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位布置的汽轮发电机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1531发布日期:2019-08-09 21:49阅读:9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位布置的汽轮发电机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土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位布置的汽轮发电机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轮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为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内膨胀做功,带动汽轮机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通常情况下,汽轮发电机组布置在地面以上10m左右,俗称高位布置,高位式布置汽轮发电机组基础一般采用框架式结构。

近年为实现节能减排,国家大规模限制了燃煤电厂的建设,一批联合循环燃气轮发电机组得到发展。联合循环燃气轮发电机组由一套燃气发电机组与一套汽轮发电机组构成。根据工艺布置需要,汽轮发电机组可被布置在贴近地面的位置,俗称低位布置。汽轮发电机组荷载由汽轮发电机基础承担,由于汽轮发电机组中的转子是旋转设备,所以汽轮发电机组基础是典型的动力基础,在基础设计时,不仅需进行基础的结构承载力计算,还需要进行基础的动力设计与计算,确保基础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50040-96)规定:汽机机组总重心与基础底面形心的偏心距,与平行偏心方向基底边长之比不应大于3%。总结工艺需要,典型的低位式汽轮发电机组基础顶面串式布置有发电机、汽轮机与凝汽器三大主要设备,且汽轮机布置在发电机与凝汽器之间。上述三大主要设备中,发电机设备最重,且基架底标高较高,凝汽器基架底标高最低。以30MW级汽轮发电机组为例,发电机基架底比凝汽器基架底高出3m左右,发电机基架下的混凝土用量增大,这也直接导致主机基础的发电机端荷载比凝汽器端荷载重,基础整体荷载往发电机侧集中,荷载作用中心与基础形心偏心值极易超过规范限制要求。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常规的大块式基础设计很难满足规范要求。

针对此种低位布置的汽轮发电机基础,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经过计算与分析,既可以使基础获得良好的动力性能,又能大量节省混凝土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位布置的汽轮发电机基础结构,解决了在保持良好动力性能的同时大量节省混凝土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位布置的汽轮发电机基础结构,包括基础底板,所述基础底板上依次设有发电机端框架、汽轮机支墩、凝汽器支墩,所述发电机端框架周围设有用于形成中空区域的挡土墙。

优选地,所述发电机端框架包括锚固于基础底板上的四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和端部锚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上的四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形成框架结构。

优选地,所述发电机端框架、汽轮机支墩、凝汽器支墩及挡土墙均锚固于基础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基础底板底部设有混凝土凸台,起到调整混凝土凸台厚度使基础结构重心分布满足规范《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50040-96)要求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基础底板由钢筋混凝土筑成。

优选地,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发电机的地脚螺栓和用于安装汽轮机的地脚螺栓。

优选地,所述汽轮机支墩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汽轮机的地脚螺栓。

优选地,所述凝汽器支墩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凝汽器的地脚螺栓及埋件。

优选地,所述汽轮机支墩、凝汽器支墩均由钢筋混凝土筑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发电机端框架,发电机的基础设计为框架,即减少了混凝土用量,也减轻了发电机端基础重量;发电机端框架周围设置的挡土墙,使得框架内部形成中空区域,通过减少发电机端填土的重量,进一步减轻发电机端基础重量,使得整个基础的荷载分布更加平均,降低了汽轮发电机基础结构的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电机端框架示意图。

图中:1-基础底板;2-钢筋混凝土框架柱;3-钢筋混凝土框架梁;4-挡土墙;5-汽轮机支墩;6-凝汽器支墩;7-中空区域;8-混凝土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低位布置的汽轮发电机基础结构,包括基础底板1,基础底板1由钢筋混凝土筑成,基础底板1上水平方向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发电机端框架、汽轮机支墩5、凝汽器支墩6。

如图2和图3所示,发电机端框架包括锚固于基础底板1上的四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2和端部锚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2上的四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3,形成框架结构。四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2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并且根部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上1;四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3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并且端部锚固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柱2上,钢筋混凝土框架梁3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发电机的地脚螺栓和用于安装汽轮机的地脚螺栓。发电机端框架周围设有用于形成中空区域7的挡土墙4。钢筋混凝土框架梁3下挡土墙4连续整体浇筑,在发电机端框架下围出中空区域7,挡土墙4可将基础结构周围填土挡在中空区域7外部,挡土墙4根部锚固在基础底板1上,挡土墙4均伸出地面起到挡土作用。

基础底板底部设有混凝土凸台8,起到调整混凝土凸台8厚度使基础结构重心分布满足规范《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50040-96)要求的作用。

汽轮机支墩5、凝汽器支墩6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均锚固于基础底板1上。汽轮机支墩5顶预留汽轮机安装用地脚螺栓。凝汽器支墩6顶预留凝汽器安装用埋件及地脚螺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