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混凝土卡盘的全预制新型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1104发布日期:2018-07-20 20:08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桩,尤其涉及一种自带混凝土卡盘的全预制新型桩。



背景技术:

光伏行业中渔光互补项目是指利用鱼塘水面或滩涂湿地,将光伏发电与渔业结合的建设模式,该类项目光伏支架基础具有上部支架荷载小、数量多、覆盖面积广等特点。传统渔光互补项目支架基础采用的是单排预制管桩基础,管桩出露地面高度根据洪水水位综合确定,桩的埋深根据设计承载力要求确定,管桩顶部预埋钢板便于安装光伏支架。此类基础主要承受竖向及水平等荷载作用,其中水平荷载(风载)则为主要控制荷载,而水平承载力主要由水平承载力试验得出。在我国近海地区,大多数渔光互补项目位于海边滩涂,其软弱地基层较厚(一般为淤泥质土,厚度大于10m),若采用传统的预制管桩作为支架基础,在常规入土深度的情况下,竖向及抗拔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而水平承载力却无法满足。由于土体较软,当桩基础达到承载力极限时,往往是桩周土体先发生破坏,而预制管桩的强度和刚度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则需要增加桩长来提升桩基础的水平承载力。传统的管桩支架基础在大厚度软弱地基条件下,因桩侧土压力小,导致桩的水平承载力很差,由于管桩本身结构形式单一,只能通过增加桩径和桩长来提高水平承载力,与此同时该类预制管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及自身刚度的优势变成浪费,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成本大幅上升。传统桩不适用于大厚度软弱地基条件下的渔光互补项目的桩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桩基础在软弱地基中横向受力弱,施工较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提前预制和横向承载力大的新型桩基础。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带混凝土卡盘的全预制新型桩,包括混凝土桩身、粘结于混凝土桩身内部的钢筋笼、设置于混凝土桩身侧壁的限位槽和套于混凝土桩身上的卡盘,所述限位槽至少设有两条,两条限位槽对称设置在混凝土桩身侧壁,所述限位槽由所述混凝土桩身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卡盘上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对应的凸起,所述混凝土桩身套于所述卡盘的中心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孔上的凸起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混凝土桩身侧壁设有用于增加摩擦的凹槽或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卡盘为镂空结构,所述卡盘包括方形框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中心孔侧壁和所述方形框架的顶点。

进一步的,所述卡盘设有若干个,由桩身底端到桩身顶端分布密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笼上设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连接钢筋笼轴向对称的两点。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桩身呈圆台状结构,所述混凝土桩身的底端截面积大于顶端截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桩身的底端和顶端均固定有端板。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笼为柱状结构,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轴向设置的竖直钢筋和将若干竖直钢筋进行绑结的螺旋箍筋。

进一步的,所述卡盘设有若干个,所述卡盘截面积由上到下减小。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中的自带混凝土卡盘的全预制新型桩通过增加卡盘和桩身侧壁摩擦力,增加新型桩的横向承载力,以适应在软弱地基中可承载较重的重物。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中的新型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发明中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发明中新型桩的俯视图;

图4 本发明中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本发明中桩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6 本发明中圆台形桩身新型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6所示,本发明中的一种自带混凝土卡盘2的全预制新型桩,包括混凝土桩身1、粘结于混凝土桩身1内部的钢筋笼3、设置于混凝土桩身1侧壁的限位槽7和套于混凝土桩身1上的卡盘2,所述限位槽7至少设有两条,两条限位槽7对称设置在混凝土桩身1侧壁,所述限位槽7由所述混凝土桩身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卡盘2上设有中心孔2-3,所述中心孔2-3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槽7相对应的凸起,所述混凝土桩身1套于所述卡盘2的中心孔2-3内,所述中心孔2-3上的凸起置于所述限位槽7内,所述混凝土桩身1侧壁设有用于增加摩擦的凹槽或凸起。

本发明中的新型桩采用机械静压就位后,卡盘2被压入地面以下设计标高,桩身1顶端6安装光伏支架及光伏组件。竖向荷载由混凝土桩身1的桩周侧摩阻力和卡盘2底面反力共同承担;上部传递的水平荷载由新型桩混凝土桩身1的侧向土压力及卡盘2的横向土压力共同承担。从受力性能上看,此类新型桩是一种以摩擦桩和扩展基础(卡盘2)相结合的桩体。新型桩利用卡盘2类似于浅基础的受力面积及横向长度,增大桩的竖向及水平承载力,减短桩长,降低了成本。本发明中的混凝土桩身1和卡盘2均可预制,在将桩身1置入地基8后,将卡盘2压入地基8,在卡盘2压入地基8时,保证卡盘2沿桩身1的轴向方向深入地基8,不会产生额外的横向受力,在桩身1侧壁设置了限位槽7,使卡盘2沿限位槽7深入地基8。本发明中桩身1侧壁的凹槽或凸起增加了桩身1与地基8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两者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升了横向承载力。

为了减小卡盘2深入地基8时,所承受的阻力,所述卡盘2为镂空结构,所述卡盘2包括方形框架2-1和支撑架2-2,所述支撑架2-2连接所述中心孔2-3侧壁和所述方形框架2-1的顶点。

为了使混凝土桩身1横向承载力由下到上减少,使受力更合理,所述卡盘2设有若干个,由桩身1底端5到桩身1顶端6分布密度逐渐减小,卡盘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为了增加桩身1的牢固性,以适当减小桩身1的体积,所述钢筋笼3上设有横向加强筋3-3,所述横向加强筋3-3连接钢筋笼3轴向对称的两点。

为了增加混凝土桩身1的稳定性,根据受力情况,所述混凝土桩身1呈圆台状结构,所述混凝土桩身1的底端5截面积大于顶端6截面积,卡盘截面积由上到下逐渐减小。

为了便于安装固定桩身1,所述混凝土桩身1的底端5和顶端6均固定有端板4。

为了增加钢筋笼3的强度,所述钢筋笼3为柱状结构,所述钢筋笼3包括若干轴向设置的竖直钢筋3-1和将若干竖直钢筋3-1进行绑结的螺旋箍筋3-2、螺旋箍筋3-2的盘旋密度在桩身1底端5、顶端6和卡盘2两侧进行加密。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实施例的内容。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所作的任何变化和更改,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