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的挖掘机铲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2645发布日期:2019-06-22 00:5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的挖掘机铲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挖掘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的挖掘机铲斗。



背景技术:

挖掘机是使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土壤、煤、泥沙或者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等,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目前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

目前市场上铲斗作为挖掘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在挖掘机的挖掘工作过程中极易磨损,且地质坚硬的恶劣工况下经常会发生铲斗耐磨板开裂的情况,更严重及普遍的情况是铲斗使用时间长了会造成弧板背面表面耐磨板磨损形成沟槽,不仅不美观,而且降低了整个铲斗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铲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的挖掘机铲斗,旨在解决铲斗作为挖掘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在挖掘机的挖掘工作过程中极易磨损,且地质坚硬的恶劣工况下经常会发生铲斗耐磨板开裂的情况,更严重及普遍的情况是铲斗使用时间长了会造成弧板背面表面耐磨板磨损形成沟槽,不仅不美观,而且降低了整个铲斗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铲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磨的挖掘机铲斗,包括铲斗组件和耐磨组件,所述铲斗组件包括耳板、包板、标识牌、横梁、侧刃、侧板和齿座,所述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耳板,所述包板位于所述耳板的下方,所述标识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包板,所述标识牌位于所述包板的外表面,所述横梁固定连接于所述耳板,所述横梁位于所述耳板的下表面,所述侧刃固定连接于所述包板,所述侧刃位于所述包板的外侧面,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侧刃,所述侧板位于所述侧刃的外表面,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齿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包板,所述齿座位于所述包板的内表面,所述耐磨组件包括第一耐磨板、第一螺栓、第二耐磨板、侧齿板、斗齿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耐磨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栓螺接于所述包板,所述第一耐磨板位于所述包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耐磨板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层,所述内层位于所述外层的内部,所述外层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孔和安装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安装孔外侧,所述第二耐磨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侧板,所述第二耐磨板位于所述侧板的外侧面,所述侧齿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侧刃,所述侧齿板位于所述侧刃的外侧面,所述斗齿通过所述第二螺栓螺接于所述齿座,所述斗齿位于所述齿座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外层设置为耐磨的钢材,所述内层设置为耐磨的石材,所述外层包覆于所述内层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所述连接孔均匀排列在所述外层的外表面,所述连接孔的内部收容于所述内层。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的圆孔直径大于下部分的圆孔直径,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收容有所述第一螺栓。

优选的,所述包板的外侧面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一耐磨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凸块滑动连接于凹槽,凸块位于凹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斗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斗齿的两侧和所述齿座的内部开均设有通孔,所述斗齿的内部收容所述齿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磨板的数量为七块,七块所述第一耐磨板的大小形状均设置为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耐磨板和所述侧齿板的数量均设置有两块,且两个所述第二耐磨板和所述侧齿板均位于所述侧板的左右两个外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磨的挖掘机铲斗,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耐磨板,所述第一耐磨板由所述内层的耐磨石料和所述外层的耐磨钢材组成,两种不同类型的耐磨材料形成了一种新的复合型耐磨板,从而增加了所述第一耐磨板的耐磨属性,使得安装有所述第一耐磨板的铲斗更加耐磨,减少了铲斗耐磨板开裂和铲斗使用时间长会造成包板背面的耐磨板磨损形成沟槽等情况,提升了耐磨板的耐磨程度,使得整个铲斗的结构强度增加了,从而增加了铲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耐磨板安装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耐磨板安装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耐磨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铲斗组件、11-耳板、12-包板、13-标识牌、14-横梁、15-侧刃、16-预留孔、17-侧板、18-齿座、2-耐磨组件、21-第一耐磨板、211-外层、212-内层、213-连接孔、214-安装孔、22-第一螺栓、23-第二耐磨板、24-侧齿板、25-斗齿、26-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磨的挖掘机铲斗,包括铲斗组件1和耐磨组件2,铲斗组件1包括耳板11、包板12、标识牌13、横梁14、侧刃15、侧板17和齿座18,包板12固定连接于耳板11,包板12位于耳板11的下方,标识牌13可拆卸连接于包板12,标识牌13位于包板12的外表面,横梁14固定连接于耳板11,横梁14位于耳板11的下表面,侧刃15固定连接于包板12,侧刃15位于包板12的外侧面,侧板17固定连接于侧刃15,侧板17位于侧刃15的外表面,侧板17的外表面开设有预留孔16,齿座18固定连接于包板12,齿座18位于包板12的内表面,耐磨组件2包括第一耐磨板21、第一螺栓22、第二耐磨板23、侧齿板24、斗齿25和第二螺栓26,第一耐磨板21通过第一螺栓22螺接于包板12,第一耐磨板21位于包板12的外表面,第一耐磨板21包括外层211和内层212,内层212可拆卸连接于外层211,内层212位于外层211的内部,外层211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孔213和安装孔214,连接孔213位于安装孔214外侧,第二耐磨板23可拆卸连接于侧板17,第二耐磨板23位于侧板17的外侧面,侧齿板24可拆卸连接于侧刃15,侧齿板24位于侧刃15的外侧面,斗齿25通过第二螺栓26螺接于齿座18,斗齿25位于齿座18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耐磨板21增加了包板12外表面的强度,方便铲斗对物体的打砸和剐蹭等,保护了铲斗的背面,通过设置第二耐磨板23增加了侧板17外表面的强度,保护了铲斗的左、右两个侧面,通过设置斗齿25增加了齿座18外表面的强度,增加了铲斗的爪齿的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侧齿板24增加了铲斗侧面的强度,且方便铲斗对侧面的物体的抓取和使用,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耐磨板21的凹槽对准包板12的凸块,随后滑动第一耐磨板21使得凹槽内部容纳有凸块,从而将第一耐磨板21初步固定在包板12的表面,随后通过第一螺栓22穿过安装孔214并在包板12的内部固定住,从而将第一耐磨板21牢牢的固定在包板12的外侧面,随后依次安装其余的六块第一耐磨板21和两块第二耐磨板23,安装斗齿25时,先将斗齿25套设在齿座18的表面,然后通过第二螺栓26穿过通孔将斗齿25和齿座18串联固定,然后逐个安装,最后通过螺栓将侧齿板24安装在预留孔16的外侧,铲斗外侧的多个耐磨组件2的加装,增加了铲斗整体的耐磨属性,提升了铲斗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外层211设置为耐磨的钢材,内层212设置为耐磨的石材,外层211包覆于内层212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外层211为耐磨的钢材和内层212为耐磨的石材,内层212和外层211的相互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材料,这种新的材料的耐磨属性比原先的单个的耐磨钢材和耐磨石材的耐磨强度高,更加符合铲斗外表面的加装,增加了铲斗的耐磨强度。

