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侧注浆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65806发布日期:2020-12-04 13:58阅读:19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注桩侧注浆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注桩侧注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常用的有:(1)、钻孔灌注桩:用螺旋钻机、潜水钻机等就地成孔灌注混凝土而成桩,施工时无振动、不挤土,但桩的沉降量稍大。

(2)、沉管灌注桩:用锤击或振动将带有钢筋混凝土桩靴(桩尖)或活瓣式桩靴的钢管沉入土中,然后灌注混凝土同时拔管而成桩。

在施工钻孔灌注桩时,首先通过设备钻孔,然后将钢筋网笼形成的桩架沉入孔中,然后再向其中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从而形成灌注桩。在这个施工过程中,会使用一种后注浆施工方法,该方法是利用钢筋笼底部和侧面预先埋设的注浆管,在成桩后2-30天内用高压泵进行高压注浆,浆液通过渗入、劈裂、填充、挤密等作用与桩体周围土体结合,固化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起到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等效果。后注浆技术包括桩底后注浆、桩侧后注浆和桩底、桩侧复式后注浆。

由于在进行桩侧后注浆时,需要考虑上下不同土层的注浆情况,通常来说,若上下均为同一土层,则只需在桩架侧面对称设置两个侧注浆管,侧注浆管上连接注浆阀对土层注浆,但碰到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如上下有不同性质的多种土层,则每个土层对应的注浆压力不同,每个土层均需成对设置两个侧注浆管,该侧注浆管上的注浆阀对应的注浆压力为该土层所对应的注浆压力,一般土层越往下,注浆压力需要越大,所以若上下有三个不同土层,则需要成对设置三组共六根侧注浆管,导致侧注浆管用量极大,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灌注桩侧注浆施工方法,能够极大减少侧注浆管的用量,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灌注桩侧注浆施工方法,包括在钢筋笼外侧竖直对称设置两个侧注浆管的步骤,所述的侧注浆管根据上下土层的数量沿竖直方向分为若干段,段数比土层数量多一,至少为三段,相邻两段通过三通接头的上下接口连通,三通接头的另一接口连接注浆阀,注浆阀上开设有注浆孔,注浆孔的位置与待注浆土层位置对应,注浆阀内设有能够根据侧注浆管内的注浆压力来控制注浆孔与侧注浆管是否连通的注浆孔开关机构,注浆时,侧注浆管内注浆压力从小到大提升,当注浆压力达到顶层土层注浆压力时,该土层对应的注浆阀的注浆孔开关机构使的注浆孔与侧注浆管连通,开始注浆,由于侧注浆管内注浆压力没有达到下一层土层对应的注浆压力,下一层注浆阀内的注浆孔开关机构使得其注浆孔不与侧注浆管连通,该土层未开始注浆,当顶层土层注浆完成,待其注浆孔处浆液凝固堵塞其注浆孔后,增大侧注浆管内注浆压力,使其达到下一层土层对应注浆压力,该土层对应的注浆阀的注浆孔开关机构使的其注浆孔与侧注浆管连通,开始注浆,直至结束,并以此循环将全部土层注浆完成。

作为优化,所述注浆阀包括水平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开口端与三通接头的水平接口连接,所述注浆孔设置在筒体周壁上,其与筒体内部连通,所述注浆孔开关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直径与筒体内径相匹配以刚好卡接在筒体内,挡板与筒体内封闭端之间设有弹簧,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其初始位置位于注浆孔与筒体开口端之间以使得注浆孔与侧注浆管间的连通通道被挡板阻隔,当侧注浆管内的注浆压力大于弹簧对挡板的作用力后,挡板被推动到注浆孔与筒体封闭端之间以使得注浆孔与侧注浆管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挡板面向筒体封闭端一侧还连接有中空柱体,所述弹簧的一端卡接在柱体内。

作为优化,所述挡板侧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设有密封圈,用于密封挡板与筒体接触处。

