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31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其包括雨水井体、连接管、钢纤维箅井座、钢纤维井箅盖,所述雨水井体侧面设置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用于安装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敷设在道路平侧石下;所述雨水井体上设置有钢纤维箅井座,钢纤维箅井座上盖有钢纤维井箅盖。本实用新型在积水路段增设雨水井,就近连接至现有雨水井,可较好解决路面积水的问题;增设的雨水井体积仅为传统雨水井体积的12%,因此,建设新型雨水井开挖土方量较少;由于新型雨水井及连接管均位于道路平侧石下,对路面结构影响较小。
【专利说明】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具体地说是用于敷设地下管线及井排除路面雨水,属于市政交通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当有较大降雨时,城市道路局部路段时有积水,严重影响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过。分析积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积水路段虽有雨水井但雨水井数量偏少,无法及时排除路面雨水,从而局部路段产生积水;2、雨水井一般位于道路低点且同道路同期实施,在道路建成通车后,路基发生沉降易产生新的低点,由于新的低点很难预测,因此往往新的低点处未设置雨水井,若已建雨水井与新的低点距离较远时,往往该处成为积水路段。对于以上原因产生路面积水的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法:对于积水路段有雨水井的,往往采用打开雨水井盖,从而加快雨水流入雨水井;对于积水路段无雨水井的,采用人工清扫或采用小型抽水设备使积水排至就近雨水井。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在积水路段增设雨水井,可较好解决路面积水的问题;雨水井体积仅为传统雨水井体积的12%,开挖土方量较少,对路面结构影响较小。
[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包括雨水井体、连接管、钢纤维箅井座、 钢纤维井箅盖,所述雨水井体侧面设置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用于安装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敷设在道路平侧石下;所述雨水井体上设置有钢纤维箅井座,钢纤维箅井座上盖有钢纤维井箅盖。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雨水井体长度为43cm,宽度为27 cm ;高度为 45 cm。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采用DN200 HDPE管。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雨水井体为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雨水井体通过连接管与已建的雨水井接通。
[0009]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0]本实用新型在积水路段增设雨水井,就近连接至现有雨水井,可较好解决路面积水的问题;施工方法简便,增设的雨水井为新型雨水井,体积仅为传统雨水井体积的12%,因此建设新型雨水井开挖土方量较少;由于新型雨水井及连接管均位于道路平侧石下,建设新型雨水井及连接管,对路面结构影响较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面立体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面立体图。[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雨水井短边截面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雨水井长边截面图。
[0015]图5为积水路面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雨水井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18]如图1-图6所示,包括雨水井体1、连接管2、钢纤维箅井座3、钢纤维井箅盖4、已建的雨水井5、平侧石6、平石7、路面8。
[0019]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包括雨水井体1、连接管2、钢纤维箅井座3、钢纤维井箅盖4,在所述的雨水井体I侧面设置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用于安装连接管2 ;所述雨水井体I上设置有钢纤维箅井座3,钢纤维箅井座3上盖有钢纤维井箅盖4 ;所述雨水井体I通过连接管2与已建的雨水井5接通;所述连接管敷设在道路平侧石6下。
[0020]所述雨水井体I长度为43cm,宽度为27 cm ;高度为45 cm。所述连接管2采用DN200 HDPE 管。
[0021]本实用新型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22]1、根据路面8积水情况,测算实施新型雨水井的位置及数量;
[0023]2、在实施雨水井处,挖除平侧石6后再向下挖长度为48-52cm、宽度为33-37cm、深度为53-57cm的基坑;在基坑底浇筑IOcm C15砼基础,安放雨水井体1,雨水井体周边缝隙,灌注C15砼;
[0024]3、在所述的雨水井体I侧面设置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用于安装连接管2 ;所述雨水井体I长度为43cm,宽度为27 cm ;高度为45 cm。所述连接管2采用DN200 HDPE管。所述的雨水井体I为金属或塑料预制而成。
[0025]4、在已建雨水井5与雨水井之间,开槽施工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敷设在道路平侧石6下;所述雨水井通过连接管2与已建的雨水井5接通;所述连接管坡度1%,坡度向已建雨水井;
[0026]5、在所述雨水井体I上设置有钢纤维箅井座3,钢纤维箅井座3上盖有钢纤维井箅盖4 ;
[0027]6、在连接管2处回填C15砼至平石7底;
[0028]7、最后安装平侧石6。其余施工要求同现有技术。
[0029]本实用新型新型雨水井,采用增设新型雨水井及连接管,排除路面积水。由于增设的新型雨水井位于积水路段的低点,当有较大降雨时,城市道路局部路段的积水,可迅速汇流至增设的新型雨水井内,再由新型雨水井排向道路已建的雨水管网中,最后通过雨水管网排至河道或道路范围以外,因此可较好的解决路段积水的问题。
[0030]由于新型雨水井,体积仅为传统雨水井体积的12%,建设新型雨水井开挖土方量较少;新型雨水井及连接管均位于道路平侧石下,对路面结构影响较小。本实用新型对积水路段进行增设新型雨水井及连接管的建设,对原有路面影响较小而且建设费用较低,排除路面积水效果较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其特征是:包括雨水井体(I)、连接管(2)、钢纤维箅井座(3)、钢纤维井箅盖(4),所述雨水井体(I)侧面设置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用于安装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敷设在道路平侧石(6)下;所述雨水井体(I)上设置有钢纤维箅井座(3 ),钢纤维箅井座(3 )上盖有钢纤维井箅盖(4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其特征是:所述雨水井体(I)长度为43cm,宽度为27 cm ;高度为45 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2)采用DN200 HDPE 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其特征是:所述的雨水井体(I)为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其特征是:所述雨水井体(I)通过连接管(2)与已建的雨水井(5)接通。
【文档编号】E03F5/04GK203546882SQ20132066010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张忠桥, 顾建军 申请人: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