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冲水大便器装置,特别是有关通过利用喷射泵作用供给的清洗水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冲水大便器装置,这种冲水大便器装置设有喷射泵单元,能持续向便器的盆面提供强势的水流。
该便器从直连于自来水管的喷射喷嘴吐出清洗水,将贮水水箱内的水卷入喉管内,给便器提供大流量的清洗水。这种喷射泵单元中,在喷射喷嘴的上游侧安装有定流量阀,将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控制为规定流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5-8668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由于安装场所的自来水水压等条件的影响,出现了如下问题:经过定流量阀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在喷射泵单元中,是通过从喷射喷嘴吐出的清洗水吸引贮水水箱内的清洗水来提供给便器的,因此从喷射喷嘴吐出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进一步增大,提供给便器的清洗水量也会产生进一步增大的变化。
其结果为,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提供给便器的清洗水量增大,存在水会溢出盆面的问题。
并且,若为了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能避免水溢出盆面,而在最初的设定中减少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则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减少时,提供给便器的水量会更少,造成清洗性能下降而便器清洗效果不佳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课题而进行,目的为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装置,该冲水大便器装置在对便器本体进行清洗的所有工序中,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时,能够通过溢出部件让提供给盆部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之下,防止清洗水从盆部溢出,并且,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减小的情况下,能够使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成为接近既定的规定流量的较大流量值,能够抑制清洗性能的下降。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冲水大便器装置,通过利用喷射泵作用供给的清洗水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装置,具有:便器本体,便器本体具有承接污物的盆部,及将作为清洗水供给的水向盆部引导的导水路;将向导水路供给的水贮存在内部的水箱;以至少一部分被没在水中的状态配置在水箱内部的喷射泵单元;向喷射泵单元供给规定流量的阀门;喷射泵单元具有:作为在一端侧形成有吸引口的管使从吸引口流入内部的水向着导水路流出的喉管,及面对该喉管的吸引口配置的喷射喷嘴;喷射泵单元的构成方式为:通过让该喷射喷嘴从吸引口向喉管内部喷射水,诱发喷射泵作用,使得所述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比从所述喷射喷嘴喷射的水的流量增大,将流量增大的水从喉管向导水路供给;其特征为,进一步,冲水大便器装置具有溢出部件,溢出部件形成有流路开口部,在对便器本体进行清洗的所有工序中,当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时,从喉管向导水路流动的水的一部分会通过流路开口部溢出到水箱内,使得从导水路提供给盆部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以下。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具有溢出部件,溢出部件形成有流路开口部,当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即按照让清洗水不会从盆部飞散到盆部以外而设定的流量时,从喉管向导水路供给的水的一部分会溢出到水箱内,使得从导水路提供给盆部的水流量减少到所述既定的规定流量以下。由此,在由于安装场所的自来水水压等条件的影响,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的既定流量因安装场所不同而产生变化的情况下,在对便器本体进行清洗的所有工序中,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规定流量时,由于能够通过溢出部件使提供给盆部的水流量减少到规定流量以下,吸收因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变化引起的水流量增大,可以防止清洗水从盆部溢出。而且,在对便器本体进行清洗的所有工序中,当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减少时,能够使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成为接近规定流量的较大流量值,能够抑制清洗性能的下降。
本发明优选,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形成于水箱内满水时水位以上的高度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形成于水箱内满水时水位以上的高度位置。在此,假如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形成于水箱内满水时水位的下方,则喉管内部流动的清洗水会无法流到水箱内或者流出量不充分,无法使提供给盆部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以下,有可能导致清洗水从盆部飞散到外部。
因此,在本发明中,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形成于水箱内满水时水位以上的高度位置,能够防止喉管内部流动的清洗水无法流到水箱内或者流出量不充分。其结果为,通过溢出部件使提供给盆部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以下,能更切实防止清洗水从盆部飞散到外部,同时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减少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清洗性能的下降。
本发明优选,溢出部件的构成方式为,在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未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的情况下,让从喉管向导水路供给的水不会从流路开口部溢出到所述水箱内。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当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未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时,溢出部件不会让清洗水溢出到水箱,所以,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因安装场所不同而产生变化的情况下,当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较小时,清洗水会向导水路供给,而不会通过溢出部件向水箱内溢出清洗水。由此,能更切实地抑制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变化带来的清洗性能下降。
本发明优选,溢出部件的所述流路开口部形成于水箱内满水时水位附近的高度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溢出部件的所述流路开口部形成于水箱内满水时水位附近的高度位置,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排水口部下游侧的流路为满水状态时,与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形成于喉管上方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更早的阶段,通过溢出部件使提供给盆部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以下。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防止清洗水从盆部溢出。
本发明优选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形成于喉管与排水口部之间,该排水口部形成于喉管和导水路之间的流路上并且配置于水箱内满水时水位附近的高度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排水口部形成于喉管和导水路之间的流路上并且配置于水箱内满水时水位附近的高度位置,而溢出部件的所述流路开口部形成于喉管与该排水口部之间,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排水口部下游侧的流路为满水状态时,与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形成于喉管上方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更早的阶段,通过溢出部件使提供给盆部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以下。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防止清洗水从盆部溢出。
