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698阅读:1708来源:国知局
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逐步趋于完善,给后期新建铁路、公路的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增加了难度:①工程设计时,需考虑新建路基与临近既有铁路、公路、建筑等设施的空间关系,在平面位置上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甚至需进行立体交叉设计。②工程施工时,为保证临近设施的安全及稳定,常需设置防护排架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增加了工程费用。

在某些特殊地段,因受工程设施的制约以及线路的线形、坡度和高程等要求的限制,常导致路基边坡在沿线路纵向上发生突变,例如在站场场坪和区间路基交界处。

为了保证路堤工程的稳定性,需采用锥体放坡、挡墙、加筋、锚固桩等措施对路堤工程进行防护。对于填高较大的地段,若采用锥体放坡则需要增加用地面积、土石方及边坡防护数量,采用挡墙会受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制约,而采用锚固桩则会大大增加防护措施费用,且锚固桩对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要求较高。

因此,亟需对传统的支挡措施进行改进并使其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和更广泛的适用性,从而达到既可保证边坡防护工程的安全稳定,又能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适用于边坡纵向无法顺接地段的边坡防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包括由钢筋混凝土现浇成整体的挡墙面板、底板、扶壁肋板、趾板、横向抗滑键及端墙;所述底板从所述挡墙面板的下边缘向着挡土方向延伸而出;所述扶壁肋板垂直连接所述挡墙面板的内侧面和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趾板从所述挡墙面板的下边缘背向挡土方向延伸而出;所述横向抗滑键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沿纵向向下延伸而成;所述端墙沿横向连接所述挡墙面板一端的边缘与所述底板同一端的边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还包括由钢筋混凝土现浇成整体的纵向抗滑键,所述纵向抗滑键自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沿横向向下延伸而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纵向抗滑键设置所述端墙的下方,所述纵向抗滑键的横向长度分别与所述底板的横向宽度和所述端墙的横向长度相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沿纵向间隔分布有两条所述纵向抗滑键,其中一条所述纵向抗滑键设置在所述端墙的下方,另一条所述纵向抗滑键设置在所述扶壁肋板的下方,所述纵向抗滑键的横向长度分别与所述底板的横向宽度和所述端墙的横向长度相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向抗滑键、所述纵向抗滑键的形状可为楔形或立方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向抗滑键设置在所述挡墙面板的下方,所述横向抗滑键的纵向长度与所述挡墙面板的纵向长度相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沿纵向间隔分布有两块所述扶壁肋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扶壁肋板为等厚度三角形截面,所述扶壁肋板的上边缘与所述挡墙面板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扶壁肋板的内侧边缘与所述底板的内侧端面平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墙面板的内侧面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挡墙面板的外侧面设有预设坡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端墙的内侧面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端墙的外侧面设有预设坡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采用整体现浇结构,无需放坡,减少了土石方使用量和边坡防护量,适用于无法放坡的地形限制地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设置有横向的端墙,使得挡土墙在纵向上的结构强度得到加强,提高整体稳定性和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与支挡措施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与支挡措施配合后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挡墙面板1、底板2、扶壁肋板3、趾板4、横向抗滑键5、端墙6、纵向抗滑键7、支挡措施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成整体结构,包括挡墙面板1、底板2、扶壁肋板3、趾板4、横向抗滑键5、端墙6及纵向抗滑键7。

其中,挡墙面板1用于止挡其背面的土,底板2从挡墙面板1的下边缘向着挡土方向延伸而出。扶壁肋板3垂直连接挡墙面板1的背面及底板2的上表面以增加挡墙面板1的强度。趾板4从挡墙面板1的下边缘背向挡土方向延伸而出。横向抗滑键5沿底板的下表面沿纵向向下延伸而成,横向抗滑键5与挡墙面板1的位置相对应,横向抗滑键5贯穿挡墙面板1的长度方向(纵向),即横向抗滑键5的纵向长度与挡墙面板1的纵向长度相等。端墙6设置在挡墙面板1的一端,连接挡墙面板1一端的边缘与底板2同一端的边缘。纵向抗滑键7自底板2的下表面沿横向向下延伸而成,纵向抗滑键7贯穿底板2的宽度方向,即纵向抗滑键7的横向长度分别与底板2的横向宽度和端墙6的横向长度相等。

在图示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沿纵向间隔分布有两条扶壁肋板3。扶壁肋板3为等厚度三角形截面,其上边缘与挡墙面板1的上端面平齐,其内侧边缘与底板2的内侧端面平齐。

在图示实施例中,两条纵向抗滑键7沿纵向间隔分布,其中一条纵向抗滑键7设置在端墙6的下方,另一条纵向抗滑键7设置在扶壁肋板3的下方。

挡墙面板1的尺寸及外侧坡率计算后确定,挡墙面板1的内侧与底板2垂直。

端墙6的尺寸及外侧坡率计算后确定,端墙6的内侧与底板2垂直。

横向抗滑键5、纵向抗滑键7的设置于挡墙面板1和端墙6的底板下方,其形状可为楔形或立方体形,目的是为了增强挡墙的抗滑特性,可以根据要求设置。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与支挡措施8结合使用。更具体地说,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通过端墙6与支挡措施8连接使用,底板2和趾板4埋入土下,挡墙面板1的背面挡土。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既可设置于一侧边坡,另外一侧采用放坡形式,也可设置于边坡的两侧,在同侧边坡连续突变时亦可连续顺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的施工顺序大体如下:

(1)施工准备:平整场地,必要时对临近的既有设施采取排架或其它防护措施。

(2)地基处理。

(3)抗滑键施工:基坑开挖,架设抗滑键模板,安装钢筋,浇筑混凝土。

(4)挡墙施工:地基强度达到要求后,架设底板模板,安装钢筋,浇筑挡墙底板混凝土;架设面板、扶壁和整体式端墙模板,安装钢筋,浇筑面板混凝土。

(5)分层填筑路基。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弥补可常规扶壁墙结构形式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结构简单、受力特性合理、施工方便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结构,其对临近的既有设施影响小,适用于两侧受限的情形,可应用于边坡纵向无法顺接地段的边坡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相较与锥体放坡的形式而言,减少了土石方使用量和边坡防护量,适用于无法放坡的地形限制地区;

(2)与锚固桩形式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且受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影响较小;

(3)与普通端墙形式相比,整体式的端墙使得扶壁挡土墙在纵向上的结构强度得到加强,且受地基工程条件影响较小,提高了安全系数;

(4)挡墙面板的底部和整体式端墙底部设置抗滑键,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滑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