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廊的线缆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71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地下管廊的线缆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综合管廊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管廊的线缆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网络化市政管网体系的快速发展,因管线扩容、更新、维修等造成道路反复开挖现象十分常见,不仅给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便,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噪音污染以及管线交叉损害、城市交通拥堵、商业利益损失等其它方面的社会成本显著增加,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和环境改善的瓶颈。此外,各大城市因新建地铁,导致原有管网设施破坏或者管道改建的情况常有发生。在这种背景下,综合管廊作为有效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的新模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推广。

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也称“共同沟”、“共同管道”,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集约化的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两种以上市政管线集中敷设在该隧道内,并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具有综合性、长效性、可维护性、抗震防灾性、环保性、低成本性等特点。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管道综合走廊是确保城市“生命线”的稳定安全、减少后期维护费用的重要保障。综合管廊对于城市的作用就犹如“动脉”对人体的作用,是城市的“生命线”。“生命线”由综合管廊保护起来,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避免了土壤和地下水对管线的腐蚀,增强了其耐久性,同时综合管廊内设有巡视、检修空间,维护管理人员可定期进入综合管廊进行巡视、检查、维修管理,确保各类管线的稳定安全。

但由于目前在管廊内部,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等涉及热能和供热、发热的线路管线较多,并且相互之间的隔离相对并未做到完全的隔离和热隔断,而且由于外界的压力、震动等影响,还会引起意外的泄露、老化等因素引起的起烟起火等现象,造成内部的压力变大,容易引起爆炸起火等不利的后果,现有检测手段比较有限,难以及时地检测和做到预防、快速处理措施。同时,管线内的线缆收纳也是一大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固定一块或者多块隔板,沿着管廊延伸方向连续地铺设,然后将电缆捆扎后放在上面,这种方式一方面需要连续铺设,浪费板材,同时不利于通风散热,也不利于维护,任何一段出问题将会需要整体进行维护替换或者局部某一大段均需要维护。单独固定收纳隔板的方式同时还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当遇到外界的压力、震动等影响时,还可能松动或者从管壁上掉下来,不稳定。因此在提供管廊多种检测监测的同时,还需要提供一种预防或者措施能够使得管线得以稳定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廊的线缆收纳装置,包括铺设在地下智慧管廊内的柱状管体,管体内周期性地设置有支架组,供线缆收纳,其中:

在管体内部的侧壁上沿着地下智慧管廊的延伸方向还设置有多个监测点,监测点位于相邻的支架组之间,每个监测点上安装有检测盒,检测盒内设置有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气压传感器、无线网络收发装置和定位标签,气压传感器用于获取监测点的气压状态,定位标签用于记录监测点所在的位置信息,无线网络收发装置用于将获取的气压状态数据和位置信息传输到远端的监控中心;

在管体外部的上还均匀地布置有多个气压调节装置,所述气压调节装置包括呼吸机构,通过一空气通道接口与管体内部连通,空气通道接口设置在管体侧壁上,在所述管体内的空气受热或者遇冷发生压力变化时,该呼吸机构的内部空间自适应地变化;

每个支架组包括至少两层平行布置并且间隔开的托板,所述至少两层托板通过一个共同的固定杆固定到管体侧壁上,并且在每个托板的上方设置有一个与托板平行并且宽度小于托板的支撑板,支撑板与托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支撑板和托板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凹槽,凹槽内安装有滚珠,所述每个托板的下方还设置有一连接块,连接块固定到固定杆上,连接块与托板之间通过弹性圆柱销法向连接,固定杆穿过所述连接块、托板以及支撑板。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托板以及支撑板均为轴对称结构,其中心轴线与固定杆的中心轴线共线。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每个支架组包括多个所述的固定杆,并列、平行地安装固定在管体侧壁底端。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呼吸机构包括一气囊,其固定在管体的外部侧壁并且通过所述的空气通道接口与管体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通道接口外部还固定有防护支架,例如栅格支架,保护和支撑所述气囊。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呼吸机构包括一个套筒组件,该套筒组件具备一套筒本体以及位于套筒本体内的弹性机构,套筒本体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摩擦连接,并且内套筒可沿着外套筒的侧边滑动,所述弹性机构设置在内套筒与管体外壁之间;该套筒本体通过所述的空气通道接口与管体内部连通,该套筒组件被设置成在管体内的空气受热或者遇冷发生压力变化时驱动内套筒运动而使得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空间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套筒本体的内部空间自适应地变化。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管廊的线缆收纳装置不仅仅可实时地检测管廊的通信线路管道内的压力,实现无缝、实时检测,还可以在发生压力变化时,通过管体侧壁上的气压调节装置来实时地自适应地调节管体内的压力大小,避免小危险持续发酵和维持变成大危险,也可以减少管廊的维护成本,避免出现远程接收到压力仅仅是超出阈值极小时的报警信息时就需要进行现场维护的情况。