本发明优选喉管下游侧的端部,配置于喉管和导水路之间流路上所形成的排水口部的上方并与排水口部分开,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形成于配置在满水时水位附近高度位置的排水口部与喉管下游侧的端部之间。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喉管下游侧的端部配置于喉管和导水路之间流路上所形成的排水口部的上方并与排水口部分开,排水口部配置于满水时水位附近高度位置,而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形成于这样的喉管下游侧端部与排水口部之间,所以,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排水口部下游侧的流路为满水状态时,与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形成于喉管上方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更早的阶段,通过溢出部件使提供给盆部的水流量更切实地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以下。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切实地防止清洗水从盆部溢出。
本发明优选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与形成于喉管和导水路之间流路上的排水口部分开形成,并且流路开口部以流路开口部上游侧流路与排水口部下游侧的流路相连通的形式形成。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与形成于喉管和导水路之间流路上的排水口部是分开形成的,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排水口部下游侧的流路为满水状态时,与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形成于喉管上方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更早的阶段,通过溢出部件使提供给盆部的水流量更切实地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以下。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切实地防止清洗水从盆部溢出。
本发明优选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喉管。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至少一部分形成于喉管,所以可以通过喉管以较简单的方式形成流路开口部,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时,能够通过溢出部件使提供给盆部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以下。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防止清洗水从盆部溢出。
根据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装置,在对便器本体进行清洗的所有工序中,在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时,可以通过溢出部件使提供给盆部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以下,防止清洗水从盆部溢出,并且,当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减少时,能够使从阀门向喷射喷嘴供给的水流量成为接近既定的规定流量的较大流量值,能够抑制清洗性能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平面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清洗水水箱装置内部构造的截面立体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清洗水水箱装置内部构成的框图。
图4为沿图1的iv-iv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5为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清洗初期向便器本体供给的清洗水流量,与从喷射喷嘴喷射的清洗水水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未达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时,清洗水在喉管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流动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时,清洗水在喉管、流路开口部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流动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8为通过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喉管、贮水水箱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的概略部分截面表示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的概略部分剖视图。
图9为通过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喉管、贮水水箱及排水口下游侧流路的概略部分截面表示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的概略部分剖视图。
图10为通过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喉管、贮水水箱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的概略部分截面表示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的概略部分剖视图。
图11为通过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喉管、贮水水箱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的概略部分截面表示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的概略部分剖视图。
图12为通过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喉管、贮水水箱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的概略部分截面表示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的概略部分剖视图。
图13为通过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喉管、贮水水箱及排水口下游侧流路的概略部分截面表示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的概略部分剖视图。
符号说明
1-冲水大便器装置;2-便器本体;2a-后部;4-清洗水水箱装置;6-盆部;8-内缘部;10-台部;12-排水弯管排水路;12a-入口;14-排水口;16-导水路;18-第1内缘吐水口;20-第2内缘吐水口;22-第1通水路;24-第2通水路;26-贮水水箱;26a-顶部;26b-下方突出水箱部;26c-水箱内侧台面;26d-水箱安装面;28-供水管路;30-供水阀装置;32-喷射泵单元;34-手柄;36-驱动轴;38-喉管;38a-上升管部;38b-下降管部;38c-吸引口;38d-下游端;40-喷射喷嘴;42-定流量阀;44-真空破坏阀;48-主阀;50-流路开口部;52-溢出部件;54-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a-下游侧流路底面;55-喷射流路;56-补给水流路;60-供水浮子;68-浮子;101-冲水大便器装置;138-喉管;138b-下降管部;138d-下游端;150-流路开口部;152-溢出部件;201-冲水大便器装置;214-排水口;226c-水箱内侧台面;238-喉管;238b-下降管部;238d-下游端;250-流路开口部;252-溢出部件;254-排水口下游侧流路;301-冲水大便器装置;314-排水口;338-喉管;338b-下降管部;338d-下游端;350-流路开口部;352-溢出部件;401-冲水大便器装置;414-排水口;426d-水箱侧面;426-贮水水箱;450-流路开口部;452-溢出部件;454a-顶面;454-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01-冲水大便器装置;514-排水口;526d-水箱侧面;526-贮水水箱;538-喉管;538b-下降管部;538d-下游端;550-流路开口部;552-溢出部件;554a-顶面;554-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601-冲水大便器装置;614-排水口;626-贮水水箱;638-喉管;638b-下降管部;638d-下游端;650-流路开口部;652-溢出部件;654a-顶面;654-排水口下游侧流路;a1-箭头;a2-箭头;a3-箭头;a4-箭头;a5-箭头;a6-箭头;a7-箭头;a8-箭头;a9-箭头;f0-流量;f1-规定流量;f2-流量;l1-距离;w0-水位;wl0-满水水位;wl1-水位;wl2-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根据图1及图2,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基本构造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平面图,图2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清洗水水箱装置内部构造的截面立体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具有便器本体2,及给该便器本体2供给清洗水的清洗水水箱装置4。例如,冲水大便器装置1为使用3.8升~6升的清洗水,优选使用3.8升~4.8升的清洗水进行清洗的节水型直冲式冲水大便器。
