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69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绞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绞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对港口建设和进出港航道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航运中心建设均对疏浚业务形成了旺盛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水土流失加剧,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水增加等原因,河道、湖泊、港口污染严重导致功能严重退化,淤积日益严重,特别是河、湖、港口入口段淤积都特别严重,致使泄洪排沙不畅、深度变浅,因此,必须定期维护其设计水深和通航尺度。目前疏浚一般都是用船只上配备绞吸泵,即绞吸挖泥船来进行作业。

中国专利cn204435450u公开了一种挖泥船,包括船体,船体的艏部铰接有铲刀架,铲刀架上设置有绞吸泵,绞吸泵的输出口通过可伸缩的软管和排泥管的输入口连接,排泥管的输出口和船体内部的泥舱连通,绞吸泵的吸入口处连接有输泥管路,输泥管路固定在铰刀架上,输泥管路上还设置有一对电极对和一对磁体对,电极对包括2个沿着输泥管路轴向设置的长条状电极,磁体对包括2个沿着输泥管路轴向设置的长条状磁体,2个所述磁体的n极和s极相对设置,磁体对的设置方向和电极对的设置方向相垂直,船体艏部还设置有用于抬拉铰刀架的吊绳装置。

上述挖泥船虽然可以起到疏浚的功能,但是当某个区域不能进行绞吸时,要移动铰刀头需要利用船上的吊绳装置将铰刀头提起才能进行移动,操作较为麻烦,移动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绞削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挖泥船的移动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绞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削装置包括支撑杆及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刀头,所述支撑杆的前端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若干个滑块,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滑块之间通过电动缸相连接,所述滑块的下端与刀头的上端相固定,所述滑块的中部设置有中销轴;所述绞削装置还包括若干组传动单元,各传动单元包括两根上杆体和两根下杆体,所述上杆体和下杆体首尾依次铰接形成菱形的框体,其中相邻的上杆体相铰接形成上铰接点,所述上铰接点悬空设置;相邻的上杆体与下杆体铰接于所述中销轴上形成中铰接点;相邻的下杆体铰接于一铰接座的下销轴上形成下铰接点,所述铰接座上还设置有位于下销轴下方的限位杆,所述下杆体的端部具有能够对所述限位杆形成夹持固定的凸起,所述绞削装置还包括通过连杆垂直固定于铰接座上的滚轮。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绞削装置在使用时,可将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于挖泥船的船体上,当挖泥船需要绞削时,可通过电动缸伸长,使两个中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对增大,上铰接与下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减小即下铰接点回升,进而使得设置于下铰接点上的滚轮回升,此时刀头外露可进行绞削,而该状态中,下杆体上的凸起未对限位杆形成夹持固定,因此设置有滚轮的连杆是活动的;当绞削完毕需要移动时,可通过电动缸收缩时,两个中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对减小,则使得上铰接点与下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增大,设置于下铰接点上的滚轮伸出,同时,两根下杆体上的凸起通过摆动对限位杆形成夹持固定,保证滚轮始终保持竖直方向且能够用于支撑,方便移动,而不需要绳吊装置将整根支撑杆抬起,提高移动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绞削装置中,所述限位杆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下杆体上的凸起能够嵌接于该凹槽内。设计有凹槽后,能够提高凸起对限位杆的夹持固定稳定性,进一步保证当滚轮处于支撑状态时,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

在上述的一种绞削装置中,所述铰接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限位杆的下端能够卡接于各卡槽内。设计有卡槽后,能够通过调节限位杆的位置,从而调节下杆体在对限位杆形成夹持固定时所需要摆动的角度,进而调整滚轮可伸出的长度,提高本绞削装置的适用范围。

在上述的一种绞削装置中,相邻两组传动单元共用一个中铰接点,形成该中铰接点的上杆体和与其相邻的一组传动单元中的下杆体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将形成中铰接点的上杆体和下杆体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可降低生产成本,且只需一个电动缸即可带动各杆体摆动,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具体的一体式结构,可在成型时即采用一体式浇铸等。