同时,通过上述优化结构设计的支架组,为收纳的线缆提供稳固的收纳支撑,即使发生倾斜,或者受到外力、震动等因素,可通过支撑板、钢珠缓冲机构来进行缓冲,避免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同时,通过周期性设计以及多托板结合多固定杆设计,即使其中的一个或者部分发生倾斜或者损害,也对整体收纳和支撑作用没有太大的影响,整个收纳系统仍然正常工作。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管廊的线缆收纳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管廊的线缆收纳装置中管体的侧端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管廊的线缆收纳装置中气压调节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管廊的线缆收纳装置中气压调节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管廊的线缆收纳装置中支架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管廊的线缆收纳装置中检测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结合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下管廊的线缆收纳装置,包括铺设在地下智慧管廊内的柱状管体100,管体由阻燃抑烟型材料制备。管体100内周期性地设置有支架组102,每个支架组102包括至少两层平行布置并且间隔开的托板102a,采用两层托板设置,供线缆收纳。

在管体100内部的侧壁上沿着地下智慧管廊的延伸方向还设置有多个监测点,监测点位于相邻的支架组102之间,每个监测点上安装有检测盒105,检测盒105内设置有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气压传感器、无线网络收发装置和定位标签。气压传感器用于获取监测点的气压状态,定位标签用于记录监测点所在的位置信息,无线网络收发装置用于将获取的气压状态数据和位置信息传输到远端的监控中心。

在管体外部的侧壁上还均匀地布置有多个气压调节装置,气压调节装置包括呼吸机构106,通过一空气通道接口107与管体内部连通,空气通道接口107设置在管体侧壁上,在管体100内的空气受热或者遇冷发生压力变化时,该呼吸机构106的内部空间自适应地变化。

结合图2、图5所示,每个支架组102包括至少两层平行布置并且间隔开的托板102a,所述至少两层托板102通过一个共同的固定杆104固定到管体侧壁上,并且在每个托板的上方设置有一个与托板平行并且宽度小于托板的支撑板102b,支撑板102b与托板102a之间形成有间隙,支撑板102b和托板102a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凹槽,凹槽内安装有滚珠102c,例如塑料滚珠或者钢滚珠等,每个托板102a的下方还设置有一连接块102d,连接块固定到固定杆104上,连接块102d与托板102a之间通过弹性圆柱销法向连接,固定杆104穿过所述连接块102d、托板102a以及支撑板102b。

如图5,连接块102d、托板102a以及支撑板102b优选均为轴对称结构,其中心轴线与固定杆的中心轴线共线。

为了进一步稳固整个支架组的安装,每个支架组包括多个固定杆104,并列、平行地安装固定在管体侧壁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呼吸机构106包括一气囊,其固定在管体的外部侧壁并且通过所述的空气通道接口与管体内部连通。

在空气通道接口107外部还固定有防护支架108,例如栅格支架,保护和支撑气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呼吸机构106为一个套筒组件,该套筒组件具备一套筒本体110以及位于套筒本体内的弹性机构113,套筒本体包括外套筒111和内套筒112,外套筒111与内套筒112之间摩擦连接,并且内套筒112可沿着外套筒111的侧边滑动,弹性机构113设置在内套筒与管体外壁之间;该套筒本体110通过空气通道接口107与管体内部连通,该套筒组件被设置成在管体内的空气受热或者遇冷发生压力变化时驱动内套筒112运动而使得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空间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套筒本体的内部空间自适应地变化。

弹性机构103优选包括至少一组螺旋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内套筒上和管体外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盒105内还设置有至少一组纽扣锂电池,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提供检测盒的工作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无线网络收发装置包括3G或者4G无线网络模块。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