便器本体2具有,设于其前方侧的盆部6和形成于盆部6上缘的内缘部8,及形成于该内缘部8内周的台部10。
并且,在便器本体2的盆部6的底部开口有排水弯管排水路12的入口12a,该排水弯管排水路12具有向上方延伸的上升管(未图示)及向下方延伸的下降管(未图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为通过高度方向落差排出污物的直冲式便器。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就适用于直冲式便器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种方式,也可以适用于利用虹吸作用吸入盆部内的污物,并从排水弯管管路向外部一气排出的所谓虹吸式冲水大便器等其他形式的冲水大便器。
接下来,便器本体2具有:从清洗水水箱装置4的排水口14排出的清洗水所流入的导水路16;从便器本体2前方观察形成于左侧中央的第1内缘吐水口18;及从前方观察形成于右侧后方的第2内缘吐水口20。
并且,导水路16面向下游分支为第1通水路22和第2通水路24,该下游侧的流路(流路截面积)比上游侧变窄,导水路16的清洗水在经第1通水路22到达第1内缘吐水口18的同时,经第2通水路24到达第2内缘吐水口20,清洗水分别从第1内缘吐水口18及第2内缘吐水口20被吐出,清洗盆部6,将污物从排水弯管排水路12排出。
接下来,根据图1~图7,对清洗水水箱装置4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清洗水水箱装置内部构成的框图,图4为沿图1的iv-iv线观察的剖视图,图5为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清洗初期向便器本体供给的清洗水流量,与从喷射喷嘴喷射的清洗水水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未达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时,清洗水在喉管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流动的情形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喉管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时,清洗水在喉管、流路开口部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流动的情形的示意图。
如图1~图4所示,清洗水水箱装置4具有:贮存清洗水的贮水水箱26,贮水水箱26在平面视图中呈左右方向狭长扁平形状;向该贮水水箱26供给清洗水的供水管路28;设于该供水管路28的下游端,用于向便器本体2供给清洗水的喷射泵单元32;以及用于使用者手动操作进行清洗水供水的手柄34。
贮水水箱26在内部贮存向导水路16供给的水。贮水水箱26配置于便器本体2后方侧的较低位置,为低矮轮廓型(lowsilhouettetype)贮水水箱。作为这种低矮轮廓型贮水水箱,贮水水箱26的大部分配置于便器本体2的下侧而非上面。例如,低矮轮廓型贮水水箱中,贮水水箱26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以上配置于便器本体2的下侧而非上面。并且,由于是低矮轮廓型贮水水箱,贮水水箱26需配置到便器本体2的下部,所以,贮水水箱26的顶部26a被定位在较低的位置,冲水大便器装置1后方侧的贮水水箱26不引人注意,提高了冲水大便器装置1整体的美观及高级感。
贮水水箱26为扁平形状的水箱,其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其左右方向的宽度,位于便器本体2的后部外侧及左右两侧的部分,形成有向垂直方向下方突出并延伸至便器本体2的下方侧的长方形下突水箱部26b,整体来讲,从节水化及/或美观的角度出发,形成的是一个较小型贮水水箱。
供水管路28的上流端设有用于止住从外部自来水管等供水源(未图示)供给的清洗水的止水栓(未图示)。在进行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安装等状态下,该止水栓(未图示)用于止住从供水源(未图示)的供水,平常使用时保持为开的状态。
喷射泵单元32位于贮水水箱26的内部,以至少一部分没在水中的状态配置。喷射泵单元32具有:大致呈反u字形状(换言之,例如,呈反j字形状或鹅颈型形状)的,具有从下方向上方延伸的上升管部38a及从该上升管部38a的上端附近向下方延伸的下降管部38b的喉管38;向该喉管38喷射清洗水,诱发喷射泵作用的喷射喷嘴40;连接于供水管路28,用于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清洗水的供停水控制的供水阀装置30;能够将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清洗水的前进方向,从喉管38的内部方向切换为向着位于喉管38外部方向的补给水流路56及贮水水箱26内的切换部件(未图示);能够随着贮水水箱26内贮存的清洗水水位上下移动的浮子68;连接浮子68和切换部件(未图示)的连接部件(未图示);连接于该供水阀装置30和喷射喷嘴40之间的喷射流路55;及补给水流路56,补给水流路56的入口形成于喉管38入口部和喷射喷嘴40之间的外侧,并且在切换部件将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清洗水的前进方向切换为喉管38的外部方向时流入清洗水,形成一条能够不经过喉管38向排水口14供给清洗水的流路。
喉管38的上升管部38a的上游端形成有吸引口38c,该吸引口38c在贮水水箱26内位于下部,喉管38的下降管部38b的下游端38d连接于排水口(排水口部)14,该排水口(排水口部)14连通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16。
并且,喷射喷嘴40与喉管38的吸引口38c相向配置,喉管38的吸引口38c和喷射喷嘴40在贮水水箱26内总是保持没在水中的状态。
喷射泵单元32从喷射喷嘴40向喉管38的吸引口38c高速喷射清洗水,此时,在靠近喷射喷嘴40的喉管38内的吸引口38c周围的空间会形成负压,该负压诱发喷射泵作用(引射器效果)吸引贮水水箱26内周围的清洗水,这些清洗水和从喷射喷嘴40喷出的清洗水汇为一处,使得喉管38内流动的清洗水水量比从喷射喷嘴40喷出的清洗水水量增大,该增大的清洗水水量从下游端38d向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16供给。
即,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喷射泵作用”的含义为,无需依靠泵等其他机械要素,从喷射喷嘴40向喉管38的吸引口38c喷射的势头强劲的清洗水水流本身能够形成可以直接将喉管38的吸引口38c附近等周围的清洗水吸入的负压,利用该负压将吸入喉管38内的贮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向便器本体2侧压送。
除上述供水阀装置30以外,在供水管路28或喷射流路55内,供水阀装置30的上游侧设有定流量阀42(阀门),下游侧设有真空破坏阀44。该定流量阀42使得向供水阀装置30供给的清洗水保持几乎一定的流量,向喷射泵单元32供给既定的流量。真空破坏阀44从外部吸入空气,使得从真空破坏阀44至喷射喷嘴40之间的喷射流路55内不会形成负压。
向喷射泵单元32供给既定流量的定流量阀42,设置于供水管路28上,同时位于供水阀装置30的上游侧。定流量阀42将通过的水(清洗水)调整为预先定好的几乎一定的流量,在安装场所(设置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施工场所)的自来水水压、供水水圧等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经过定流量阀42的水流量(瞬间流量)根据安装场所不同有时也会产生变化。设置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施工场所的使用环境各不相同,自来水水压、供水水圧等条件也不会完全一样。经过定流量阀42的水流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也会发生变化,进一步,当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发生变化时,由于喷射泵作用而增大(加大幅度)的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也会增大,产生变化。以下,就本发明能够解决这种水流量变化问题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定流量阀42使用了所谓的定流量阀,但也可以为通过使用如减压阀等其他的构造将经过的水调整为预先定好的几乎一定流量的阀门装置。在这种阀门装置中,自来水水压、供水水圧等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当经过阀门装置的水流量因安装场所不同而发生变化时,通过配备本发明的溢出部件,同样能够解决水流量变化的问题。
如图3所示,供水阀装置30中,其上游侧连接于供水管路28,从供水管路28供水,进一步,其下游侧连接于喷射流路55,当主阀48开阀时向喷射流路55喷射吐水,持续供给一定流量的清洗水(成为吐水状态)。
供水阀装置30具有主阀48,主阀48为导向式隔膜阀,该主阀48根据导向阀(未图示)的动作进行开关。导向阀由驱动轴36连接于手柄34,由使用者对手柄34的手动操作对主阀48进行开关。主阀48随着导向阀的动作在止水状态和供水状态中进行切换,在导向阀的关动作下,着座于主阀座停止供水,变为止水状态(关状态),在导向阀的开动作下,离开主阀座开始供水,变为供水状态(开状态)。并且,该导向阀连接于配置在贮水水箱26内部的浮子,随着浮子的上下移动,导向阀进行开关动作,主阀48随之开关。
补给水流路56形成有与喷射喷嘴40不同的向便器本体2补给清洗水的流路。补给水流路56中,其入口部的配置方式为,面向喉管38的入口部和喷射喷嘴40之间的区域,并且,其出口部的配置方式为,在排水口14的流路开口部的上方向下(面向流路开口部)开口。
接下来,参照图2及图4,对溢出部件的结构进行说明。
冲水大便器装置1还具有溢出部件52,溢出部件52形成有流路开口部50,在清洗便器本体2的所有工序中,当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按照让清洗水不会从盆部飞散到盆部以外而设定的规定流量)f1时,使从喉管38向导水路16供给的水的一部分溢出到贮水水箱26内,从而使从导水路16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