在上述的一种绞削装置中,所述安装座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对齐的通孔,所述通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内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接,所述滑杆的外端设置有侧铰刀。设计有侧铰刀后,当电动缸伸长使得滚轮回缩,刀头处于绞削状态时,滑块向两侧滑动,可推动滑杆移动,进而将侧铰刀推出,进一步提高可绞削的范围;同时,由于滚轮在回缩的过程中刀头滑动,同样也可起到调整绞削范围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绞削装置在使用时,可将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于挖泥船的船体上,当挖泥船需要绞削时,可通过电动缸伸长,使两个中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对增大,上铰接与下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减小即下铰接点回升,进而使得设置于下铰接点上的滚轮回升,此时刀头外露可进行绞削,而该状态中,下杆体上的凸起未对限位杆形成夹持固定,因此设置有滚轮的连杆是活动的;当绞削完毕需要移动时,可通过电动缸收缩时,两个中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对减小,则使得上铰接点与下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增大,设置于下铰接点上的滚轮伸出,同时,两根下杆体上的凸起通过摆动对限位杆形成夹持固定,保证滚轮始终保持竖直方向且能够用于支撑,方便移动,而不需要绳吊装置将整根支撑杆抬起,提高移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挖泥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绞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支撑杆;2、刀头;3、安装座;4、滑槽;5、滑块;6、电动缸;7、中销轴;8、传动单元;9、上杆体;10、下杆体;11、上铰接点;12、中铰接点;13、铰接座;14、下销轴;15、下铰接点;16、限位杆;17、凸起;18、连杆;19、滚轮;20、凹槽;21、卡槽;22、固定座;23、滑杆;24、侧铰刀;25、船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挖泥船包括船体25,本绞削装置包括支撑杆1及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刀头2,支撑杆1的后端设置于船体25上,支撑杆1的前端固定有安装座3,安装座3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4,滑槽4内滑动设置有若干个滑块5,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滑块5之间通过电动缸6相连接,滑块5的下端与刀头2的上端相固定,滑块5的中部设置有中销轴7。

具体来讲,如图2、图3所示,本绞削装置还包括若干组传动单元8,各传动单元8包括两根上杆体9和两根下杆体10,上杆体9和下杆体10首尾依次铰接形成菱形的框体,其中相邻的上杆体9相铰接形成上铰接点11,上铰接点11悬空设置;相邻的上杆体9与下杆体10铰接于中销轴7上形成中铰接点12,具体来讲,相邻两组传动单元8共用一个中铰接点12,形成该中铰接点12的上杆体9和与其相邻的一组传动单元8中的下杆体10为一体成型式结构;相邻的下杆体10铰接于一铰接座13的下销轴14上形成下铰接点15,铰接座13上还设置有位于下销轴14下方的限位杆16,下杆体10的端部具有能够对限位杆16形成夹持固定的凸起17,绞削装置还包括通过连杆18垂直固定于铰接座13上的滚轮19。

如图3所示,进一步来讲,限位杆16的侧面开设有凹槽20,下杆体10上的凸起17能够嵌接于该凹槽20内。铰接座13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卡槽21,限位杆16的下端能够卡接于各卡槽21内。

如图2所示,安装座3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座22,固定座22内开设有与滑槽4相对齐的通孔,通孔滑动连接有滑杆23,滑杆23的内端与滑块5相连接,滑杆23的外端设置有侧铰刀2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本绞削装置在使用时,可将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于挖泥船的船体上,当挖泥船需要绞削时,可通过电动缸伸长,使两个中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对增大,上铰接与下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减小即下铰接点回升,进而使得设置于下铰接点上的滚轮回升,此时刀头外露可进行绞削,而该状态中,下杆体上的凸起未对限位杆形成夹持固定,因此设置有滚轮的连杆是活动的;当绞削完毕需要移动时,可通过电动缸收缩时,两个中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对减小,则使得上铰接点与下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增大,设置于下铰接点上的滚轮伸出,同时,两根下杆体上的凸起通过摆动对限位杆形成夹持固定,保证滚轮始终保持竖直方向且能够用于支撑,方便移动,而不需要绳吊装置将整根支撑杆抬起,提高移动效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