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式下开式堰门门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9132发布日期:2018-08-21 19:09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开式堰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节式下开式堰门门室。



背景技术:

目前分流井在污水处理中受到广泛应用,利用分流井对污水进行分流后,能加快污水收集率,提高污水处理率,避免污水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明显改善城市水环境,还能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分流井在使用下开式堰门的工况下,下开式堰门打开时在分流井下部需要贮存堰门的空间,这个空间便是下开式堰门门室。但是由于下开式堰门门室宽度受限,当下开式堰门门室高度大于等于100cm时,现场浇筑施工下开式堰门门室存在无法拆模、作业空间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出现现场浇筑施工下开式堰门门室存在无法拆模、作业空间不足的分节式下开式堰门门室。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节式下开式堰门门室,包括:

底节,其包括底板以及沿所述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内沿延伸方向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底板与第一侧壁沿垂直于底板的截面的投影成一U字型;

顶节,其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顶节与底节形成一收容腔,所述第二侧壁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以及

锚固装置,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一锚具和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上的第二锚具,所述锚固装置还包括绞线,所述绞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锚具和第二锚具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包括企口部,所述第一侧壁通过所述企口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侧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企口部成阶梯形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企口部的垂边之间设有止水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节和顶节之间还设有中间节,所述中间节包括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三侧壁内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三侧壁的两端均设有企口部,所述第三侧壁的两端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通过企口部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的企口部的垂边之间设有止水条,所述第三侧壁与第二侧壁的垂边之间设有止水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板的底部还设有多个凸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板的底部还设有多个用于顶升的盲孔。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出现现场浇筑施工下开式堰门门室存在无法拆模、作业空间不足的分节式下开式堰门门室。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节式下开式堰门门室,包括:

底节,其包括底板以及沿所述底板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且所述底板与第一侧壁沿垂直于底板的截面的投影形成一U字型;以及

顶节,其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顶节与底节形成一收容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分节式下开式堰门门室包括底节和顶节,底节和顶节均为预制件,采用底节和顶节这种分节拼装的方式施工下开式堰门门室后,能够避免在现场狭小空间进行立模板、布钢筋及砼浇筑等流程,降低了施工难度,解决了门室现浇施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分节式下开式堰门门室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节式下开式堰门门室企口部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节与现浇基础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节与现浇基础的爆炸图。

图中:1-底节,11-底板,12-第一侧壁,13-第一通孔,14-凸点,15-盲孔,2-顶节,21-第二侧壁,22-收容腔,23-第二通孔,3-锚固装置,31-第一锚具,32-第二锚具,33-绞线,4-中间节,41-第三侧壁,42-第三通孔,5-企口部,6-止水条,7-现浇基础,71-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节式下开式堰门门室,其包括底节1、顶节2和锚固装置3。

其中,底节1包括底板11以及沿底板11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12,第一侧壁12内沿延伸方向设有第一通孔13,且底板11与第一侧壁12沿垂直于底板11的截面的投影成一U字型。为了方便与现浇基础7定位,在现浇基础7上设有多个凹点71,对应的在底板11的底部设有与凹点71数量相同的多个凸点14。

为了方便调整底节1的水平度,在底板11的底部还设有多个用于顶升的盲孔15,在盲孔15可以放置千斤顶。

顶节2包括第二侧壁21,第二侧壁21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侧壁12上,顶节2与底节1形成一收容腔22,收容腔22用来收容堰门。第二侧壁21内设有第二通孔23,第二通孔23与第一通孔13连通。

锚固装置3包括固定在第一通孔13内的第一锚具31和固定在第二通孔23上的第二锚具32,锚固装置3还包括绞线33,绞线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锚具31和第二锚具32相连。从而通过绞线33的张拉作用,将底节1和顶节2固定在一起。

采用底节1和顶节2这种分节拼装的方式施工下开式堰门门室后,能够避免在现场狭小空间进行立模板、布钢筋及砼浇筑等流程,降低了施工难度,解决了门室现浇施工的问题。

为了防止底节1和顶节2拼接时侧向受力产生相对滑移,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21均包括企口部5,企口部5成阶梯形状,第一侧壁12通过企口部5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侧壁21上。

为了防止漏水,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侧壁12与第二侧壁21的企口部5的垂边之间设有止水条6。

当堰门较高时,还可以在底节1和顶节2之间设置中间节4,中间节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定。中间节4包括第三侧壁41,第三侧壁4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21上,第三侧壁41内设有第三通孔42,第三通孔42分别与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23连通。

同理,为了防止中间节4与底节1和顶节2拼接时侧向受力产生相对滑移,第三侧壁41的两端均设有企口部5,企口部5成阶梯形状,第三侧壁41的两端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21通过企口部5相连。

为了防止漏水,第三侧壁41与第一侧壁12的企口部5的垂边之间设有止水条6,第三侧壁41与第二侧壁21的垂边之间设有止水条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分节式下开式堰门门室,其包括底节1和顶节2。

其中,底节1包括底板11以及沿底板11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12,且底板11与第一侧壁12沿垂直于底板11的截面的投影成一U字型。

顶节2包括第二侧壁21,第二侧壁21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侧壁12上,顶节2与底节1形成一收容腔22。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