溢出部件52具有能够让清洗水从流路溢出的流路开口部50,及设置于流路开口部50下方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
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形成于喉管38的下游端38d与水箱内侧台面(水箱内面)26c之间。换言之,喉管38的下游端38d,配置于水箱内侧台面26c上所形成的圆形排水口14的内侧,在排水口14内侧且在喉管38外侧的这一部分的开口部,形成了流路开口部50。在本实施方式中,喉管38的下游端38d,配置在水箱内侧台面26c的高度。流路开口部50在水箱内侧台面26c上形成,向上方开口。另外,喉管38的下游端38d,也可以延伸到水箱内侧台面26c的下方侧(排水口14的内部)。
水箱内侧台面26c,位于贮水水箱26内侧的中央附近,在贮水水箱26内满水时水位wl0的高度位置附近的高度位置,以几乎水平的平面形成。水箱内侧台面26c,也可以形成在贮水水箱26内满水时水位wl0的高度位置以上的高度位置。由于贮水水箱26为低矮轮廓型贮水水箱,相对于便器本体2配置于较低位置。如图1所示,水箱内侧台面26c的背面,即构成其下面的水箱安装面26d,安装于便器本体2的后部2a上。在水箱安装面26d放置于便器本体2的后部2a上并固定的状态下,排水口14和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16相连接。
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形成于水箱内侧台面26c上,也作为溢流开口使用。因此,流路开口部50通常形成于贮水水箱26内满水时的满水水位wl0的高度位置以上的高度位置。当贮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水位,因某种原因上升而超过满水时的满水水位wl0时,清洗水会从流路开口部50排出至便器本体2。
在本实施方式中,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由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16形成。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不仅限于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16,也可以是与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16连接的流路连接部件。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可以和导水路16一体形成,也可以与导水路16分别形成。
如图7所示,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中,其下游侧流路底面54a与流路开口部50之间的距离l1(高度)形成为较短长度(较低高度)。该距离l1是按照,当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按照让清洗水不会从盆部飞散到盆部以外而设定的规定流量)f1时,从喉管38流入下游侧流路底面54a并冲撞下游侧流路底面54a的水可以从流路开口部50溢出的长度(高度)而形成的。
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在流路开口部50的下侧形成有向便器本体2前后方向延伸的流路。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构成导水路16的一部分,由于导水路16的流路在前方侧分支而变得略微狭窄,当流入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的清洗水达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上的流量时,在变窄的流路受到压迫,使得其导水路16的上游侧即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为满水状态,清洗水从流路开口部50向贮水水箱26内溢出。另外,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的满水状态除包括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的全部为满水状态之外,还包括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的流路开口部50侧的流路的一部分为满水的状态,以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的流路开口部50的附近区域被清洗水充满的满水状态。
参照图4、图6及图7,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大清洗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小清洗时的动作,除清洗水水量变少外,清洗水的水流状态与大清洗时的动作基本类似,在此省略说明。
首先,图4表示的是大清洗开始前的清洗水水箱装置4。在这种状态下,贮水水箱26内的水位为通常状态的满水水位wl0,在供水阀装置30中,主阀48在主阀座(未图示)上着座,为止水状态。
大清洗开始时,使用者向一个方向手动操作手柄34,连接于手柄34的驱动轴36随之转动,使供水阀装置30的导向阀变为开状态,供水阀装置30的主阀48离开主阀座开始供水变为供水状态。清洗水一旦下降,供水浮子60随之下降,主阀48开放,供水阀装置30保持开状态。
如图6所示,从外部供水源供给的清洗水,经止水栓(未图示)、定流量阀42、供水阀装置30到达喷射流路55下游端的喷射喷嘴40,如箭头a1所示,从喷射喷嘴40向喉管38的吸引口38c喷射清洗水。由于喉管38的吸引口38c附近为负压,贮水水箱26内贮存的清洗水也被吸引至喉管38内,如箭头a2所示,通过供水阀装置30从外部供给的清洗水和贮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一起在喉管38内流动。于是,如箭头a3所示的喉管38内流动的清洗水水量,比箭头a1所示的从喷射喷嘴40喷出的清洗水水量增大,该增大的清洗水水量从下游端38d向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16供给。
如图6所示,在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未达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的情况下,从喉管38的下游端38d向排水口14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流下的清洗水,从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顺畅地向下游侧流动,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内的水位为wl1,不会从流路开口部50溢出,而如箭头a4所示,从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向导水路16流动。
与此相对,如图7所示,在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的情况下,在如箭头a5所示的从喷射喷嘴40喷出的清洗水水量的基础上,由于如箭头a6所示,贮水水箱26内贮存的清洗水被吸引至喉管38内,喉管38内流动的水流量进一步增大,该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这样,在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的情况下,如图7中箭头a7所示,从喉管38的下游端38d向排水口14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流下的清洗水,一旦在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及/导水路16内受到压迫,由于瞬间流量较高,无法从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向下游侧流出而使得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为满水状态,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内的水位为几乎满水的水位wl2,如箭头a8所示,从流路开口部50向贮水水箱26内溢出。换言之,当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满水时清洗水的圧力提高,清洗水从流路开口部50向贮水水箱26内溢出。因此,如箭头a9所示,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减少了相当于从流路开口部50溢出的这部分水量。
从喷射喷嘴40持续向喉管38内喷出清洗水,贮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在喷射泵作用下排出至喉管38内,贮水水箱26内的清洗水水量下降。一旦清洗水水量下降,切换部件因浮子68下降而开始工作,将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清洗水的前进方向由喉管38的内部方向切换为向着位于喉管38外部方向的补给水流路56及贮水水箱26内。于是,开始向贮水水箱26内供给清洗水,并且清洗水作为补给水经补给水流路56从导水路16向便器本体2供水。在贮水水箱26内,一旦清洗水上升,供水浮子60随之上升主阀被关闭,供水阀装置30变为止水状态。此时,来自喷射喷嘴40的供水结束,向补给水流路56的清洗水供给也停止,大清洗结束。
接下来,参照图5~图7,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向便器本体的清洗水供给流量和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清洗水水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5为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清洗初期向便器本体供给的清洗水流量,与从喷射喷嘴喷射的清洗水水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如上所述,在安装场所(设置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施工场所)自来水水压、供水水圧等条件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定流量阀42的水流量(瞬间流量)也会因场所不同而产生变化。在通过定流量阀42的水流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会产生变化。
