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0709阅读:2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是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由多段具有一定间隔首开幅和位于两段相隔的首开幅之间与两者接合的多段闭合幅组成,作为截水、防渗、承重和挡水结构。其施工步骤为先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往槽内灌筑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

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中高层、超高层建筑物越来越普遍,对承重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地下工程中遇到地块岩面高低不一、基坑坑底的被动土较浅情况时,现有地下连续墙的施工结构中的钢筋笼结构容易发生下陷、倾斜等状况,造成地下连续墙发生变形、倾斜、下陷等情况发生,难以满足地下连续墙的承重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结构,其通过设置支腿结构使整个钢筋笼结构能够适用于更多不同地形下的基坑情况,从而有利于使地下连续墙具有更高的承重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结构,包括墙体钢筋笼,所述墙体钢筋笼的底部竖直插入有若干支腿钢筋笼,所述支腿钢筋笼包括由若干直线状的钢筋圆周阵列围成的封闭钢筋、固定在封闭钢筋外围的环形吊筋以及穿设在封闭钢筋围成圆柱形空腔内的长方体状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若干沿其长度方向根首尾相接的方钢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定位块穿设在封闭钢筋内形成结构牢固的支腿钢筋笼在墙体钢筋笼底部起到支撑作用,使其能够更加适用于底面不平的基坑坑底,墙体钢筋笼不容易发生倾斜,并且在支腿钢筋笼的支撑下整个钢筋笼结构更加不易发生下陷的情况,在浇筑混凝土后形成带支腿的地下连续墙,作为二者合一的承重和维护结构能够增加墙体的整体承重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方钢管具有间隙并通过若干连接钢筋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定位块内注入混凝土时,混凝土能够沿方钢管之间的间隙流出,在方钢管之间以及定位块四周形成若干与定位块长度方向垂直的砼体块,能够在竖直方向对支腿产生一定的限制,从而使地下连续墙整体不容易发生下陷,增加承重能力;并且连接钢筋内嵌于上述砼体内,能够增加砼体的承重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钢筋笼底端设置有若干用于插设所述支腿钢筋笼的圆柱形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腿钢筋笼插入插孔,一方面以插接的形式连接方便施工,另一方面有利于使支腿钢筋笼和墙体钢筋笼更加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孔的内设置有作为封闭端的钢筋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网在支腿钢筋笼插入插孔内后,对支腿钢筋笼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支腿对整个地下连续墙起到竖向支撑作用,提高整个地下连续墙的竖向承载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孔贴合其内壁固定有若干环形钢筋圈,所述钢筋圈的直径大于所述吊筋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圈在插孔内起到对加固作用,是插孔结构更加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筋外固定有若干沿所述支腿钢筋笼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腿钢筋笼插入插孔时,滑轨能够与插孔的内壁发生相对滑动而起到导向作用,便于支腿钢筋笼插入墙体钢筋笼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腿钢筋笼之间连接有由钢筋捆扎成的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抵在所述墙体钢筋笼的下底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整个地下连续墙的竖向承载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整个钢筋笼结构能够适用于更多不同地形下的基坑情况,有利于地下连续墙具有更高的承重能力;增设连接横梁进一步提高整个地下连续墙的承重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中插孔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墙体钢筋笼;2、支腿钢筋笼;21、定位块;22、封闭钢筋;23、吊筋;211、方钢管;212、连接钢筋;3、插孔;31、钢筋网;32、钢筋圈;4、滑轨;5、连接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结构,包括墙体钢筋笼1和支腿钢筋笼2,支腿钢筋笼2包括定位块21、封闭钢筋22和吊筋23。整个支腿钢筋笼2从墙体钢筋笼1底部插进墙体钢筋笼1内。封闭钢筋22为若干直线状的钢筋圆周阵列围成的圆形钢筋圈,封闭钢筋22的外围通过弯折的首尾相接的钢筋焊接而成吊筋23焊接固定。定位块21位于封闭钢筋22围成圆柱形空腔内。

结合附图3,定位块21由四根方钢管211通过连接钢筋212连接而成。方钢管211为钢片围成的矩形管,两个方钢管211之间通过八根连接钢筋212焊接相连。方钢管211之间留有缝隙,向定位块21内注入混凝土时,混凝土可沿缝隙流出。

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为了使支腿钢筋笼2和墙体钢筋笼1紧密连接,在墙体钢筋笼1的底端形成有两个圆柱形插孔3。插孔3的最内端有钢筋围成的钢筋网31形成的封闭端,支腿钢筋笼2插入后,对支腿钢筋笼2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支腿对整个地下连续墙起到竖向支撑作用,提高整个地下连续墙的竖向承载功能。插孔3内壁有相互间隔的钢筋圈32,钢筋圈32的直径大于吊筋23的直径。

回看附图3,为了安装时支腿钢筋笼2便于插入墙体钢筋笼1内,在支腿钢筋笼2的吊筋23外焊接有一圈与吊筋23围成圆面相垂直的钢筋,从而形成滑轨4,滑轨4在安装时沿钢筋圈32滑动插入。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地下连续墙的竖向承载功能,在两支腿钢筋笼2之间连接有连接横梁5,连接横梁5由钢筋捆扎而成。连接横梁5抵在墙体钢筋笼1的下底面。

该实施例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制作方法如下:

(1)将吊筋23和封闭钢筋22焊接好;

(2)焊接定位块21,将定位块21插入到封闭钢筋22内与之焊接;

(3)将整个支腿钢筋笼2插入墙体钢筋笼1的插孔3内;

(4)焊接连接横梁5。

制作好带支腿的地下连续墙钢笼后,将钢筋笼吊入挖好的槽段内,向带支腿的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内浇筑混凝土,可形成带支腿的地下连续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