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砖,特别涉及一种护坡联锁砖。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铁路以及水库、河道等工程的斜坡上要修筑相应的防护工程,以防止相关工程的边坡上产生塌陷、冲刷等危害,从而保护主体工程的正常使用,当前相关工程的边坡经常采用护坡砖来防护。
目前,市场上的护坡砖相互独立设置,这样设置护坡砖的整体性差,容易发生边坡滑落的情况,有些砖整体性好,但当其中一块损坏后不好更换,而且下雨天不方便排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坡联锁砖,通过锁块和锁槽达到联锁目的,且通过排水槽改善排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护坡联锁砖,大体呈工字型,包括两个端部的锁块和形成于两个锁块之间的锁槽,所述锁块的横截面轮廓大体呈直角梯形,所述锁槽的横截面轮廓大体呈等腰梯形,两个所述直角梯形可拼凑出一个所述等腰梯形;
所述锁块和锁槽上均设有沿砖体厚度方向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凸出于砖体表面,设于锁块的排水槽靠近砖体端部,设于锁槽的排水槽位于锁槽内的中间部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坡联锁砖砖体的锁块可嵌入另一护坡联锁砖砖体的锁槽内,从而达到联锁效果,另外,由于设置了排水槽,使各护坡联锁砖之间存在排水的间隙,并且,各护坡联锁砖完成拼接后,设于锁块的排水槽靠还与设于锁槽的排水槽相互限位,防止护坡联锁砖产生位移,从而强化联锁效果。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长度大于砖体厚度的二分之一。这样,使排水槽具备一定长度,可保证护坡联锁砖的排水效果。
优选的:砖体包括正端面和反端面,所述排水槽的一个端部设有锥状面且与正端面留有一定距离、另一个端部与反端面贴合。由于正端面供人行走,因而使排水槽的端部略低于正端面,以免因人踩踏而受损,使排水槽的另一端部与反端面贴合,可将砖体表面的积水直接引入砖体底部,优化排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正端面设有外凸的防滑凸台,所述防滑凸台的周缘设有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与正端面周缘形成排水沟道。通过防滑凸台可减少行人因正端面湿滑而滑倒的现象,通过导流斜面和排水沟道有利于快速排去正端面上的积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护坡联锁砖的立体图;
图2是多个护坡联锁砖的拼接立体图。
图中,1、锁块;2、锁槽;3、排水槽;31、锥状面;4、正端面;41、防滑凸台;42、导流斜面;43、排水沟道;5、反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护坡联锁砖,大体呈工字型,包括正端面4和反端面5,还包括两个端部的锁块1和形成于两个锁块1之间的锁槽2,锁块1和锁槽2上均设有沿砖体厚度方向的排水槽3,排水槽3凸出于砖体表面,排水槽3的一个端部设有锥状面31且与正端面4留有一定距离、另一个端部与反端面5贴合。这样,由于正端面4供人行走,因而使排水槽3的端部略低于正端面4,以免因人踩踏而受损,使排水槽3的另一端部与反端面5贴合,可将砖体表面的积水直接引入砖体底部,优化排水效果。并且,排水槽3长度大于砖体厚度的二分之一。这样,使排水槽3具备一定长度,可保证护坡联锁砖的排水效果。
参见图1和图2,锁块1的横截面轮廓大体呈直角梯形,锁槽2的横截面轮廓大体呈等腰梯形,两个所述直角梯形可拼凑出一个所述等腰梯形;设于锁块1的排水槽3靠近砖体端部,设于锁槽2的排水槽3位于锁槽2内的中间部位。设置了排水槽3,使各护坡联锁砖之间存在排水的间隙,并且,各护坡联锁砖完成拼接后,设于锁块1的排水槽3靠还与设于锁槽2的排水槽3相互限位,防止护坡联锁砖产生位移,从而强化联锁效果。
参见图2,正端面4设有外凸的防滑凸台41,防滑凸台41的周缘设有导流斜面42,导流斜面与正端面4周缘形成排水沟道43。这样,通过防滑凸台41可减少行人因正端面4湿滑而滑倒的现象,通过导流斜面42和排水沟道43有利于快速排去正端面4上的积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