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高海拔地区路基边坡草皮骨架植草防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8096发布日期:2019-02-12 23:36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高寒高海拔地区路基边坡草皮骨架植草防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路基边坡柔性防护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路基边坡草皮骨架植草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属于典型的高寒高海拔地区,具有高海拔、低气温、冻融频繁的特殊自然地理条件,由于恶劣的生长环境条件,植被生长极为困难,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破坏后极难恢复,厚度为20-30cm的普通草皮通常需要上千年形成,破坏后地表植被恢复极难,因此高寒高海拔地区原生草皮对于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裸露边坡,常用的边坡防护工程措施有:混凝土挡土墙、抗滑桩、浆砌护面墙、锚索框架梁等。随着环保理念及绿色公路理念的深入,公路建设对生态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边坡工程防护措施已经无法满足绿色公路发展的要求,因此公路边坡防护理念从工程防护逐渐转化为生态防护或工程结合生物防护,例如原生草皮移植、三维网植草、拱形骨架植草、框架梁码砌生态袋等。原生草皮移植是指将天然草皮块铺设到已经平整好的边坡上,是一种快速的植被恢复方法,但是原生草皮获取较难;三维网植草技术有较好的保水保土效果,但植被恢复相对较慢;拱形骨架植草、框架梁码砌生态袋存在工序较多、造价较高、绿化面积较小、冻融频繁的条件容易损坏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路基边坡草皮骨架植草防护方法,为高原地区边坡生态防护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解决了现有高原地区生态防护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寒高海拔地区路基边坡草皮骨架植草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骤实现:

坡面平整→草皮骨架铺设→回填腐殖土→撒播草籽→铺设纤维毯→浇水养护。

坡面平整步骤具体包括:清理、平整坡面,覆盖10cm厚腐殖土,清除直径大于5cm的杂物。

草皮骨架铺设步骤具体包括:

①据边坡高度确定草皮骨架的位置及铺设方式:对于低于3m的边坡,草皮铺设位于坡面底部,设置草皮带60cm-100cm,侧向无需布设草皮;对于坡高大于3m的边坡,按照菱形框格方案布设草皮,草皮框宽度设置为40cm,设置为框架状,框架根据边坡高度调整间距,间距在1m-2m之间;

②在铺设草皮骨架过程中,草皮块与块之间相互挤紧,上下块之间错缝,草皮薄厚不一致时,人工铲除厚草皮底的腐殖土,再进行铺砌;薄的草皮先在坡面上铺一层腐殖土进行垫平后再进行铺砌,以保证草皮底部有腐殖土,铺设完成的草皮骨架拼接缝处用人工用腐殖土进行填实、不留缝隙。

回填腐殖土步骤具体包括:草皮骨架铺设完成后,在边坡坡面回填腐殖土,回填的腐殖土与草皮骨架高度一致,同时清理坡面,清除坡面杂物,保证坡面的平整。

撒播草籽步骤具体包括:撒播的草种选用覆盖率高、根系发达、茎叶低矮、耐寒抗旱、耐土壤贫瘠、耐践踏、具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种。

铺设纤维毯步骤具体包括:完成草皮骨架铺设、腐殖土回填及撒播草籽之后,开始纤维毯铺设工作;从坡顶向下铺设草毯,铺展平顺,并拉紧,坡顶预留不小于40cm,草毯之间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搭接时下一级网压在上一级网之下,草毯与地面保持充分接触,铺设保持整齐一致;边缘设置锚固沟,锚固沟内草毯铺满沟底和两壁并贴实。

浇水养护步骤具体包括:养护时采用高压喷雾器,使水雾化后均匀地落在坡面上,每天早晚各喷一次,养护60d。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为主要植被类型分布的区域,边坡坡率在1:1.5-1:3之间。结合铺草皮和三维网单项防护效益和植被恢复效果,考虑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原生草皮资源短缺的基础上提出草皮骨架边坡植草综合生态防护技术,以块状草皮为“骨架”,代替工程骨架(拱形骨架、棱形骨架等)护坡,解决高寒高海拔地区冻融频繁工程框架护坡易损坏的问题;填充公路建设时剥离保存的表土,并撒播草籽,辅以三维网植草及植物纤维毯覆盖措施,并在施工期间进行养护。该方法结合了三维网植草技术的保水保土能力、草皮根系的固持土壤效果、覆盖措施的保温和促进发芽功能,并辅以科学的养护措施,该技术在边坡植被生长初期有效的控制边坡土壤流失,有效的涵养水分,为植被的生长、发芽、定根提供良好的条件,缩短边坡植被的生长时间,实现边坡植被防护措施的效果。