例如,在以往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在假设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因安装场所的条件等而在c0~c1的范围变化的情况下,与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成比例的便器本体初期清洗水供给流量(在此情况下为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将在f0~f1的范围内变动。
以往此时,当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达到最大的c1流量时,通过让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不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按照让清洗水不会从盆部飞散到盆部以外而设定的规定流量)f1,来防止清洗水从盆部6飞散到盆部6以外。然而,由于是按照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达到最大的c1流量时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不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而设定的,因此当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为最小的c0流量时,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为流量f0,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减少,存在盆部6的清洗性能下降的问题。
这样,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未达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时,即,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未达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时,如图6所示,从喉管38的下游端38d向排水口14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流下的清洗水,不会从流路开口部50溢出,而是从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流向导水路16。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中,在预想到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根据安装场所环境及条件的变化会在c0~c1的范围变化的情况下,能够让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相对应的便器本体初期清洗水供给流量在f2~f1的范围变化。另外,此时向便器本体供给的清洗水流量与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不同。当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在c0~c1的范围变化时,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与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成比例地在f0~f1的范围变化。
因此,在本发明中,当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达到最大的c1流量时,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为f1,是比既定的规定流量f1高的值,可以预想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将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
这样,在预想到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将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的情况下,即,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时,如图7所示,从喉管38的下游端38d向排水口14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流下的清洗水,在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及/导水路16内受到压迫,无法从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向下游侧流出而使得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为满水状态,从流路开口部50向贮水水箱26内溢出。因此,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相应的减少了从流路开口部50溢出的这部分水量。
即使在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达到最大的c1流量的情况下,由于清洗水从流路开口部50溢出,能够使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的清洗水返回到贮水水箱26内,使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不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按照让清洗水不会从盆部飞散到盆部以外而设定的规定流量)f1。
另一方面,当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为最小的c0流量时,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为流量f2(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为f0),为低于既定的规定流量f1的值。此时,如图6所示,从喉管38的下游端38d向排水口14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流下的清洗水,不会从流路开口部50溢出,而从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流向导水路16。
如上所述,由于能够让当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达到最大的c1流量时,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不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因此能够让当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为最小的c0流量时,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为流量f2,使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较为增大。具体而言,通过改变喷射喷嘴40的直径及/或喉管38的形状等,相对于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增大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这样,由于能够在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为最小的c0流量时增大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f2,使之接近既定的规定流量f1,因此可以提高盆部6的清洗性能。
并且,即使在水流量为最小的c0流量时增大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的情况下,通过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也能够使当水流量达到最大的c1流量时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不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
因此,即使在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变化的情况下,通过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可以在让向便器本体2供给的清洗水流量不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的同时,让其成为与既定的规定流量f1比较接近的流量,能够让盆部6的清洗性能保持在较高的清洗性能。
这样,即使在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变化的情况下,通过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可以让与喷射喷嘴40喷射的水流量相对应的初期便器本体清洗水供给流量,在比以往的清洗水供给流量的变化范围f0~f1更窄的f2~f1的范围内变化。
根据上述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其具备的溢出部件52有流路开口部50,当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了按照让清洗水不会从盆部6飞散到盆部6以外而设定的既定的规定流量f1时,会使从喉管38向导水路16供给的水的一部分溢出到贮水水箱26内,使得从导水路16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
