装了加热组件,并通过加热组件的产生的热量对闸门进行加热,以除去表面的冰,同时在加热过程中,在冰与闸门之间形成融冰带,即防止水面结冰,从而达到防冰的效果,因此,该装置代替了人工除冰的过程,从而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
【专利说明】一种闸门防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闸门防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开发利用河流水力资源,目前,通常在河道上采取工程措施,修筑用于控制和支配水流的水工式建筑物,其中,水利工程中的露顶闸门(简称闸门)是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设施,为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漂浮物等。
[0003]由于闸门通常布置在水中,这使得天气较冷的地区,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会出现水面结冰的情况。而水面结冰后会对闸门产生冰压力,随着水面结冰的厚度变化其对结构体的冰压力相应变化,当冰压力超过闸门的承受值后,会对闸门造成破坏。
[0004]目前,为了降低水面结冰对水中的结构体的破坏,通常采用人工破冰法,即人工利用手工或简单工具对冰面进行除冰,此方法虽然能够缓解冰面对水中结构体的压力,但是,通过人工除冰,效率低,且即使去除冰后还会继续结冰,因此,极大的增大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浪费了劳动力。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闸门防冰装置,以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闸门防冰装置,以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闸门防冰装置,用于对闸门进行加热除冰,其中包括:
[0009]安装在所述闸门的顶部对所述闸门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
[0010]优选地,上述的闸门防冰装置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0011]安装在所述闸门顶部,且其密封加热腔内填充有导热工质的溢流热板;
[0012]安装在所述加热腔内的加热器。
[0013]优选地,上述的闸门防冰装置中,所述加热器平行于所述溢流热板的加热腔的底面。
[0014]优选地,上述的闸门防冰装置中,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底面。
[0015]优选地,上述的闸门防冰装置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溢流热板上用于检测所述溢流热板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装置。
[0016]优选地,上述的闸门防冰装置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溢流热板上,用于检测所述溢流热板的加热腔内压力的压力传感装置。
[0017]优选地,上述的闸门防冰装置中,还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和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发出的信号,并控制所述加热器工作状态的控制系统。
[0018]优选地,上述的闸门防冰装置中,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溢流热板上,并与所述加热器相对的加热器检修口;
[0019]用于密封所述加热器检修口的密封装置。
[0020]优选地,上述的闸门防冰装置中,所述溢流热板的迎水面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流热板的过水面的高度,且所述迎水面和所述过水面光滑过渡连接。
[0021]优选地,上述的闸门防冰装置中,所述溢流热板为不锈钢板。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闸门防冰装置,用于对闸门进行加热除冰,其中,包括:安装在闸门顶部对闸门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本申请中,通过在水中的闸门上安装了加热组件,并通过加热组件的产生的热量对闸门进行加热,以除去表面的冰,同时在加热过程中,在冰与闸门之间形成融冰带,即防止水面结冰,从而达到防冰的效果,因此,该装置代替了人工除冰的过程,从而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闸门防冰装置的从上游向下游的俯视图;
[0024]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闸门防冰装置,以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00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闸门防冰装置,用于对闸门2进行加热除冰,其中,包括:安装在闸门2顶部对闸门2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本申请中,通过在水中的闸门2上安装了加热组件,并通过加热组件的产生的热量对闸门2进行加热,以除去表面的冰,同时在加热过程中,在冰与闸门2之间形成融冰带,即防止水面结冰,从而达到防冰的效果,因此,该装置代替了人工除冰的过程,从而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
[0028]本申请中提供的加热组件具体包括:安装在闸门2顶部(此处的顶部为闸门2生产完成后,较高的位置)的溢流热板1,且该溢流热板I开设有密闭的加热腔11,该加热腔11内填充有导热工质3 ;安装在加热腔11内的加热器4,优选地,该加热器4为电加热器。通过热导工质3对加热器4产生的热量进行传递。
[0029]工作时,通过对加热器4进行控制,以使加热器4接电开始工作而产生热量,密闭在加热腔11内的导热工质3吸收加热器4产生的热量而由液态变为气体,气态的导热工质3逐渐在加热腔11内扩散,直至充满整个加热腔11,同时将热量传递给溢流热板1,使溢流热板I形成热源。将热量传递给溢流热板I后的气体温度降低变成为液体,液体汇流至加热器4处继续进行加热,从而持续的为溢流热板I提供热量。由于成为热源的溢流热板I与闸门2的闸门面板22贴合,所以其吸收的热量能够始终使与其接触的冰融化,从而形成融冰带,在持续加热过程中,能够防止水面结冰,从而降低了冰压力对水中闸门2的影响。通过上述的描述可知,在实际中需要将导热工质3淹没加热器4,而对于导热工质3的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具体地,该闸门防冰装置通过连接紧固件7固定在闸门2的顶部。
[00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只是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的具体结构,在实际中,根据成本的要求和使用便捷性考虑,还可直接将加热组件设置为电加热器,通过操作者手持电加热器以对冰面进行除冰,因此,本申请的核心是通过加热组件对水中的闸门2处的冰面进行除冰,只要符合上述目的的结构均在保护范围内。
[0031]为了增大加热器4与导热工质3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加热组件的热传导效率,将加热器4平行于溢流热板I的加热腔11的底面布置。对于加热器4的布置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方式,只要保证加热器4的最大接触面与导热工质3接触即可。
[0032]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将加热器4设置在加热腔11的底面。由于导热工质3需要淹没加热器4,因此,为了减少导热工质3的量,优选的将加热器4布置在底面上。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地,增大了气态导热工质3的空间,进而提高了溢流热板I的加热面积。在不考虑成本的前提下,也可将加热器4任意布置。
