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易破除桩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2829阅读:1920来源:国知局
地下连续墙易破除桩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墙开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易破除桩头。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开挖技术起源于欧洲。它是根据打井和石油钻井使用泥浆和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1950年在意大利米兰首先采用了护壁泥浆地下连续墙施工,20世纪50~60年代该项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及前苏联得到推广,成为地下工程和深基础施工中有效的技术。

地下连续墙是基础工程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适用于建造建筑物的地下室、地下商场、停车场、地下油库、挡土墙、高层建筑的深基础、逆作法施工围护结构,工业建筑的深池、坑、竖井等。

地下连续墙浇筑过程中,由于在振捣过程中随着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或孔隙的上升至桩顶部分,桩顶一定范围内为浮浆,或是水下砼浇筑时的泥浆、灰浆混合物,为了保证桩身砼强度需将上部的虚桩凿除。

破桩头时在桩顶设定处采用气动凿岩机垂直桩身方向钻孔,钻孔深度只需要达到桩径的1/5即可,然后将分离契子插入钻孔中,并采用外力进行敲击,直至钻孔处桩头与桩身面产生分离,然后再起吊出上部桩头。

因为混凝土凝结后其与内部钢筋连接较为紧密,要将其破开并从钢筋上分离较为费力,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地下连续墙易破除桩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易破除桩头,它具有易于破除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易破除桩头,包括连续墙中高出地面基准的若干段钢筋,套设于若干段钢筋上的塑料管,用于密封塑料管上端开口以及塑料管下端与钢筋之间间隙的密封件,所述钢筋、塑料管以及密封件一起浇筑于混凝土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在钢筋高于地面基准的部分的钢筋段上套设塑料管,然后使用密封件将塑料管上端的开口以及下端与钢筋的间隙密封,这样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与钢筋是分离的,两者之间不存在粘结关系。破除桩头时,工作人员只需要破除混凝土自身的粘接关系,而无需像现有技术中要同时破坏混凝土自身以及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接关系,相比现有技术,本设计的地下连续墙的桩头易于被破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续墙高于地面基准的部分中间隔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用混凝土浇筑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能将桩头上的混凝土分割成若干部分,相比原来的一体式结构,用分隔板分割后的桩头的粘结性降低,易于被破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包括盖合在塑料管上端的挡盖以及套设于钢筋且接近塑料管下端的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盖和橡胶圈起密封作用,用于防止混凝土接触到钢筋。橡胶圈为弹性体,其能更好的填充间隙,所以橡胶圈的密封性较好。同时橡胶圈因为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对配合精度的要求低,所以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盖使用橡胶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对配合精度的要求低,所以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圈设置有内凸缘和外凸缘,内凸缘和外凸缘形成环形卡口,环形卡口卡入塑料管的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橡胶圈能够通过卡接结构快速套设在钢筋上并且安装到塑料管的下端,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盖的底壁向下延伸有环形凸棱,挡盖的侧壁和环形凸棱形成嵌槽,嵌槽嵌入塑料管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盖能更加结实有效的连接到塑料管上端,密封能力、防脱落能力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采用胶带,塑料管的上、下端使用胶带卷缠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胶带在塑料管的上、下端卷缠几圈就能将塑料管密封,无需专门再制造密封件,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板采用薄钢板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薄钢板更容易批量加工,同时相比木板其表面更为光滑,与混凝土的粘接性更差,使得破除桩头更为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先在钢筋高于地面基准的部分上套设塑料管,然后使用密封件将塑料管上端的开口以及下端与钢筋的间隙密封,这样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与钢筋不会接触,两者之间不存在粘结关系。

同时分隔板又将桩头上的混凝土进行了分割,使得这部分混凝土自身的粘结性进一步降低。破除桩头时,工作人员只需要破除混凝土自身的粘接关系,而无需像现有技术中要同时破坏混凝土自身以及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接关系,相比现有技术,本设计的地下连续墙的桩头易于被破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为了显示钢筋、塑料管、挡盖、橡胶圈的配合所做的视图。

图中:1、连续墙;100、桩头;2、钢筋;3、塑料管;4、密封件;400、挡盖;4000、环形凸棱;401、橡胶圈;4010、内凸缘;4011、外凸缘;5、分隔板;6、地面基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地下连续墙易破除桩头,参照图1、图2、图3,桩头100是指连续墙1高于地面基准6(技术人员确认的,要进行破除的参考水平面)的部分,桩头100包括分隔板5,分隔板5采用木板或者薄钢板制成且间隔设置在桩头100中,优选薄钢板制成的分隔板5。

桩头100还包括连续墙1中高于地面基准6的钢筋2,该部分钢筋2上套设有塑料管3,塑料管3上端的开口以及下端与钢筋2的间隙均由密封件4进行密封。

结合图4、图5,密封件4包括扣盖在塑料管3上端开口上的挡盖400以及套设于钢筋2且遮挡住塑料管3和钢筋2间隙的橡胶卷。为了使得挡盖400易于安装且密封性较好,优选橡胶材料制成的挡盖400,并且挡盖400的底壁向下延伸有环形凸棱4000,挡盖400的侧壁和环形凸棱4000形成嵌槽,挡盖400的嵌槽嵌入塑料管3的上端。橡胶圈401设置有内凸缘4010和外凸缘4011,内凸缘4010和外凸缘4011形成环形卡口,环形卡口卡入塑料管3的下端。

密封件4也可以使用胶带,通过胶带将塑料管3的上端开口以及下端开口与钢筋2之间的间隙卷缠住,从而起到密封作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法是,挖好设置连续墙1的基坑,放入钢筋2笼或者钢筋2,按照设计图纸确定地面基准6,在高于地面基准6的钢筋2上套设塑料管3,塑料管3的上下端使用密封件4密封,在连续墙1高于地面基准6的部分间隔设置分隔板5,然后再进行浇筑,混凝土要掩盖钢筋2、塑料管3以及分隔板5。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