由此,在由于安装场所的自来水水压等条件,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的既定流量因安装场所不同而产生变化的情况下,在对便器本体2进行清洗的所有工序中,在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时,由于能够通过溢出部件52使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吸收因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变化而引起的水流量增大,因此可以防止清洗水从盆部6溢出。进一步,在对便器本体2进行清洗的所有工序中,当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减少时,能够将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设定为接近既定的规定流量的较大流量值,能够抑制清洗性能下降。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形成于贮水水箱26内满水时的满水水位wl0以上的高度位置。在此,假如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形成于贮水水箱26内满水时的满水水位wl0下方,则喉管38内部流动的清洗水无法流到贮水水箱26内,或者流出量不充分,无法使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有可能导致清洗水从盆部6飞散到外部。
因此,在本发明中,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形成于贮水水箱26内满水时的满水水位wl0以上的高度位置,能够防止喉管38内部流动的清洗水无法流到水箱内,或者流出量不充分。其结果为,通过溢出部件52使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能够更切实防止清洗水从盆部6飞散到外部,同时在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减少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清洗性能下降。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由于溢出部件52在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未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的情况下,不会让清洗水溢出到贮水水箱26,所以,在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因安装场所不同而产生变化的情况下,当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较小时,不会让清洗水通过溢出部件52向贮水水箱26内溢出,而使清洗水向导水路16供给。由此,能更切实地抑制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的变化带来的清洗性能下降。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由于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形成于贮水水箱26内满水时的水位附近的高度位置,因此,在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排水口14下游侧的流路为满水状态时,与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形成于喉管38上方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更早的阶段,通过溢出部件52使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以下。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防止清洗水从盆部6溢出。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由于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形成于喉管38及排水口14之间,排水口14形成于喉管38及导水路16之间的流路上并且配置于贮水水箱26内满水时水位附近的高度位置,因此在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38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排水口14下游侧的流路为满水状态时,与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形成于喉管38上方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更早的阶段,通过溢出部件52使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防止清洗水从盆部6溢出。
接下来,参照图8,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以不同的构造形成的例子。
图8为通过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喉管、贮水水箱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的概略部分截面表示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的概略部分剖视图。由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对这些部分付以相同符号,省略说明。在此,仅就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等进行说明。另外,在图8中对于冲水大便器装置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以外的构造予以省略说明(以下图8~图13中相同)。
如图8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中,喉管138的下降管部138b的下游端138d设置于离开水箱内侧台面26c的上方的位置。进一步,冲水大便器装置101具有溢出部件152,溢出部件152上形成有流路开口部150,在对便器本体2进行清洗的所有工序中,当喉管1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按照让清洗水不会从盆部飞散到盆部以外而设定的规定流量)f1时,从喉管138向导水路16供给的水的一部分会从流路开口部150溢出到贮水水箱26内,使得从导水路16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
溢出部件152具有能够让清洗水从流路溢出的流路开口部150;及设置于流路开口部150下方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
流路开口部150形成于设置在排水口114上方的喉管138的下游端138d与水箱内侧台面(水箱内面)26c的排水口114之间。即,流路开口部150设置于喉管138下游端138d的下方。因此,流路开口部150在水箱内侧台面26c上由排水口114形成。并且,流路开口部150在水箱内侧台面26c的上方由排水口114和下游端138d之间的缝隙空间形成。流路开口部150形成于水箱内侧台面26c以上的高度位置,并且为比贮水水箱26内满水时水位wl0的高度位置更高的高度位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01,由于溢出部件152的流路开口部150形成于,在贮水水箱26的排水口114的上方分开配置的喉管138的下游端部138d,与在喉管138和导水路16之间的流路上形成并且位于贮水水箱26内满水时的满水水位wl0的高度位置附近的高度位置的排水口114之间,在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1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排水口114下游侧的流路为满水状态时,与溢出部件152的流路开口部150形成于喉管138上方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更早的阶段,通过溢出部件152使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更切实地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因此,能够进一步更切实地防止清洗水从盆部6溢出。
接下来,参照图9,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201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以不同的构造形成的例子。
图9为通过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喉管、贮水水箱及排水口下游侧流路的概略部分截面表示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的概略部分剖视图。由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对这些部分付以相同符号,省略说明。在此,仅就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等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201中,喉管238的下降管部238b的下游端238d安装于水箱内侧台面26c的排水口214。并且,水箱内侧台面26c上设有独立于排水口214的流路开口部250,流路开口部250与排水口下游侧流路254连通。
进一步,冲水大便器装置201具有溢出部件252,溢出部件252上形成有流路开口部250,在对便器本体2进行清洗的所有工序中,当喉管2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按照让清洗水不会从盆部飞散到盆部以外而设定的规定流量)f1时,从喉管238向导水路16供给的水的一部分会从流路开口部250溢出到贮水水箱26内,使得从导水路16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排水口214与喉管238的下游端238d连接,形成连续的配管状流路。即,喉管238的下游端238d也可以延伸到水箱内侧台面26c的下方侧(排水口214的内部)。
