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驳岸围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4272发布日期:2019-03-13 23:43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驳岸围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驳岸围堰,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连续拼接的驳岸围堰,属于水运闸口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运行业日益繁荣,航道驳岸经常老化破损,严重影响河道景观,甚至造成堤坝渗漏,威胁人民财产安全。故应定期进行驳岸的检测,发现隐情及时修复加固。传统的围堰为钢板桩结构,端部应配袋装土封堵,工艺复杂,不便连续作业和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驳岸围堰。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驳岸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连续拼接的一个或多个围堰单元;每个围堰单元包括钢围堰主体、木支承、橡胶止水;

所述钢围堰主体包括面板、主横梁、边梁、止水座、支承梁;

所述面板设置在背水面;所述主横梁、边梁设置在面板前;所述主横梁水平设置,沿面板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边梁竖直设置,沿面板两侧的高度方向布置;所述面板前的最底部设置止水座;所述面板后与边梁对应的位置设置支承梁,所述支承梁的走线与驳岸坡面平行;

所述木支承包括底木支承、后木支承,底木支承安装在止水座上,后木支承安装在支承梁上;

所述橡胶止水包括底止水、后止水、侧止水,所述底止水嵌入底木支承,所述后止水嵌入后木支承后部,所述侧止水嵌入后木支承侧面,后止水及侧止水均延伸穿过底木支承与底止水对接;

所述围堰单元的支承跨度大于单节驳岸长度,所述支承梁上后木支承的侧止水用于确保相邻拼接围堰单元之间的密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驳岸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围堰主体还包括中间竖梁,所述主横梁、边梁、中间竖梁焊接在面板前;所述中间竖梁竖直设置,沿面板中部的高度方向布置;

进一步的,顶部主横梁、底部顶部主横梁与边梁、中间竖梁连接处贴焊节点板,节点板上焊接背拉杆提高刚度,主副背拉杆交汇处设置节点板过渡。

更为优选的,所述的主横梁、边梁和中间竖梁宜采用等截面h型钢,便于拼焊;

更为优选的,所述止水座宜采用角钢与面板焊接,并穿过边梁腹板与面板同宽;

更为优选的,所述支承梁因驳岸坡度不确定,宜采用板件焊接结构,包括支承梁腹板、支承梁后翼缘、支承梁加劲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驳岸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木支承通过螺栓安装在止水座中,螺栓前的迎水侧开设缺口,便于塞棉絮进行局部堵漏,螺栓后开设底止水槽;所述底止水嵌入底木支承的底止水槽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驳岸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木支承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承梁后翼缘上,后木支承穿过面板与底木支承对接,后木支承中线外的迎水侧开设缺口,便于塞棉絮进行局部堵漏;所述后木支承后面开设后止水槽,后木支承外侧开设侧止水槽;

所述后止水嵌入后木支承后面的后止水槽中,侧止水嵌入后木支承侧面的侧止水槽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驳岸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止水和后止水位于止水槽外的部分均设置有切角,便于压紧;

所述侧止水有凹面止水和凸面止水两种型式,凹面止水和凸面止水分别安装在单个围堰单元两侧后木支承侧面的侧止水槽中,确保围堰单元连续拼接挡水;为便于加工,凸面止水和底止水、后止水断面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驳岸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单元还包括吊装结构,所述吊装结构设置在钢围堰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吊耳、拉环,吊耳设置在钢围堰主体顶部,拉环设置在钢围堰主体中上部。具体的,所述吊耳设置在边梁、支承梁顶部,所述拉环设置在上部主横梁上。

更为优选的,所述的吊耳包括吊耳座板、吊耳板和吊耳加劲肋,吊耳座板与边梁及支承梁焊接,吊耳板焊接在吊耳座板上,上部开吊孔便于吊装,吊耳座板与吊耳板间设置吊耳加劲肋加强。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驳岸围堰,围堰单元通过木支承及橡胶止水实现挡水与联系拼接。结构简单,止水可靠,启闭和固定方便,可连续作业和重复使用。适用于临水驳岸检测、修复与加固,单个围堰单元可用于单节驳岸,拼接后的多个围堰单元可用于多节驳岸同时作业,吊装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驳岸围堰布置图;

图2、图3、图4为一实施例的驳岸围堰结构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驳岸围堰拼接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驳岸围堰木支承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驳岸围堰橡胶止水图。