进一步的,连接孔21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连接孔213均匀排列在外层211的外表面,连接孔213的内部收容于内层212。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连接孔213方便将内层212的耐磨石材暴露出来,使得耐磨钢材和耐磨石材之间相互穿插,相互配合,在铲斗使用时,耐磨石材和耐磨钢材都与外部接触,使得磨损和消耗的体积都相同,增加了消耗的同步性,防止比例不协调,不利于使用。

进一步的,安装孔214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的圆孔直径大于下部分的圆孔直径,且安装孔214的内部收容有第一螺栓22。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安装孔214方便通过第一螺栓22将初步固定的第一耐磨板21再次固定在包板12的外表面,安装孔214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的圆孔直径大于下部分的圆孔直径,方便将第一螺栓22收容在安装孔214的内部,防止第一耐磨板21的外表面有凸起,不利于铲斗的工作和使用。

进一步的,包板12的外侧面设置有凸块,第一耐磨板2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凸块滑动连接于凹槽,凸块位于凹槽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凸块和凹槽,凸块和凹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卡接,使得第一耐磨板21能够初步的固定在包板12的外表面,这时的第一耐磨板21在包板12的外侧只能够左、右滑动,不会脱落,凸块和凹槽之间配和使得第一耐磨板21固定的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斗齿25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斗齿25的两侧和齿座18的内部开均设有通孔,斗齿25的内部收容齿座18。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斗齿25的内部有空腔,方便容纳齿座18的突出块,使得斗齿25将齿座18包覆住,增加了齿座18的强度和使用寿命,斗齿25的两侧和齿座18的内部开均设有通孔,使得第二螺栓26穿过通孔将斗齿25和齿座18固定住,为斗齿25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的,第一耐磨板21的数量为七块,七块第一耐磨板21的大小形状均设置为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耐磨板21增加了包板12外表面的强度,方便铲斗对物体的打砸和剐蹭等,保护了铲斗的背面,七块第一耐磨板21充分的将包板12的外侧面全部包覆,增加了第一耐磨板21的包覆面积,使得铲斗整体的耐磨面积增加,从而增加了铲斗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第二耐磨板23和侧齿板24的数量均设置有两块,且两个第二耐磨板23和侧齿板24均位于侧板17的左右两个外侧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二耐磨板23增加了侧板17外表面的强度,保护了铲斗的左、右两个侧面,侧齿板24增加了铲斗侧面的强度,且方便铲斗对侧面的物体的抓取和使用,增加了铲斗的实用性和整体的耐磨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首先将第一耐磨板21的凹槽对准包板12的凸块,随后滑动第一耐磨板21使得凹槽内部容纳有凸块,从而将第一耐磨板21初步固定在包板12的表面,随后通过第一螺栓22穿过安装孔214并在包板12的内部固定住,从而将第一耐磨板21牢牢的固定在包板12的外侧面,随后依次安装其余的六块第一耐磨板21和两块第二耐磨板23,安装斗齿25时,先将斗齿25套设在齿座18的表面,然后通过第二螺栓26穿过通孔将斗齿25和齿座18串联固定,然后逐个安装,最后通过螺栓将侧齿板24安装在预留孔16的外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