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盾坝的气囊保护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8848发布日期:2019-05-15 22:14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盾坝的气囊保护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带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气盾坝的气囊保护带。



背景技术:

气盾坝,也被称作气动盾形闸坝,是一种挡水结构,其兼具橡胶坝和钢闸门的优点,主要由盾板、充气气囊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气盾坝的原理是由充气气囊做动力和支撑,在充气气囊充气时将盾板(闸门)升起,起到拦河蓄水的作用,用于提升水面的水位;在充气气囊将气体排出后,闸门放倒,恢复水道,用于行洪。

气囊的面积根据坝体的高度不同,坝体的受力通过充气气囊传入基础;受力面积大,充气气囊是由橡胶制作,柔性比较好,可以吸收漂浮物对坝体的冲击,对闸门起到缓冲做用,对闸门起到有效的保护做用。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盾板后侧的充气气囊基本上都是裸露出来的,盾板后端只通过两条限位皮带连接,控制气盾坝的运行高度;而充气气囊露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气盾坝整体的美观效果受到影响。

2、充气气囊长期受到太阳光的直射,影响充气气囊的使用寿命。

3、坝前的漂浮物在翻过坝顶后,一些较长的硬物会掉到气囊上面,如果硬物上面有钢钉螺丝之类,有可能会造成充气气囊被刺破。

4、在坝顶上大量过水时,翻过坝顶的物体会被旋涡带到充气气囊的底部,时间长久会磨损充气气囊。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气盾坝的气囊保护带,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盾坝的气囊保护带,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气盾坝后侧全部封闭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充气气囊被损坏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盾坝的气囊保护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保护带主体,所述保护带主体的一端与气盾坝的盾板后端不完全密封连接,所述保护带主体的另一端与气盾坝的基建不完全密封连接;所述保护带主体的宽度与气盾坝的高度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带主体为一有二层骨架的橡胶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盾板与所述基建之间设置有限位带,所述保护带主体固定在所述限位带上。

进一步,所述限位带的数量为至少二条以上。

进一步,所述保护带主体通过皮带扣固定在所述限位带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带主体与所述盾板之间的连接处通过皮带扣相连接,所述保护带主体与所述基建之间的连接处通过皮带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气盾坝的气囊保护带,与现有技术相比,保护带主体与限位带相连接,即增加了坝体运行的稳定性,又作为保护带主体的支架,保护带两端分别与盾板和基建不完全密封连接,方便在降坝时将保护带主体内侧的水顺利排出,有效地解决了充气气囊被损坏的隐患,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盾坝的气囊保护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保护带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盾坝的气囊保护带,它包括保护带主体10,保护带主体10的一端与气盾坝的盾板20后端不完全密封连接,保护带主体10的另一端与气盾坝的基建30不完全密封连接;保护带主体10的宽度与气盾坝的高度相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带主体10为一有二层骨架的橡胶带,具有一定的强度,不容易被刺破。

在本实施例中,盾板20与基建30之间设置有限位带21,保护带主体10固定在限位带21上。

限位带21的数量为至少二条以上,优选地,限位带21的数量为三至五条,增加限位带21的数量,即增加了坝体运行的稳定性,又作为保护带主体10的支架;保护带主体10通过皮带扣固定在限位带21上。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带主体10与盾板20之间的连接处通过皮带扣相连接,保护带主体10与基建30之间的连接处通过皮带扣相连接。

保护带主体10可根据需要染色,增加景观效果。

保护带主体10与盾板20和基建30不完全密封连接,方便在降坝时保护带主体10内侧的水顺利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气盾坝的气囊保护带,保护气囊40,不让树枝等大块的漂浮物和硬物剐蹭气囊40下部,保护气囊40不受损伤;便于挡住紫外线直射,延缓气囊40的老化,延长其使用寿命;可以做出各种图案,增强景观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