图中:钢围堰主体1、面板11、主横梁12、边梁13、中间竖梁14、节点板15、背拉杆16、止水座17、止水座加劲肋171、支承梁18、支承梁腹板181、支承梁后翼缘182、支承梁加劲肋183、木支承2、底木支承21、后木支承22、缺口23、止水槽24、橡胶止水3、底止水31、后止水32、侧止水33、凹面止水331、凸面止水332、吊装结构4、吊耳41、吊耳座板411、吊耳板412、吊耳加劲肋413、拉环42、螺栓5、驳岸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驳岸围堰布置图,图2、图3、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驳岸围堰结构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驳岸围堰拼接图。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驳岸围堰,包括能够相互拼接的围堰单元,每个围堰单元包括钢围堰主体1、木支承2、橡胶止水3、吊装结构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所示,钢围堰主体1包括面板11、主横梁12、边梁13、中间竖梁14、节点板15、背拉杆16、止水座17、支承梁18;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面板11设置在背水面,主横梁12、边梁13、中间竖梁14焊接在面板11前;所述主横梁12水平设置,沿面板11的长度方向布置,按等荷载原则上疏下密布置;所述边梁13竖直设置,沿面板11两侧的高度方向布置;所述中间竖梁14竖直设置,沿面板11中部的高度方向布置;

顶、底主横梁12与边梁13、中间竖梁14连接处贴焊节点板15,节点板15上焊接背拉杆16提高刚度,主副背拉杆16交汇处设置节点板15过渡;面板11前的最底部设置止水座17,如图4所示,底主横梁12与止水座17之间设置止水座加劲肋171加强;面板11后与边梁13对应的位置设置支承梁18,支承梁18的走线与驳岸6坡面平行。

进一步,所述的主横梁12、边梁13和中间竖梁14宜采用等截面h型钢,便于拼焊;所述止水座17宜采用角钢与面板11焊接,并穿过边梁13腹板与面板11同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支承梁18因驳岸6坡度不确定,宜采用板件焊接结构,包括支承梁腹板181、支承梁后翼缘182、支承梁加劲肋183。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驳岸围堰木支承图,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驳岸围堰橡胶止水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所述木支承2包括底木支承21、后木支承22,如图3、图4所示,底木支承21安装在止水座17上,后木支承22安装在支承梁18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橡胶止水3包括底止水31、后止水32、侧止水33,分别嵌入底木支承21和后木支承2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的底木支承21通过螺栓5安装在止水座17中,螺栓5前的迎水侧开设缺口23,便于塞棉絮进行局部堵漏,螺栓5后开设止水槽24,用于嵌入安装底止水31。

进一步,所述的后木支承22通过螺栓5安装在支承梁后翼缘182上,后木支承22穿过面板11与底木支承21对接,后木支承22中线外的迎水侧开设缺口23,便于塞棉絮进行局部堵漏;后木支承22后面和外侧均开设止水槽24,分别用于嵌入安装后止水32、侧止水33。

进一步,所述的底止水31嵌入底木支承21的止水槽24中,后止水32嵌入后木支承22后面的止水槽24中,侧止水33嵌入后木支承22侧面止水槽24中;后止水32及侧止水33均延伸穿过底木支承21与底止水31对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底止水31和后止水32位于止水槽外的部分均切角,便于压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侧止水33有凹面止水331和凸面止水332两种型式,凹面止水331和凸面止水332分别安装在单个围堰单元两侧后木支承22侧面的止水槽24中,确保围堰单元连续拼接挡水;为便于加工,凸面止水332和底止水31、后止水32断面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吊装结构4包括吊耳41、拉环42,吊耳41设置在边梁13及支承梁18顶部,拉环42设置在上部主横梁12上。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吊耳41包括吊耳座板411、吊耳板412和吊耳加劲肋413,吊耳座板411与边梁13及支承梁18焊接,吊耳板412焊接在吊耳座板411上,上部开吊孔便于吊装,吊耳座板411与吊耳板412间设置吊耳加劲肋413加强。

如图2、图5、图6所示,每个围堰单元的支承跨度大于单节驳岸6长度,支承梁18上后木支承22侧面的侧止水33用于确保相邻拼接围堰单元之间的密封,实现多个围堰单元可连续拼接不漏水。

本发明提供的驳岸围堰,围堰单元通过木支承及橡胶止水实现挡水与联系拼接。结构简单,止水可靠,启闭和固定方便,可连续作业和重复使用。适用于临水驳岸检测、修复与加固,单个围堰单元可用于单节驳岸,拼接后的多个围堰单元可用于多节驳岸同时作业,吊装简单。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