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532发布日期:2019-07-10 09:09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城市综合管廊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综合管廊监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以做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共享。

但管廊建成后,在运营方面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一方面,地下管廊空间相对狭窄且环境恶劣,人员逃生口的数量极有限,当管廊内发生燃气泄漏或爆管事故甚至火灾事故时,这些事故会带来连锁反应。上述事故不仅对综合管廊本体结构会造成破坏,还将对管廊内的附属设施及设备造成破坏,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等灾难性后果。另一方面,综合管廊的监管都是由运营公司直接管理,缺少政府层面的监管,容易出现发生事故隐瞒等管理及运营漏洞,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巨大财产损失。为了解决上述相关问题,有必要充分利用现代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立一套由运营公司主管政府监管的综合管廊监管系统,实现对综合管廊的全方位监管,打破管廊运营中的信息孤岛,从而实现运营过程中信息的共享。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管廊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如何提供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监管系统,以实现对综合管廊的全方位监管,打破管廊运营中的信息孤岛,从而实现运营过程中信息的共享。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监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面向管廊运营公司的分控中心和面向政府单位的总控中心;

所述分控中心的数据中心通过内部网络的核心交换机接入光纤环网联通分系统数据采集层对应的接入交换机;分控中心的数据中心通过汇聚交换机接入总控中心的主干网,形成总控中心的数据中心。

所述总控中心包括综合应用分析系统、运营监督评价系统、应急指挥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

所述分控中心包括管廊监控系统、管廊运维管理系统、管廊应急管理系统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其中,所述分控中心的管廊监控系统是按系统划分进行监控的,包括: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管廊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包括:温度监测设备、湿度水位监测设备、氧气监测设备、甲烷监测设备、硫化氢监测设备、风机监测设备、水泵监测设备、照明监测设备。

其中,所述安全防范系统包括:入侵探测报警监测设备、入侵声光报警监测设备、视频设备、出入口控制主机监测设备、巡更点监测设备、巡更主机、人员定位设备。

其中,所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感温和烟感火灾探测器、防火门、火灾报警器和报警按钮、消防专用电话。

其中,所述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包括:天然气探测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和声光报警器。

其中,所述管廊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包括:沉降位移监测设备。

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中心调度主机、固定电话机、对讲机、广播机。

其中,分控中心的管廊监控系统在遇到有人员入侵或火灾隐情报警时,需要进行各类设备之间的联动,联动方式包括人工、半自动和全自动过程,具体的联动方式根据设定的报警阈值进行匹配;

具体联动情形如下:

环控设备联动:当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甲烷浓度传感器在内的环控设备监测数值超过一定阈值时,自动联动通风设备,进行排风操作;

安防设备联动:当发生入侵报警时,启动视频、照明、声光报警器设备;

通信设备联动:当发生火灾、气体泄漏紧急事件时,启动应急电话和广播通知管廊内的工作人员撤离;

照明设备联动:当管廊内发生入侵报警时自动启动相应分区的照明设备;

通风设备联动:当综合管廊内空气温度高于报警值或需进行线路检修时,开启排风机;

排水设备联动:当管廊发生管道泄漏、雨水渗漏导致液位达到告警液位时自动启动水泵排水。

其中,所述总控中心的综合应用分析系统包括:基于各个分控中心管廊运行数据的综合一张图、综合管廊信息专题图、运营评价专题图、视频专题图、事件专题图、应急指挥专题图;

所述总控中心的运营监督评价系统包括运营商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运营商准入管理子系统、绩效指标管理子系统、工作定期普查子系统和运营商评价管理子系统;

所述总控中心的应急指挥管理系统以全市的事件为主线,包括综合管廊应急队伍、应急资源模块、应急预案模块、应急演练模块、应急会商模块、综合研判模块和应急指挥模块。

所述总控中心的档案管理系统包括建设全过程档案库、政策法规档案库、内部规章制度档案库、专业检测档案库和物资设备档案。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监管系统,解决了现有管廊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能够实现对综合管廊的全方位监管,打破管廊运营中的信息孤岛,从而实现运营过程中信息的共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监管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面向管廊运营公司的分控中心和面向政府单位的总控中心;

所述分控中心的数据中心通过内部网络的核心交换机接入光纤环网联通分系统数据采集层对应的接入交换机;分控中心的数据中心通过汇聚交换机接入总控中心的主干网,形成总控中心的数据中心。

所述总控中心包括综合应用分析系统、运营监督评价系统、应急指挥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

所述分控中心包括管廊监控系统、管廊运维管理系统、管廊应急管理系统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其中,所述分控中心的管廊监控系统是按系统划分进行监控的,包括: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管廊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包括:温度监测设备、湿度水位监测设备、氧气监测设备、甲烷监测设备、硫化氢监测设备、风机监测设备、水泵监测设备、照明监测设备。

其中,所述安全防范系统包括:入侵探测报警监测设备、入侵声光报警监测设备、视频设备、出入口控制主机监测设备、巡更点监测设备、巡更主机、人员定位设备。

其中,所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感温和烟感火灾探测器、防火门、火灾报警器和报警按钮、消防专用电话。

其中,所述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包括:天然气探测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和声光报警器。

其中,所述管廊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包括:沉降位移监测设备。

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中心调度主机、固定电话机、对讲机、广播机。

其中,分控中心的管廊监控系统在遇到有人员入侵或火灾隐情报警时,需要进行各类设备之间的联动,联动方式包括人工、半自动和全自动过程,具体的联动方式根据设定的报警阈值进行匹配;

具体联动情形如下:

环控设备联动:当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甲烷浓度传感器在内的环控设备监测数值超过一定阈值时,自动联动通风设备,进行排风操作;

安防设备联动:当发生入侵报警时,启动视频、照明、声光报警器设备;

通信设备联动:当发生火灾、气体泄漏紧急事件时,启动应急电话和广播通知管廊内的工作人员撤离;

照明设备联动:当管廊内发生入侵报警时自动启动相应分区的照明设备;

通风设备联动:当综合管廊内空气温度高于报警值或需进行线路检修时,开启排风机;

排水设备联动:当管廊发生管道泄漏、雨水渗漏导致液位达到告警液位时自动启动水泵排水。

所述分控中心的管廊运维系统包括基本信息管理、资产管理、入廊企业管理、排值班管理、巡检管理、维修管理、进出管廊管理、档案管理、能耗管理等功能,使管廊运维管理工作便捷与规范。

所述分控中心的管廊应急管理系统对综合管廊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管理,为应急事件全过程处置提供解决方案。

所述分控中心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基于管廊BIM基础数据主要包括三维模型数据管理、浏览漫游、信息查询和场景模拟。

其中,所述总控中心的综合应用分析系统包括:基于各个分控中心管廊运行数据的综合一张图、综合管廊信息专题图、运营评价专题图、视频专题图、事件专题图、应急指挥专题图;

所述总控中心的运营监督评价系统包括运营商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运营商准入管理子系统、绩效指标管理子系统、工作定期普查子系统和运营商评价管理子系统;

所述总控中心的应急指挥管理系统以全市的事件为主线,包括综合管廊应急队伍、应急资源模块、应急预案模块、应急演练模块、应急会商模块、综合研判模块和应急指挥模块。

所述总控中心的档案管理系统包括建设全过程档案库、政策法规档案库、内部规章制度档案库、专业检测档案库、大中修档案库和物资设备档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