溢出部件252具有能够让清洗水从排水口下游侧流路254溢出的流路开口部250;及设置于排水口214及流路开口部250下方的流路开口上游侧流路255。
流路开口部250在与连接于排水口214的喉管238的下游端238d相隔开的位置、或附近的位置、或相邻的位置单独形成。此外,流路开口部250在与水箱内侧台面26c的排水口214相隔开的位置、或附近的位置、或相邻的位置单独形成。流路开口部250作为与排水口214不同的流路而形成,向下方延伸,连接于排水口下游侧流路254。另外,流路开口部250也可以是,配置于与排水口(排水口部)214相邻的位置,构成排水口214附近的排水口下游侧流路254的壁面与构成流路开口上游侧流路255的壁面相连接或作为共通的同一壁面形成。流路开口部250在水箱内侧台面26c上与排水口214并列形成并且形成在相同的高度位置。由于流路开口上游侧流路255与排水口下游侧流路254,在比排水口214更靠下游侧的位置连通,排水口下游侧流路254内清洗水为满水状态水圧升高的情况下,清洗水会从流路开口部250溢出到贮水水箱26内。并且,流路开口部250也可以作为溢流开口使用,在此省略详细说明。流路开口部250形成的高度位置在水箱内侧台面26c,并且形成于比贮水水箱26内满水时水位wl0的高度位置更高的高度位置。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201,由于溢出部件252的流路开口部250,在与形成于喉管238和导水路16之间流路上的排水口214的位置相隔开的位置、或附近的位置、或相邻的位置单独形成,因此在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2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排水口214下游侧的流路成为满水状态时,与溢出部件252的流路开口部250形成于排水口214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更早的阶段,通过溢出部件252使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更切实地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因此,能够进一步更切实地防止清洗水从盆部6溢出。
接下来,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301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部50以不同的构造形成的例子。
图10为通过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喉管、贮水水箱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的概略部分截面表示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的概略部分剖视图。由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对这些部分付以相同符号,省略说明。在此,仅就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等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301中,流路开口部350形成于喉管338的下游端338d附近的位置或其他的位置。
进一步,冲水大便器装置301具有溢出部件352,溢出部件352上形成有流路开口部350,在对便器本体2进行清洗的所有工序中,当喉管3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按照让清洗水不会从盆部飞散到盆部以外而设定的规定流量)f1时,从喉管338向导水路16供给的水的一部分会从流路开口部350溢出到贮水水箱26内,使得从导水路16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
溢出部件352具有能够让清洗水从喉管338内的流路溢出的流路开口部350;及设置于流路开口部350下方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
流路开口部350在设置于排水口314上方的喉管338的下游端338d的附近,至少形成于喉管338的外周上。另外,流路开口部350也可以跨在喉管338的外周上及水箱内侧台面26c上而形成。喉管338的下降管部338b的下游端338d安装于水箱内侧台面26c的排水口314。此时,流路开口部350的开口的下端部位于与水箱内侧台面26c的上面相同的高度位置。流路开口部350在水箱内侧台面26c的上方横向开口而形成。流路开口部350形成于水箱内侧台面26c以上的高度位置,并且形成于比贮水水箱26内满水时水位wl0的高度位置更高的高度位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301,由于溢出部件352的流路开口部350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喉管338,流路开口部350可以利用喉管338以较简单的方式形成,因此在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338内部流动的水的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时,能够通过溢出部件352使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防止清洗水从盆部6溢出。
接下来,参照图11,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401进行说明。第五实施方式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及贮水水箱26以不同的构造形成的例子。
图11为通过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喉管、贮水水箱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的概略部分截面表示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的概略部分剖视图。由于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对这些部分付以相同符号,省略说明。在此,仅就第五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等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401中,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454配置于贮水水箱426的内部,在贮水水箱426的内部形成独立的流路。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454在其下游侧经过贮水水箱426的水箱侧面(水箱内面)426d,连接于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454在其上游侧,连接于喉管438的下降管部438b的下游端438d。
进一步,冲水大便器装置401具有溢出部件452,溢出部件452上形成有流路开口部450,在对便器本体2进行清洗的所有工序中,当喉管4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按照让清洗水不会从盆部飞散到盆部以外而设定的规定流量)f1时,从喉管438向导水路16供给的水的一部分会从流路开口部450溢出到贮水水箱426内,使得从导水路16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
溢出部件452形成于从贮水水箱426的水箱侧面426d向内侧延伸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454上。该溢出部件452具有能够让清洗水从流路溢出的流路开口部450;及设置于流路开口部450下方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454。在本实施方式中,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454形成了排水口414。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454在流路开口部450的下方横向弯曲,从顶面454a至底面的高度较矮。因此,从上方流入的清洗水较容易溢出。
溢出部件452的流路开口部450形成于,喉管438的下游端438d和在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454的顶面454a上形成的排水口414之间。换言之,喉管438的下游端438d,配置于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454的顶面454a上所形成的圆形排水口414的内侧,排水口414内侧且同时为喉管438外侧的这部分的开口部,形成了流路开口部450。在本实施方式中,喉管438的下游端438d,配置在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454的顶面454a的高度。流路开口部450向上方开口。另外,喉管438的下游端438d也可以延伸至排水口414的内部。
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454的顶面454a,在贮水水箱426的内侧的中央附近,形成于贮水水箱426内的满水时的满水水位wl0的高度位置附近的高度位置。顶面454a也可以形成于贮水水箱426内满水时的满水水位wl0的高度位置以上的高度位置。溢出部件452的流路开口部450也可以作为溢流开口使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401,由于溢出部件452的流路开口部450形成于喉管438和排水口414之间,而排水口414形成于设置在贮水水箱426内部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454上,且配置于贮水水箱426内满水时的满水水位wl0高度位置附近的高度位置,因此在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38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4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排水口414下游侧的流路为满水状态时,与溢出部件452的流路开口部450形成于喉管438的上游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更早的阶段,通过溢出部件452使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防止清洗水从盆部6溢出。