植物纤维毯主要以各种植物纤维材料(如稻秸、麦秸、玉米秆、棉秆、椰壳纤维、大麻、黄麻、亚麻、天然杂草)为原料简单加工成条形纤维状,进行梳理后编织成毯状,形成天然纤维层,下层辅以营养土层,并根据需要置入配置好的各种灌、草植物种子,以及保水剂、营养基质,再用上下2层强化网固结就形成一张整体的植物纤维毯(图1)。技术优点主要为:施工简单,可快捷的在公路边坡形成覆盖,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固土、抗雨水侵蚀能力;原料秸秆吸水能力强,具有很好的蓄水保墒功能;植物纤维毯可降解,不仅环保,而且降解后可为植物提供养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植物纤维毯结构示意图。

图2为路基边坡草皮骨架植草防护剖面示意图。

图3为路基边坡草皮骨架植草防护平面示意图

图中,1—上网;2—纤维层;3—下网;4-边坡;5-草皮框架;6-腐殖土回填;7-三维网植草;8-植物纤维毯覆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路基边坡草皮骨架植草防护方法,步骤包括:坡面平整→草皮骨架铺设→回填腐殖土→撒播草籽→铺设纤维毯→浇水养护。具体步骤如下:

(1)坡面平整:清理、平整坡面,覆盖10cm厚腐殖土,清除直径大于5cm的石块等杂物,以利于草皮骨架与坡面的结合,为原生草皮的生长提供条件。

(2)草皮骨架铺设:①根据边坡高度确定草皮骨架的位置及铺设方式,对于低于3m的边坡,草皮铺设位于坡面底部,设置草皮带60cm-100cm左右,侧向无需布设草皮;对于坡高大于3m的边坡,可按照菱形框格方案布设草皮,草皮框宽度设置为40cm,设置为框架状,框架可根据边坡高度调整间距,建议间距在1m-2m之间;②在铺设草皮骨架过程需保证草皮块与块之间相互挤紧,上下块之间要错缝,严禁出现通缝现象,草皮薄厚不一致时,人工铲除厚草皮底的腐殖土,再进行铺砌。薄的草皮先在坡面上铺一层腐殖土进行垫平后再进行铺砌,以保证草皮底部一定厚度的腐殖土,铺设完成的草皮骨架拼接缝处用人工用腐殖土进行填实、不留缝隙。

(3)回填腐殖土:草皮骨架铺设完成后,在边坡坡面回填腐殖土,保证回填的腐殖土与草皮骨架高度一致,同时清理坡面,清理坡面石块等杂物,保证坡面的平整。

(4)撒播草籽:撒播的草种宜就地选用覆盖率高、根系发达、茎叶低矮、耐寒抗旱、耐土壤贫瘠、耐践踏、具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种,也宜引用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的优良草种。

(5)铺设植物纤维毯:完成草皮骨架铺设、腐殖土回填及撒播草籽之后,开始纤维毯铺设工作。从坡顶向下铺设草毯,铺展平顺,并拉紧,坡顶预留不小于40cm,草毯之间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搭接时下一级网压在上一级网之下,草毯与地面保持充分接触,铺设保持整齐一致。锚固沟内草毯铺满沟底和两壁并贴实。

(6)浇水养护:在以上步骤完成以后,为保障草皮骨架及撒播草籽的成活率,根据气温情况做好草皮骨架及撒播草籽的养生工作,养护时采用高压喷雾器,它使水雾化后均匀地落在坡面上,要注意控制好喷头与坡面的距离和移动速度,保证无高压射水冲击坡面形成水流,对坡面造成不必要的冲刷,冲走植草基材及草种,每天早晚各喷一次,养护60d左右。在天气热、雨水少的情况下,酌情增加浇水频次,为了保证草皮骨架及撒播草种的成活,完全成活之后,即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本方法结合了草皮移植、三维网植草、植物纤维毯覆盖的优点,施工工艺较为简单,且经济耐用,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冻融频繁的条件下又较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