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968757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上一种模架,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

背景技术:
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基础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基础上端有一个杯形方口(如图1、图2),称为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钢柱插在杯形方口内定位后,再用混凝土填充固定。目前,在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施时,通常采用木模板,用木方、钢管支撑形成杯口形内模,由于杯口尺寸较小(约600×600mm),深度较大(约1250mm),造成内模固定困难、不稳定,在混凝土浇筑时,容易出现跑模、涨模、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等现象,造成杯口成型不规则、杯口内模板难以拆除,后期处理很困难,费时又费工。内模拆除时,也易损坏,不能重复使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工艺简单、保证质量、可重复利用、环保不产生垃圾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包括杯口内模板和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内模板包括前模板、后模板、左模板、右模板、底模板,所述前模板、后模板形状相同,左模板、右模板形状相同,前模板、后模板、左模板、右模板都是上大下小的梯形状,前模板、后模板、左模板、右模板上有滑道;所述支撑架包括4根立柱、若干个横撑、若干个顶轮,立柱与若干个横撑焊接在一起,横撑上有顶轮,所述支撑架是上大下小的梯形状。作为优化,以上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模板、后模板上有定位孔;前模板、后模板的上端有外折边,下端和两侧有内折边。作为优化,以上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模板上有钢片,钢片上有定位销。作为优化,以上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模板、右模板上有定位销;左模板、右模板的上端有外折边,下端有内折边;左模板、右模板由内钢板和外钢板组成,内钢板和外钢板之间形成台阶。作为优化,以上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模板、右模板的上端有外折边,下端有内折边;左模板、右模板的两侧焊有限位角钢,限位角钢上有定位销;模板与限位角钢之间形成台阶。作为优化,以上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模板、后模板、左模板、右模板、支撑架的上端有吊环。使用时将杯口内模板和支撑架定位放好,进行混凝土浇筑,成形后先取出支撑架,再取出左模板和右模板,然后取出底模板,最后取出前模板和后模板,完成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施工,清理保存本模架,下次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内模固定简单、方便快捷、稳定,在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出现跑模、涨模、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等现象,杯口成型规则、杯口内模板拆除容易,无后期处理,省时省工,内模拆除时,内孔模架不易损坏,能重复使用,环保不产生垃圾。附图说明图1是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杯口内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的俯视图;图10是图11的右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左模板的主视图;图12是图11的左视图;图13是图11的俯视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后模板的主视图;图15是图14的左视图;图16是图14的后视图;图17是图14的俯视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底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的左视图;图20是图21的右视图;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左模板的主视图;图22是图21的左视图;图23是图21的俯视图;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左模板的示意图;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前模板的示意图;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支撑架的示意图;图符说明:1.基础;2.杯形方口;3.杯口内模板;4.支撑架;5.前模板;6.后模板;7.左模板;8.右模板;9.底模板;10.滑道;11.立柱;12.横撑;13.顶轮;14.定位销;15.外折边;16.内折边;17.内钢板;18.外钢板;19.台阶;20.定位孔;21.钢片;22.限位角钢;23.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图1是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钢结构建筑混凝土基础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基础1上端有一个杯形方口2。实施例1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是杯口内模板3和支撑架4使用状态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包括杯口内模板3和支撑架4,所述杯口内模板3包括前模板5、后模板6、左模板7、右模板8、底模板9,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杯口内模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前模板5、后模板6形状相同,左模板7、右模板8形状相同,前模板5、后模板6、左模板7、右模板8都是上大下小的梯形状,前模板5、后模板6、左模板7、右模板8上焊有槽钢滑道10;所述支撑架4包括4根立柱11、若干个横撑12、若干个顶轮1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的俯视图,立柱11与若干个横撑12焊接在一起,横撑12上有顶轮13,所述支撑架4是上大下小的梯形状,立柱11、和横撑12的材质可以是角钢。使用时将杯口内模板3和支撑架4定位放好,支撑架4上的顶轮13放置在槽钢滑道10上,支撑模板防止模板变形,所有模板放好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成形后先取出支撑架4,由于支撑架4上有顶轮13,支撑架4取出时会非常顺利;再取出左模板7和右模板8,然后取出底模板9,最后取出前模板5和后模板6,完成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施工,清理保存本模架,可以下次重复使用。实施例2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左模板的主视图;图10是图11的右视图;图12是图11的左视图;图13是图11的俯视图;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所述的左模板7、右模板8上有定位销14,使用时定位销14插在前模板5、后模板6上的定位孔20内,即可定位固定;左模板7、右模板8的上端有外折边15,下端有内折边16,其作用是防止模板弯曲变形;左模板7、右模板8由内钢板17和外钢板18组成,内钢板17和外钢板18之间形成台阶19,台阶的作用是为了消除前模板5、后模板6的两侧内折边16造成混凝土凹陷,保证浇筑成形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实施例3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后模板的主视图;图15是图14的左视图;图16是图14的后视图;图17是图14的俯视图;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所述的前模板5、后模板6上有定位孔20;使用时左模板7、右模板8上有定位销14插在定位孔20内,即可定位固定;前模板5、后模板6的上端有外折边15,下端和两侧有内折边16,其作用是防止模板弯曲变形,两侧的折边还用于勾住左模板7、右模板8免去其他方式固定;下端内折边16还用于托起底模板9、左模板7、右模板8,下端内折边16上还可以设置定位孔20,用于固定底模板9。实施例4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底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的左视图;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所述的底模板9上焊有钢片21,使用时钢片21放置在前模板5和后模板6下端的内折边16上,钢片21上有定位销14,插在前模板5和后模板6下端的内折边16上的定位孔20内,将其固定。实施例5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左模板的主视图;图20是图21的右视图;图22是图21的左视图;图23是图21的俯视图;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所述的左模板7、右模板8的上端有外折边15,下端有内折边16;左模板7、右模板8的两侧焊有限位角钢22,限位角钢22上有定位销14;模板与限位角钢22之间形成台阶19,台阶的作用是为了消除前模板5、后模板6的两侧内折边16造成混凝土凹陷,保证浇筑成形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实施例6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左模板的示意图;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前模板的示意图;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支撑架的示意图;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内孔模架,所述的前模板5、后模板6、左模板7、右模板8、支撑架4的上端有吊环23,用于更方便地拼装、安放或起吊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前模板5、后模板6定位孔与底模板9定位销插接固定,放上左模板7和右模板8,将上端的定位销插入定位孔,然后放入支撑架4,整体吊装到浇筑位置定位放好,进行混凝土浇筑,成形后先取出支撑架4,再取出左模板7和右模板8,然后取出底模板9,最后取出前模板5和后模板6,完成钢结构建筑混凝土杯形基础施工,清理保存本模架,下次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内模固定简单、方便快捷、稳定,在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出现跑模、涨模、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等现象,杯口成型规则、杯口内模板拆除容易,无后期处理,省时省工,内模拆除时,内孔模架不易损坏,能重复使用,环保不产生垃圾。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