接下来,参照图12,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501进行说明。第六实施方式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及贮水水箱26以不同的构造形成的例子。
图12为通过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喉管、贮水水箱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的概略部分截面表示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的概略部分剖视图。由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对这些部分付以相同符号,省略说明。在此,仅就第六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等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在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501中,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54配置于贮水水箱526的内部,在贮水水箱526的内部形成独立的流路。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54在其下游侧经过贮水水箱526的水箱侧面(水箱内面)526d,连接于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54在其上游侧,与喉管538的下降管部538b的下游端538d是分开设置的。喉管538的下游端538d配置于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54的顶面554a的上方。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54在流路开口部550的下方横向弯曲,从顶面554a至底面的高度较矮。因此,从上方流入的清洗水较容易溢出。
进一步,冲水大便器装置501具有溢出部件552,溢出部件552上形成有流路开口部550,在对便器本体2进行清洗的所有工序中,当喉管5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按照让清洗水不会从盆部飞散到盆部以外而设定的规定流量)f1时,从喉管538向导水路16供给的水的一部分会从流路开口部550溢出到贮水水箱526内,使得从导水路16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
溢出部件552形成于从贮水水箱526的水箱侧面526d向内侧延伸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54上。该溢出部件552具有能够让清洗水从流路溢出的流路开口部550;及设置于流路开口部550下方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54。在本实施方式中,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54形成了排水口514。
流路开口部550形成于设置在排水口514上方的喉管538的下游端538d和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54的排水口514之间。即,流路开口部550设置于喉管538下游端538d的下方。因此,流路开口部550在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54的顶面554a上由排水口514形成。并且,流路开口部550在顶面554a的上方由排水口514和下游端538d之间的缝隙空间形成。流路开口部550形成于顶面554a以上的高度位置,并且为比贮水水箱526内满水时水位wl0的高度位置更高的高度位置。
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54的顶面554a,在贮水水箱526的内侧的中央附近,形成于贮水水箱526内满水时的满水水位wl0的高度位置附近的高度位置。顶面554a也可以形成于贮水水箱526内满水时的满水水位wl0的高度位置以上的高度位置。溢出部件552的流路开口部550也可以作为溢流开口使用。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501,由于溢出部件552的流路开口部550形成于,在贮水水箱526的排水口514的上方分开配置的喉管538的下游端部538d,和形成于贮水水箱526内部所设流路上并且位于贮水水箱526内满水时的满水水位wl0的高度位置附近的高度位置的排水口514之间,因此在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5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排水口514下游侧的流路为满水状态时,与溢出部件552的流路开口部550形成于喉管538上游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更早的阶段,通过溢出部件552使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更切实地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因此,能够进一步更切实地防止清洗水从盆部6溢出。
接下来,参照图13,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601进行说明。第七实施方式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1的溢出部件52的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54及贮水水箱26以不同的构造形成的例子。
图13为通过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的喉管、贮水水箱及流路开口下游侧流路的概略部分截面表示溢出部件的流路开口部的概略部分剖视图。由于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对这些部分付以相同符号,省略说明。在此,仅就第七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等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601中,排水口下游侧流路(第一流路)654配置于贮水水箱626的内部,在贮水水箱626的内部形成独立的流路。排水口下游侧流路654在其下游侧经过贮水水箱626的水箱侧面(水箱内面)626d,连接于便器本体2的导水路。排水口下游侧流路654在其上游侧连接于喉管638的下降管部638b的下游端638d。并且,在贮水水箱626的内部,在离开排水口(排水口部)614独立出来的位置另设有流路开口部650,流路开口部650的上游侧的流路开口上游侧流路(第二流路)655与排水口下游侧流路654连通。另外,流路开口部650也可以是,配置于与排水口(排水口部)614相邻的位置,构成排水口下游侧流路654的壁面与构成流路开口上游侧流路655的壁面相连接或作为共通的同一壁面形成。
进一步,冲水大便器装置601具有溢出部件652,溢出部件652上形成有流路开口部650,在对便器本体2进行清洗的所有工序中,当喉管6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按照让清洗水不会从盆部飞散到盆部以外而设定的规定流量)f1时,从喉管638向导水路16供给的水的一部分会从流路开口部650溢出到贮水水箱626内,使得从导水路16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排水口614与喉管638的下游端638d连接,形成连续的配管状流路。即,喉管638的下游端638d也可以延伸到排水口下游侧流路654的排水口614的内部。
溢出部件652具有能够让清洗水从排水口下游侧流路654溢出的流路开口部650,及设置于排水口614下游侧的排水口下游侧流路654,及设置于流路开口部650上游侧的流路开口上游侧流路655。
流路开口部650在与连接于排水口614的喉管638的下游端638d相分开的另外的位置形成。此外,流路开口部650也可以在与排水口下游侧流路654的排水口614相分开的位置、或附近的位置、或相邻的位置单独形成。流路开口部650作为与排水口614不同的流路而形成,向上游侧延伸,连接于排水口下游侧流路654。流路开口上游侧流路655与排水口下游侧流路654在贮水水箱626的外侧连接,但也可以在贮水水箱626的内侧连接。
流路开口部650在贮水水箱626内与排水口614并列形成,且形成在相同高度位置。由于流路开口部650与排水口下游侧流路654,在比排水口614更靠下游侧的位置连通,所以,在排水口下游侧流路654内清洗水为满水状态水圧升高的情况下,清洗水会从流路开口部650溢出到贮水水箱626内。并且,流路开口部650也可以作为溢流开口使用,在此省略详细说明。流路开口部650形成于比贮水水箱626内满水时水位wl0的高度位置更高的高度位置。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水大便器装置601,由于溢出部件652的流路开口部650与排水口614是分别形成的,因此在从定流量阀42向喷射喷嘴40供给的水流量发生变化而增大的情况下,当喉管638内部流动的水流量超过既定的规定流量f1,排水口614下游侧的流路为满水状态时,与溢出部件652的流路开口部650形成于喉管638上方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更早的阶段,通过溢出部件652使提供给盆部6的水流量更切实地减少到既定的规定流量f1以下。因此,能够进一步更切实地防止清洗水从盆部6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