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5050发布日期:2020-06-23 23:01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



背景技术:

目前,土木工程一般多指基础建设工程,而基础建设工程施工中,由于承重的需要,常常会使用组合桩,但现有的组合桩固定效果不佳,承重之后通常会存在下沉的情况,给基础建设工程施工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

经检索(公告号:cn201821402371.2),可得知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属于工程器具技术领域。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包括固定板,桩体和第一插杆,传统的组合桩通常都是只有一根插杆,这就使得组合桩在承重之后容易发生下沉的现象。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该装置采用弹簧推动圆管及插头朝向外侧移出,结构复杂,易损坏,由于组合桩打入低下,出现检修不便问题;2、现有组合桩功能较多,且设有内腔,易出现形变问题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通过安装有加固板和刀刃,将组合桩打入地下后,工作人员可通过外界工具带动转块的转杆转动,转杆带动加固板旋转,在90°旋转后,加固板延伸至组合桩外侧,方便快捷,提升桩体抗倾斜和抗松动性能,在使用完毕后,将加固板转动至组合桩内,降低桩体拔出难度,且加固板得到有效防护,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包括组合桩;

所述组合桩内中部置有转杆,所述转杆前后两侧均焊接固定有加固板且加固板共有六组,所述加固板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刀刃,所述组合桩靠近加固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口,所述转杆左右两侧均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同侧的加固板固定连接,所述转杆顶部贯穿于组合桩顶壁中部,所述转杆顶端焊接有转块,所述组合桩顶壁开设有凹槽且转块置于凹槽内,所述组合桩左右两壁顶部均设置有入料口;

所述入料口延伸至组合桩内,所述组合桩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杆底壁通过转轴与组合桩底壁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杆靠近加固板的上侧套接有定位筒且定位筒左右两侧的支杆与组合桩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块外壁开设为六棱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入料口顶端开口处置有堵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通过安装有加固板和刀刃,将组合桩打入地下后,工作人员可通过外界工具带动转块的转杆转动,转杆带动加固板旋转,在90°旋转后,加固板延伸至组合桩外侧,方便快捷,提升桩体抗倾斜和抗松动性能,在使用完毕后,将加固板转动至组合桩内,降低桩体拔出难度,且加固板得到有效防护。

2.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通过安装有入料口,在组合桩定位完毕后,可以通过入料口朝向组合桩内腔投送填充物,用于支撑组合桩内腔,以提升组合桩的抗形变性能,且后期可通过通口取出填充物,使装置具有通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的整体主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的整体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组合桩;2、通口;3、固定锥;4、转杆;5、入料口;6、转块;7、凹槽;8、定位筒;9、加固板;10、加强杆;11、转轴;12、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包括组合桩1;

所述组合桩1内中部置有转杆4,所述转杆4前后两侧均焊接固定有加固板9且加固板9共有六组,所述加固板9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刀刃12,所述组合桩1靠近加固板9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口2,所述转杆4左右两侧均置有加强杆10,所述加强杆10与同侧的加固板9固定连接,所述转杆4顶部贯穿于组合桩1顶壁中部,所述转杆4顶端焊接有转块6,所述组合桩1顶壁开设有凹槽7且转块6置于凹槽7内,所述组合桩1左右两壁顶部均设置有入料口5;

所述入料口5延伸至组合桩1内,所述组合桩1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锥3。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安装有加固板9和刀刃12,将组合桩1打入地下后,工作人员可通过外界工具带动转块6的转杆4转动,转杆4带动加固板9旋转,在90°旋转后,加固板9延伸至组合桩1外侧,方便快捷,提升桩体抗倾斜和抗松动性能,在使用完毕后,将加固板9转动至组合桩1内,降低桩体拔出难度,且加固板9得到有效防护,通过安装有入料口5,在组合桩1定位完毕后,可以通过入料口5朝向组合桩1内腔投送填充物,用于支撑组合桩1内腔,以提升组合桩1的抗形变性能,且后期可通过通口2取出填充物,使装置具有通用性。

其中,所述转杆4底壁通过转轴11与组合桩1底壁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安装有转轴11,可以通过转轴11保证转杆4旋转的流畅,且可对转杆4底端进行加固。

其中,所述转杆4靠近加固板9的上侧套接有定位筒8且定位筒8左右两侧的支杆与组合桩1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安装有定位筒8,可以通过定位筒8限制转杆4的位置,以防止转杆4发生偏移晃动状况。

其中,所述转块6外壁开设为六棱面。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转块6外壁开设为六棱面,可借助外界工具卡接六棱面带动转块6旋转,省力便捷。

其中,所述入料口5顶端开口处置有堵件。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安装有堵件,可以通过堵件防止外界杂物进入入料口5内。

工作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包括组合桩1、通口2、固定锥3、转杆4、入料口5、转块6、凹槽7、定位筒8、加固板9、加强杆10、转轴11、刀刃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试验方法获知,在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使用的时候,通过安装有加固板9和刀刃12,将组合桩1打入地下后,工作人员可通过外界工具带动转块6的转杆4转动,转杆4带动加固板9旋转,在90°旋转后,加固板9延伸至组合桩1外侧,方便快捷,提升桩体抗倾斜和抗松动性能,在使用完毕后,将加固板9转动至组合桩1内,降低桩体拔出难度,且加固板9得到有效防护,通过安装有入料口5,在组合桩1定位完毕后,可以通过入料口5朝向组合桩1内腔投送填充物,用于支撑组合桩1内腔,以提升组合桩1的抗形变性能,且后期可通过通口2取出填充物,使装置具有通用性,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