作为优化,所述筒体靠近开口端处设有一变径段,所述变径段的直径沿封闭端到开口端方向逐渐变小,所述挡板位于初始位置时其刚好与变径段中的大径处相接。

作为优化,所有注浆阀的注浆孔在开始注浆前均被胶塞堵住,注浆开始后,胶塞被侧注浆管内的浆液冲出至注浆孔外。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侧注浆管上下分段,分段数量比土层数量多一,相邻两段间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三通接头的另一接口连接注浆阀,注浆阀的注浆孔与待注浆土层位置对应,注浆孔开关机构可以根据侧注浆管内注浆压力控制注浆孔与侧注浆管的连通。这样的话,若有两种不同土层,可将侧注浆管分为三段,相邻两段间设置一个注浆阀,一个注浆阀对应一个土层,然后侧注浆管开始注浆,压力从小到大提升,当注浆压力达到上层土层注浆压力时,该土层对应的注浆阀的注浆孔开关机构使的注浆孔与侧注浆管连通,开始注浆,下层土层对应的注浆阀由于没有达到其对应的注浆压力,注浆孔开关机构使得该注浆孔不与侧注浆管连通,该土层未开始注浆,当上层土层注浆完成,待注浆孔处浆液凝固堵塞其注浆孔后,增大注浆压力,使其达到下层土层设定注浆压力,该土层对应的注浆阀的注浆孔开关机构使的注浆孔与侧注浆管连通,开始注浆,直至结束。这样的话,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土层所需要的侧注浆管只需一组两根,相比现有技术所需要的两组四根或更多组来说,侧注浆管的使用量大幅减少,经济效益突出,可以节约大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注浆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参见图1至图2,一种灌注桩侧注浆施工方法,包括在钢筋笼外侧竖直对称设置两个侧注浆管1的步骤,所述的侧注浆管根据上下土层的数量沿竖直方向分为若干段,段数比土层数量多一,至少为三段,相邻两段通过三通接头2的上下接口连通,三通接头的另一接口连接注浆阀3,注浆阀上开设有注浆孔4,注浆孔的位置与待注浆土层位置对应,注浆阀内设有能够根据侧注浆管内的注浆压力来控制注浆孔与侧注浆管是否连通的注浆孔开关机构,注浆时,侧注浆管内注浆压力从小到大提升,当注浆压力达到顶层土层注浆压力时,该土层对应的注浆阀的注浆孔开关机构使的注浆孔与侧注浆管连通,开始注浆,由于侧注浆管内注浆压力没有达到下一层土层对应的注浆压力,下一层注浆阀内的注浆孔开关机构使得其注浆孔不与侧注浆管连通,该土层未开始注浆,当顶层土层注浆完成,待其注浆孔处浆液凝固堵塞其注浆孔后,增大侧注浆管内注浆压力,使其达到下一层土层对应注浆压力,该土层对应的注浆阀的注浆孔开关机构使的其注浆孔与侧注浆管连通,开始注浆,直至结束,并以此循环将全部土层注浆完成。

这样的,本发明通过将侧注浆管1上下分段,分段数量比土层数量多一,相邻两段间通过三通接头2连接,三通接头的另一接口连接注浆阀3,注浆阀的注浆孔与待注浆土层位置对应,注浆孔开关机构可以根据侧注浆管内注浆压力控制注浆孔与侧注浆管的连通。这样的话,若有两种不同土层,可将侧注浆管分为三段,相邻两段间设置一个注浆阀,一个注浆阀对应一个土层,然后侧注浆管开始注浆,压力从小到大提升,当注浆压力达到上层土层注浆压力时,该土层对应的注浆阀的注浆孔开关机构使的注浆孔与侧注浆管连通,开始注浆,下层土层对应的注浆阀由于没有达到其对应的注浆压力,注浆孔开关机构使得该注浆孔不与侧注浆管连通,该土层未开始注浆,当上层土层注浆完成,待注浆孔处浆液凝固堵塞其注浆孔后,增大注浆压力,使其达到下层土层设定注浆压力,该土层对应的注浆阀的注浆孔开关机构使的注浆孔与侧注浆管连通,开始注浆,直至结束。这样的话,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土层所需要的侧注浆管只需一组两根,相比现有技术所需要的两组四根或更多组来说,侧注浆管的使用量大幅减少,经济效益突出,可以节约大量成本。

