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墙导向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7105阅读:20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渗墙导向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高寒高海拔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防渗墙工程施工辅助设施的建设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渗墙建造的导向槽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作为基础防渗处理方式的防渗墙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防渗墙施工必不可少的临时构筑物--导向槽其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常规的混凝土导墙其断面形状有直角梯形、“L”型、“[”型,目前经常使用的是直角梯形钢筋混凝土导墙。防渗墙施工多数时间在是枯水期进行,一般是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五月之间,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墙施工工期都比较短,导墙常常需要尽早发挥作用,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面临低温条件下采取何种导墙结构形式以及尽早达到混凝土强度要求,满足施工进度需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防渗墙导向槽结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高寒高海拔地区低温环境条件,提供一种快速进行防渗墙导向槽施工,以确保施工工期的防渗墙槽导向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防渗墙导向槽结构,所述导向槽包括由混凝土浇筑的平行设置的两行导墙,两行导墙之间构成导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每行导墙横截面结构为上底宽度大于下底宽度、成槽面为竖直面的直角梯形结构,沿导向槽延伸方向间隔10米设置有连接两行导墙的隔墙。

所述隔墙高度不大于两行导墙的高度。

所述混凝土浇筑成形的导墙体内沿导向槽延伸方向设置有多组纵向钢筋,各组纵向钢筋有沿导向槽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箍筋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采用倒直角梯形结构,在成槽施工时,开挖槽结构可以采用类似上宽下窄的倒梯形结构,成槽开挖结构稳定,同时在进行导墙浇筑时因其稳定的结构特征,可采用单面立模浇筑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采用正直角梯形导墙结构比较,本实用新型结构采用倒直角梯形,单面立模成形结构,其具有一次开挖成型、减少立模、拆模时间,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达到导向槽快速施工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在导墙中采用纵向水平筋和横向箍筋加强结构,增加导向槽整体性,加强安全性,为确保防渗墙正常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土隔墙支撑导向槽两面,可以有效防止导墙变形、倾覆,并有利于后续防渗体系的建造。同时,导墙作为上部防渗体系的结构组成,不用拆除,节约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导向槽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B-B剖面示意图。

图中,1是导墙,2是隔墙,3是轴线,4是纵向钢筋,5是箍筋,6是成槽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

防渗墙导向槽结构,导向槽包括由混凝土浇筑的平行设置的两行导墙1,两行导墙1之间构成导向槽,每行导墙1横截面结构为上底宽度大于下底宽度、成槽面6为竖直面的直角梯形结构,沿导向槽延伸方向间隔10米设置有连接两行导墙的隔墙2。

隔墙2高度不大于两行导墙1的高度。

混凝土浇筑成形的导墙1体内沿导向槽延伸方向设置有多组纵向钢筋4,各组纵向钢筋4有沿导向槽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箍筋6连接固定。

下面以西藏某高寒高海拔地区低温条件下快速进行防渗墙导向槽施工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本例构成导向槽两侧的导墙1结构为倒直角梯形,结构顶部宽度为160cm,结构底部宽度为120cm,结构高度分别为150cm和140cm。成槽面6浇筑时设置钢模。

导墙1结构内部布置有纵向钢筋4三层,并在底部钢筋设置3根φ25mm钢筋,同层钢筋其水平间距为40cm,中部钢筋为2根φ20mm钢筋,同层钢筋其水平间距为80cm,顶部钢筋为2根φ20mm钢筋,同层钢筋其水平间距为80cm;箍筋5为1根φ18mm钢筋。纵向钢筋4距结构底部为10cm,纵向钢筋4上下相互垂直方向间距为45cm;箍筋5沿防渗墙轴线3纵向延伸方向间距为200cm。

成槽导墙1结构浇筑混凝土采用与其上部结构防渗墙盖帽混凝土同强度同标号的C20W8F150等级混凝土。

成槽导墙1结构施工完成后,沿防渗墙轴线3布置混凝土隔墙2,隔墙2顶部宽度与底部宽度均为140cm,隔墙2高度为120cm,小于导墙1高度,隔墙2成墙材料仍采用C20W8F150等级混凝土。隔墙2沿防渗墙轴线按间距10m进行布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