[0033]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溢流热板I上用于检测溢流热板I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装置5,优选地,该温度传感装置5为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装置5检测溢流热板I表面的温度,并根据温度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加热器4继续进行加热,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具体地,该温度传感装置5通过开设在溢流热板I上的安置孔而安装在溢流热板I上,并通过盖板对温度传感装置5进行保护。此处,只是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器5的安装方式,对于其他方式也在保护范围内。
[0034]由于该溢流热板I为密封腔体,为了防止其内部的导热工质3的气体压力过大,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溢流热板I上,用于检测加热腔11内压力的压力传感装置6,具体地,该压力传感装置6为压力传感器。在工作时,该压力传感装置6时刻检测气态的导热工质3的压力,当压力达到预设要求时,关闭加热器4,以防止溢流热板I内部的压力过大,提闻其使用寿命。
[003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除冰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温度传感装置5和压力传感装置6发出的信号,并控制加热器4工作状态的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具体地,将该加热组件通过电缆和温度压力信号线与电控系统相连,以保证加热组件的参数和工况均由电控系统控制。
[0036]工作时,当压力传感装置6检测到加热腔11内的压力达到压力预设值时,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后调节加热器4,以使其停止加热,以防止加热腔11内的压力过大。当温度传感装置5检测到溢流热板I表面的温度达到温度预设值时,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后调节加热器4,以使其停止加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只要能实现上述控制即可。
[0037]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该闸门防冰装置还包括开设在溢流热板I上,并与加热器4相对的加热器检修口(图中未示出),通过该加热器检修口对加热器4进行更换和维修;和用于密封该加热器检修口的密封装置。在实际中,操作者可将密封装置拆卸下来,通过加热器检修口对加热腔内的加热器4进行维修或更换,当维修或更换完成后,再通过密封装置将加热器检修口密封上,以保证溢流热板I的密封性。具体地,该密封装置可为能够遮挡加热器检修口的遮挡板,并在遮挡板与溢流热板I之间设置密封垫,最终通过螺钉实现三者的可拆卸连接。此处只是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密封装置,对于其他可实现加热器检修口密封的装置均在保护范围内。[003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将溢流热板I的迎水面(图2中看图过程中的右边)的高度设置为低于溢流热板I的过水面(图2中看图过程中的左边)的高度,并将迎水面和过水面光滑过渡连接,使溢流热板I的迎水面和过水面形成弧形溢流面。由于过水面高于迎水面,当高出闸门2顶部的水流流过溢流面时,水向外向下流,在溢流面上形成一道瀑布,极大的增加了该闸门2的美观性。
[0039]优选的实施例中,将该溢流热板I设置为不锈钢板,以使其能够承受一定的冰压力,防止损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中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不同材质的溢流热板1,只要能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即可。
[0040]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4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闸门防冰装置,用于对闸门(2)进行加热除冰,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在所述闸门(2)的顶部对所述闸门(2)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门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安装在所述闸门(2)顶部,且其密封加热腔(11)内填充有导热工质(3)的溢流热板(O; 安装在所述加热腔(11)内的加热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门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4)平行于所述溢流热板(I)的加热腔(11)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闸门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4)设置在所述加热腔(11)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门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溢流热板(I)上用于检测所述溢流热板(I)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装置(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闸门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溢流热板(I)上,用于检测所述溢流热板(I)的加热腔(I I)内压力的压力传感装置(6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闸门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装置(5)和所述压力传感装置(6)发出的信号,并控制所述加热器(4)工作状态的控制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闸门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溢流热板(I)上,并与所述加热器(4)相对的加热器检修口 ; 用于密封所述加热器检修口的密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闸门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热板(I)的迎水面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流热板(I)的过水面的高度,且所述迎水面和所述过水面光滑过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闸门防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热板(I)为不锈钢板。
【文档编号】E02B7/20GK203475396SQ20132052577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杨忠群 申请人:湖南三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