实施时,所述注浆阀3包括水平设置的筒体5,所述筒体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开口端与三通接头的水平接口连接,所述注浆孔4设置在筒体周壁上,其与筒体内部连通,所述注浆孔开关机构包括挡板6,所述挡板直径与筒体内径相匹配以刚好卡接在筒体内,挡板6与筒体5内封闭端之间设有弹簧7,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其初始位置位于注浆孔与筒体开口端之间以使得注浆孔与侧注浆管间的连通通道被挡板6阻隔,当侧注浆管内的注浆压力大于弹簧对挡板的作用力后,挡板6被推动到注浆孔4与筒体5封闭端之间以使得注浆孔与侧注浆管连通。

这样的,注浆阀的筒体内设置挡板6,挡板连接弹簧7,利用弹簧的弹性力将挡板6抵在注浆孔4与开口端之间,这样就阻隔了注浆孔与侧注浆管之间的连通,只有当注浆压力大于弹簧的弹性力时,才能推动挡板向封闭端移动,从而使得挡板位于封闭端与注浆孔之间,注浆孔与侧注浆管才能连通,上下土层因为需要不同的注浆压力,在实施时,不同土层对应的注浆阀可选用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使得当不同注浆阀的注浆孔位于筒体的同一位置时,上层土层对应的注浆阀的挡板较下层土层对应的注浆阀的挡板所受到的弹簧的弹性力较小,能够实现当注浆压力达到上层土层对应的设定值时,下层注浆阀的弹簧还未能被推动,下层注浆孔未打开的效果。上下层土层对应的注浆阀3也可以选用同一弹性系数的弹簧,只将注浆孔的位置做区分,下层注浆阀的注浆孔位置更靠近封闭端即可。

实施时,所述挡板6面向筒体封闭端一侧还连接有中空柱体8,所述弹簧的一端卡接在中空柱体内。

这样的,通过设置中空柱体8,将弹簧7一端卡接在其内,可以对弹簧有一个约束的作用,使得弹簧与挡板的连接更为稳定。

实施时,所述挡板6侧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设有密封圈,用于密封挡板与筒体接触处。

这样的,通过设置密封圈,可以增大密封性,防止浆液从侧注浆管内漏到封闭端与挡板之间的空间内,堵塞筒体5。

实施时,所述筒体靠近开口端处设有一变径段9,所述变径段的直径沿封闭端到开口端方向逐渐变小,所述挡板6位于初始位置时其刚好与变径段中的大径处相接。

这样的,通过筒体本身设置变径段9,挡板位于初始位置时抵靠在大径处,形成了轴向限位的效果,挡板复位时也抵靠在大径处,便于回到初始位置。

实施时,所有注浆阀的注浆孔在开始注浆前均被胶塞堵住,注浆开始后,胶塞被侧注浆管内的浆液冲出至注浆孔外。

这样的,可以在注浆前避免在注浆孔外的泥液进入注浆阀内堵塞注浆阀。

实施时,注浆孔4可以沿筒体5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挡板移动到最靠近封闭端的注浆孔所需的注浆压力为该土层所对应的注浆压力,挡板移动到最靠近开口端的注浆孔所需的注浆压力小于上层土层所对应的注浆压力,这样的话,在注浆时,可以一次性使所有注浆孔与侧注浆管连通,提高注浆速度,注浆孔在同一圆周面上也可开设多个提高注浆速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基础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加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针对本发明的一个说明示例,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实施例都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